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生活品质,羊的生活习惯
1、合群性强
羊的群居行为很强,很容易建立起群体结构,主要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活动,来传递和接受各种信息,以保持和调整群体成员之间的活动,头羊和群体内的优胜序列有助于维系此结构。在羊群中,通常是原来熟悉的羊只形成小群体,小群体再构成大群体。
在自然群体中,羊群的头羊多是由年龄较大、子孙较多的母羊来担任,也可利用山羊行动敏捷、易于训练及记忆力好的特点选做头羊。应注意,经常掉队的羊,往往不是因病,就是老弱跟不上群。
2、神经活动
山羊性机警灵敏,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易于训练成特殊用途的羊;而绵羊则性情温顺,胆小易惊,反应迟钝,易受惊吓而出现“炸群”。
当遇兽害时,山羊能主动大呼求救,并且有一定的抗御能力;而绵羊无自卫能力,四散逃避,不会联合抵抗。山羊喜角斗,角斗形式有正向互相顶撞和跳起斜向相撞两种,绵羊则只有正向相撞一种。因此,有“精山羊,疲绵羊”之说。
3、善于游走
游走有助于增加放牧羊只的采食空间,特别是牧区的羊终年以放牧为主,需长途跋涉才能吃饱喝好,故常常一日往返里程达到6~lOkm。山羊具有平衡步伐的良好机制,喜登高,善跳跃,采食范围可达崇山峻岭,悬岩峭壁,如山羊可直上直下60度的陡坡,而绵羊则需斜向作“之”字形游走。
4、喜欢干燥、厌恶潮湿
羊喜欢干燥,适宜在干燥凉爽的地区生活。在羊舍中喜欢在较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强壮的羊往往居住在最理想的地方,而弱小、有疾病的则在墙边角等地方。 每日放牧前仔细观察羊群,可及时发现异常羊只,便于及时处理。
5、觅食能力强
饲料利用范围多,羊牙齿锋利,能吃地面的短草。此外,羊的四肢强壮有力,羊蹄很硬,能边走边吃。能利用的牧草饲料非常广泛,例如各种牧草,灌木以及谷物种子。试验表明,羊可以吃80%的饲养植物,粗纤维利用率可达50%。
6、抗病性强
羊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身体状况良好的羊对疾病具有很强的耐受性,通常生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有些羊甚至在死前几乎都没有异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羊生活习性
羊的生活习性
(1)、合群性:羊有较强的合群性,只要有“头羊”带头,其他羊就可随从放牧、入山、起卧、过河、过桥或通过狭窄处,有利于大群放牧管理。
(2)饲料利用范围广,采食性强:羊有长、尖而灵活的薄唇,下切齿稍向外弓而锐利,上颚平整坚强,上唇中央有一纵沟,故能采食地面上低生草,捡食地面上落叶枝片,利用草场比较充分。羊能利用多种植物性饲料,对粗纤维的利用率达50~80%,适应在各种牧地上放牧。对半荒漠地牧草的利用率可达65%,而牛仅为34%。羊对杂草的利用率达95%。
(3)爱清洁,喜干燥:羊最怕潮湿的牧地和圈舍,放牧地和栖息场所都以干燥为宜。在潮湿的坏境下,羊易发生寄生虫和腐蹄病,同时毛质降低,脱毛加重。羊有发达的嗅觉,遇到有异味或被污染的草都不吃。
(4)、胆小懦弱,易受惊:羊一受惊就不易上膘,所以管理人员平常对羊要和蔼,不应扑打、吆喝,同时要防止狼、狗等窜入羊群中引起惊吓。
(5)、怕热不怕冷:由于羊毛被较厚、体态散热较慢,夏季炎热时,有“扎窝子”现象。
(6)、抗病能力强:羊对疫病的反应不像其他家畜那么敏感,在发病初期或遇小病时,往往不易表现出来。因此,管理人员应随时观察,发现有病及时治疗
羊在吃妈妈的奶水时,是跪着的.
所以,人家常说,羊很孝顺
(1)合群性强,饲料利用范围广
绵羊的合群性比其他家畜强,但绵羊的群居性有品种间的差异,地方品种比培育品种的合群性强,毛用品种比肉用品种的合群性强。羊的饲料利用和牧草种类很广。各种牧草、灌木和农副产品,均可作为羊的饲料。在荒漠草原、灌丛草地、田畔路旁、低短杂草,羊都可牧食利用。
(2)羊忍受艰苦的能力强
羊能忍受自然环境和营养状况的剧烈变化而生存。当夏秋牧草茂盛,营养丰富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膘,积蓄大量脂肪。而在冬春枯草季节营养缺乏时,再重新转化成糖元,供机体维持和繁殖生产之用,因而羊对饥饿的忍受力较强。例如山西一般羊群全年膘情升降幅度达20%~35%。降膘20%可视为正常,而降膘40%时,即为死亡临界限,此时机体受损不能恢复,导致死亡。一般绵羊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10~20℃适合繁殖配种,20~30℃适合生长,-5℃~35℃可以维持。
(3)性情温顺,喜干厌湿
绵羊性情温顺,胆小懦弱,突然的惊吓容易发生“炸群”而四处乱跑、乱挤,所以圈门不能太小,以免撞伤。
绵羊宜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采食和卧息。湿热、湿冷的圈舍对绵羊生长发育不利。所以,应遮荫,防止曝晒。在夏季炎热天气放牧,常常发生低头拥挤、呼吸急喘、驱赶不散的“扎窝子”现象,细毛羊更为明显。高温高湿的环境尤其不利于绵羊生存,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生殖能力明显降低。
(4)母子相识
绵羊的母子即使在大群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相识,其中嗅觉起主要作用,听觉和视觉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绵羊具有趾腺、眶下腺和腹股沟腺,是与其他羊属动物区别的特征。腹股沟的分泌物也是羔羊识别母羊的主要依据。
(5)其他生活习性
绵羊除上述几个习性外,在舍饲绵羊时,要设置足够的运动场。另外,绵羊还有黎明或早晨交配的习性,研究表明:在繁殖季节,绵羊在中午、傍晚和夜间很少活动,在6∶30~7∶30期间交配比例最高,下午和黄昏是次之。因此,在采用人工输精时,为获得较好的受胎率,输精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