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建白蚁养殖,白蚁养殖致富经
如何养殖白蚁
种植鸡枞菌,先要制作蚁窝养殖白蚁,接着将鸡枞菌母种放入培养基中培养,大概2个月左右菌丝长成,此时就可以把菌丝定植到蚁窝中了,定植好之后保持土面微微湿润,注意要遮光处理,等到鸡枞菌长大即可采收。
如何养殖白蚁幼虫
白蚁为社会性昆虫,从卵孵化幼虫后就分化成为工蚁、兵蚁、若虫等不同的品级,其若虫等又可成为具有繁殖能力的有翅成虫。不同白蚁种类的品级分化有所不同,木白蚁科和原白蚁属的白蚁生活史缺少工蚁这一品级;鼻白蚁科的家白蚁、散白蚁、原鼻白蚁等和白蚁科的黄球白蚁、大锯白蚁等的品级分化有补充型蚁王、蚁后;大白蚁、土白蚁等生活史中缺补充型蚁王、蚁后。
白蚁怎么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1、容器
(1)如果是单头饲养,准备口径5cm,底径3-4cm,高5cm的塑料杯作为容器,底部铺上2.5cm厚的干燥细沙。
(2)如果是集体饲养,准备一个塑料盘,使用隔板条将塑料盘分隔开来(隔板条间距5cm),形成数个方格,然后在每个方格中饲养一头蚁狮,底部同样铺上细沙。
(3)沙子以40目筛过滤后的细沙为宜。
2、投喂
(1)1龄幼虫由于体型较小,主要投喂小型蚂蚁和白蚁幼虫,每天或隔天饲喂1头。2-3龄幼虫,主要投喂米蛾、绿豆象成虫、黄粉虫低龄幼虫。
(2)投喂之前,将饵料放置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降低饵料的活动性。
(3)逐个投入饵料,第二天的时候,将蚁狮进食后,剩余的残壳取出。
3、成虫管理
(1)如果是单头饲养,一般向下迁徙至饲养容器底部边缘处结茧。如果是集体饲养,等到全部幼虫结茧后,将饲养容器中的沙子全部倒入筛子中,将虫茧筛出。
(2)将筛出的虫茧集中放入羽化笼(40×40×60cm)中,并在羽化笼中放入适量的细树枝。
(3)等到羽化结束后,将成虫转移至圆柱形饲养纱笼中(直径16cm,高20cm),每笼饲养10头成虫。
(4)在午后接近黄昏前投喂食物。
(5)在成虫产卵前9-12天左右,将成虫转移至昆虫饲养网室中,并在网室中种植小树,地面铺上草皮,放置沙盘(盘内铺上2.5-3cm的干燥细沙),供成虫产卵。
白蚁怎么养殖
1、栽培时间
乌丝菌通常在秋季9-10月份栽培,温度20℃左右,不适合在春末夏初栽培。
2、培养菌丝
种植之前,先培养菌丝,准备麸皮、石膏、白糖、木屑等材料,配制成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将菌种混合在培养基中,装入塑料袋中,培养菌丝。
3、选择场地
适合在地势开阔、靠近水源的位置进行栽培,使用肥沃、疏松的偏酸性土壤作为基土,在土中加入白蚁,并在周围挖出排水沟,碰到雨季时,将积水及时排出。
4、栽培过程
菌丝成熟后,移入大棚,温度保持在20-30℃,养殖期间,定期喷水,保证空气湿度稳定,并为白蚁提供青草、水果等食物,帮助乌丝菌生长发育。
如何养殖白蚁怎样养殖蚯蚓
因为牛蛙十分贪食,且食量大。据观察,一只牛蛙一夜要吞食食物43.7克。牛蛙的吞食量与温度变化有关。水温21~30℃时摄食最多,20~14℃时食量最少,14℃以下停止摄食。牛蛙的耐饥力也极强,一般可忍受4个月到一年。
牛蛙的食物范围广,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食性在蝌蚪期间与成蛙阶段不同。蝌蚪期为杂食性,对食物要求不严,水中浮游生物几乎都能摄食,还可摄食一般喂鱼的饲料,特别嗜食煮熟之蛋黄、生鱼肉、肝脏、蝇蛆和煮熟之马铃薯、甘薯、米糠、花生粕等,其余如豆腐、水果皮等均可作为饵料;成蛙嗜食活动饵料,诱捕昆虫、甲壳动物、小鱼虾、蜗牛、蠕虫、蜘蛛、蝉、蝗虫、蟋蟀、白蚁、蛆、蚯蚓及鱼卵和水禽的雏体等,人工养殖时必须驯食。此外,牛蛙偶然有大吃小的习性。
人工养殖白蚁
回答1、培养菌丝:先把麸皮、石膏、白糖、木屑等物质做成培养基,灭菌后再混入菌种并用塑料袋装好。2、栽培地点:选择地势开阔且靠近水源的地方,用偏酸性的土壤作为基土并加入白蚁。3、栽培时间:在9-10月栽培。4、栽培方法以及日常管理:把成熟的菌丝移栽至大棚中并定期喷水,同时把温度控制在20-30℃左右。
乌枞菌人工种植技术
1、培养菌丝
(1)在种植乌枞菌之前,需要先培养菌丝,首先准备麸皮、石膏、白糖、木屑等物质,并将它们配制成培养基。
(2)接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随后把菌种混合在培养基中并用塑料袋装好,以此来培养菌丝。
2、栽培地点
(1)宜在地势开阔、靠近水源的地方栽培乌枞菌,使用肥沃疏松的土壤(偏酸性土壤)作为基土。
(2)在土壤中需要加入白蚁,而且还要在周围挖好排水沟,方便在雨季的时候及时排出雨水。
3、栽培时间
(1)一般可以在秋季的9-10月栽培乌枞菌,因为此时的温度一般在20℃左右,利于乌枞菌的生长。
(2)不宜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栽培乌枞菌,因为此时的温度比较高,会对乌枞菌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4、栽培方法以及日常管理
(1)当菌丝成熟之后就可以移栽至大棚中,把大棚的温度控制20-30℃左右。
(2)在栽培乌枞菌的时候可以定期喷洒一些干净的清水,保证湿度。
(3)同时还要为白蚁提供青草、水果等食物,促使乌枞菌能够更好的生长。
乌枞菌几月份有野生的可以采
1、采集时间
一般在10月左右就可以进山采集乌枞菌,乌枞菌属于枞菌的一种,颜色为淡棕色,与普通的枞菌相比乌枞菌更难找,但是味道却比普通的枞菌更好一些。
2、采集之后如何食用
(1)通常将乌枞菌清理干净之后,就可以和腊肉一起炒,香味十足。
(2)也可以用乌枞菌来炒五花肉,可以去掉五花肉油腻的口感,使其变得更好吃。
怎么养白蚁
白蚁(termite, white ant),亦称虫尉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其社会阶级为蚁后、蚁王、兵蚁、工蚁。白蚁与蚂蚁虽一般同称为蚁(见蚁总科),但白蚁社会体系在分类地位上,白蚁属于较低级的半变态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级的全变态昆虫。根据化石判断,白蚁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虫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 2 亿年前的二叠纪。人们会误认为白蚁就是蚂蚁的一种,实际上白蚁和蚂蚁是两种不同物种。白蚁体软而小,通常长而圆,白色、淡黄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头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动。触角念珠状,腹基粗壮,前后翅等长;蚂蚁触角膝状,腹基瘦细,前翅大于后翅。中国古书所称蚁、螘、飞螘、蚍蜉、蠡、螱等,都与蚂蚁混同。宋代开始有白蚁之名,并确定为白蚁的别称。 白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以木材或纤维素为食。白蚁是一种多形态、群居性而又有严格分工的昆虫,群体组织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继续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种。中国除澳白蚁科尚未发现外,其余4科均有,共达30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如果在家中发现白蚁,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来清除。
白蚁的外形特征:
白蚁是蜚蠊目的昆虫,因而具有昆虫的基本特征。其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可以自由转动,生有触角、眼睛等重要的感觉器官,取食器官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前口式。胸部分前胸、中胸、后胸三个体节,每一胸节分别生一对足。有翅成虫的中、后胸各生一对狭长的膜质翅。
前、后翅的形状、大小几乎相等,等翅目的名称就由此而来。腹部10节,雄虫生殖孔开口于第9与第10腹板间;雌虫第7腹板增大,生殖孔开口于下,第8和第9腹板则缩小,多数种类有一对简单的刺突,位于第9腹板中缘,第10腹板两侧生有一对尾须。白蚁体躯几丁质化的程度随着不同种类有不同变化,一般有翅成虫的体壁几丁质化高,且硬,工蚁体壁几丁质化较浅,而软。体躯的毛随种类而异,有多有少,有的近于裸露。体色由白色、淡黄色、赤褐色,直到黑色不等。但大多种类的体色较浅淡,近于乳白色。
白蚁体长一般由几毫米到十几毫米,有翅成虫的长度约为10-30毫米,但多年生蚁后由于生殖腺的发达,腹部极度膨大,整个体长可达60-70毫米,有的种类的蚁后甚至可超过100毫米。
白蚁的品级划分:
白蚁是多形态昆虫,一般每个家族可分为两大类型:
繁殖型
生殖型又称繁殖蚁,指有性的雌蚁和雄蚁,它们的职责是保持旧群体和创立新群体,分原始繁殖蚁和补充繁殖蚁两类。
原始繁殖蚁是长翅型有翅成虫(或称成虫第一型),每巢内每年出现许多长翅型的繁殖蚁,在一定时期,分群飞出巢外进行交配时,翅始脱落。在较低级的木白蚁和散白蚁巢中,往往有不离巢的有翅成虫,但体色淡,翅脱落时并不整齐,其中有性机能者称为拟成虫。
繁殖型分为长翅型(第一型)、短翅型(第二型)、无翅型(第三型)三种。[3]
1.长翅型(第一型)
或有翅型:体躯骨化,黄、褐或黑色,有两对发达的翅。每年4-6月是其分飞高峰期,特别是在春夏雨后闷热时,大量长翅繁殖蚁从蚁巢中飞出,在离巢不远处的建筑物附近低飞,飞行时间很短,这种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分群)。群蚁在低空飞舞,好像在开舞会,各自毫无拘束地自由选择对象。"情投意合者"飞落地面,各自脱掉翅膀,雌雄成双追逐,通常为雌前雄后,完成"婚配"大事。配对后的雌雄成虫经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寻找合适场所,建筑新巢"定居"。入穴后,雄虫常用口器舔舐雌虫的腹部,有时雌雄虫彼此舔舐,然后产卵,繁殖后代,另立新的群体。这对"新婚"的雌雄蚁,就是未来新群体的母蚁和父蚁,也就是新群体中的蚁后和蚁王。大多情况下,这对伴侣终身过着"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生活。但不是婚飞中的所有个体都能成双建立新群,当它们大量飞出时,常被各种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动物吃掉,往往只有其中的少数能够幸存下来,但尽管是少数,也足以维持其种族繁衍,并造成对木质建筑物的危害的了,王后躺在王室中可是专门"生育"的,到一定时期又有成虫出飞建立新的群体。
2.短翅型(第二型)
称为补充繁殖型。白蚁群体久居住在一个地方,常造成食料不足,迫使部分工蚁和少量兵蚁离开主群体远去寻食找水。随着时间推移和距离的远离,再加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它们与主群体完全失去联系。这时它们即组成小群体,然后群体内部就能产生补充型蚁王和蚁后,而成为独立群体。另外,当原始蚁王、蚁后死亡后,短翅型蚁王、蚁后作为补充出现,延续整个白蚁群体的繁衍。
3.无翅型(第三型)
无翅补充型蚁王、蚁后(第三型蚁王、蚁后)比“第二型”更少见。在西沙原鼻白蚁和散白蚁群体内发现,在家白蚁群体内也偶有发现。来自不具翅芽的幼虫或来源于工蚁。
补充繁殖蚁有两类:短翅型(或称成虫第二型)和无翅型(或称成虫第三型)。此种现象在较高级的白蚁科昆虫的巢中比较少见。
非繁殖型
非繁殖型指没有繁殖能力的白蚁。它们无翅,生殖器官已经退化,包括若蚁、工蚁、兵蚁三大类。根据其担负的是劳动还是作战的任务,有工蚁与兵蚁之分。
1.工蚁
在蚁群中数量最多,占群体数量的绝大部分,形态与成虫相似,通常体色较暗,有雌、雄性别之分。工蚁头阔,复眼消失,有时仅存痕迹。工蚁往往还有大、小型之分,无生殖机能。担任巢内很多繁杂的工作,如建筑蚁冢,开掘隧道,修建蚁路,培养菌圃,采集食物,饲育幼蚁、兵蚁和蚁后,清洁卫生,看护蚁卵等。在无兵蚁的种类中,它们还要负责抵御外敌。
若干原始性白蚁,往往没有工蚁。
2.兵蚁
兵蚁是白蚁群体中变化较大的品级,除少数种类缺兵蚁外,一般从3~4龄幼蚁开始,部分幼蚁分化为色泽较淡的前兵蚁,进而成为兵蚁。
是群体的防卫者,虽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繁殖。兵蚁的头部长而高度骨化,上颚特别发达,但已失去了取食功能,而成为御敌的武器,还可用上颚堵塞洞口、蚁道或王宫入口。
由于兵蚁失去了取食功能,因而食物由工蚁饲喂。
兵蚁大致可分上颚型和象鼻型2类,前者有强大的上颚,好似一把二齿的大叉子。后者有发达的额鼻,头延伸成象鼻状,当它与敌搏斗时,可喷出胶质分泌物,涂抹敌害。。
兵蚁往往有大、小型或大、中、小型之别。兵蚁在白蚁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多则被吞食消灭,少则分化增补。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兵蚁的头部或胸部腺体所分泌的社会外激素在群体中的传递而实现的。兵蚁也有雌、雄之分。兵蚁的复眼除少数种类发达外,一般全缺,或退化只留痕迹。触角的环节数常较生殖型个体少。兵蚁主要担任防卫工作,有些种类(如家白蚁中的兵蚁)还可以从额腺中分泌防御性乳汁。没有繁殖能力,没有翅膀,任务为:储运食物、饲养蚁王、蚁后、兵蚁及哺育卵子等等。
3.若蚁
若蚁指从白蚁卵孵出后至3 龄分化为工蚁或兵蚁之前的所有幼蚁。有些种类缺少工蚁,由若蚁代行其职能。
白蚁的主要危害;
白蚁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农作物的危害:一般来说,白蚁对我国农作物还不是重要的害虫。但是对经济作物甘蔗来说危害还是较为严重的。其种类主要有:台湾家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海南土白蚁,台湾乳白蚁。
对树木的危害:危害树木的白蚁种类很多,其主要种类有:新白蚁,堆砂白蚁,家白蚁,树白蚁,散白蚁,木鼻白蚁,土白蚁和大白蚁,原白蚁等。
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白蚁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其隐藏在木结构内部,破坏或损坏其承重点,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我国,危害建筑的白蚁种类主要有;家白蚁,散白蚁种堆白蚁等属。其中,家白蚁属的种类是破坏建筑物最严重的白蚁种类。它的特点是扩散力强,群体大,破坏迅速,在短期内即能造成巨大损失。
对江河堤坝的危害:白蚁危害江河堤防的严重性,我国古代文献上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近代的记载更为详尽。其种类有土白蚁属大白蚁属和家白蚁属种类的白蚁群体,它们在堤坝内,密集营巢,迅速繁殖,苗圃星罗棋布(除家白蚁外),蚁道四通八达,有些蚁道甚至穿通堤坝的内外坡,当汛期水位升高时,常常出现管漏险情,更烈者则酿成塌堤垮坝。
白蚁能腐蚀白银。白蚁分泌出一种高浓度的蚁酸,与白银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蚁酸银,这是一种黑色粉末,会被白蚁吃下去。
白蚁的主要食物:
白蚁食性很广,其营养物质来源于植物,以植物性纤维素及其制品为主食,兼食真菌和木质素,偶尔也食淀粉、糖类和蛋白质等等。然而,人们也常见白蚁会蛀食人造纤维、塑料、电线,电缆甚至砖头、石块、金属等,它们是以口吐蚁酸(甲酸)之类的化学物质来腐蚀、熔化这些物件的。除此之外,也能吞食同一蚁巢内的白蚁尸体、幼蚁发育中蜕下的旧皮,在外界食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会吞食蚁卵甚至幼蚁。不过相互吞食不是它们的正常营养方式。白蚁的食物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活体植物:许多种土栖白蚁都能取食植物的根、茎,尤其是幼苗、嫩茎和根部
(2)含糖量高的干枯植物 :纤维素在白蚁全部食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种白蚁不仅取食天然木材和干枯植物,如蛀食枯死树桩、枯枝落叶和被木材腐朽菌寄生的枯木。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还取食晒干的牛粪。除此之外,白蚁还能取食各种含纤维素的加工产品,象纸张、布匹等。
白蚁对纤维素的消化与吸收:白蚁虽然取食大量的纤维素,但是光靠白蚁本身并不能完成消化纤维素的全部过程。除白蚁科以外,其它白蚁肠内都含有数量很多的单细胞生物,其中包括了原生动物的四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以及细菌,已定名的有300多种。这些微生物与白蚁是共生关系,只有依靠这些微生物的协助,才能使纤维素消化转变为白蚁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
(3)从微生物中摄取补充其他营养物质:某些白蚁取食真菌,这些真菌有两类,一类由白蚁用特殊的方法培养,另一类不是经白蚁特殊培养的。
(4)白蚁尸体、幼蚁蜕皮、蚁卵和幼蚁。
白蚁的防治方法:
在发现的蚁危害处,想法找到蚁巢或蚁路。首先将灭蚁粉剂尽量能够喷洒到蚁巢内或蚁路内的白蚁身上,使其能够相互传染毒性,达到灭治效果。
在发现白蚁危害的地方,将木制门窗框按一定距离钻孔灌注药液,周边土壤同时喷洒药液,使木材及土壤都含有一定的毒素,白蚁活动触毒取食都会中毒而死亡。
诱杀法,由于农药喷洒容易形成土壤的污染和破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使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拦截和灭杀白蚁。
根据资料显示,安装白蚁诱捕拦截系统的是在建筑物周围埋设地下蚁站,添加诱导剂,诱导剂的作用是和土壤发生反应生成木材腐蚀性气味及模仿巢穴的二氧化碳气味,研究证明这些成分是白蚁最喜欢的气味,周围的白蚁会在第一时间发现人工地下蚁站并且会侵食蚁站的木条,一旦发现蚁站内木条被侵食,施工人员在蚁站中投放饵剂,
饵剂使用的配方是添加了昆虫生长调节剂及破坏白蚁消化系统——马氏管成分,白蚁食用饵剂后会丧失几丁质合成的能力,“蚁后”在食用饵剂后所产的卵不能成虫,食用饵剂后的白蚁外表皮变得薄而脆,因不能支撑白蚁蜕皮的压力而死亡。从而安全、彻底地的灭杀整巢白蚁。
如何养殖白蚁视频
种植天麻的备料及处理。按种植约1平米天麻说明:
1、木材。直径4-18厘米(8厘米以上的要一劈两开,12厘米以上的要两劈4开)、长60厘米的粗棒约10根,新鲜或者砍伐三个月以内的树棒均可用,每根单面砍4道斜口(即鱼鳞口);除开松,杉树以外,其它杂木材都可用,但以青杠,花栗,板栗树以及各种果树,杨树等为最好。
2、细枝叉。直径0.5-4厘米的细树枝约2公斤。
3、树叶松毛。任何树种的落叶,包括松杉树的针叶(俗称松毛) 混杂一起的均可用, 用前粉碎或切成小片叶, 需2公斤,用水泡湿即可现用。
4、土质。没有施过农家肥的大田及坡地沙土地,直接用山沙,河沙均可。如选中了当年种过作物的地块,必须深翻30厘米厚才可种植天麻。
5、菌种。蜜环菌枝条菌种1公斤,切开瓶或袋底倒出枝条菌,分散成单颗备用。
6、天麻种。宜昌乌红杂交天麻0代种约0.25公斤。
7、喷水壶。即喷花壶一只。
栽种时间及场地选择。
山地适宜海拔高度500-1800-2600米,低海拔地区如盆地、平原丘陵要求在室内、盖阴棚和地下室、山洞等能遮阳降温的场所。
建畦。
室内平地面栽培:可用砖码成或者木板,水泥瓦隔成宽80厘米、逐渐加高成0.6米高的,可无箱无架种植4层,1.2米高的,可无箱无架种植8层,长不限的畦池。我们正在拍摄和编辑,最新室內无箱无架地面8层栽培天麻的全套技术资料和视频,100平米可节省购箱费35200元,敬请留意观注。
室外大田或者山地栽培:建斜坡畦,挖深10厘米,宽80厘米,长度不限,利于操作就行,畦与畦间距50厘米,便于挖排水沟和行走就行。
播种栽培。
在畦底垫松毛树叶或者刨松畦底5厘米厚,将粗棒一根靠一根,间隔两厘米左右的顺畦长摆放,砍口朝上,沙土填缝至粗棒皮面平,但又不能盖住粗棒皮面,喷水至沙土湿透,播撒枝条菌种,每粒菌种间隔6厘米,撒一层树叶或者松毛盖住菌种,相反方向间隔40-50厘米远放一根直径约7厘米左右的粗棒,在粗棒间点播麻种,每颗麻种间隔10厘米,撒松毛3厘米厚, 盖沙土至棒面以上两厘米,喷水湿透沙土,在其上与粗棒相反方向, 又将粗棒一根靠一根, 间隔两厘米左右的顺畦长摆放, 砍囗朝上, 沙土填缝至粗棒皮面平,但又不能盖住粗棒皮面,喷水至沙土湿透,播撒枝条菌种,每粒菌种间隔6厘米,撒一层树叶或者松毛盖住菌种,点播麻种, 每颗麻种间隔10厘米,撒松毛3厘米厚, 铺细枝叉约1-3厘米厚,盖沙土厚约15厘米,盖10厘米左右厚的松毛。枝丫张开的不用管它,能起到透气的作用。此法为双层天麻栽培方法。有水源者喷一道水,起到保湿作用。
单层种植法,就是上面所讲的第二层方法。是种植单层还是双层,自定。
管理要点。
1、温度:室外天麻生长以自然温度为主,最适温为土表以下10㎝深菌材中温度10-26℃,其它温度为休眠状态. 在土层中,天麻短时耐低温能力,以天气预报为准:室外-30℃-33℃,室内-10℃。短时耐高温能力40度. 故冬季应在土表盖一薄层杂草或者干树叶后再盖上薄膜, 膜上再盖20厘米以上的杂枝杂草,保温保湿防冻。冬去春来,地温稳定在10度以上时,揭弃薄膜,让雨水自然浸透湿润。春天种植的天麻就不必盖膜了,但要盖草遮阳保湿。
2、水分:特别旱、涝的灾年,如连续20天以上,应加强防护工作;涝期下大雨半小时后最好盖上膜、让水排入水沟、天晴马上揭开,保墒排渍,综合管理。6、7、8月份天麻进入生理成熟阶段,一定要水份充足、干旱15天以上必须补水才能获高产,补水以日落土温下降后进行。9月份开始要控制水份,以防蜜环菌生长过旺反消化天麻成空壳减产。10月份至次年4月底以前均可随时开挖和播种。
天麻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是螨虫危害菌丝,白蚂蚁啃食菌材,再产蚁酸危害天麻,按照上述操作程序和干湿度管理方法,一般不会发生病虫危害,防重于治是关键。整个生育期不打药,不施肥,也不用除草。
天麻的采收与加工。
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都可以收获商品天麻,先去掉上面的沙土,然后从四周开挖,很快就挖出了商品天麻,体积较大的就是商品麻,还有许多小天麻,称天麻一代种,它们可以留做下一代种子,第二年收大留小,小天麻又可做第三年种子。收获的大天麻洗净用开水煮20分钟,滤出冲凉后晒或者象香菇,木耳,烟叶一样方法哄干,初加工处理后就可以作为商品干天麻销售了。
白蚂蚁怎么养殖
蚂蚁具有在土表处筑巢、产卵、孵化、储存食物和水分的习惯。所以,饲养土最好是菜园土,而且还要经过一些处理:去除玻璃、小砖块、石子等杂质,然后将菜园土经太阳暴晒后敲碎,再经过粗碎过筛以增加其疏松程度以后,就可以将其放置在养殖箱或养殖架内了。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