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螃蟹养殖难不难,螃蟹养殖难不难做

螃蟹养殖难不难,螃蟹养殖难不难做螃蟹养殖难不难,螃蟹养殖难不难做

螃蟹养殖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养殖

1、池塘的条件和工程要求

河蟹昼伏夜出,喜溶氧高的清洁水体,怕强光,爱安静,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为生长旺盛期,因此池塘结构应适合它们的习性。

⑴面积水深。一般以2~5亩为宜,水深通常保持1米左右。

⑵池塘结婚。池坡1:2.5 ,池坡处设蟹穴,约占面积的20%~25%;池中要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

⑶水质。水质不宜过肥,透明度保持30~50厘米。水质过肥容易缺氧,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水源以江河水为好。

⑷暗岛。暗岛是河蟹打洞,吃食和蜕壳的场所,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在蜕壳的暗岛上不要投食,防止河蟹因觅食而残杀“软壳蟹”。

⑸防逃墙。河蟹两栖,又能攀高,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在饲料不足,水质变坏,缺少隐蔽物时,常作迁移或外逃。因而一定要在池周筑~60厘米高的防逃墙,可以用砖砌抹水泥也可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但一定要光滑,无附着点。

螃蟹人工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可以人工养殖。

十年前的黄油蟹都是野生的,但近年来养殖开始增加,因为黄油蟹长在咸淡水域交界地区,要养此蟹也必须在这样的区域。目前多见于香港流浮山海域、珠江口流域,尤其是东莞市虎口太平(本湾)野顺流而下的深圳市海湾海面。黄油蟹比较肥美,口感非常丰腴,有一种流黄的感觉,是一种相对高档的水产品。

螃蟹的养殖条件

成蟹养殖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面积一般以10~20亩为宜,面积过小水质不易稳定,过大管理不便;池深1.5米,水深1~1.2米;池塘坡度1∶3,可大大减少河蟹穴居的数量;池塘为东西长、南北狭的长方形,长宽比为5∶3;池埂较宽,土质紧密,以壤土为好;池塘不漏水,池底淤泥不超过5厘米。

螃蟹应该怎么养殖

螃蟹慎投饵投喂饵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冰鲜小鱼、黄豆为主,尽量不投粉状饲料,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投饵根据季节天气,河蟹的生长活动等情况适当增减,在河蟹脱壳期间,饲料中应添加营养添加剂,确保河蟹正常.

一,螃蟹养殖注意事项

1,慎投饵

投喂饵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冰鲜小鱼、黄豆为主,尽量不投粉状饲料,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投饵根据季节天气,河蟹的生长活动等情况适当增减,在河蟹脱壳期间,饲料中应添加营养添加剂,确保河蟹正常脱壳生长。

2,早干塘

一般在每年1月份干塘,干塘后池边清淤修岸,晒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0-15天为宜,稍硬即可,这样减少对塘口中水草和底栖生物的破坏,保持塘口原有的生态。

3,密植草

前期要求塘口多种草,种足草,中期管好草:一是水色过浓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应及时调水。二是水质浑浊,水草附着污染物应及时使用净水生物剂清除。三是水草枯萎,缺少活动应及时追肥,后期控制塘面水草的覆盖数量在60%左右,对露出水面的水草要割除老草头使河蟹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健康生长。

4,多螺蛳

采用多次投放;防止一次性投入量大,造成前期水质清瘦而青苔大量繁殖。在清明前投入一批螺蛳,量300斤/亩,至6月底逐步补充投放,螺蛳量500斤/亩,调节好池塘水质,又有利于螺蛳自然增殖并保障养殖中后期池塘有充足天然活饵。

5,水调节

8月份是高温时期,是季节的交换阶段,为了适当降低水体内的温度和尽量少温差,池塘应保持最高水位,经常加水及换水,2-3天加注新水一次,7-10天换水一次,加水选择在凌晨或上午进行,不宜在傍晚加水。7-10天定期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随时保持水质清新,使河蟹在高温季节减少伤亡,确保成活率。

二,商品大闸蟹的越冬育肥技术

在每年10月份后,各地养殖蟹大都开捕上市,为换取季节差价,可将河蟹通过塑料大棚增温囤养育肥至元旦、春节前后销售,效益可显著增加。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囤养育肥条件

(1)水泥池:面积50平方米~100平方米,能蓄水1.2米以上,进排水方便。在池底铺上10厘米~15厘米细沙,经消毒后注水浸泡10天左右方能使用,然后按上述要求搭建塑料大棚。

(2)土池:面积5亩~10亩,能保持1.5米以上水位不渗漏,进排水方便淤泥深度不超过15厘米;在河蟹入池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一周后注水待用,仍可按照前述方法安装塑料大棚。

(3)室内:室内无须搭建塑料大棚保温设施,直接利用空闲房屋修建墙壁光滑、地面不渗漏的水泥池,也可进行短期囤养,一般面积10平方米~30平方米。

(4)囤养密度:水泥池,每平方米为1.5千克~2千克,在河蟹入地前,池内须投放水花生之类水生植物,数量占水面积1/3,供其栖息和摄食。土池,每亩为500千克~700千克,池内也须投放占水面积1/3~2/5的水生植物,让蟹安全避敌与摄食。室内为每平方米3千克~5千克。

(5)投饵喂养:在冬季采用塑料大棚温室,可以使冬季大部分时间内温室里水温保持在15℃以上,保证河蟹能在适宜水温下正常生长。在喂养的前一阶段,饵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浸泡后或煮熟的麦粒、大豆、红薯、蔬菜等。每天投饵量约占蟹重的5%~8%,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上午10时~11时投喂,投喂饲料占3份,下午4时~5时投喂,占7份。在喂养的后一阶段,应适当增加食物中动物蛋白质含量,可以适量投喂小杂鱼虾、螺蚌肉、配合饲料等,但在降低成本或动物性饲料不易获得时,仍可按照前述方法投喂,效果也比较好。

2,日常管理

(1)水质调节:河蟹喜欢比较清新的水环境,因此,应根据池子的进排水能力,决定换水量的大小。一般参考标准为,池水必须保持5毫升的溶解氧,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

(2)大棚管理:为了保持水温,必须注意搞好塑料薄膜与池边的密封,不要长时间打开温室门或频繁地开门,农膜如有破损要及时修补。每天都应注意观察河蟹摄食状况,随时调整投饵量。同时根据水质情况,每1天~3天,在午后天气温暖时,把池中的水换去1/5~1/3。至于室内囤养的,除保持通风外,每天用渔塘水进行喷洒三四次,保持一定湿度。

(3)预防疾病:为了预防疾病,每隔1周~2周应在饲料中拌饲适量的磺胺类药物。可以把饲料放在用规定剂量的药物配好的药液中浸泡后,连同少量的剩液一起投喂。如发生疾病应对症及时治疗,并将死蟹捞出。还要防止鼠、蛇等有害生物进入温室。

三,高温季节如何养殖螃蟹

夏天高温季节,天气炎热、水温较高,这时候河蟹养殖管理应做好要有足量的水草、保证水质清新、注意饵料质量和防逃防害防病等四点,详细介绍如下。

(1)要有足量的水草

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保证水质清新

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河蟹健康生长。

(3)注意饵料质量

河蟹属杂食性动物,荤素均吃,并偏爱动物性饲料,如蚌、螺、小杂鱼虾等。一般每年5-8月份,宜在蟹池中投放活螺蛳,每亩200公斤左右,供河蟹摄食。此外,在高温时期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放比例,如投放一些河蟹喜食的浮萍、水草等。池塘养蟹,一般每天投饵一次,在傍晚进行,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投饵时,应将饲料投喂在离岸1-2米处,投饵量应根据当天的水温、天气和前一天投饵后河蟹的摄食情况作相应的增减,以当天晚上吃完为宜。

(4)防逃防害防病

高温期间必须每天巡查蟹池。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察看有无病害和敌害。若有河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堵塞堤埂的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逃。要注意防止敌害侵袭,及时捕杀蟹池中水老鼠等敌害生物。人工养殖的河蟹病害较多,可不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纤虫净等药物,防治河蟹细菌性疾病和纤毛虫病等。

螃蟹养殖环境要求

生存环境:

1、温度

河蟹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河蟹的掠食、生长和变态。当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觅食,15℃以上开始脱壳生长。24℃—28℃为生长的最佳水温,水温长时间超过32℃时易早熟。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河蟹掠食旺盛,生长快。螃蟹怕热不怕冷,如果水温高于32℃,河蟹的脱壳就会受到抑制,但若在冬天,河蟹停止采食,隐藏在洞穴中越冬。

螃蟹繁殖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河蟹交配,水温要求达8℃—12℃;抱卵蟹饲养阶段,水温应控制在11℃—16℃左右;幼体变态则需20℃—25℃.

温度突变对河蟹的生长、繁殖都有影响。育苗阶段的水温温差,一般不能超过2℃—3℃.

2、盐度

河蟹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盐度有不同的要求。河蟹从大眼幼体开始就喜欢淡水,并迁徙至淡水生活。秋季,河蟹性成熟时,则又回到半咸水处交配、产卵和孵化。河蟹每个发育阶段对盐度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蟹苗育成后通常需要淡化,但足够老成的蟹苗不需要淡化就可以直接放入淡水中饲养,其放样成活率可高达99%以上,高于经过淡化的蟹苗。

3、酸碱度

在过碱或过酸性环境中河蟹对低氧的耐受力、脱壳率和掠食率均下降,并影响河蟹甲壳钙质的沉淀。幼体培养期间PH值一般要求在7.5-84之间,即中性或若碱性。如果水质呈酸性,可用适量生石灰调节。

4、光照

光照可促进河蟹对钙的吸收,促进甲壳生长。此外,光照还可促进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容氧量。河蟹喜弱光,昼伏夜出。交配时对光照要求不高。胚胎早期基本处于黑暗状态,后期则需要适当的光照。幼体阶段,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一般在2000-6000勒克斯,随着幼体日龄的增加,光照强度也要相应的增加。

5、氧气

螃蟹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水中溶解氧大部分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中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适合河蟹生长。水中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下,螃蟹就会浮头上岸不吃东西,对河蟹的脱壳生长、变态会起到抑制作用。

6、水草

水草是河蟹的饵料和隐蔽栖息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能吸收利用水中多余的营养物质以净化水质,能作为河蟹的支撑物便于河蟹上下活动,能防风浪,保持水质清新。因此,养蟹水域一定要有水草。河蟹养殖以沉水植物为主,也可以辅以小量漂浮植物。常见水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茭草、眼子菜、水花生和浮萍等。

7、水质

河蟹喜欢清洁、无污染、溶氧高的水质,水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以0.6-1.2为宜,根据季节与气温而定,夏季气温高要深点,春节气温低要浅点,以微流水最佳。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螃蟹花用大部分时间在寻找食物,它们一般并不挑食,只要螯能够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小鱼虾是它们的最爱,不过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于连动物尸体或植物都能吃。

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它最爱吃的是螺类。喜欢螺蛳、小蚌、小鱼和南瓜、煮熟的土豆、饭渣、面包渣等等。

螃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具体养法如下:

1.准备缸。养相手蟹首先要准备一个合适大小的缸,可以根据蟹的大小和数量来选择。

2.缸底放上沙石。在缸底放上沙石铺底,也可以防放置一些沉木,既好看也能让相手蟹在上面爬着玩。

3.加水。向缸内加水的时候注意,一般都会使用自来水,由于自来水还有氯,因此自来水要在阳光下晒20个小时左右,另外在水里加入一些海盐会更好。

4.食物。给相手蟹喂食非常的简单,普通的蔬菜、肉类、米饭等等都可以,注意食物中不能含有食用盐和油,一定要是纯粹的菜或饭,当然直接买龟料喂也可以喂养时间选择傍晚前后。

5.阳光。养在缸里的相手蟹也要适当的晒晒阳光,注意时间不要太长,一天四五个小时即可。

6.换水。相手蟹夏季和秋季摄食量增大排泄物也多,另外温度高水质下降很快,这时就要两天换一次水,冬、春季节一周换一次即可。

螃蟹怎么养殖的

操作方法

01

螃蟹在家里养殖的话需要准备一个小盆或玻璃缸,最好是透明的,方便观察螃蟹的一举一动,小盆里面放一些细沙;

02

加入适量的盐水,一般没过螃蟹的壳就可以了,让螃蟹可以解除空气呼吸(盐不能加的太多,加少量盐只是为了给螃蟹消毒,防止病毒);

03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你可以为他们吃鱼,生鱼、鱼干都可以,也可以喂一些红虫、虾米、螺丝·蚌肉之类的,最好经常搭配些草类喂,苦草、伊乐草等,投喂时注意要适量,防止过多食物沉积在底部发酵产生有害微生物,投喂时随着夏秋两季水温的变化适当调整投喂次数;

04

螃蟹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但是还是要经常拿出去晒晒太阳,切记不要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面,高温容易杀死螃蟹;

05

螃蟹喜群居,所以喂养时最好多买几只一起喂养,这样增大了螃蟹的存活率;

06

定时换水,清洗小盆或玻璃缸,每隔一段时间帮螃蟹洗下澡,帮螃蟹清洗时最好用手固定住螃蟹(小心不要被夹了),用牙刷轻轻的洗刷螃蟹全身,不要忘记一些死角,刷完以后用水冲一遍就可以放到喂养的盆里了;

螃蟹养殖要求

1、容器合适

想要螃蟹养不死,首先要给螃蟹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容器,如果螃蟹数量过多,可以将它分散养殖,不能让容器内的螃蟹过于拥挤,若是担心螃蟹会逃跑,可以在容器上方覆盖一层纱布或纱网。

2、水质要求

养殖螃蟹的水可以使用自来水,但需要先将水放置三到四个小时,然后再倒入容器内,如果是河蟹,用清水养殖即可,若是海蟹,则需要在水里放盐,此外要注意水的深度不要没过螃蟹。

3、摆放位置

将装有螃蟹的容器摆放在阴凉处,切忌把它放在阳光下,以免阳光直射,导致容器内的水温过高,造成螃蟹死亡,也不能在容器上方加盖,导致容器内的氧气稀薄,造成螃蟹死亡,此外要给螃蟹每天换一次干净的水,保证水质洁净卫生。

畜牧养殖


螃蟹养殖难不难,螃蟹养殖难不难做
  • 海水香螺养殖,香螺养殖海水咸度
  • 海水香螺养殖,香螺养殖海水咸度 >> 海水香螺养殖,香螺养殖海水咸度...

    螃蟹养殖难不难,螃蟹养殖难不难做
  • 养殖场兔疫苗,养殖兔子疫苗哪里买
  • 养殖场兔疫苗,养殖兔子疫苗哪里买 >> 养殖场兔疫苗,养殖兔子疫苗哪里买...

    螃蟹养殖难不难,螃蟹养殖难不难做
  • 沭阳大型养殖基地,沭阳养鹅养殖基地
  • 沭阳大型养殖基地,沭阳养鹅养殖基地 >> 沭阳大型养殖基地,沭阳养鹅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