潲水可以养殖哪些东西,潲水没发酵对养殖有什么危害
潲水可以养殖哪些东西
可以的,使用益富农饲料发酵剂发酵后使用会更好,1、大幅提高饲料蛋白量,经益富农发酵后的能量饲料转化成了菌体蛋白饲料,用该发酵潲水配制全价料,可减少50%左右的蛋白质饲料的用量和不用鱼粉,从而大大降低了全价饲料的成本。
2、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益富农发酵剂中功能微生物菌群能摧毁饲料中的植物细胞壁,将纤维素、果胶质降解为单糖和寡糖,并生成多种有机酸、维生素、生物酶、未知生长因子,大大提高了发酵物的营养水平。
3、去除潲水中有毒物质,通过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动,使潲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被降解而脱除,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安全性,使棉籽饼和菜籽饼可替代豆粕使用。
4、提高饲料的抗病能力,益富农中微生物进入动物肠道后直接参与动物的消化吸收作用,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更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植和生长繁殖,恢复和维护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动物的免疫和抗病能力。
5、增加饲料的适口性,经本品发酵后的潲水色泽金黄,手感润滑,气味香甜,口感极佳,很适合生喂,不用蒸煮,节省燃料。
6、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用益富农发酵好的潲水喂养的动物长势明显要好于传统的养殖方法。益富农面免费指导
水虿养殖方法
小蝌蚪在水里会遇到以下天敌:
1、老鼠。老鼠真的是什么都吃。
2、蛇。本来蛇就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所以蛇一般在浅水边找蝌蚪吃。
3、家禽,特别是鸭子,它们在水里就喜欢找蝌蚪吃。
4、大鱼和水生昆虫,像蝌蚪这样小的生物就是大鱼的下饭菜。
5、蝌蚪的天敌还有慈鲷科的大型鱼、水虿(蜻蜓的幼虫)、负子虫、黄缘龙虱、红量(水螳螂)等。
如何养殖水
养水的目的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观赏鱼,喜欢的水质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喜欢的是弱酸性水质,有一些喜欢的是弱碱性的水质,养水的正确方法:一般通产养水时,首先让水静置2-3天之后再放入到鱼缸里,在开着过滤让整个鱼缸没有观赏鱼的情况下,运行7天之后再放鱼,这是养鱼的话就比较好养了。
水虿人工养殖
蜻蜓幼虫又叫水虿,体型和成虫一样细长,无翅膀。一般颜色为暗绿色。肉食性比较强,比较凶猛。常常在水底或者水草上潜伏着。捕食一些小鱼小虾。对一些鱼苗虾苗危害比较严重。
水蜈蚣又叫水夹子是龙虱的幼虫。不管是成虫还是幼虫都是肉食性昆虫。特别是对鱼塘虾塘影响比较大。
不管是蜻蜓幼虫还是水蜈蚣都对水产养殖危害比较大。
蛞蝓在水里能养活吗
当然可以。肠杆菌生长温度范围7~49.5℃,最适生长温度37℃。
致病性大肠杆菌在
室温
下能生存数周,在
土壤
和
水中
可达数月。
该菌对热的
抵抗力
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
60分钟
或60℃加热
15分钟
仍有部分
细菌
存活。
大肠杆菌75℃时,1min即被杀死,但它耐
低温
。
要留意的是:大肠杆菌可以产生肠毒素,其中
耐热肠毒素
(Heatstableenterotoxin,ST):对热稳定,100℃经20分钟仍不被破坏。也就是说已经产生肠毒素的被污染食物,通常的加热并仍然可以引起腹部不适哦~
水虿能养在家里吗
蜻蜓的幼虫叫做水虿,因为生活在水中,所以幼虫期间基本在水里生活,靠捕食蚊子的幼虫,也就是俗称的孑孓为生。蜻蜓幼虫在家养没有问题,选择个开口较大的鱼缸,反正是适合它们活动就行,水的深浅就跟一般养鱼的环境一样,就是最好不要在缸里放鱼,因为鱼类不管是什么鱼,都是蜻蜓幼虫的天敌,还有就是蜻蜓幼虫之间还会发生自相残杀,要注意这个问题!平时注意勤换水,多摆在向阳的位置上。
水里养殖什么好
淡水鱼养殖,大多数人养殖的都是四大家鱼,即鲤鱼、草鱼等等。但因为太多人养殖,养殖成本也高,生长周期长,市场价格波动大,所以利润也并不高。那么,在淡水养殖中,该养殖什么鱼才能获得高利润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
在淡水鱼的养殖中,要获得高利润,一是繁殖生长快,二是品种奇特受欢迎,三是市场价格稳定,如黑鱼、鳕鱼、鲈鱼、台湾泥鳅这几种淡水鱼,均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黑鱼 黑鱼作为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美称,它的经济价值较高,营养也比较丰富,更是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牛肉都高。黑鱼现在市面上价格在15-20元每斤左右,价格还是比较偏高的,每条黑鱼有5-8斤。 同时,黑鱼的生长周期快,人工养殖的黑鱼,次年就可达到出售要求,并且繁衍也快,黑鱼的怀卵量通常每公斤体重约为2—3万粒,0.5公斤重的黑鱼产卵量一般为0.8—1万粒,个别可达1.1—1.2万粒。黑鱼有亲鱼守护的习性,成活率高。图片来源于网络
鳕鱼鳕鱼基本上可以说是浑身是宝,肉质细腻结实,味道鲜美,肉嫩刺极少,营养价值极高,有活血化瘀、补血止血的功效,尽管价格高昂,但依旧深受消费者喜爱。它的价格极为高昂,但随品种价格也略有区别,普通的鳕鱼价格在60-100元一条左右,而有些品种价格在60-100元一斤,价格天壤之别。性成熟的鳕鱼每条可产卵量为9000~18000粒。由于水温低,所以孵化期较长,长达4~5个月。 鳕鱼的生长速度在寒冷的条件下生长非常快。图片来源于网络
鲈鱼 鲈鱼是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个经济型鱼类,人们对鲈鱼的认知度也比较了解。鲈鱼蕴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食用后有着益脾止咳等功效。和鳕鱼一样,鲈鱼也可以说是浑身是宝,一样深受消费者喜欢。生长周期和鳕鱼差不多,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一般是每斤三十元左右,经济利润还是比较高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寸苗(3-5cm)养至成鱼(15尾/斤)只需3-4个月,可以说是非常快的。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近年来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在30元左右每公斤。时效快,所以,经济利润也比较高。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这几种之外,还有很多淡水鱼可以养殖,比如说青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水蛭养殖前景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育,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药用水蛭的需要和开发,国内野生水蛭的资源不断减少,货源紧缺,水蛭价格节节攀升,亦有供不应求之势。
另一方面欧美消费市场很大,近年来,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也从我国大量进口水蛭,造成国内水蛭市场紧缺,价格上涨。综合国内药市行情,从全国特种养殖信息会上了解:由于人们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使野生水蛭资源逐年减少,因此人工养殖水蛭迫在眉睫。
人工养殖周期短,可一体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高。随着国内水蛭需求数量的激增及外贸出口创汇的刺激,人工养殖的水蛭前景十分广阔。 从今后医药市场发展分析来看,水蛭的紧缺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供需矛盾越来越大,靠自然资源的再生,目前也无法解决这一矛盾。
为了弥补这一自然资源的短缺,保护珍贵而有限的野生资源,人工养殖水蛭势在必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人工养殖水蛭营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预料,水蛭的人工养殖作为一种时尚的新兴产业,将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目前国际医药机构已不再要求中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纯产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混合物。水蛭作为传统中药的应用,一直受到国际医药市场的青睐,尤其是欧美及东南亚等发达国家,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是我国动物药材出口的紧俏产品。
水蛭养殖的方式和方法
1、 水蛭养殖方式
不论利用房前屋后土塘、泥坑,还是在江河、湖泊,养殖方式虽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方式:即野外粗放养殖和集约化精养。选择哪一种养殖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条件差的,可就地取材,采用野外粗放养殖;条件较好的,可采用集约化精养方式,即建立高标准的养殖池,为水蛭的生长繁殖提供较理想的生态环境,通过工厂化养殖,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野外粗放养殖
野外粗放养殖是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圈定养殖范围后进行保护的一种养殖方式。野外粗放养殖,并不是不管不问,也要通过投放足够的种源,适当投放饵料,最后进行捕捞。一般有水库养殖、池塘养殖、沼泽地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洼地养殖及稻田养殖等。这几种方式养殖面积较大,光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投资小,收益大。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不易管理,要时常注意预防自然敌害、防逃以及水位涨落的变化等。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两种养殖方式。
(一)沼泽地养殖
沼泽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生植物茂盛,沼泽地底层有机物、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动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即可放养水蛭。要定时进行观察,适当补充饵料。密度过大时,要适时捕捞。
(二)稻田养殖
稻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温适宜,又有水稻遮荫,从含氧量到丰富的饵料都适合水蛭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我国大部分稻田中,都生长有不同品种的水蛭。
稻田养殖要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块,四周用围栏圈围起来。在稻田的中间,根据地块的大小,挖一个或几个池塘。一般以100平方米中间挖一个1平方米的池塘为宜,同时池塘与池塘之间,以及在稻田的四周挖深、宽各约30厘米的保护连通沟,使池、沟相通。
集约化精养
集约化精养是采用人工建池、投喂饵料的科学饲养管理方式。一般有鱼塘养殖、场区养殖、室内养殖、庭院养殖以及工厂化恒温养殖等方式。这几种养殖方式放养密度较大,资金投入相对较高,要求饲养技术精细。但单位面积产出多,经济效益较好。
(一)精养的物理性质
1.透光性强,水层波动小 因为水浅,阳光可透射到池底,这样有利于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和底栖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同时因为水浅,水的上下层基本均匀,仅在刮风、温差变化条件下出现小的波动。为水蛭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水色不定,水温呈季节性变化 水的颜色常因土质、水深、施肥种类及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而各有不同。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多时水体呈绿色,浮游动物多时水体呈黄色,腐殖质多时水体呈褐色或为酱油色,大量生长蓝藻时水体呈青绿色,鱼腥藻繁殖多时水体呈黄绿色,纤毛虫繁殖旺盛时水体又呈褐色,水蚤大量出现时水体则呈红色。
1年中冬季水温最低,春季逐渐回升,夏季水温最高,秋季逐渐下降。在1年中5~9月份水温较高,是适合水蛭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时期。1日中的平均温度,一般水温高于气温,平均温差水温低于气温,这样看来,水温比气温相对稳定。白天水温常低于气温,而晚上则水温又高于气温。
3.水体变质,则水中发出腐败臭味 如发现水体有特殊的腐烂味、臭味,则表示水体被污染,说明池底的有机物如吃剩的饵料、沉底的动植物残体、粪便等,腐败生成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此时则应及时换水或倒池清理,防止水蛭大批死亡。
(二)精养的化学性质
1.酸碱度(pH值) 酸碱度是指池塘中水的pH值。主要是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与碳酸盐类之间比率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一般在6.5~9.5之间。pH值在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变化:黎明时,二氧化碳含量多,水的pH值下降(变酸);白天,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水的pH值升高(变碱)。实践证明,中性的水体或弱碱性的水体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发育。
2.气体溶解量 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氨气、硫化氢和甲烷(沼气)等。一般较为重要的是水中含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当水中的含氧量大于O.7毫克/升,水蛭就活动正常;当水中的溶解氧小于0.7毫克/升时,水蛭就会纷纷爬出水面,到岸边土壤或草丛中。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池塘中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水温的昼夜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含氧最多的时间是下午,这是因为水中绿色植物在此时光合作用旺盛,消耗了二氧化碳,产生了大量的氧气。而黎明时水中含氧量最低,这是因为夜晚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而动物没有停止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呼出。
3.无机盐溶解量 无机盐包括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等。这些盐类的溶解量对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动植物的数量,对水蛭的生长繁殖有着直接的影响。
2、水蛭养殖的方法
野外粗放投种后自然产卵自然孵化的养殖方法,这种方法投资少,对技术经验和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来说要低一些。
人工孵化高密度精养,也就是集中产卵人工孵。小苗孵出后做前期的小苗集中养殖,在达到一定规格后再投放到大面积养殖池养殖。
【水蛭病害防治】
1.干枯病: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可见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防治方法:⑴将病蛭放入1%的食盐水中浸洗,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⑵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温降低。
2.白点病:由原生动物多于小瓜虫引起,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3.肠胃炎: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防治方法:⑴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⑵用0.2%土霉素拌料投喂。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