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作用,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光合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光合成细菌是一种以光作能源并以二氧化碳或小分子有机物作碳源,以硫化氢等作供氢体,进行完全自养性或光能异养性生长但不产氧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光合成细菌分布极广,生命力极强。甘度光合成细菌,主要应用于快速降低黑臭河道水体中的COD、氨氮,消除底泥中的硫化氢、抑制有害菌以及蓝藻的生成,改善水体透明度,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使河道、景观水、湖泊水、黑臭水体等水质变得清澈透明。
光合成细菌对改善水质有着非常神奇的效果;
①见效快;②效率高;③浓度高(投加量少即成本低);④综合处理能力强(适用于黑臭水体、河道治理、市政水库、湖泊治理、公园景观湖、水产养殖场);⑤操作简单;⑥在极低温和阴雨连绵的弱光环境下乃能正常生长、光照强度弱或低溶氧的条件下仍能大量繁殖,适应能力超强。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先光合细菌,再硝化细菌。
光合细菌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硝化细菌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淡水硝化细菌在ph值等于中性时的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质中效果最差,因此若能将水族箱中的水质调整至中性或弱碱性,它的净水效果会好一些。
光合细菌虽然在功能上比硝化细菌更全面,但在培养方面却差于硝化细菌,尤其是我们在鱼缸养鱼中很难在水体中制造光线能透射的缺氧区。所以目前光合细菌主要应用在水产养殖中。
菌液为澄清无味或者澄清有味则可能为硝化细菌;如果菌液呈现红色或者紫色并有尿骚味,则为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在水产的作用
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它们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 (或一些有机物),这样它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H2,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固定空气的分子氮生氨。光合细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这些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显得极为重要。光合细菌是北海群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拳头产品之一,该公司生产的光合细菌无论是从色泽,使用效果,在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菌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因此菌类不属于(自养)类的。自养: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光合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光合细菌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不消耗氧气,也不释放氧气。,而是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耗氧因素,如有机质和硫化氢等物质,从而使好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降低氧气的消耗而直接起到增氧作用。
另外,通过上述作用,可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大放氧量,也可间接起到增氧作用。
光合菌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光合细菌是比较原始的细菌,菌液弱碱性,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特别是降低亚盐含量,也可以作为鱼虾苗的饵料,自身菌体蛋白高达60%,不耗氧,缺点是在弱酸性水体效果差。
em菌是日本研发成功的复合菌,由大约80种有益菌复配扩培而成,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分解水体有机质,促进肥水,菌液呈弱酸性,耗氧,要晴天使用。
光合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哪些
光合细菌不消耗氧气也不制造氧气。只有硝化细菌才消耗氧气。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深度的有机废水和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等特点,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有益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对虾养殖池塘藻和菌的重要性
通过浮游微藻和有益细菌的共同作用,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调节水质,抑制有害细菌和有害微藻的滋生,营造适宜对虾健康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
“培藻”的作用:
(1)能保持养殖水体中高含量的溶解氧;
(2)消除有害因子,平衡酸碱度;
(3)营造良好的水色和合适的透明度,抑制底生丝藻、有害藻类、寄生虫的繁殖;
(4)通过浮游微藻、浮游动物食物链为虾苗—幼虾提供优良活饵料,提高虾苗—幼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培菌”的作用:
(1)以菌克菌,有益菌形成优势,能抑制有害菌(弧菌等)的繁殖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2)能够及时降解、转化池塘中的有机物,促进优良藻类生长;
(3)有益菌能够形成生物絮团,提高水体自净的能力,也可以成为对虾的优质活饵料,节约饲料。
虾塘藻与菌的调控技术
培藻的技术要点:
(1)具备优良的水源
: 注意不要过量使用消毒剂或杀藻剂,避免破坏水源中的藻种。(2)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培水
: 由于阳光充足,藻类生长较快,最好在晴天的上午使用培藻的营养素。(3)选择合适的培藻营养素
: 浮游藻类是浮游在水中,能快速利用溶解在水中的营养,需要使用溶解性好、配比合理的营养素。农用的化肥(尿素、磷肥、碳铵等),适用于种植业,通过被土壤吸收,为植物提供营养。如果在水产养殖中,大量使用化肥进行培藻,只有少部分营养被藻类利用,大多部分营养却被池泥吸收,会使池底有机质过多,引起底质恶化,也容易造成蓝藻等有害藻类过度繁殖。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水产专用光合菌
光合细菌太阳不会晒死。
光合细菌,属于厌氧或兼性厌氧性的光能异养菌。在光照条件下,光合细菌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增加水体溶氧,还能利用水环境中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合成有机氮化物,净化水质;在缺氧条件下,光合细菌对硫化氢、酸性物质等均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此外,光合细菌可以产生抗病毒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功能,大大提高了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的优点。使用注意事项:光合菌的保质期实际上只有六个月,使用之后也就能作用1-3天而已。
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鳙鱼的食性问题。
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现在高技术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鲢、鳙鱼的搭配比例问题。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3.鱼种规格问题。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每尾150~500克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
4.放养模式问题。
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每亩100公斤,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每尾1~1.5公斤;
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
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
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
一是用斤两鱼种即(每尾0.15~1公斤);
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1.5~2公斤和2.5~4公斤;
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
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
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笔者在6月底在用全价膨化料主养黄颡鱼塘内配养当年2厘米的鳙鱼苗,40多天就长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鱼苗。到11月基本长至500~700克。塘口观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鱼可以有效进食小颗粒膨化料,这有力地促进了鳙鱼快速生长。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