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拉稀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吃什么药才能是奶山羊大便呢
吃什么药才能是奶山羊大便呢?
拉肚子药
带牙奶山羊高烧不退,不爱吃草,大概是什么情况?
你好,考虑呼吸道感染,急性期间可以口服小苏打琥乙红霉素消炎治疗,含化华素片,避免劳累,注意保暖
指导意见:
在平时就要做到饮食要合理科学,不要暴饮暴食,不吃生冷油腻,尽量做到不吃零食,在注意饮食的情况下,也可用中药调理
鸭子气囊发炎造成软脚要喂什么药
鸭软腿病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恰当,缺乏维生素D等都易引发此病。
1、发病症状
蛋鸭一旦发生此病,产蛋量急剧下降,精神表现沉郁,羽毛松软。两腿关节肿大。运步艰难,走路摇摆,不能站立;喜睡,身体发抖,头不能抬起。严重时常以跗关节着地或靠两冀支撑着地。因长期跗关节与两冀着地磨损发炎,两腿血行不畅变紫变冷,以致瘫痪。最后因鸭子无法运动与觅食,若治疗不及时,其病情会恶化甚至死亡。
2、预防措施
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用0.01%百毒杀饮水消毒,勤换垫料,适度放牧和运动,多晒太阳。要保证日粮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在夏季高温期间及种鸭产蛋后期,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刮伤、碰伤等外伤机会,操作切忌粗暴,避免大群发生应激反应。产蛋期间,公母鸭正常比例为1∶5。在鸭饲料中补充含钙的矿物质添加剂,以及足够的青绿饲料、VD或鱼肝油。
3、治疗措施
1、鸭患软腿病初期,可采用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治疗。规格为每毫升含维生素D5000单位、胶性钙0.5毫升。成年鸭每次注射1~2毫升,每天一次,连续注射2~3次即可治愈。
2、用每片含磷酸氢钙0.5克的糖钙片和每片含VB15毫克2~3片同时喂服,成年鸭每日一次,连服几次即可康复。
3、针刺鸭趾血管,在针刺鸭趾血管放血的同时口服鱼干油,则治疗效果更好。薛华奶山羊子宫炎中草药防治好。
山羊几天就瘦了什么病.
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病初可注射免疫血清,1.5千克左右重的羊注射20毫升,体重大者应多加注射,但血清较贵,不太划算,故宜用于贵重的种羊和幼羔。
皮下注射0.1%麝香酒精溶液。这是青海牧民的治疗经验,经过兽医诊断实验室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受损皮肤传染。凡被病羊污染过的饮水、饲料及病羊粪便、分泌物和皮毛都是病毒的传染媒介,病羊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症状皮肤上出现痘疹,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喘息严重,鼻腔流出大量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2~3天后,羊嘴唇、鼻端、脸部、乳房、阴唇及四肢内部发生红疹,有浆液渗出,4~6天后结痴脱落,形成红色或白色斑痕,整个病程2~3星期左右。
治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条件,避免潮湿、受寒。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并对其污染的羊舍、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每年春季进行1次冻干羊痘弱毒疫苗预防注射,无论大小羊均皮下注射0.5毫升,免疫期为1年;哺乳羔羊免疫力低,出生后6个月可再接种1次。治疗可用羊痘痊愈血清肌肉注射,羔羊15~20毫升,成羊30~50毫升。对皮肤上有水疱的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抹患部。当继发感染或并发症时,要根据情况进行消炎、补液、强心,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处方1:复方连翘注射液稀释青霉素或卡那米星治疗,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10~0.15毫升,每日2次。处方2:黄芪多糖(抗病毒1号)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0.15~0.2毫升,每日2次,同时配合一些消炎的中草药灌服,效果更好。
配制方法:将麝香1克研碎,加无菌蒸馏水1000毫升,为促进溶解,可稍微加温。将此溶液静置1周后再行过滤。滤得的溶液呈棕红色,清朗透明,有特殊气味。亦可将麝香溶于生理盐水或60度的白酒中,浓度同前。
用法:皮下注射1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1~2次。
病羊(出现丘疹以后)于注射后第4天即见结痂,开始痊愈。严重的于注射后第2天即可恢复食欲及反刍,精神亦见好转。
4、局部治疗
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黏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5、恶性山羊痘,采用“九一四”治疗,剂量为0.01克/千克体重,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一般成年羊用0.3克,溶于生理盐水10毫升中即可,平均15~20千克的成年奶羊,用量不得超过0.4~0.5克;5月龄以下的仔山羊不超过0.1~0.15克;5月龄以上的仔羊不超过0.2~0.25克,,注射后有不安、呻吟等中毒现象,但第2天即体温下降,恢复食欲,全身状况好转。早期病羊在注射后1周左右痊愈,脓疱期与水泡期的可以迅速制止其继续发展。
6、中兽医辨证施治。
⑴中兽医认为羊痘是由湿热所引起的一种疫病,是因内伤饮食的脾胃运化失调,而湿热内积。故治疗上应以健脾燥湿、清热解毒、发表和里为总则,重点抓住内清外表这个重要环节,内清五脏六腑之湿,外解肌肉皮毛之毒。采用“葛根汤”:
葛根、紫草、苍术各15克,黄连9克(或黄柏15克),白糖、绿豆各30克煎灌,每日1剂,连服3剂。
根据验证资料,紫草、黄连、黄柏都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上述湿、热、毒均可理解为病毒)。紫草有效成分为乙酰紫草素,黄连、黄柏均含有小檗碱(即黄连素)。
⑵本着清热解毒,解痉透疹,发汗祛风,散结消肿止痛的原则,应用以下处方:
双花、板蓝根、蝉蜕各12克,连翘、防风、生甘草各9克,煎灌,隔日1次。
7、用蘑菇水治羊痘。方法是:用蘑菇30克、白糖3克,加水500毫升。加温后可灌大羊20只,小羊25只。对恶性羊痘可适当增加用量,灌完后,接着灌些清水,把漏斗冲洗干净,对初发病羊3~5天即愈,恶性羊痘5~7天痊愈。
8、为了防止继发症,或发现有继发感染时,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四环素等。四环素每次剂量为50万国际单位,溶于糖盐水50毫升内静注,每日1次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