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养殖山河蟹,河蟹苗养殖

养殖山河蟹,河蟹苗养殖养殖山河蟹,河蟹苗养殖

河蟹苗怎么培育

河蟹即大闸蟹,两合水生、淡水长,两年生。第二年秋季河蟹性成熟后降河洄游入海,在入海口处交配越冬,春季4月份左右受孕母蟹(背包蟹)释放出幼子叫大眼幼体,大眼幼体顶水逆流而上入淡水脱壳生长至第二年秋季。性成熟的母河蟹在淡水里即使交配也无法受精怀孕,无法繁育后代。因此,北方养殖河蟹的蟹苗需要不断从二力蟹苗养殖基地采购。

如何培育蟹苗

首先要培育扣蟹,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通气性好的池塘。随后移植水草,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投喂方法像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

1、池塘条件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也可建造人工洞穴。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2、移植水草

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3、放苗密度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可控制在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4、投喂管理

青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河蟹苗怎么养

把它放到一个相对较潮湿的环境里,保持通风换气,避免阳光直射即可

河蟹怎么繁殖蟹苗

蟹 在自然界受精卵要经过4个月才能出苗,孵化率可达90%左右。刚孵出的幼体很小,形状像水蚤,称蚤状幼体。蚤状幼体经过五次蜕皮,大约35天就长成蟹苗(大眼幼体),蟹苗再蜕一次皮,成幼蟹。

河蟹苗怎样繁殖

1.产卵与抱卵

已交配而未产卵的亲蟹,经精心培育,卵巢发育饱满,若外界条件适合,便可产卵。

吴琴瑟(1992)报道,在水温25~32℃条件下,卵发育较饱满的雌蟹,采取强化培育、人工催产等技术,可使亲蟹在4~12天内产卵,成功率可达60%以上。若不采取适当措施,会使产卵时间延缓,且产卵率降低。亲蟹在水泥池中培育时间过长,往往引起卵巢退化,人工育苗无法顺利进行。

对于抱卵蟹要经常观察卵的颜色变化,以便做好孵化的准备。刚产卵径为0.365毫米。卵的颜色变化过程是:橙黄色→浅黄色→灰色→棕黑色→黑色或灰黑色。一般抱卵蟹再经14~21天的精心培养,胚胎发育至原溞状幼体期,即可移入育苗池让它孵化出膜。

2.孵化

(1)孵化池的准备

目前生产中多采用虾蟹育苗池,也可用桶、缸代替。池壁和工具等在使用前,都应经过10~15克/立方米水体浓度的高锰酸钾消毒,再用干净海水冲洗干净。经200目筛绢把二级沉淀海水灌入池中,水位l米左右。如果孵化池与育苗池兼用的话,则进水后还应适当施肥和接种少量单胞藻。

(2)孵化

抱卵蟹出现临产征兆时,应及时把抱卵蟹移入孵化池。抱卵蟹移入孵化池之后,要不断冲气,密切注视其孵化情况。亲蟹孵化一般都是在上午5~11时,尤其是早上6~7时孵化更为常见,孵化时间多在1个小时左右。当孵化结束后,应立即把亲蟹取出,放回培养池,并继续精饵饲养,为其性腺再发育、进行第二次抱卵做好管理。孵化时水温以26℃左右最适宜,最适盐度为26‰~30‰。锯缘青蟹受精卵的孵化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要认真观察胚胎发育,做好孵化前的准备工作。当受精卵呈浅灰色或深灰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卵膜内的胚胎出现眼点和跳动,应抓紧时间准备好亲蟹的消毒池和幼体孵化池,并对孵化池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放入过滤海水。

②对孵化前的抱卵蟹,用过滤海水洗净污泥,若发现聚缩虫附着,应使用0.05%~0.1%的新洁尔灭(原液浓度为5%)的海水稀释液,浸泡消毒1小时左右。否则,会把聚缩虫带进幼体培育池。

③要注意掌握好孵化池中的幼体密度。经清洗消毒后的亲蟹,把它装进笼内,垂挂在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时使用亲蟹的数量与亲蟹的怀卵量、孵化池大小及孵化时应掌握的幼体密度有关;而孵化时应掌握的幼体密度又主要取决于水温的高低。水温在25℃,孵化幼体应不超过50万/立方米;水温在30℃,孵化幼体密度应掌握在25万个/立方米以下。

④孵化池水温日夜温差不超过1℃,发现水中出现刚孵化溞状幼体时,充气量要小,当幼体数量达到预定的要求密度时,应立即把亲蟹移走

河蟹苗怎么培育的

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 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1:2.5―3。 防逃设施: 主要有水泥砖墙、钙塑板围栏、聚乙烯网片围栏三种形式。目前普遍采用钙塑围栏,将钙塑板沿埂四周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间隔1米用木桩固定。 杀菌消毒清塘: 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蟹池里宜种的水草: 养殖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水草是河蟹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扦插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蟹池里宜投放螺丝: 螺丝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净化水质。在蟹种放养前和市场和和,每亩投放鲜活螺丝300―500公斤,以培育河蟹的基础饵料。

河蟹苗怎么培育出来的

稻田毛蟹不需要什么繁殖方法。他能自然繁殖了。螃蟹在被驯化前被人工养殖和人工繁殖前也是野生动物,也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虽然自然界中螃蟹长到成年是很难的,螃蟹一次可以产出数万甚至数百万粒,而且孵化率很高,能达到90%左右。刚孵出的幼体看上去很像水蚤,需要经历五次蜕皮后才会变成蟹苗。这样也弥补了蟹苗不容易长到成年的不足。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1、养蟹稻田准备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沟宽50-60厘米、深50厘米,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厘米。溜的面积8-10平方米、深1米。沟、溜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左右。养蟹田以2-3亩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

2、苗种放养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可以缩短养殖周期。

3、螃蟹的饲养管理

日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因河蟹有打洞习性,发现漏洞及时堵塞。暴雨时注意防涝、螃蟹的逃逆,干旱季节注意缺水。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为保持水质的清新,要经常换水,6-7月可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以后可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另外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1次生石灰,使水呈5-10毫克/升。

河蟹育苗技术

因为近几年国人对于螃蟹的热爱程度,导致畜牧养殖户们纷纷开始养殖螃蟹,因为养螃蟹的又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所以还是挺受养殖户们的满意的。蟹的室内暂养是指亲蟹从越冬池中捕出,移入室内暂养池到孵化之前这一段时间。亲蟹暂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亲蟹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育苗的产量。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具体来了解一下:

池塘养殖螃蟹的技巧

1、池塘条件

肉球近方蟹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最浅处 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三疣梭子蟹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 75 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 40~50cm 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危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钟,取出入置 10 分钟,如此重复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亩以内,规格 120~150 只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

螃蟹的选购技巧

1、看

优质蟹的背甲壳呈青灰色,有光泽,腹部为白色,金爪丛生黄毛,色泽光亮,脐部圆润,向外凸,肢体连接牢固呈弯曲形状,个大而老健,如果背呈黄色,则肉较瘦弱。另外,如果是活动有力,四处乱爬的蟹则是健壮的好蟹。

2、掂

对经眼看外观符合要求的蟹,要逐个用手掂一掂它的分量,手感重的为肥状的蟹。此招不适用于河蟹和活的海蟹,因为这些蟹常常会被五花大绑。

3、剥

剥开蟹的脐盖,若壳内蟹黄多、整齐,凝聚成形,则此蟹为好蟹。

4、拉

如果购买的是已死的海蟹,要观察蟹的腿,完整无缺,轻拉蟹腿有微弱弹力,表明是新鲜海蟹,若不新鲜的海蟹,轻拉蟹腿,不仅没有微弱力,而且蟹腿容易断落。

5、闻

如闻到海蟹有腥臭味,说明海蟹已腐败变质,不能再食用。食用腐败变质的海蟹极易造成食物中毒。

螃蟹的最佳食用时间

农历九月前后,雌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农历十月之后,雄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因此,要适时食用。

捕捉螃蟹方式

1、蟹簖捕蟹

蟹簖是一种用竹子编成的结构简单的拦阻式栅箔类捕蟹工具。它的结构是利用细竹竿或粗芦苇编成箔子,在有水流的河港、湖汊的有利地段,按事先计划的阵式打桩设簖。簖的下端插入水底,上端超出水面,整条簖呈有规则的弯曲,在簖的上端悬挂一些呈鼓形的蟹篓,篓的底部有一个河蟹的进口及漏斗形的倒须,上部有盖,中间为河蟹的集中处。河蟹通过水道下迁入海时,就被横在水面的蟹簖所拦截,受阻后沿簖上爬或钻入蟹篓,捕捞时,用捞海将簖上或蟹篓内的蟹捉起来。

2、蟹拖网捕蟹

招潮蟹蟹拖网是无翼单囊的拖网渔具,由矩形网衣腰折的网兜和一个浅囊网构成。蟹拖网由单船带动,在船的一侧,于首尾各伸出一根撑网竹,系缚8~12个邱网。这时河蟹即由网口抢入网内,进网后,一部分河蟹沿网背向前爬行,遇拦网所阻,折而进入侧网内。另一部分则留在网兜内,每隔1小时,起网1次,转移他处,同时可自网兜和网囊内倒出河蟹。

蟹拖网是长江捕蟹的一种主要方法,有些湖泊里也用这种渔具。从安徽的安庆至上海的长江口段,如崇明、横沙一带沿海,上海的黄浦江、淀山湖,江苏的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地,都普遍采用这种捕捞方法。它具有网具小,便于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水流动力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捕捉天然河蟹的工具。但是作业区内,不能有沉船、礁石和流沙,如果碰上将会毁坏拖网。

吃螃蟹的禁忌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

亲蟹暂养池

1、暂养池性状。室内水泥池。池底面积20—30m,池深1.5m左右,水、暖、气设施配套齐全,并有防逃装置。

2、暂养池消毒。先用网滤海水冲涮一次,然后分别用漂白粉和高锰酸钾做消毒处理。方法是:池底留10—15cm水,放入漂白粉200ppm搅匀,迅速粉刷池壁及池沿,2—3小时后,用网滤海水将全池彻底冲刷干净。再用高锰酸钾50ppm按上述方法重复一次。若是新建池子,用前先用海水浸泡30天以上。

亲蟹入池

入池时间一般安排在孵化前20天左右。入池时注意:暂养池和越冬池水温差不超过2℃,盐度差不超过5‰,如差别太大,可以设法过渡一下。

入池前先用网滤海水将亲蟹冲洗干净,挑出雄蟹,未抱卵蟹和黄卵蟹待售,抱卵蟹按20—25只/m入池,注水1m,盐度20‰左右。

换水清池

1、换水。亲蟹入池后,第二天应全量换水一次,目的是清除从越冬池带入的淤泥污物。换水量:水温小于15℃时,每2天全量换水一次;水温大于15℃时,每天全量换水一次。

2、清池,结合换水及时清除粪便,残饵及死蟹。对病蟹进行隔离消毒。随时随机取样镜检受精卵胚胎发育情况。注意每次换水应用等温度。

饵料投喂

1、饵料种类:以活沙蚕为最好,也可搭配碎蛤肉、小杂鱼等。投喂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呈鲜红色消毒5—10分钟。

2、饵料量:水温小于15℃时,投饵量为总体重的5-8%;水温大于15℃时,投饵量逐渐提高到8—10%。投饵量根据每天残饵情况灵活掌握,以略有剩余为好。

3、投饵时间:每天上午换水后和晚上20∶00各投一次,其中晚上投总量的2/3。

升温催熟

温度是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一般入池后温度稳定1—2天。在整个暂养过程中,前期每天升温0.5℃,中期每天升温1℃,后期每天升温0.5℃,且每次升温的幅度不应超过0.5℃。当升到19℃时,恒定待产。

移池孵化

当受精卵内胚胎心跳达150次/分以上时,外观卵块呈灰白色,将亲蟹按40—50只/笼装入孵化笼。用孔雀石绿10ppm消毒30—40分钟,后用网滤海水冲洗干净移入孵化池中待产。

河蟹育苗流程

抱卵蟹的饲养过程也是胚胎发育、幼体孵化的过程。抱卵蟹的饲养只能雌性单养。饲养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天池散养饲养方法与亲蟹相似,即放入抱卵蟹之前,池子要彻底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再放入抱卵蟹,密度2-4只/㎡。放蟹前池子要放足水,南方水深1.5米以上,北方水深2、3米。在饲养中应适当增加投饵量,以增加营养,积累营养物质,为增强抱卵蟹的体质和顺利产卵打好基础。如果抱卵蟹吃不饱,就会用大钳取腹部的卵粒充饥。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换水增氧,每次宜换1/3-1/2,以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并保持池水温和盐度的相对稳定。控温散养控温散养抱卵蟹是依孵幼时间的需要而控制水温升降的,其方式有室内水泥池和大棚土池两种。①、大棚土池散养,一般是建造宽8-10米,深1.2-1.5米,面积1-3亩的长方形池沟,池内安装必要的增温、增痒等设施,使池内有较高的恒温,以保证抱卵蟹胚胎发育按计划进行和安全越冬。抱卵蟹自室外移至室(棚)内前,室内暂养池及管道应消毒刷洗,池内所加的海水盐度、温度应同移出塘基本一致,水温1米,而后将抱卵蟹冲洗干净,剔除雄蟹,按8-15只/立方米的密度投放池内;②、室内水泥池散养,多数是暂时利用河蟹育苗室或饵料、紫菜、海带、鳗鱼等培育室饲养的。海水中笼养蟹笼用竹编或聚乙烯网片制作,每只笼体积0.3-0.5m³,放20-30只抱卵蟹,笼底部铺卵石,用延绳钩把笼子沉入海水中,深度以在低潮位时不露出水面为准。每隔7-10天检查、投喂一次。采用这种方法饲养的抱卵蟹成活率虽较高,但海里大风大浪影响较大,管理也不方便。因此,笼子应放在风浪较小的海湾里,并要改进操作方法。

螃蟹苗如何培育

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NY/T5065—2001),规定了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仔蟹培育、一龄扣蟹培育以及成蟹饲养技术,适用于河蟹池塘饲养,稻田饲养也可参照执行。 大眼幼体:又称蟹苗(以下简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4-16万只/公斤。

仔蟹: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变成外形接近成蟹的Ⅰ期仔蟹;经三次蜕壳而成的仔蟹称为Ⅲ期仔蟹,经过五次蜕壳即成为Ⅴ期仔蟹,营底栖生活,规格为5000~6000只/公斤。

扣蟹:仔蟹经过120~150天饲养,培育成100~200只/公斤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 1.培育池条件与设施:

①培育池选择与改建。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为好。独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处挖一集蟹槽,大小为2平方米,深为80厘米,塘埂坡比1:2~3。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钙塑板或铝板等作防逃设施,并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

②形状。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

③面积。600~2000平方米。

④水深。0.8~1.2米。

⑤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饲养环境具体水质要求见附录A。

⑥土质。以粘壤土为宜。

2.放苗前的准备:

①清塘消毒。4月上旬灌足水用密网拉网,地笼诱捕捕灭敌害生物;一周后排干池水,4月下旬起重新注新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0.2公斤/平方米。

②设置水草。蟹苗下塘前用丝网沿塘边处拦一圈投放水草,拦放面至少为培育池面积的1/3,为蟹苗蜕壳栖息提供附着物。

③增氧设施。配0.75千瓦的充氧泵一台,泵上分装两条白色塑料通气管于塘内。通气管上扎有均匀的通气孔。安装时离池底约10厘米。

④施肥培水。放苗前7~15天,加注新水10厘米。养殖老塘,塘底较肥,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2~2.5公斤和水全池泼洒。新开挖塘,每667平方米另加尿素0.5公斤,或按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牛粪、猪粪、鸡粪)150~250公斤。

⑤加注新水。放苗前,加注经过滤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达20~30厘米,新水占50%~70%。加水后调节水色至黄褐色或黄绿色,放苗时水位加至60~80厘米,透明度为50厘米,使蟹苗下塘时,以藻类为主,同时兼生轮虫、小型枝角类。如有条件,放苗前进行一次水质化验,测定水中氨态氮、硝酸态氮、pH值,如果超标,应立即将老水抽掉,换注新水。

3.蟹苗投放:

①蟹苗选择。选购蟹苗标准:日龄应达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盐度3以下;体质健壮,手握有硬壳感,活力很强,呈金黄色;个体大小均匀,规格18×104只/公斤左右。

②蟹苗运输。蟹苗装箱前,应在箱底铺一层纱布、毛巾或水草,既保持湿润,又防止局部积水和苗层厚度不同。蟹苗称重后,用手轻轻均匀撒在箱中。运苗过程中,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和防止温度过高或干燥缺水,也要防止撒水过多,造成局部缺氧。

③蟹苗放养。放养密度1000只/平方米。放苗时,先将蟹苗箱放置池塘埂上,淋洒池塘水,然后将箱放入塘内,倾斜地让蟹苗慢慢地自动散开游走,切忌一倒了之。

4.培育管理:

①饲料投喂。蟹苗下池后前三天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可捞取浮游生物或增补人工饲料,直至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Ⅰ期仔蟹。Ⅰ期仔蟹后改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Ⅲ期仔蟹为止。Ⅲ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Ⅴ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以下,同时搭喂浮萍,直至投苗后四周止。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②水质调控。蟹苗下塘时保持水位60~80厘米,前三天不加水,不换水。Ⅰ期仔蟹后,逐步加注经过滤的新水,水深达100厘米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一般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1/4或1/3。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在7.5~8.0之间。

③充气增氧。蟹苗下塘至第一次蜕壳变Ⅰ期仔蟹期间大气量连续增氧;蜕壳变态后间隔性小气量增氧,确保溶氧5毫克/升以上。

④仔蟹分塘。经四周培育变成Ⅴ期仔蟹后即可分塘转入扣蟹培育阶段。仔蟹的捕捞以冲水诱集捞取为主,起捕的仔蟹经过筛、分规格、分塘放养。 1.育种池条件与设施:

①育种池选择与改建。池塘、稻田为宜,塘埂坡比1:2~3。防逃设施可用钙塑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防逃墙高0.6米以上。

②形状。长宽高按4:1:2。

③面积。6000平方米以下,以1500~3000平方米为宜。

④水深。2米以下,以1.2~1.5米为宜。

⑤水质。按1.⑤。

⑥底质。按1.⑥。

2.放仔蟹前的准备:

①清塘消毒。老龄池塘应清淤晒塘。放仔蟹前15天进行清池消毒,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0.2公斤/立方米。

②移植水草。4月中旬开始种植水草。四周设置水花生带,带宽50~80厘米。特别是对于池内保持定量的水浮萍极为有利。水草移植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2/3左右。

3.仔蟹放养:

①仔蟹质量。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害,严禁掺杂软壳仔蟹。沿海外购仔蟹,要求无病无伤,体质要健壮。

②放养密度。Ⅲ期仔蟹40~60只/平方米,Ⅴ期仔蟹30~40只/平方米。

③放养时间。5月底至6月中、下旬。

④放养方法。沿池四周均匀摊开使仔蟹自行爬走。

4.饲料投喂:

①饲料种类。天然饲料(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鱼、螺、蚌等),人工饲料(豆腐、豆渣、豆饼、麦子等)和配合饲料。

②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③投喂量。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

④投喂时间。7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

⑤投饵方法。7月前、9月后,投喂以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7月至9月期间投饵应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所投饵料以面粉做成颗粒状,均匀撒在塘的四周浅水带。

5.水质调控:

①注水与换水。仔蟹下塘后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厘米;7月份后保持水深1.5米左右,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水深20~50厘米。

②调节pH值。7月份后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克/立方米。

6.日常管理:

①巡塘值班,早晚巡视,观察仔蟹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②防逃防鼠,下雨加水时严防幼蟹顶水逃逸。在池周设置防鼠网、灭鼠器械防止老鼠捕食幼蟹。

7.扣蟹起捕:采用地笼张捕、灯光诱捕、水草带上推网推捕、干塘促捕、挖洞捉捕等多种方法,以求尽量捕尽存塘扣蟹。

养殖基地


养殖山河蟹,河蟹苗养殖
  • 海水养殖场设计图,海水养殖场设计图
  • 海水养殖场设计图,海水养殖场设计图 >> 海水养殖场设计图,海水养殖场设计图...

    养殖山河蟹,河蟹苗养殖
  • 鸭嘴鱼养殖周期,鸭嘴鱼水花苗生长周期
  • 鸭嘴鱼养殖周期,鸭嘴鱼水花苗生长周期 >> 鸭嘴鱼养殖周期,鸭嘴鱼水花苗生长周期...

    养殖山河蟹,河蟹苗养殖
  • 室外养殖黄鳝设计图,黄鳝室内养殖设计
  • 室外养殖黄鳝设计图,黄鳝室内养殖设计 >> 室外养殖黄鳝设计图,黄鳝室内养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