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花鱼养殖对水质有什么要求,棒花鱼养殖技术
棒花鱼养殖技术视频
首先要澄清的是,趴缸不是病,而只是一种表现。换言之,就是趴缸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
有些鱼晚上休息,就会趴缸,还有些鱼天生就喜欢趴缸,比如原生缸里的棒花鱼,这两种正常情况就不在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内。
那么,导致鱼趴缸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趴缸现象呢?
1、新鱼入缸,没有正确地过温过水
新鱼入缸之后出现趴缸现象,这是常见的现象。因为观赏鱼经过长途运输,非常疲惫,而且鱼体可能还受了伤,加上来到新的环境,一时半会还不适应,有点胆怯,就趴在缸底。这是鱼的本能反应,非常正常,不用任何干预。只需要静养,先不喂食,少折腾它,等待新鱼恢复体力,适应新环境,再慢慢增加喂食,趴缸现象自然也就得到改善。
另一种情况就是没有过温和过水,新鱼拿到家,直接往鱼缸里放,鱼生存的水温和水质发生剧烈变化,鱼产生了应激反应,就会趴缸。
应对措施:
新鱼入缸,一定要正确地过温过水,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鱼连同包装袋一起放进鱼缸里,如果是两个包装袋,可以拿掉一个袋子,注意,袋中的氧气不要放掉,不用拆封,把袋子放在鱼缸里半小时,让水温接近,然后再拆开包装袋,把鱼缸里的水缓慢、分多次地注入到袋子里。
如果不是塑料袋包装,也没有氧气,那就用一个气泵增氧,把盛放新鱼的容器放在鱼缸旁边,里面放一个气泵增氧。这时候放置的时间可以长一些,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再过水。
过温过水结束后,再把鱼放入鱼缸,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新鱼趴缸。
如果出现了趴缸现象,可以放一两片维生素c片,或者增加一个气泵增氧。可以有效地缓解鱼的应激反应。
2、鱼受到惊吓
鱼缸中有新的鱼进来,新鱼体型较大,或者比较凶猛,原缸中的鱼会感觉到领地被侵犯,就有可能出现趴缸现象。或者不适当的混养,造成鱼打斗,受伤,也会产生趴缸现象。
应对措施:
这种情况其实也没有必要处理,让鱼自己去适应就可以了,不过,需要提醒鱼友们的是,一定要合理控制鱼的密度,忍住进鱼的冲动,遵循一升水养一厘米鱼的原则,锦鲤和金鱼密度还要再低一些,因为这两种鱼能吃能拉,水质很容易败坏,所以密度要更低才能养好。另外混养的鱼体型不要有太大的差异,喜欢打斗的鱼要单独饲养。
3、新鱼入缸交叉感染引起鱼病
如果鱼缸里没有鱼,那么新鱼入缸没有必要消毒,如果鱼缸里有鱼,那么就需要对新入缸的鱼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隔离饲养几天,确定没问题再合缸。
就算你买回来的鱼没有明显的体表病症,也不意味着这条鱼完全健康,另外,每条鱼身上都有细菌,在这条鱼健康的时候,不代表它不带菌,只是它对这种细菌有免疫力。新鱼有免疫力,不代表老鱼也有免疫力。一旦出现交叉感染,就可能出现趴缸现象。
应对措施:
新鱼入缸需要用千分之五浓度的盐水浸泡,或者调出淡粉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对于浸泡杀菌。
如果有条件,最好将新鱼单独隔离饲养一周,确定没有鱼病后再合缸。
4、没养水,或养水时间不足,鱼缸的硝化系统没有建立起来
养鱼先养水,关于其中的原理和具体的做法,我已经在之前的视频中详细分享过了,想了解的鱼友自行翻看一下。通常情况下,一个完善的硝化系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现在开缸,气温比较适宜,也起码需要半个月时间,鱼缸只有建立了硝化系统,才能有效地转化水中的有毒物质。如果硝化系统没有建立起来,就把鱼放入了鱼缸,而且开始投喂,水中的有毒物质,也就是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飙升,鱼中毒了,首当其冲的表现就是趴缸。
应对措施:
老老实实把鱼缸的过滤系统做起来,并且按照正确的方式开缸养水,等到过滤系统运行起码半个月以上了,再考虑买鱼。如果你已经买了鱼,那么应该少喂,换水。关于有鱼开缸和没鱼开缸,我在之前的视频中也都有分享。
如果你想尝试古法养鱼,那么就应该勤换水,少喂食,低密度,养鱼的容器尽可能弄得大一点,经常清理缸壁上的藻类和缸底的鱼粪和残饵。
棒花鱼繁殖视频
答:野生鳜鱼繁殖速度较快。
鳜鱼在我国的各大河流、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天然产量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鳜鱼的繁殖季节为4-7月份,6-7月是产卵盛期,怀卵量一般为3万-20万粒。
桂鱼(即鳜鱼)一般长到3年,体长达到25厘米时即性成熟,繁殖期在6月份。产卵期间,在稳缓的水流中,可看到雄鱼追逐着雌鱼,雌鱼将卵产于水中,雄鱼也随着排出精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而受精。鳌花鱼的卵为浮性卵,但稍重于水,所以可保持在流动的水层中,随波逐流,并继续它的发育生长。当水温在23~25℃时,只需50多个小时,小鱼即可破膜而出。鳜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吃的又是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其本身又是水中珍品,很受消费者欢迎。
水花鱼苗养殖技术视频
1、科学选择鱼苗下塘时间和地点
放苗位置首选池塘溶解氧丰富的上风口。放苗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避免强烈光线下下塘,以减少加州鲈鱼苗的强光应激。
2、鱼苗下塘前要监测水体的理化因子
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稳定而正常时鱼苗才可下塘。
3、下塘前试水
鱼苗投放前两天在池塘边放一小网箱,投放少量鱼苗在网箱内试水24小时,若箱内鱼苗95%以上成活且活动正常,可进行正式放苗。
4、入塘前调温、兑塘水
鱼苗下水前,将装鱼苗的氧气袋放入鱼塘20-30分钟,以平衡氧气袋内水与塘水的温差。待氧气包内水温与塘水温温差小于0.5℃时,打开袋口,向袋内逐次缓慢加入与袋内等体积的塘水,再将袋口扣压入塘水面以下,缓慢倒出鱼苗。此法可降低袋内与池水的温度差和离子浓度差,使鱼苗缓慢适应塘水环境,减少应激伤害。(见水花入塘视频)
调温
05、合理掌控放苗密度
放苗密度应根据水源条件、天然饵料数量、管理条件、管理水平等灵活调控,一般亩放养密度在8-12万尾/亩。
06、及时补肥稳饵
加州鲈鱼苗下塘后,根据池塘的“鸡花”数量及时采取补肥等措施稳饵培饵,杜绝因“鸡花”数量不足而导致加州鲈鱼苗出现互相残食的现象。如池水较肥,只是“鸡花”数量较少,合理使用增氧机或用铁链拖动池底、翻动底泥,使池底“鸡花”休眠卵充分激活、发育即可。水瘦的苗塘,应使用肥水产品,培养池中藻类数量,实现快速培育“鸡花”的目的。
07、分期、逐步提高水位
在加州鲈育苗下塘后的7-10天开始,随着鱼苗的快速生长,每隔3-5天加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0-15cm。一般加水3-4次,到驯化前使池水深度达到1.2米左右即可。
08、及时防控寄生虫疾病
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对加州鲈鱼苗危害巨大。调节好水质,保持水体良好的藻相和安全的理化指标是预防该病的显着措施。另外,每3-4天对加州鲈鱼苗进行寄生虫疾病的镜检监测,可有效预防寄生虫疾病给加州鲈鱼苗造成的重大损失。一旦发现有寄生虫疾病出现,选择正规厂家的相关杀虫药及时进行治疗即可。
09、控好pH值,预防气泡病
加州鲈最适pH值为7.8-8.5。在pH值长期过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加州鲈鱼苗出现气泡病或者产生类似气泡病的症状。
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定期加注新水、维持塘水中一定数量的“鸡花”、合理使用增氧机等措施可有效保持水体嫩爽并防止水体pH值过高,
水花鱼苗养殖视频
1、X型系法,鞋带穿过第五个孔后拉匀,然后在同一侧向下顺序穿过鞋孔,另一侧相同,然后将一侧的鞋带头穿入对侧的两鞋带孔之间的鞋带缝隙中,接着穿入同侧的两鞋带孔之间的鞋带缝隙中,最后穿入对侧的最上方鞋带孔中即可。
2、双色系法,是最常见的系鞋带的方法,将两根不同颜色的鞋带,按照上下的顺序系入鞋带孔中,最后将两条鞋带同时穿入最上方的鞋带孔中即可。方法四:麻花系法,这种方法难度搅打,不建议使用。鞋带系法花样繁多,可以根据衣服搭配不同的鞋带系法。
鱼花养殖视频讲解
1.换水。对水源充足,水质条件好的池塘,可以通过换水的方式来降低养殖水体的pH。(开水花的鱼塘还是不建议去换水)
2.适当控制藻类活动。可以选择苯扎溴铵产品,1亩用100mL,或者是50%过硫酸氢钾粉末,一亩250-300g直接干撒,压一下水体表层的藻类活动,通过降低池塘藻类的丰度来降低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从而控制pH的升高。
3.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可以加速有机物的分解,通过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来源,同时利用某些益生菌种类和藻类在营养上面的竞争关系,来抑制藻类活动,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消耗,降低pH值。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