养幼鹅当宠物,幼鹅养殖技术
鹅饲养技术
雏鹅:开始1-2星期需要保温,0-3日龄温度保持在30-32度,4-7日龄28-30度,1星期后温度每天下降1度,直到温度保持在21度左右为止。育成鹅: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节省大量饲料。育肥鹅:舍饲育肥要给鹅创造安静并可多休息的环境,密度为4-5只/平方米。
养鹅技术资料
放养场地是林地生态养鹅的生活场所,选择得当与否,对养殖的效率和效益有很大影响。在放养场地选择方面应考虑以下内容。
(1)濒临水源 鹅是水禽,具有喜水的天性,如果每天能下水1~2小时,有利于鹅的生长和体质的提高。放养场不宜离水源太远,附近最好有河流、水塘、沟渠和湖泊等水源,水面尽量宽阔,水流要缓慢,水深1~2米最好,以供鹅群在水上活动和配种。水源的水如果过浅,在炎热的夏季烈日照射后水温会过高,雏鹅、种鹅都不愿在水中活动,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种鹅的配种;过深则不便觅食水中饲料。
(2)牧草资源 鹅是以草食为主的水禽,能很好地利用牧地,采食消化大量的青草,草质柔嫩,生长茂盛,有利于鹅的放牧饲养。林地生态养鹅是为了让鹅群能够从自然环境中多采食天然的野生饲料资源。一般育肥仔鹅或种鹅1天可以吃青草1~1.5千克。丰富的草源是林地养鹅成功的关键。如果养鹅场地上植被条件好,就能够为鹅群提供充足的野生饲料,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并能够提高鹅产品的质量。决定林地养鹅前要考察林地植被的密度和牧草的覆盖率和植被的种类。单位面积的林地生长的植被越多、地块覆盖率越高越好。
鹅生性喜食青草特别是鲜嫩的青绿草料,林地、果园中的天然生长的青草和野生植物等在放养一段时间后有时会来不及再生,造成青草短缺。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林间、果园空地种植优质牧草,种草养鹅。
(3)场地面积要大 林地对鹅的承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林地、果园里鹅的放养量不能过大。如果场地小,饲养的鹅数量大,鹅活动空间狭小,不久就会把树林里的青草和昆虫啄食干净,此后单靠人工喂料则会失去生态养鹅的实际意义。
鹅饲养管理技术
为便于饲养管理,进入产蛋期应先将开产的母鹅和未开产的分开饲养,对产蛋母鹅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按时饲喂,定量充足,料与糠的比为2∶1,并适当增加饼类饲料和青绿饲料,每天喂料3~4次,其中晚上喂1~2次。母鹅的产蛋时间,多数在深夜2时至早上8时左右,下午产蛋较少。因此,产蛋母鹅在上午9时前不要放牧。早上放牧前要检查鹅群,如发现个别母鹅有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欲寻巢产蛋的,应捉起触摸,如触觉有蛋应立即送回产蛋间内,不要随群放牧。放牧时,应让鹅自由采食,切忌急赶。在产蛋期内,公母种鹅的比例一般以1∶5~10为宜,早上放牧时,应先将种鹅赶下水中,让其嬉水交配,以提高受精率;舍饲的只数不宜过多,使鹅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充足的饮水,并保持舍内清洁卫生,通风干燥。
鹅怎么养殖技术
种鹅反季节养殖是提高养鹅效益的手段之一,因为,鹅的繁殖率低,一般每年每只仅产几十枚蛋。因此,避免产品上市过于集中,成为了养殖增效的最有效手段,即是所说的种鹅反季节养殖。
一,反季节种鹅于当年的10月开始产蛋,此时自然光照的时间日渐缩短,日照强度日渐减弱,气温日渐降低,这些与生产性能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的改变对种鹅冬季持续产蛋十分不利。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饲养管理,为种鹅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确保较高的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建雏率。
二,大小类型鹅场都可采用控制光照技术, 试验表明,不论是在小型场,还是在大规模的生产场进行,都不需特殊设备和复杂工艺,费用甚少,操作管理简便。因此,这是一项在生产上易于掌握、易于推广应用、较为有效的实用性技术。
三,采用人工控制光照能节支增收,实践表明,鹅种的正常繁殖不需借助人工光照和延长光照时间。因此,种鹅舍不需特殊的人工光照设施,可以节省能源和照明设备材料,减少开支。此外,实施人工控制光照,种鹅生产水平提高,饲料消耗减少,这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来说有一定意义。
四,应用前景广阔,在'短光照理论'指导下的鹅种的反季节生产,二十多年来一直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已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反季节繁殖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多个地方,由于反季节生产的鹅苗价高,凡采用该项技术的场,大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种鹅繁殖季节通常是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在6月至9月停产,为使鹅一年四季均能上市,可采用反季节繁殖技术,使鹅在炎热的夏季也能产蛋,从而提高养鹅户的经济效益,以上是对种鹅反季节养殖技术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鹅养殖技术
1、鹅舍修建
在养殖大白鹅之前,我们首先要修建好鹅舍。鹅舍应修建在地势较高、干燥且平坦的地方。朝向最好以南或者是东南为主,鹅舍土壤要保持有着良好的通透性。如果有废气的旧房子的话可利用起来建造。也可用竹子、篱笆等建立围护网进行围护饲养。不过要注意的时候,鹅舍周围要保持有充足的干净水源,因为大白鹅是一种喜水性的家禽,要满足它的的生长习性。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安装好金属网,避免大白鹅受到敌害危害。
2、雏鹅开食
在选好鹅苗入舍之后,我们要注意做好雏鹅的开食工作。一般情况下,雏鹅的养殖密度大约在22只/平左右。在鹅苗入舍之后,两小时之内要让其初饮。如果因为体质弱而不知道饮水的话,那么则要做好人工驯饮工作。在两小时之后,要以小鹅专用料、嫩黑麦草等饲料左右雏鹅的开食饲料。放在料槽中让其自由采食,同理,如果不会进食的话,那么要做好人工驯食工作。
3、日常管理
我们在饲喂的时候,要根据鹅的日龄调整好饲料。尤其是在雏鹅阶段的时候,饲喂工作不仅会影响到雏鹅营养吸收,还直接决定着雏鹅的成活率。随着日龄的增加,我们要适当减少养殖密度。7日龄左右时每平养殖大约20只左右,半月之后降低至15只左右。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每群最多不可超出200只。然后每天还要做好鹅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清洗消毒水槽、料槽等。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免疫工作,增强雏鹅的免疫力。
4、成鹅管理
在大白鹅生长至一月龄到两月半龄的时候,应将其从育雏舍转入到生长鹅舍中。每天饲喂大约5次左右,晚上也要适当补喂一次。在饲喂的时候,应将草饲切碎,然后与精饲充分混合。其中青饲与精饲的比例保持在4:1左右。为大白鹅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生长营养,保证大白鹅能够正常生长,提高产量与养殖效益。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1、饲养环境
要养好鹅苗,首先就要打理好鹅苗的养殖环境,并对鹅舍进行全面消毒,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细菌感染鹅苗,因为鹅苗的体质不是很好,做好鹅舍的管理,这样才能保障鹅苗正常生长。
2、饲养稳定
不同时期的鹅苗适应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所以鹅苗在不同的生长期,需要养殖户通过人工的方法调节好温度范围,一般刚出生的鹅苗在二十八度左右的环境中饲养是比较好的,七到十四天的鹅苗需要在二十五度左右环境中饲养,十五到二十天的鹅苗在二十二度的环境中是比较好的,随着鹅苗的长大,后面的温度可以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温度。
3、饮水和饲喂
鹅苗在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就会进行初次饮水,当初次饮水结束后,就可以进行饲料喂食了,一般可以准备专用的饮水槽和饲料槽,根据鹅苗生长时间来搭配饲喂次数,随着鹅苗的食量增加,后期可以加大鹅苗的饲料投喂量,饲养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循序渐进,不能过多或过少饲喂。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大鹅幼苗时禁吃油膩的食物,注意保暖。
鹅饲养方法
养殖计划
养殖方式和养殖计划对全年的青饲料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如养殖肉鹅还是养殖种鹅,是否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何时开始养殖第1批苗鹅,饲养的数量、品种等。
(2) 确定适宜的载鹅量
适宜的载鹅量对提高种草养鹅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载鹅量过小,牧草过剩,不能充分发挥牧草的效益;载鹅量过高,牧草不够吃,必然增加精饲料投入,增加饲养成本,养殖效益下降
(3) 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及种植方式
相对禾本科牧草而言,鹅更喜食豆科牧草和多汁的阔叶牧草。
适宜作鹅青饲料的牧草品种有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苦荬菜、白三叶、菊苣、蕹菜、紫花苜蓿等。
种草养鹅在草种选择上要尽可能考虑不同种类牧草的搭配,以利于养分平衡。全年种草养鹅可以安排一定面积的多年生牧草,如白三叶、红三叶、菊苣、紫花苜蓿等。冬春季养鹅可以在早秋播种牧草,如禾本科的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豆科的紫云英、紫花苜蓿等。杂交狼尾草、苦荬菜、籽粒苋、宁杂3号狼尾草等是夏季高温期养鹅的理想青饲料。另外,叶菜类也是较理想的青饲料,各地可因地制宜加以选用。
轮作、套作、混播等牧草高产栽培方式,可提高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学产量,保证牧草常年均衡供应。
2.牧草种植方式
养鹅 饲养
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因全身都有利用价值,商业价值高,近年来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鹅苗怎么养呢?如何预防鹅的疾病传染
鹅的基本介绍
鹅作为常见的家禽,属于雁形目、鸭科。鹅的用途非常广泛,鹅肉可以吃、鹅绒可以做衣服、鹅肝是高等餐桌的美味。
鹅的抗病能力也比较强,具有喜水性、警觉性、耐寒性、生活规律性等,饲养污染小。
鹅是草食性家禽,饲料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雏鹅在1日龄起就可食用青草,如果每天可消耗约2kg的青草。
鹅苗怎么养?
1、需选择活泼、叫声清脆、眼大有神、肛脐清洁的鹅苗,这样的鹅苗比较健康。
2、提前将鹅舍消毒,再放入鹅苗,并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调节鹅舍温度。
如果鹅舍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那么最好是多消毒几次。
一般出生6天以下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7-14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15-20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2℃;21天以上的鹅可在正常环境下生长。
3、饲料喂养需遵循喂食用量从少到多、喂食次数从多到少、从熟食转变成生食的原则。
前期一般每天喂食5-6次,后逐渐减少次数至一天2次。
4、鹅苗喂养密度要合适,密度过大容易压死压伤。
可根据鹅苗身体素质的强弱来将鹅苗进行分群,一般每群是一百五十只左右。
此外,由于鹅比较脆弱,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疾病,以上就是鹅苗怎么养的相关知识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鹅的饲养技术
雏鹅:开始1-2星期需要保温,0-3日龄温度保持在30-32度,4-7日龄28-30度,1星期后温度每天下降1度,直到温度保持在21度左右为止。
育成鹅: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节省大量饲料。
育肥鹅:舍饲育肥要给鹅创造安静并可多休息的环境,密度为4-5只/平方米。
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将初生鹅苗握在左手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鹅苗的颈部,头向外、腹朝上,呈仰卧势,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开肛门旁边的羽毛挤出胎粪,轻轻地将肛门张开,并使其外翻;若可见到长约4毫米的突起物,说明为公鹅苗,否则为母鹅苗。
大鹅养殖技术
1、0-7日龄,舍内温度控制在28℃-30℃,之后每天降1℃,直至常温。
2、通常饲养密度为1日龄-7日龄,每平方米养25-30只;8日龄-15日龄,每平方米养20-25只;16-25日龄后,每平方米养15-20只。
3、可用玉米20%、花生饼4%、米糠10%、统糠59%、鱼粉4%、抗生素1%、贝壳粉1%、沙子1%进行饲喂。
4、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包括饮用水、水槽、料槽等用具及鹅舍、运动场的环境卫生。疾病主要预防小鹅瘟和球虫病。1-3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小鹅瘟卵黄抗体0.3-0.5毫升,7-10日龄和21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1毫升。阴雨连绵、温度较高的潮湿季节,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球虫药,连用7天。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