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趸鱼养殖,龙趸鱼养殖方法
龙趸鱼养殖地
想要养殖石斑鱼的话,需要选择比较好的鱼苗来养殖,这样存活率会高很多,一般最好是垂钓上面的石斑鱼,同时,鱼苗最好不要出现鳞片掉落等明显外伤。
2.
养殖石斑鱼一般最好选择网箱来养殖,除了网箱养殖石斑鱼之外,也可以选择在池塘养殖石斑鱼,这个大家了解一下,石斑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养殖的鱼类之一。
3.
在养殖石斑鱼之前,可以在网箱的底部放入一些砂石,这样可以营造出更像野外的环境,可以让石斑鱼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同时,可适当放入一些水草。
4.
石斑鱼的养殖一般最好控制在25°左右,这个温度石斑鱼还是比较舒适的,有利于它吃食后的消化,可以让其很快的生长起来,这个温度需要严格控制。
养殖的龙趸鱼多少钱一斤
因地而异,因为个地方的物价不同,在我们这里大概也就是十块钱左右
养殖龙趸石斑鱼
1、体型不同:龙趸体型比一般的石斑鱼要大很多,一般成年的龙趸体长为60至70厘米,体重为30至40千克,石斑鱼一般在60厘米以内。2、生活习性不同:龙趸是暖水性海洋底层鱼类,其在我国海南、香港等沿海地区有大量的分布,而石斑鱼一般都是生活在浅礁区的岩石,有珊瑚的地方就是石斑鱼最常聚集的地方。3、外形不同:龙趸身体形状像长椭圆形,嘴巴较大,其身体颜色暗且无斑点,而石斑鱼身体颜色亮黑且有很多黑点。
龙趸鱼 养殖
龙趸扣指龙趸鱼,学名中巨石斑鱼,是石斑鱼中体型最大者,更被东南亚地区推为四大名鱼之首。野生龙趸鱼常年生活在深海环境中,较少受到污染,并且以鱼虾为食,属于掠食型肉食性鱼类,体重一般在三四十斤以上,而人工养殖的石斑鱼一般以1—5斤的为多。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使得龙趸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高档宴席必备之佳肴。
龙趸鱼有养殖的吗
龙趸鱼是大海中的一种名贵鱼,它肉质美,营养丰富,货源比较稀少,售价也比较的贵,在一些市场上每公斤批发价高达180左右,酒店更以卖到200多元,但仍然被消费者喜
龙趸是野生鱼种但也可进行人工繁殖养育,据知龙趸人工养殖生长速度比较的快,可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放养规格体重22克的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平均每条体重能增到1830克,体重绝对增重量为1800克
龙趸鱼人工养殖
龙趸是一种暖水性深海鱼类,一般生长的温度要在20摄氏度左右,海水的盐度要在20度左右即可,所以在一些热带沿海地区,龙趸的数量会更多一些。龙趸含有极高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并且热量极低,非常时候一些减肥人士食用。
龙趸鱼养殖技术
可以淡水养殖。
龙趸石斑有淡水养殖,也有海水养殖,其中大部分品种为海水养殖。龙趸鱼可分为很多种类,有海红斑、青斑、麻斑、金钱斑、东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杉斑、苏鼠斑、红瓜子斑等。
龙趸石斑属于热带鱼类,在淡水中也可以生长。龙趸石斑的适温范围在25-30度左右,在低于20度水温的情况下,龙趸石斑的摄食会明显减少,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在越冬期间,龙趸石斑水温应保持在19度以上为好。龙趸石斑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特征,在养殖中很少会有鱼病的发生。可以和罗非鱼、鲫鱼混养,而清除池塘中的小鱼苗,使鱼类更优质。
龙趸鱼养殖与野生区别
龙趸鱼
“大龙”就是叫做龙趸鱼。龙趸鱼主要生活在天然海域,成鱼一般体长60厘米~7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达100千克~160千克以上。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深海鱼。肉质细嫩非常好吃,营养价值极高。价格也极其昂贵。
龙趸鱼可以养殖吗
龙趸鱼是大海中的一种名贵鱼,它肉质美,营养丰富,货源比较稀少,售价也比较的贵,在一些市场上每公斤批发价高达180左右,酒店更以卖到200多元,但仍然被消费者喜爱
龙趸是野生鱼种但也可进行人工繁殖养育,据知龙趸人工养殖生长速度比较的快,可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放养规格体重22克的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平均每条体重能增到1830克,体重绝对增重量为1800克
在海水鱼的养殖中,这样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增重也是明显
养殖试验显示,经过1年的养殖龙趸每尾可达1.2到2千克左右,第二年便可达到12.2千克~15千克左右,当年最小的为750克最大的2500克,且70%的鱼体重均于1500克到2000克之间规格比较较为整齐的,所以养殖龙趸经济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据介绍它的药理功能也不俗,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 心病,争心血管疾病等
龙趸鱼苗价格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人造海水有“配方”,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1立方米水体可养殖石斑鱼60斤
远离海洋几十公里的内陆竟然能养出深海鱼!在惠阳区良井镇秀峰村,一座不起眼的厂房内就藏着这样一个水产养殖基地。在这里,大大小小约5万尾石斑鱼在人造海水中悠游,畅快地健康生长。
这是惠州市海燕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的石斑鱼养殖基地,该企业是惠州首个进行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的本土企业。“经过多年研发,我们用一套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攻破了深海鱼内陆养殖的各种难题。”该公司总经理张燕发说。
走进该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个整齐分布的大型养殖池映入眼帘,当记者靠近养殖池时,池中的鱼便成群快速聚上前来,激扬起阵阵水花。一旁的工作人员将手中的深海鱼专用饲料投入池中,马上又激起一番争抢饲料的场面。
环顾养殖场,犹如置身一个现代化工厂,养殖场配置了循环水养殖系统,24小时运转。“我们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集机械、电气、化学、生物、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运用蛋白质分离、臭氧及紫外线消毒杀菌、生物硝化作用等技术,对水质进行精准处理和监控。”张燕发介绍,通过这套系统,能确保池中海水清澈,让鱼儿生龙活虎,健康成长。
张燕发原本在深圳从事工业用水环保处理相关工作,2013年来到惠州。张燕发的弟弟张海发就职于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为海洋生物学博士,他和团队研究将海水鱼搬进厂房里养,研发的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于2009年获得国家专利。这一技术是以健康苗种培育、养殖系统内水质调控、病害生态防治及健康养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海水鱼类养殖方法。
张燕发通过弟弟了解到这项技术,寻思出一条创业之路:“何不把养殖水跟环保处理结合起来呢?”不过,不同于工业水环保处理,养殖水得从生物环保处理来着手。于是,张海发开始了漫长的研发之路。
张燕发在惠阳区良井镇找到了一家废旧工厂。在试验中心的全程技术指导下,他将一个大厂房改造成养殖车间。从2014年起,张燕发开始研发、试养,最开始,他投入了近十万元,购买了1万尾鱼苗。由于当时的设备不成熟,水体处理达不到标准,随着水质的突然变化,不到一个星期,这些鱼苗便全军覆没。痛心之余,张燕发不断琢磨。他从设备入手,在生物滤池匹配、生物滤料等方面进行改进,运用机械动力设备把水软化,通过生物还原技术,把死水变成活水,不断调整水质,使水能循环使用。经过三四年的研发,设备终于成熟。
除了设备,解决深海鱼养殖的海水问题也让张燕发费了不少心思。众所周知,深海鱼必须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然而,将海水从几十公里以外运到养殖场,成本太高,不现实。“一开始,我们以为养深海鱼的水,只要是咸的就可以了,往淡水里加点海盐调配调配不就得了?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张燕发说。生活在这种“海水”环境中的鱼,没过几天就奄奄一息,一命呜呼。
于是,张燕发与专家一起到惠东、福建等地考察海水情况,发现了问题。海水经过暴晒后,水分蒸发,在盐田里形成结晶体——— 盐,同时还有一部分没有形成盐的水残留,当地人称之为卤水,卤水中含有深海鱼生长所需的丰富微量元素。往养殖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卤水后,果然问题迎刃而解。
张燕发不停地奔走在农业工业化的道路上。多年来,他带领企业始终执着于对绿色渔业的不懈追求,如今,他们自主研发出了适用于内陆地区养殖石斑鱼等名贵海水鱼类的健康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1立方米水体可养殖石斑鱼60斤。这套设备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
养殖场也从一开始的300立方米水体扩大到2000立方米水体。目前,养殖场养了大大小小的深海鱼5万尾,包括虎龙斑、老虎斑、东星斑、龙趸等中高端海水鱼类品种。
这些深海鱼鱼苗从福建、海南、山东、大亚湾等地采购,重约十克,养殖12个月以上,达到上市条件时约500~750克重。等到这些深海鱼陆陆续续养大,一天只有几百斤鱼可卖,供不应求。产出的深海鱼主要销往广东本地和福建、上海等地的批发市场、高档酒楼及一些餐饮企业。让食客们惊喜的是,尽管正值伏季休渔期,但他们依然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深海鱼。零用药养出的无公害深海鱼,肉质鲜嫩,不带泥腥味,颇受食客欢迎。
“现在解决了技术设备上的问题,扩大规模是当务之急,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卖80吨左右深海鱼。”张燕发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准备进行包装推广。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探索经营方式,希望以农民参股的形式,带动村民投身绿色渔业,帮助农民就业、增加收入,希望未来将优质石斑鱼年产量扩大到500吨以上,带动农户增收180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具有节水节地、环境友好、健康环保、生产可控、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深海鱼在内陆养的绿色化养殖方式,解决了一部分渔民靠天吃饭的问题。通过循环水系统养殖的深海鱼,避免了海水中病原体的侵扰以及近海养殖容易重金属超标的困扰,并且一个高效养殖池能有相当于半亩池塘的高产值。
深海鱼在内陆养的养殖模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惠阳区良井镇党委委员杨建粦表示,惠阳区渔业养殖成规模的比较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十分节能高效,符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中高端深海鱼类也迎合了现代人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追求。杨建粦说:“目前我们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对深海鱼养殖项目非常重视,计划对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前期计划打造一百亩养殖示范场,探索规模化养殖。”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