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牛蛙有激素和抗生素吗,养殖牛蛙有激素和抗生素吗
为什么牛蛙大量使用抗生素
1、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养殖牛蛙的水体营养化比较严重,直接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尾水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2、河道生态遭到破坏。病死的牛蛙随意丢弃处置,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导致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3、食品安全。一些养殖户为了增加高密度下养殖牛蛙的成活率,会大量使用抗生素,在食品方面得不到保证,出现了安全隐患。
4、破坏耕地。牛蛙是外来的入侵物种,大量养殖会破坏耕地。
牛蛙有维生素吗
三岁宝宝可以吃牛蛙。牛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硒,锌,维生素e等营养素,而且脂肪含量低,热量不高,能够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素,牛蛙容易消化,能促进食欲,适合宝宝食用。但是牛蛙容易携带寄生虫,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彻底做熟后再食用。
牛蛙抗毒性
牛蛙池长浮萍要处理。
养殖池塘大多采用的土池,池塘埂滋生大量杂草,严重影响日常生产操作,而且杂草丛易躲藏天敌,给养殖的牛蛙带来严重危害。以前传统方法是使用除草醚、百草枯、草甘膦等除草剂,但其毒性较强,而且残留严重,对人、畜及养殖产品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已逐步开始禁止使用除草醚等除草剂,相信不久会有更多的除草剂将被禁止生产和销售及使用。
牛蛙有激素
牛蛙尽量少吃,目前来说,中国的牛蛙都是人工饲养,一般不良商家为了尽快催肥牛蛙或多或少都喂了各种饲料激素。段时间让牛蛙长大。所以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还有食用的话尽量煮熟煮透!
牛蛙的抗生素超标原因是什么
(MusadomesticaL),无头和足,色白。蝇蛆蛋白质丰富,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是一种新的、廉价的饲料蛋白源。当前,尽管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养殖规模和产量都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却面临着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繁发生和饲料来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饲料来源问题,造成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蛋白饲料的紧缺成了其发展的瓶颈。我国蛋白饲料资源严重缺乏,目前,蛋白质饲料缺口,1996、1997年度中国在世界鱼粉进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为27%,是世界最大的鱼粉进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为27%,是世界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人们越来越渴望一种廉价的饲料蛋白源能够替代鱼粉和大豆来缓解饲料原料缺乏所造成的压力。
蝇繁殖能力强,生产蛋白潜力大,据估计,一对苍蝇一年繁殖10-20代,四个月可产2660亿个蝇蛆,累计生产纯蛋白达600吨以上,因此,开发蝇蛆作为新型饲料蛋白源是缓解我国当前水产饲料蛋白原料缺乏的途径之一。经研究证明,蝇蛆不但是一种优质的水产饵料,而且还有诸多其他方面的作用,这也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1、水产动物生长加速剂
蝇蛆内含有粗蛋白质64.6%,它比国产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要高出33.8%,蝇蛆的营养价值比蚯蚓粗蛋还要高3倍。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铝、钾、钠、锰、铜等,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实验证明,用蝇蛆饲喂的许多动物,其增重效果超过著名的秘鲁鱼粉。在同等条件下,使草鱼量提高20.08%;用蝇蛆饲喂甲鱼,其增重率比喂鸡蛋黄高120.79%。用蝇蛆作饲料添加剂,可明显降低饲料成本和饲料用量,并能提高饲料质量。所以,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从成本看,蝇蛆都有很大的优越性,是物美价廉的高能量饲料添加剂。
周永富等(1997)用蝇蛆饲喂一个月内的中华鳖稚鳖,平均每只增重为4.53g,平均增重率为160.27%,其平均增重量约为饲喂鸡蛋黄稚鳖的3.8倍。因此,开发利用蝇蛆蛋白饲料,将为我国水产养殖蛋白饲料生产开辟新的途径。有文献报道,用蝇蛆饲喂牛蛙,牛蛙生长迅速,疾病少,而且肉质较以前有明显改善。生产实践证明,用蝇蛆饲喂对虾、黄鳝、草鱼和特种水产品等均能产生良好效果。
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不论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均面临饲料质量低劣,营养不均衡等问题,且投喂养殖动物后,不但利用率低下,而且污染水体,导致水体营养盐过高,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引发水产动物疾病,造成整个水产养殖业的滞后发展。发展无菌蝇蛆养殖,以蝇蛆来代替大豆和水杂鱼等蛋白原料,改变天然饵料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降低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以此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水产动物天然抗菌剂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水产动物病害问题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重瓶颈。研究证实,蝇蛆不但营养全面,而且体内含有抗菌肽、凝集素、干扰素、几丁质等多种极有价值的成分。抗菌肽是蝇蛆体内一种特有的能够抵御细菌入侵的特殊物质,能抵抗原菌的侵入,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作为畜禽饲料,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素。
王娓等(2002)研究表时,用蝇蛆投喂被杆状病毒感染的对虾可以明显延缓对虾的死亡时间,投喂健康的对虾可以明显提高对虾对杆状病素的抗感染能力,激活对虾的酚氧化酶系统。赖凡等(1999)通过对蝇蛆几丁质多糖抑菌试验的研究,发现该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及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citri)等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夏文水等(1996)发现蝇蛆几丁低聚糖对食品中常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且不同受试菌对几丁低聚糖抑制作用的敏感性不同,细菌易被抑制,酵母菌其次,对霉菌则抑制作用略小,氨基含量和氨基质子化以及相对分子量是影响其抗菌活性的主要因子。
以蝇蛆的几丁质多糖为天然抗菌素,充光饲料添加剂,搭配在水产动物的饲料当中,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而且可以避免病原微生物而药性的产生,生产出无残留的水产品,其意义重大,前景十分广阔。
3、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
蝇蛆表皮和蛹壳可提取几丁质,几丁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国防等高科技领域。
雷朝亮等(1997)经免疫调节5项试验表明,2%的蝇蛆几丁糖溶液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它可使小鼠的胸腺P脏体比和脾脏P脏体比增高,使细胞免疫(DTH)、体液免疫(HC50)、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增强,其最佳有效剂量约为10ml/kg体重。
当前水产养殖病害任意肆虐,呈现爆发性趋势。面对药物防治的缺陷,水产科学工作者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究疫苗,用以抵抗病害的发生。蝇蛆为苍蝇的幼虫,是价值极高的免疫增强剂—天然疫苗,今后应加强对其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改善使用方法和途径,使其免疫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充分得到体现,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4、水产饲料天然保鲜剂
水产动物疾病的产生,除了水源和动物本身,水产饲料是一个及其关键的因素。所谓病从口入,取食不卫生的饵料,是造成动物发生疾病的一个要原因。饲料清洁决定于生产过程和保藏过程,尤其是配饲料,其生产是经过高温过程的,由于饲料都是高营养物质,因此保藏不严谨最容易滋生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放线菌等,从而引起动物发病。目前,水产饲料大多使用的保鲜剂是化学物质,易造成药物残留等不利后果,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另外,有些保鲜物质本身是有毒性的,也会产生致病影响。
王佳璐等研究了蝇蛆壳聚糖水溶剂对番茄、青椒、茄子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用蝇蛆壳聚糖保鲜剂处理过的三种蔬菜各生理生化指标都比空白对照组的效果好。说明蝇蛆壳聚糖能减少蔬菜的水分损耗,限制其呼吸作用,减少营养损失。在饲料保鲜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小杂鱼(rawfish)和湿性自制饵料(Oregonmoistpellet),保存不当最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把蝇蛆壳聚糖作为饲料保鲜剂加入到这些饲料当中,放在同样的条件下保藏,不但能够延长这些饲料的保鲜期,而且也能减少病原的滋生,降低病害的发生率,还可以起到节约水产饵料的作用,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因此,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实践研究,为水产饲料的安全有效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牛蛙大量使用抗生素呢
据最新消息,3月20日,牛蛙最新收购价仅为6.2元/斤,比3月18日收购价再次下滑0.3元/斤!这是近期牛蛙的第三次下跌,环比2月下跌超过1元/斤。叠加近期澎湃新闻曝光牛蛙抗生素严重超标的负面消息影响,行业预计清明节前蛙价将维持低位震荡。
牛蛙养殖用抗生素很多
2021年江西禁止养牛蛙。禁止养牛蛙的原因如下:
1、水质污染
在部分地区禁止养殖牛蛙,是因为牛蛙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通常会在水的源头处进行养殖,而且养殖户换水的频率也比较频繁,但是在旧水中会有牛蛙的排泄物或者尸体,容易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如果未将它合理的进行处理后就排放,便容易造成河道生态环境污染。
2、物种污染
牛蛙是外来入侵物种,牛蛙成蛙会捕食其他蛙类,牛蛙蝌蚪也会捕食其他原生蛙类的蝌蚪,对其他蛙类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食品污染
牛蛙的体内有许多的寄生病菌,如果处理不妥当,便容易爆发食物型霍乱,而且一些养殖户追求高密度养殖,但是养殖密度太大,便容易导致牛蛙死亡,因此他们为了保证存活率便会滥用抗生素,而这些抗生素会随着尾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杀死有益菌,降低污水处理效果,影响食品安全。
这样会导致会多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中国很多地方都禁止养牛蛙了,江西也是其中一个。
为什么牛蛙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是长时间投喂质量不好或者档次很低的饲料;
是用药的频率高、重,且用药后没有相对地去做药物的解毒工作;
是慢性肠炎处理不好,一直用低剂量高频率且多品种的抗生素控制牛蛙的死亡率
牛蛙的活力要起来,要逐渐提高牛蛙的吃性;二是注重牛蛙的代谢和吸收能力的提高,保障牛蛙对于营养的需求。
牛蛙肠胃炎用什么抗生素药
可以用人工或者机器取奶,如果不取,可以导致泌乳减少直至停止。前面几天可以天天挤奶,以后逐渐减少挤奶次数,直至停止挤奶。对产后乳房水肿严重的母牛,每次挤奶后应充分按摩乳房。
并热敷乳房5-10分钟(用温热硫酸镁、硫酸钠混和溶液最好),以促进乳房水肿早日消失。
牛蛙有抗生素吗
最近,受疫情影响,人们把关注度集中到野生动物身上,从开始的陆生野生动物、水生野生动物,到近来大家激烈讨论的中华鳖和牛蛙身上,当前也已经有了初步结论,即中华鳖和牛蛙归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渔业法》管理,且不禁食,一时间,这又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群体激烈讨论,那就是为啥有些地方要禁养牛蛙,而有些地方不禁养,为啥要禁养牛蛙而不禁养中华鳖?带着这样问题,笔者有几个不成熟的个人见解:
为什么禁养牛蛙,而不禁养中华鳖。
一是法律法规管理要求。按照现行《渔业法》和《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牛蛙归农业农村部门管理,就像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一样,要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办理养殖证一般有几个要求,如水域滩涂所属权、养殖主体明确、养殖技术、养殖设施完善、养殖环境等,就是说要办证池塘是否跟村民有纠纷,环境评估如何等等都要合格。如果不是水域、滩涂,就不能办理养殖证;如果是工厂化养殖,不能办理养殖证的话,那如何管理,这有待专家解读。大多牛蛙养殖涉及土地性质问题,如果是利用改建的基本保护农田,那么就有违法嫌疑。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各地纷纷都出台文件严禁养殖牛蛙,不无道理,因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养殖主体没有做好环保措施。牛蛙养殖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由于高密度养殖,大量投入漂浮饲料,如果养殖尾水未经过处理设施直排,会导致水体污染,受污染的水恶臭无比,会给周围群众带来恶劣影响,还会危害群众生命健康;会带来声音污染,牛蛙叫声大,给周边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会带来土壤污染,由于养殖过程中会投入抗生素及其他预防疾病药物,还有牛蛙粪便中有害重金属的积累,都会产生很深厚的土壤层的破坏,难以恢复地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会带来其他污染,由于养殖过程中死蛙无害化处理较简单粗暴,随处丢弃,养殖场如果不能合理处理,带来空气污染,蚊虫叮咬传播,周围影响较恶劣。
三是养殖主体侥幸心理。养殖主体钻地方法律漏洞,只顾眼前经济效益,想赚一波快钱,违法成本低,赚完钱就跑,在牛蛙养殖法律、环保等问题没有解决就仓促上马。
中华鳖生性温和,养殖技术成熟,养殖管理相对较容易,不存在牛蛙养殖中的污染严重问题,所以中华鳖养殖未被禁止而牛蛙养殖却屡屡受阻。
二,为什么牛蛙可以吃,却不能养。
牛蛙作为深受广大人群喜爱的一种食材,味美可口,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各式菜品琳琅满目,各种做法已被接受,各种门店体验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