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中蜂养殖秋季管理,海南秋季中蜂管理

中蜂养殖秋季管理,海南秋季中蜂管理中蜂养殖秋季管理,海南秋季中蜂管理

中蜂的秋季管理

工蜂哺育蜂巢脾上小幼虫,养蜂人在检查蜂群的时候,会发现蜂箱内蜂巢框横梁上,和蜂箱壁上有湿润的水珠,这2个位置是工蜂储存水的空间,所以,蜂群内分为3个空间:繁殖空间、储蜜空间、储水空间。工蜂储存水源的2个作用,哺育幼虫需要消耗较多的水,同时,工蜂在蜂巢内调节湿度和温度,需要消耗较多的水。

蜂群在“繁蜂期”的时候,养蜂人给蜂群喂水,不仅可以减少工蜂出巢采水的工作量,帮助工蜂集中精力进行哺育工作,蜂群能够采集到充足的水源,有利于蜂群进行调节巢温,避免蜂箱内出现闷热潮湿的情况,导致蜂群提前出现分蜂热,影响蜂群在春季流蜜期的采蜜工作。

中蜂秋冬季管理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71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流行,病情严重并很快蔓延至全国,至今仍是中蜂饲养地区危害性极大的中蜂病害。

【症状】中蜂囊状幼虫病主要危害大龄幼虫,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死亡幼虫直卧在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成黄白色再变成棕黄色,内部组织液化且液体中有颗粒物,病死幼虫房盖下陷,多被工蜂咬开或穿孔。

【预防】①病害流行季节发病轻或不发病的蜂群可作种群培育蜂王。②合并弱群做到蜂多于脾,加强保温并确保蜂群有足够的饲料。

【药物】中蜂囊状幼虫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但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一定的疗效,某些抗病毒的药物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蜂的秋季管理要点

八月份的蜜蜂是在一年中蜜蜂最容易迁飞逃群的阶段。这是由于进入秋季,蜂已长时间没有蜜源,巢内存蜜甚少,加上天气已经转凉,但外界还有零星粉蜜源开花,具备迁飞逃群条件。

特别是那些贮蜜少又没有子脾,或者因胡蜂、巢虫敌害侵袭的蜂群,更有迁移新居的意念。

因此,在这个时期,应及时了解蜂群情况,纠正蜂群管理上的缺点,做到蜂蜜要足、而且密集,促进蜂王产卵,做好除虫防病,合并不利于秋天繁殖的弱群,以防止中蜂发生迁飞逃群。

中蜂的冬季管理

冬季是保存蜂群实力的季节。低山河谷地区气温较高,中蜂越冬期从11月下旬开始至2月中旬结束;海拔1200m以上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中蜂的越冬期从11月中旬开始至3月上旬结束。在这段时间蜜蜂基本停止活动,工蜂在巢脾上结成团,蜂王在蜂团中部,工蜂靠吸取巢脾上的蜂蜜维持生活。

中蜂的秋季管理措施

中蜂秋季分蜂通常在每年的9-10月份发生得最为集中,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而不同。

中蜂分蜂前,蜂群会大量修筑雄蜂房来培育雄蜂,还会在巢脾下沿处修筑王台来培育新蜂王。

中蜂分蜂当天,工蜂不会像往常一样积极的去采集食物,只有少量工蜂会在巢门附近飞绕。

秋季分蜂多集中在晴天发生,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分蜂。

中蜂的春季管理

中蜂常规性换王一般在每年春季3~4月进行,对于品质较好、生产力较强的蜂王可以2年换一次,常规性换王可以提高蜂王的产育能力,对维持蜂群的群势极为有利。PS: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饲养中蜂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任由蜂王自行更替,其结果或者是蜂王老死在蜂巢中,或者本来群势就很小再给你分成几群,根本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中蜂初冬管理

中蜂巢外活动的温度幅度较大,一般在10-42℃之间,而意蜂多在14-40℃之间。早春、晚秋和冬季,晴天无风,气温达到7℃以上时,少数中蜂工蜂便出巢活动,升到10℃以上,出巢蜂数显著增加,12-13℃时能正常采集活动。当气温高达40-42℃时,仍能出巢采集,特别能在早、晚突击采集;而意蜂在10℃以下的低温,一般不出巢活动,13-14℃以上才能进行巢外采集,炎夏气温达到39-40℃时,出巢较少,中午高温时停止巢外活动。

中蜂2-3框蜂,甚至1框多蜂能很好的越冬渡夏,而意蜂则感到很困难,不少的弱群在越冬期内导致失败。一方面是由于中蜂个体对高低气温有较大的忍受性,另一方面是与群体具有很强的调节巢温能力有关,密集护脾保温,热疏冷密,对气温反映敏感迅速。

中蜂的密集性。

中蜂栖息在呈球形的巢脾上,为了保温、防敌护脾,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攀附集结,脾面蜜蜂密度相当大。据观察,中小群巢脾表面攀附蜜蜂2-3层,强群可达3-4层,很难看到巢脾。中蜂在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这种密集栖息的习性,实行活框饲养管理后,仍然表现出来。

在正常情况下,中等以上的强群护脾能力强,巢脾不外露。而暴露出巢脾的多半是中等以下的弱群,甚至丢掉多余巢脾而集结在子脾上。中蜂的密集程度,除受群势大小、巢脾多少影响之外,也和温度有关。当气温升高时(25℃以上),密集程度减低,反之则密度增加。中蜂有较强的调节巢温的能力。

中蜂一般不轻易离脾,但由于中蜂没有意蜂温驯,性情较燥,受光照、烟熏、震动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后,表现出暂时的不安、激怒、秩序混乱,甚至丢下幼虫而在箱壁处结团。当刺激因素消失后约半小时左右,有的达一小时之多,方才能上脾恢复正常活动。从这方面来看,中蜂的恋巢性不及意蜂,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

咬脾习性。

中蜂的咬脾较为明显和正常。越冬前蜂群变弱,出现脾多于蜂时,咬掉外露的空脾或在结团处把巢脾咬通成洞,以利密集护脾、保温、结团越冬,早春开始活动后咬去老黑脾重造新脾,产卵繁殖和贮蜜存粉。平时也常发生咬脾现象,特别是旧脾空脾,以清楚巢虫孳生的场所。咬破的巢脾,到需要的时候蜜蜂又能把他修复起来。

无论是繁殖期或越冬期,中蜂都比意蜂消耗饲料少。在外界条件和群势相同的情况下,巢内饲料蜜一样多,中蜂能安然渡过冬天,并略有剩余,而意蜂在越冬后期缺蜜,甚至被饿死。中蜂饲料蜜消耗少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几个方面:

1、中蜂个体小:

2、中蜂经常保持密集状态,调节巢温能力强,使巢温较为稳定,消耗能量少;

3、缺蜜期,中蜂能很好地利用零星资源,采集蜂蜜,消耗巢内贮蜜少;

4、意蜂在繁殖期需要蜂蜜和花粉量大,而中蜂能根据外界条件,调节繁殖节奏,节约饲料,保存实力。

中蜂在缺蜜、群弱、病虫害严重时,或长期阴雨、曝晒和外界环境不良时,易发生全群飞逃的现象;长期缺蜜时,易发生盗蜂;由于认巢性差,蜂箱放置不妥或管理不好,容易错投和偏集。根据中蜂这些主要的生活习性,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晚包扎保温,迟越冬。由于中蜂抗寒耐热性能强,进入越冬期的时间要比意蜂迟15天左右,结束蛰居时间要早10-20天。因此,中蜂越冬时间宜迟不宜早,当外界气温低于7℃并稳定下来,才能安排越冬事宜。越冬包扎应“宁冷勿热”,只要巢内有足够的越冬饲料,低温下越冬很安全。温度过高,越冬蜂团解除,蜜蜂活动量增加,不但饲料消耗量增大,而且蜜蜂寿命缩短,死亡率增高,常造成春衰。

2、经常使蜂群保持密集状态。处理蜂脾关系,对中蜂来说更显得重要。要看蜂留脾,做到蜂多于脾,为中蜂密集护脾创造必要的条件。当蜂群群势下降时,及时提出老黑脾和多余的空脾,紧缩蜂巢,使蜂王产卵集中,工蜂保温、哺育能力增强。这样做繁殖快,产量高,并能防止咬脾和巢虫的孳生。

3、常造新脾、勤换旧脾。根据中锋喜新脾,咬弃旧脾和蜂王喜在新脾上产卵的特性,在外界有蜜源的情况下,应抓好经常性的造脾工作,做到巢脾使用时间不要超过两年。随着群势增强,巢内拥挤及出现白色赘脾时,就可逐渐加入巢础造新脾。在大流蜜期,要边取蜜,边造脾繁殖,平时利用分散的小宗蜜源造脾。造脾不要贪多,看群势加脾,提出旧脾化蜡。一般每次加一框巢础,完工后在加第二框,以保持蜂多于脾。还可用一寸左右的巢础条镶在巢框上梁,让蜜蜂造新脾或将旧脾从下部割下2/3(铅丝保留),割面呈弧形,加入巢内。这样做省工省料,造脾快,又达到更换旧脾之目的。

4、防止震动等外界的干扰。平时检查蜂群次数要少,每次检查时间要短,防止开箱过长和震动蜂箱,是蜜蜂不安和离脾,影响正常活动。不要轻易向巢内喷烟。

5、蜂箱排列要有区别。放置在蜂场上和屋前屋后的中蜂,排列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地形地物分散放置,相互有区别,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单箱、双箱或三箱为一组放置,都要前后稍错开,巢门方向不一致,增加蜜蜂的识巢能力,以防中蜂错投,引起格斗和发生偏集现象。

6、出防止盗蜂发生。中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在缺蜜季节容易发生盗蜂,应积极防止。除少开箱检查外,缺蜜补食在傍晚进行,蜜汁不能滴在外面,饲喂时间尽量缩短。可适当的合并弱群,增强防御能力。

另外,中蜂清巢性差,要趁检查蜂群的机会,结合清楚巢内脏物、死蜂等,不清洁的巢脾及时提出,换入新的整齐巢脾。

中蜂秋季管理技术

其实秋繁的真正时间还没到,我只能提前讲秋繁要注意的事宜。当然对于南方无冬天的地区,秋繁是陌生的用不着的。但对于有冬天的地区,特别是有漫长冬天的北方,秋繁是必须要认真对待,这关乎着明年有没有蜂的关键——秋繁成功,春繁就顺利!春繁好了,一年养蜂就无忧了。

有越冬期的意蜂是一定要进行秋繁,一定要在秋繁结束及时关王,这是意蜂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么中蜂应该秋繁吗?该怎么样秋繁呢?

一样的,有冬天的地方才要秋繁的,中蜂也是应该的。在传统养中蜂里是没有秋繁这个方法,都是顺其自然由着蜂群来。但是现在中蜂养殖借鉴意蜂的方法,秋繁也是可以的,能有更多的蜂活过冬天,为来年养蜂成功打下基础。

中蜂和意蜂的不同就是中蜂王能根据季节蜜粉源变化自己调节产子量,不能育子的季节会自动停产,温度低了会降低产子量。所以我们要了解当地中蜂越冬停产是什么时候,然后在这一个半月前开始秋繁。

秋繁的方法就是把蜂脾调整好,保证蜂脾相称,最好蜂多于脾,一定不能脾多于蜂,这样是培育不出好越冬蜂的。然后安上饲喂盒,盒里放漂浮物。按一比一点五的糖水比例化好糖浆,傍晚后喂蜂,隔一两天一次。

喂量根据蜂群大小来,大的多喂,小的少喂,保证天亮前吃完,每天有增加的蜜糖,这些才能有越冬饲料。

只是中蜂不比意蜂,大量喂白糖会让幼虫发育不良,得烂子病。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蜜脾,白糖只是起刺激产卵,留作越冬饲料,让成熟蜂吃危害小些。当然如果舍得喂蜂蜜就更好了。

一般不需喂花粉的,只要田野还有零星的花朵就够吃了,只要产子量还可以就证明不缺花粉。如果喂了产子量少,排除蜂王老劣的原因,那就可能是花粉不足,再考虑喂花粉。花粉不能直接给蜜蜂吃,方法以前写文章说了,这里不再多说。

如果晚上气温低的地方,中蜂还可以进行适度保温,这样蜂群不会为升高蜂巢温度而费劲,只要在蜂箱外盖上一层塑料布,白天拿了,晚上盖好。蜂巢门开小一点,既能防止盗蜂,也能保持蜂巢温度

如果已经饲喂一个月左右了,子脾有三五脾了,蜜脾够了,就停止秋繁了。中蜂不必囚王,只要把蜂路拉大一些,撤了保温物,让蜂巢温度降下来,蜂王就会自动停止产子的。

所以,想秋繁的中蜂朋友们,你要想想你的蜂王自动停产是什么时候,再以此时间的一个半月就差不多可以。饲喂可是要坚持喂啊!这是为刺激蜂王产子也是为储存越冬饲料,如果蜂繁多了饲料消耗会多得多啊!

中蜂深秋管理

从蜂群越冬后蜂王恢复产卵,一直到主要蜜粉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开花泌蜜前夕 (立夏) 的繁殖阶段,这 3 个月的饲养管理,叫做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采取积极措施使新蜂顺利接替越冬老蜂,为全年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培育众多上好的适龄采集蜂。蜂群到“立夏”,单王群达到 8~10 脾蜂,双王群达到 12~16 脾蜂,力争全年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

中蜂的春季繁殖,是奠定全年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的基础,是全年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蜂群恢复发展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春繁。

1 早春阶段

蜂群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越冬期,巢内饲料消耗殆尽,为使蜂群不受损失,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1.1 全面检查

“立春”以后,趁晴暖无风天气,气温 8~10℃,当蜜蜂大量出巢飞行排泄时,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有:巢脾数量、存蜜多少、群势强弱、蜂王是否健在等。要做好详细记录,为饲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2 处理失王群

有些蜂群失王,可暂时从其他双王群中抽蜂王介入,以安定蜂群情绪。

1.3 处理缺蜜蜂群

有些蜂群中间巢脾上蜜已消耗尽,可将外边蜜脾紧靠蜂团,小心撞伤蜂王;有些蜂群巢内饲料已消耗尽,外界还没有蜜粉源,不能进行补充饲喂,只能补充蜜脾。若无多余蜜脾,可从其他多蜜群中抽调。

1.4 防止蜂群起盗

中蜂嗅觉灵敏,若蜂箱有漏洞或巢门过大,容易引起蜂群互盗。要用泥巴糊严蜂箱缝隙,堵塞漏洞,缩小巢门。

2 越冬蜂更替阶段

蜂群经过了 3 个多月的越冬期,老蜂逐渐死亡,群势衰减严重,剩余的蜜蜂也年老体弱,是蜂群最弱的时期。要想使蜂群恢复强大,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2.1 适时开繁

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立夏”前后开花泌蜜。中蜂到“立夏”前后,单王群要繁殖成 8~10 脾蜂,双王群繁殖成 12~16 脾蜂,全场调整后,群均群势 11~12 脾蜂,产量不亚于西蜂。因此,蜜源前75 天即“雨水”开繁。

2.2 开繁标准

3 脾蜂 3 张脾,不达标则饲养双王群。3 张脾除去被蜂群越冬咬毁的部分,其实只有 2 张脾,还能保持蜂多于脾。弱小蜂群,根据“母女同巢”特性饲养双王群,新蜂王产卵力强,2 张脾放于大区紧靠隔王栅,老蜂王产卵力弱,1 张脾放于小区紧靠隔王栅。其实还是 1 群蜂,只是中间多了 1 块隔王栅。

2.3 防止巢虫危害

蜡屑是巢虫滋生的食物,必须彻底清除巢底蜡屑。单王群,掏出小区的保温物,用起刮刀先将小区清理干净,然后将蜂群调往小区,再清理大区;双王群,准备一只空蜂箱,将大区的蜜蜂提入空箱内,先用起刮刀清理大区,然后清理小区。

2.4 让蜂群修补被咬毁的巢脾育虫

春繁期,中蜂善于更新旧巢脾,修补新巢房育虫。因此,被咬毁的巢脾不能提出,只能用快刀削去黑色巢础部分,连脾带蜂放回大区紧靠王栅繁殖,将蜂路缩至 0.8 cm,工蜂会边修补,蜂王会边产卵,还是 1 张优良子脾。

2.5 加强保温

蜂群繁殖期,巢内育虫区温度保持 33~35℃。早春气温低,寒流频繁,为了保持巢内恒温,继承旧法饲养中蜂的优点,蜂群 2 箱 1 组:一箱坐北朝南,一箱坐西朝东,各箱露出前面,用干砖镶至箱盖,然后用麦秸拌泥糊好。单王群,小区填满保温物,框梁上盖覆布和小棉被;双王群,大区空间大,塞少数洗干净的破旧衣物,上盖覆布和小棉被。

2.6 饲喂花粉

花粉是蜂群育儿的蛋白质饲料,早春外界无粉源或长期阴雨天气,采集蜂难以采回花粉时,应给蜂群补充花粉。若头年秋天有脱下的花粉团,可用蜜水调和成糕状,放在框梁上让蜜蜂取食。若无,可用代用品如炒黄豆粉、奶粉也行。

2.7 喂水、喂盐

早春蜂群繁殖,采集蜂要到河边采水调和蜂粮、饲喂幼虫,但是因天气寒冷,往往被冻死,所以要在巢内喂水,并往箱后潮湿处撒少量食盐让工蜂采食。

2.8 奖励饲喂

奖励饲喂可刺激蜂王多产卵,提高工蜂造脾、育虫、采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奖饲群比非奖饲群,蜂量可增长 1 倍以上。因此,当外界有零星蜜粉源,即可进行奖饲。单王群,将饲喂器放在小区保温物上;双王群,放在大区隔板外侧。每晚或隔晚饲喂1∶1 的糖浆 200~300 g,糖浆上面放浮漂,一直奖饲至主要蜜粉源开花泌蜜。

2.9 及时加脾扩巢,不误蜂王产卵

开繁 20 多天,单王群 3 张巢脾,若蜂王在巢脾一头产卵,可先将中间巢脾颠倒;若中间巢脾已产满,可将 1 张边脾调往中间;当 3 张巢脾产满,新蜂陆续出房,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双王群,3张巢脾已基本产满,可将大区 1 张未产满的子脾调往小区,将大区隔板外侧的蜜粉脾调入隔板内侧,再往隔板外侧放 1 张蜜粉脾。当大区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北方中蜂繁殖期,单王群加至 5~6 张脾,双王群加至 7~8 张脾为止。但是,宁晚勿早,否则易造成“春衰”。

3 蜂群快速发展阶段

“春分”以后,新蜂基本更替了越冬老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3.1 加大饲喂量

巢内幼蜂多,外界粉多蜜少时,要加大饲喂量。若有大蜜脾,可放在隔板外侧。

3.2 加速弱群繁殖

“春分” (3 月 20 日) 以后,幼蜂大量出房。要及时抽强群的出房子带蜂补弱群,加速弱群繁殖,力争到荆条蜜源前夕发展为生产群。

3.3 提早培育雄蜂

“春分”后 7~10 天,工蜂开始造雄蜂房。要利用意蜂巢脾,没有意蜂巢脾可选用雄蜂房多的中蜂巢脾,在能维持强群、蜜粉产量高、抗病性能强的蜂王群中提早培育雄蜂,为提早培育蜂王作准备。

3.4 加巢础造新脾

“清明” (4 月 4 日) 以后,柳树、油菜、樱桃吐粉泌蜜,蜂群已发展为 5~6 脾,只要框梁上出现白色蜡痕,即可加巢础造新脾。不能加入越冬期被蜜蜂咬凹的巢脾让其修补,因为此时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工蜂会造些雄蜂房来修补。

3.5 提早培育新蜂王

为了控制分蜂,力争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更换老、劣、病王及为人工分蜂作准备。“清明”以后,当人工培育的雄蜂出房,即可根据场内蜂群数量,酌情人工移虫提早培育一批新蜂王。

3.6 及时生产雄蜂虫、蛹

“清明”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巢脾下边、两角积极造雄蜂房,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为分蜂期培育雄蜂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雄蜂虫、蛹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但无此时效果好)。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既能控制雄蜂,又能节省饲料。

3.7 防止“分蜂热”发生

“谷雨”以后,巢内蜜蜂拥挤不堪,气温基本稳定。单王群,要掏出小区的保温物,若巢门口扇风降温的工蜂多,还可掀去小棉被;双王群,掏出大区的保温物,掀去小棉被,以防“分蜂热”发生。

3.8 及时平衡群势

接近“立夏” (5 月 5 日),北方的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含苞欲放,箱内巢脾已经加满,新蜂陆续出房,双王群内蜜蜂拥挤,此时要平衡群势。将双王群正出房子脾带蜂补入单王群,使全场蜂群的群势均维持在 11~12 脾蜂的状态。

3.9 生产蜂王浆预防“分蜂热”

北方中蜂“谷雨” (4 月 20 日) 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中间巢脾凹陷处积极造王台,蜂王往王台内产卵,为分蜂期培育新蜂王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蜂王浆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无此时效果好)。此时,适龄工蜂泌浆量大,蜂王浆易获得高产,这既能增加蜂场收入,又能预防“分蜂热”。

东北、西北地区的蜂群,要为 6~7 月份进入生产期适时培育适龄采集蜂。

养竹鼠


中蜂养殖秋季管理,海南秋季中蜂管理
  • 鞍山梅花鹿养殖基地,赤峰梅花鹿养殖场
  • 鞍山梅花鹿养殖基地,赤峰梅花鹿养殖场 >> 鞍山梅花鹿养殖基地,赤峰梅花鹿养殖场...

    中蜂养殖秋季管理,海南秋季中蜂管理
  • 江苏盐城龙虾,盐城龙虾养殖户
  • 江苏盐城龙虾,盐城龙虾养殖户 >> 江苏盐城龙虾,盐城龙虾养殖户...

    中蜂养殖秋季管理,海南秋季中蜂管理
  • 生猪养殖禁用药物名单,养殖生猪禁用药物
  • 生猪养殖禁用药物名单,养殖生猪禁用药物 >> 生猪养殖禁用药物名单,养殖生猪禁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