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怎么一点一点壮大,养羊怎样打破传统拟人化人性化养殖
从“满山放牧”到“舍饲圈养”,从“麦草秸秆”到“饲草配方”,环县畜牧业逐渐打破传统格局,不断向着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科学化的现代畜牧业方向前行。
畜牧业成农民增收主渠道
如今,环县乡村80%的农户家中均养羊,到去年年底,全县畜牧业收入已达3.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畜牧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樊家川乡慕家河村村民慕顺录,养羊10多年,每年存栏、出栏都在30只左右。凭着这些羊,全家不愁吃穿,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去年已经置齐,两个孩子也顺利上了大学。
环县将种草养羊确定为扶贫开发、农民增收的首位产业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大力实施培育100个养羊专业合作社,发展100个养羊专业村,扶持1万户养殖大户,养殖大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的肉羊产业“双百双万”工程,催生了一大批养羊大户,建成116个合作社。
今年,县上还筹集资金30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肉羊产业,并拿出9000多万元作为担保资金,支持群众贷款养羊。至7月底,向3000多户养殖户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亿元,发展养羊大户6800个,从山东等地调引优质小尾寒羊12万只,建成标准化棚圈71.3万平方米。
种植业畜牧业互促双增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演武乡的白凤云就开始养羊。不同的是,前些年靠放养,养的羊身体瘦小、产羔率低,效益差。实施封山禁牧以来,他尝试畜牧专家教的方法,用青贮后的玉米秸秆、粉碎玉米粒加饲料喂羊,现在他家的羊品种好、个头足,产羔率也提高了许多。白凤云算了一笔账,用自家出产的玉米养羊,每斤玉米通过羊的“过腹”增值,可以赚两倍的钱。
近几年,环县地膜玉米种植面积年均超过百万亩,用玉米做饲草,羊畜长得好;用羊粪种玉米,玉米又增产。
合道乡朱塬村发展苹果产业已有多年,尤其是近几年,乡上组织果农与庆城、西峰等苹果“土专家”结为好友,在他们的指导下,以羊粪、作物秸秆等作为果树的底肥,使果树生长、苹果品质都有了提高。近几年,朱塬村的苹果面积增加,群众靠养羊栽果,收入也大幅度增长。
科学养殖促进畜牧业发展
今年3月,环城镇龚淌村注册成立了富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山东等地调引小尾寒羊700只,在本地购买良种陇东黑山羊300多只,村上专门聘请畜牧兽医员蹲点指导养殖。在木钵镇高寨沟村,新成立的六合碧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提供生产技术和种羊繁育服务,目前已经饲养优质小尾寒羊1440只、杜泊绵羊12只,他们以“品种良种化、生产规范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秸秆饲料化”的建设要求,使这个繁育中心正在成为全县良种肉羊核心繁育基地。在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的同时,环县始终把良种培育和科学养殖放在首位,促进畜牧业发展,使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不仅仅在大型养殖场,散养户也逐步了解到了良种和科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四合塬村养殖大户张太安,今年3月从山东调回良种小尾寒羊28只,现在第一轮生产已经开始。他告诉记者:“小尾寒羊就是比土种绵羊强,一胎最少生两只,羊羔一只少说都能卖800多元。”南湫乡洪涝池村的李恒文,今年也养殖小尾寒羊30多只,乡上的畜牧兽医员定期来给他指导养殖技术,开具饲草配方,通过半年的跟踪指导,李恒文认准了一个理:草料质量决定羊只质量,饲草配方影响养羊效益。
为了使群众发展草畜养殖业的技术更加规范,今年,环县邀请专家研究制定羊只饲养配方,聘请21名技术员分赴乡镇指导建设青贮窖2262个、3.7万立方米,采取“专家走进讲、学员走出学”的办法,培训防疫、养殖人员3万人次。
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满面,大叫曰:“主公若听张松之言,则四十一州郡,已属他人矣!”松大惊;视其人,乃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为刘璋府下主簿。璋问曰:“玄德与我同宗,吾故结之为援;汝何出此言?”权曰:“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诸葛亮、庞统之智谋,关、张、赵云、黄忠、魏延为羽翼。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今听臣言,则西蜀有泰山之安;不听臣言,主公有累卵之危矣。张松昨从荆州过,必与刘备同谋。可先斩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