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这么挑才是正确的,小龙虾标准正式发布-以后吃小龙虾认准这几点
小龙虾标准正式发布,以后吃小龙虾认准这几点
5月18日,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批准,由中国小龙虾协会及协会成员单位共同起草、编制的《活淡水小龙虾》(T/CAPPMA 01 -2018)、《冻小龙虾尾》(T/CAPPMA 02 -2018)、《冻调味油炸小龙虾》(T/CAPPMA 03 -2018)三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据中国小龙虾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小龙虾产业迎来历史新高,1000万亩的养殖面积,100万吨的产量,2000亿人民币的产值收入,500万的就业人员。不可回避的是,我国小龙虾产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更缺少行业标准。从养殖加工到产品品质,各环节都难以保证规范化、标准化,小龙虾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
面对重重问题,为有效解决小龙虾产业链层层传导、发酵、凸显在行业与消费者端的痛点;为了配合政府解决产业问题,统一市场流通标准,监管产品标准,规范产业发展;推动小龙虾产业的良性发展,使我国小龙虾产业进入“规范化、标准化”时代。
小龙虾三项团体标准的正式颁布,是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三项标准经中国小龙虾协会及协会成员单位共同起草,由水产专业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参与,经大量调研工作,充分听取并考察一二三产实际情况后编制而成。其中,《活淡水小龙虾》中根据单只活虾重量及每千克的只数,可分为七个等级,从而统一规范了活小龙虾等级;《冻调味油炸小龙虾》中按成品小龙虾个体重量划分为五个等级;《冻小龙虾尾》按虾尾个体大小划分,以每千克所含的虾尾数量分为四个等级。以上三项团体标准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标准评审小组(由水产研究院所、各大院校专家、教授组成)讨论、评审并一致通过。
这为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标准机制,不仅促进小龙虾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还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标准,拓展经贸合作等方面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标准确保了小龙虾产品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着更放心。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小龙虾协会的带动下,小龙虾各产业链达成统一共识,实现高效运转,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天猫生鲜、口碑网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同力合作下,以长远目标战略布局整个产业,深化产业变革与发展,一个崭新的产业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中国最爱吃小龙虾,为何却不愿意接受美国的万吨小龙虾?
在全球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小龙虾等海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全球疫情非常严重,虽然国内疫情相对缓和并且也比较安全,但是在最近发现海产品里面很有可能藏匿有病毒。特别是来自海外的海产品,很有可能检验不合格,或者是因为病毒的影响会增加一定的饮食安全风险。所以为了保险起见,疫情期间,我国海关对于海产品的检验非常严格,也不建议消费者大量购买海外的海产品。其次是海产品检测病毒方面的手段也有限,很难完全检测出每批当中的质量,而且面临检测难度大,检测范围广等诸多问题。上一次是三文鱼出现了问题,现在很难保证这批小龙虾是否安全可靠。
小龙虾需求市场饱和,国内目前基本上能够实现供需平衡。
小龙虾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但是经常吃的却不多,最多是偶尔聚会,聚餐的时候会点一些。从目前市场供应来看,我国每年可以生产小龙虾超过100万吨,并且从海外进口的规模都在几千吨左右,所以相比进口来说,我国的国内生产力还是比较丰富的,并且全国有些地方也会举行小龙虾美食节,所以小龙虾在全国各地也都有养殖,在很大一部分上可以满足当地的需求。
而且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餐馆都没有开门营业,因此人们出门聚餐和饮食的活动就相对减少,需求也大量下降。并且从目前来看,美国出口的这批小龙虾应该是存在滞销的现象,但是国内小龙虾市场却已经饱和,所以目前我国选择不进口这批小龙虾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影响了这批小龙虾的进出口。
自从美国宣布加征中国某些农产品的25%关税,这就导致了我国在进口小龙虾或者是出口产品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当然美国这批小龙虾向中国出口的时候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且疫情之下进行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本来就存在风险,并且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也成了一个主要的影响。
因为疫情期间,为了国民的安全,我国坚决拒绝美国的海鲜,害怕它们携带病毒,或者质检不合格。
中国不接受美国的龙虾,主要是这样的小龙虾特别贵的。那么对于中国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所以不可以接受。
如今接受美国的万吨小龙虾,不是舌尖上的美食,而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甚至还会传染别人,自然不愿意接受那万吨小龙虾带来的危害。
运费太贵呗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