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室内养殖,红泥鳅养殖
红泥鳅养殖
1.池塘养殖: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
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 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一5%;7—8月为8%一10%;9—10月为5%一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2.池塘混养: 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
3.稻田养殖: 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2)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
4.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5.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坑塘养鳅,每千方米可放养120尾左右,其管理方法亦与池塘养殖相同
红泥鳅养殖基地
今天,我们在作文班观察了泥鳅。
泥鳅的身长大约是15厘米,身体有我的水笔杆一样粗,长有又细又密的花纹。泥鳅的身上滑滑的像一层保护膜,我在鱼缸里抓它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它的头很小,眼睛也就像小米粒那么大。我还发现有一只泥鳅的眼睛红了。泥鳅有6个鳍都是保持平衡的,我把它放回鱼缸,它向上游的时候就像火箭一样“嗖”的游了上去,游下游的时候像蛇一样扭动着身子一会儿呈S形,一会儿划8字形。哇!我发现泥鳅它还长胡须了,小小的有5—10毫米长,我数数了数有6根。有的同学说是老的泥鳅有,但是不是的小的泥鳅也有胡须。后来我现原来胡须是用来找食物、辨别事物、保护自己的。
泥鳅不但味美香浓,营养价值高,它还是一味中药哩!它有治疗高血压,养肝等其它的功效。
我喜欢泥鳅。
红泥鳅养殖前景与利润
如果是高密度养殖:租地(按一亩计算)+基础建设+网+水泵+泥鳅苗+饲料,一共大约8万元。
现在的泥鳅苗较贵,大约30元/斤,一亩泥鳅养的好,可以收获利润4万元。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饲料:6000-7000元
苗种:每亩投放10万尾,每万尾800元,10*800=8000元
网具:400元:
渔药及消毒药物:100元
水电:200元
其它:1000
成本核算:16000-17000元/亩
红泥鳅怎么养
用料
泥鳅 1.5斤
蒜苗 六根
姜、葱 四片、两根
花椒 一撮
辣椒油 一勺
料酒 一勺
盐 适量
红煨泥鳅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泥鳅掐头处理干净。 蒜苗、葱白切段。
步骤 2
锅内多油烧热,下泥鳅煎至两面金黄盛出来。
步骤 3
锅里底油下姜片、葱白、干辣椒、花椒炒香,加水烧滚下泥鳅,一勺料酒。
步骤 4
大火五分改小火十分左右,放蒜苗、辣椒油、盐出锅即可。
红泥鳅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
养殖泥鳅养殖
1、泥鳅苗放养
在放养前需要进行选种,尽量现在体质健壮、无病无壮且有活力的幼苗,每个池塘中的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便于以后管理。在幼苗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浸洗消毒,可以采用低浓度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一般密度为每平米放养幼苗2-3斤左右。随着放养量的增加,体重增重,池塘水可以加深到50-70厘米。
2、使用方法
在泥鳅幼苗放养后半月后,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待夏季泥鳅生长到5厘米长势,改喂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不宜过多,宜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是要将饵料投放到食台附近。
3、水质调节
泥鳅的养殖水质以黄绿色危害,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7.5左右,7-8月份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一旦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一般每隔10天换水1-2尺,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
4、管理
泥鳅养殖大棚在冬季或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塑料棚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可以将稻草覆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可以在池塘总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再把薄膜改善,晚上用稻草覆盖
养殖泥鳅养殖泥鳅
泥鳅适合几月份进行养殖呢?有很多人都想从事泥鳅的养殖,毕竟泥鳅的价格现在是很高的。那么泥鳅养殖是否在什么时候养殖呢?
按道理来讲,他一年4季都能够养生,因为当气温当环境的温度低于5度的时候,它会进入泥土当中进入休眠期。
就相当于冬眠一样,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气温低它也是可以正常的存活下来。
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
非要说适合几月份养殖,那么按照普通大众的方法方式,我个人认为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养殖的。
因为现在养殖的方法和方式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感觉到非常诧异。但是我觉得这个并不差异,这个产品一年四季养殖都是可以的,只不过在冬季养殖的时候它的生长比较缓慢,速度呢长得比较慢。
但是并没有说限制条件不可以养殖,所以按照笼统的方式来看,一年四季的养殖都是可行的。
五六月开始投入养殖最为合适。
五六月投入养殖是最合适的,因为气温刚刚回升,所以温度从低到高的增长模式最为合适。
因为4月份到5月份也是他的繁殖时期,如果这个时候投入进去让他进行养殖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四五月份繁殖出来的幼苗,大概经过一个两个月的养殖,就可以出售,进行售卖给养殖户进行养殖。
所以基于这个情况来看对于泥鳅的养殖情况,最合适的还是在5月份左右到6月份中旬左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养殖到一般大的时候就要过冬了,也就是进入冬眠的时期,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太早进行养殖,会消耗掉太多的成本。
如果太迟养殖又会对他的生理突破环境的因素有所影响。
偷偷告诉你养猪的技术很高。
泥鳅的养殖技术很高,最重要还是呈现在日常管理这方面,因为日常管理这方面呢,特别是防逃跑,这方面十分重要有很多新手养殖都是对于这个方面您能够做好准备。
所以在七八月份的时候,或者说在开春四五月份的时候,雨水的季节它就会逃跑很多。特别是水涨的时候,一旦下雨逃跑的数量是非常非常多的,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来看我个人觉得技术很高的行业,不要随便去作为创业的首选。
泥鳅种养殖
养殖方法:
1、鳅池建设。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
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池;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
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
4、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扩展资料: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