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和鲤鱼的区别,罗非鱼和鲤鱼的区别
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但不是鲤形科的鱼。它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罗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鲤鱼唇边有一对须,罗非鱼则无.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 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病害少、肉昧鲜美而受到消费者和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现在对罗非鱼的一些主要病害做一总结。
运动性气单孢菌病
病因:由嗜水气单孢菌感染引起。
病症: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即肠炎型和体农溃烂型。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发红,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现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因此又称溃疡病、溃烂病
防治:
1)池养用“鱼用博灭”或“色菌清系列消毒剂”全池泼洒;网箱养殖用“药浴博灭”2pp m浸20分钟;
2)同时投喂“鱼皆乐”或“强克33”等内服药,效果更传;
3)池养的定期洒些生石灰,使水保持弱碱性,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假单抱菌病
病因: 出荧光假单孢菌感染引起。
病症:本病外观症状不明显,仪表现为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腹部膨胀。解剖观察,腹腔有腹水贮积。在鳔、肾、脾有白色结节状病灶,鳔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这是典型症状。确诊需借助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查
防治:
1)该菌仅感染不健康的、抗病力弱的罗非鱼,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良好,注意环境卫生,操作小心,勿使鱼体受伤;
2)发病鱼网箱养殖的用“药浴博灭”2pp m浸泡20分钟;池养用“鱼用博灭”全池泼洒;
3)同时投喂“鱼疾宁3型”、 “强克99”或“农福3型”。
爱德华氏菌病
病因: 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病症: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此外,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膨胀发炎的患处,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发出腐臭味。症状和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
防治:
1)放养密度要合理,池塘需清理消毒,经常换注新水;
2)发病时用”鱼菌清系列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
3)同时投喂“鱼疾宁3型”或“强克99”、 “农福4型”等内服药,每天投喂一次,连用3天。
链球菌病
病因:因链球菌感染引起。
病症:患溶血性6一链球菌的病鱼从外观看,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病鱼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等。患非溶血型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腔有腹水储积,肛门周围发红,肠管弛缓。
防治:
1)避免过密的养殖,加强饲养管理;
2)发病时用“鱼菌清系列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
3)同时投喂“鱼皆乐”或“鱼疾灵3型”,连喂3―5天。
水霉病
病因:由水霉感染引起。
病症:水霉不感染健康无损伤的罗非鱼。但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的受伤,或由于低温造成冻伤,或因寄生卑、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水霉袍子就会乘机侵入鱼体,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蔓延、繁殖,长出许多绵毛状的水霉菌丝。由于霉菌能分泌―种酵素分解鱼的组织,鱼体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本病主要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刚移入越冬池这段时间最易暴发水霉病。
防治:
1)鱼种迁入越冬池前对池水用“鱼菌清系列消毒剂”消毒;
2)鱼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
3)鱼种在围捕、搬运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受伤;
4)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鱼用博灭”或“鱼菌清系列消毒剂”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罗非鱼肥胖病
病因及病症: 由于长期投喂低蛋白、高脂肪、高糖类和缺乏维生素的饵料,造成罗非鱼脂肪代谢障碍,脂肪大量贮积,鱼体肥胖,抗病力低下。病鱼呈全身性脂肪细胞增生、脂肪浸润,特别是腹腔的脂肪组织及脏器周围的脂肪组织显著增加。患鱼腹腔内脂肪组织可达体重的5―8%,肝脏淡黄色,肝组织高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萎缩。将整块组织剪下放在水中,必浮在水面上,正常肝脏会立即沉入水底,患肥胖症鱼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和气单孢菌等病菌。
防治:
1)改进饵料配方,尽量满足罗非鱼正常生长的需要;饵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可增投一些天然饲料;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新鲜。
鲤色虽有赤鲤、黄鲤、白鲤等品种,但性味功用相似,《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南北朝.陶弘景说:鲤鱼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
鲤鱼呈柳叶形,背略隆起,嘴上有须,鳞片大且紧,鳍齐全且典型,肉多刺少。按生长水域的不同,鲤鱼可分为河鲤鱼、江鲤鱼、池鲤鱼。
河鲤鱼体色金黄,有金属光泽,胸、尾鳍带红色,肉脆嫩,味鲜美,质量最好;
江鲤鱼鳞内皆为白色,体肥,尾秃,肉质发面,肉略有酸味;
池鲤鱼青黑鳞,刺硬。泥土味较浓,但肉质较为细嫩。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罗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贫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
罗非鱼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引进湖北英山温泉的罗非鱼有两种:一种叫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72年从京山县接到英山温泉的;另一种叫尼罗罗非鱼,是1979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的。它们安家落户后,都生活得很好。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罗非鱼
罗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