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蜂窝的养殖,马蜂窝养什么
蜂窝养殖技术
养殖准备:制作好养殖马蜂的蜂笼和修建好养蜂棚。
蜂种来源:每年9月底10月初去野外去搜寻越冬雌蜂或规模尚小的蜂巢,或是直接在四五月份时从其他胡蜂养殖场购买蜂种。
饲养管理:蜜源缺乏的时候需要补助饲养,马蜂繁殖时期进行奖励饲养,补充蛋白质。
注意事项:注意昆虫、老鼠等对黄蜂的危害,以及蜂群越冬时期的管理。
农村养殖致富项目蜂窝
可以的,如果是你养殖的蜂巢,蜂王的生育能力正在最旺盛的时候,把蜂巢里面的产卵的地方全部都缠满了卵,这个时候他还在每天不停的繁殖小蜜蜂,是可以在丰巢里面加上一两个空的蜂巢框的最好是,在晚上把这两个蜂巢框放进去,这样也会使蜜蜂不受到过大的惊扰
人工养殖蜂巢
答:我认为土野蜂窝好。
因为土野蜂窝的结构人工养殖蜂房有一定区别,我认为野土蜂巢的构造更显示出土野蜂的聪明才智。例如七里土野蜂它们将巢建在选择一个制高点把窝建在地下,蜂窝出行通道很智慧,而且建在地里的土野窝冬暖夏凉。所以说土野蜂窝好。
蜂窝养殖技术规程
目前我国养殖的蜜蜂大概有七百万群,其中大部分由欧洲进口,主要有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繁殖力强,抗寒,产蜂蜜多。小部分则是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为我国本土蜜蜂。中蜂嗅觉灵敏,勤劳,耐寒耐热。产蜜略低于进口蜂。
一,选蜂箱
养蜜蜂,首先选好蜂箱。由于蜂箱是露天放置的,常受到风吹日晒雨淋,因此蜂箱要坚固不易变形,需要使用专门的木材制作,一般北方用白松、桐木、椴木,南方用杉木。制作的蜂箱大小要统一,结构根据蜜蜂的习性。
造巢脾
修造巢脾一般在春末进行,气温稳定在15度左右的时候较合适。保存的时候可以用药物熏蒸保存。
三,防止盗蜂和鼠患
养蜂人员需要经常检查蜂箱,一旦发现有能钻入密封的缝隙,就要将其堵住,一般用纸或者泥巴封起来。盗蜂的蜂群可以移到5公里之外。
四,管理维护
春季是百花齐放的季节,也是蜜蜂产蜜和繁殖的高峰期,春季管理尤为重要。首先要准备充足的吃食、糖水等。在吃食和糖水中可以拌入益富源蜂用EM菌液,可起到促消化,增加营养吸收,防病,促进繁殖的效果。有用户反馈说蜂用EM菌液治好了蜜蜂的烂子病,效果还是很好的。
蜜蜂喜暖,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加强保暖,防止蜂螨。还要对蜂箱进行清理,将死蜂清理掉。
另外还要防老鼠,以免蜂脾遭到破坏。检查时如果发现有蜂脾残渣堆积,应开盖检查,如果蜂脾被老鼠咬了,则需要更换新的。
五,关注蜜蜂健康
蜜蜂是很勤劳的,每天辛勤的采蜜劳作,当然需要一个好的身体。它们需要良好正常的排便,正常的排便有线条性,或者像高粱粒。蜂用EM菌液稀释在糖水中喂蜂,可以助消化,促进营养吸收,排出正常粪便。而且蜂用EM益生菌可以防病,促进繁殖。
蜂箱中飞出的蜜蜂量多说明蜂群健康,如果量很少,则需要检查下,有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蜂窝养殖设备
1、成本
马蜂养殖成本因方法不同而不同,其中完全人工养殖的成本相对较高,原因是需要搭建养蜂棚和人工投放饲料,而半人工半野生养殖则基本没有成本,只需等雌蜂筑巢后再将蜂巢搬到野外放养,成本上无外乎就是蜂种和蜂箱的成本,事实上多数人都是用第二种方式养马蜂的。
2、利润
胡蜂养殖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蜂蛹,蜂蛹不但是真正纯天然的美味食品,而且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也比较好销售,一公斤马蜂一级蜂蛹能卖到270左右;二级也有240左右;一般的150左右。一窝旺的马蜂一年能取3次蛹,纯收入可达400到1000不等。
如果是养100窝马蜂的话,一年下来利润大概有几十万左右。因为养殖马蜂成本投入不大,关键靠技术。马蜂一年可采收蜂蛹3次,一窝蜂收40公斤蜂蛹不成问题,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仅蜂蛹收入就有6000多元。再加上活蜂订单,算下来,一窝蜂一年就有1万多元收入。
马蜂窝养殖
黑尾王马蜂农历九月最饱满
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来看,胡蜂(葫芦蜂)在农历7月到10月这个时间段都可以割取蜂蛹,一般9月份(农历)最为饱满。
如果是养殖的马蜂窝的话我们建议是打开蜂巢看看,觉得饱满再割取。如果是野外蜂窝的话一般是看自己的运气了,有饱满的也会有全空了的。
蜂窝养殖技术规范
1
/4
建养殖场
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周围1000米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多种树木、并且有水源的地方是理想的养殖场地
2
/4
采集
每年9月底10月初,马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3
/4
饲养管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4
/4
病虫害防治
危害马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D后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行于蜂巢内蜂室中,咬食马蜂幼虫,造成蜂巢解体,且巢螟喜夜间活动,而马蜂白天活动,晚上伏于巢上不动,任巢螟将其卵产于蜂巢上而无动于衷。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马蜂死亡。
养马蜂窝养殖技术
如果说家里没有小朋友,蜂窝位置也不是经常有人出入,再者马蜂窝已经很大了…那就别管,小心点等到冬天挑个阴雨天气或者晚上用个编织袋子套住蜂窝,一拔就完了。如果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了,可以找找养蜜蜂的师傅。因为马蜂会捕食蜜蜂,所以养蜂师傅们应该都有自己的一套对策吧…
如果还小还没成型那可以自己弄…我今天刚打掉一个1/3拳头大小的蜂窝。主要是它们的窝被弄走之后接下来两三天白天不要接近那个地方,巢不见的时候它们攻击性很强(可能是因为巢里都是蜂宝宝,护子心切啊。我中午捅掉的,下午一直有马蜂撞我们家阳台的窗玻璃或者围着筑巢地方飞…)趁晚上给原先筑巢的地方涂些护手霜风油精之类含油的东西,它就不会再惦记这里啦。
因为我今天捅了蜂窝就查了一下资料。别的壮士们还有点蚊香熏走法、趁晚上多次对裸露巢体反复喷涂医用酒精法、隔纱窗疯狂喷杀虫剂法…总之题主注意安全看蜂窝位置大小酌情考虑,而且一定选晚上或者阴雨天。千万不要没做好任何防护措施就去捅…
蜂巢蜜养殖技术
段式组合巢框养蜂技术,是利用三个小巢框进行改造重组,形成一个可以组合又可以拆卸的大巢框。这种巢框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拆分巢脾,又可以组合巢脾,它改变了中蜂巢脾,一直以来花粉、花蜜、子,同脾无法分开的问题。巢脾可以拆分,养蜂人在摇蜜的时候就不会伤到幼虫,同时子脾还可以上移到最顶层,然后空脾接在最下层,蜜蜂会自然往下造脾,从而形成超大子脾圈,加速蜂群的繁殖。
使用三段式组合巢框养蜂技术,不仅繁殖蜂群快速,养蜂人还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组合巢框来调整蜂群,使蜂群保持最佳的发展状态。只要蜂王足够优质,足够强大,就能够将蜂群发展成超级蜂群。一张由三张小巢脾组合而成的超大巢脾的蜂量,相当于是正常蜂群两脾的蜂量,养蜂人只要能养出7张超大脾,也就相当于正常蜂群的13脾蜂量。
三段式组合巢框养蜂技术
蜂箱和巢框的用法
蜂箱使用的是郎氏标准箱,上一层蜂箱使用的是郎氏标准箱的继箱,中间不使用隔王板,内部总高度为51厘米,上下蜂箱使用时,直接固定连接不需要拆分开。巢框使用的是特制的三段式组合巢框。上框梁和标准郎氏巢框长度一样,为48.5厘米。上框梁是采用可拆卸设计,可以随意和其他小巢框组合成大巢框,巢框中间用硬的铁丝条固定。在正常使用时,是将三个小巢框组合成一个超大巢框。上一层的小巢框产满蜜后,直接将小巢框和上梁卸下来,上梁再组合到第二层的小巢框上。第三层的小巢框下,再组合一个小巢框,这样又重新变成一个由三个小巢框组合而成的超大巢框。
蜂群的管理
首先使用两个小巢框,组合成一个大巢框来繁殖蜂群。当蜂群发展到两大巢框时,开始组合成超大巢框,让蜜蜂自然往下造脾,当然前提是,外界粉蜜源植物丰富,蜂王产卵能力强劲。当蜂群殖繁到三大巢框时,必须更换一只优质而且有维持强群能力的新蜂王,让新蜂王继续发展蜂群。如果遇到大流蜜期,可以利用可拆卸的组合巢框,将蜜脾割下来摇蜜或者是直接做成巢蜜出售。如果想要发展成超级强群,就不能急于取蜜,应该继续添加巢框,让蜂群继续繁殖。蜂群越大,就要越注重蜂箱的通风问题,可以在蜂箱盖下面2厘米处,用钉子打几十个小孔,当作透气孔,天气寒冷的时候,再滴几滴蜡水封起来。
三段式组合蜂框养蜂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中蜂养殖技术。它利用了野生中蜂有造大脾,造长脾的特性和改变了现代活框养殖中蜂,摇蜜时会伤害幼虫的弊端,同时也迎合了中蜂喜欢在新脾上产卵,喜欢将花粉、花蜜、子,产在同一张巢脾上,喜欢扩大子脾圈的习惯。这种新型的中蜂养殖技术,虽然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养蜂人去不断的完善,去不断的改进,最终才能研究出一套,最适合中蜂养殖的技术来。
一窝蜂计划养殖基地
一个蜜蜂窝工蜂数千至上万只不等,小群5000,大群80000到十万,蜂王一般一窝就一只,雄蜂十到二十多。一群蜂一年能酿造蜂蜜15公斤,可收入600元左右,一个正常劳动力可养殖30到50群蜜蜂,正常年景可收入3万元左右,养蜂大户年经济收入达到10多万元。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23%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