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无公害高产养殖关键技术问答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
拼多多超高产奶牛可以喂五次
高产奶牛育种方法
这是经常讲的选种选育,产奶量是一个遗传性状,通过不断的筛选,最终提高牛群的整体产奶量。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的理论与实际
我自己以前养过土种黄牛和奶牛,我的邻居现在养殖西门塔尔肉牛,就我个人和别人的实际养牛经验来看,养牛很难做到一牛多胎,换句话说,几乎做不到。牛在自然受孕的情况下,产双胞胎的几率为五万分之一,况且生的时候还不一定能活。如此低的产多胎率,绝大多数养牛户都不抱希望。那么,是不是说养牛就无法做到一牛多胎了?其实也没有这么绝对,因为现在已经出现让牛产双胞胎的人工技术了,只不过风险较大,需要专业人士操作。
这项一牛多胎的技术叫胚胎移植。方法倒没有多繁琐,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胚胎放进母牛的子宫里面让它孕育出小牛犊,从理论上来讲,一般放进几个胚胎就可生出几头小牛犊。但还是那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必须要有专业且技术经验丰富的兽医才能完成操作过程,难度非常大。
话说一牛多胎的技术虽然也能实现,但是在实际养牛的过程当中却根本无法普及。归根结底,它还存在着以下几点劣势:
1.价格较高,技术还不成熟。有人做过咨询,给母牛做一次胚胎移植大概需要5千以上的费用,不划算。
2.母牛产多胎的后果是母牛非常容易发生难产,搞不好大牛和牛犊都要死亡,风险实在太大,养牛户不敢这样做。
最后总结:我一直认为一牛多胎技术就是个噱头,完全没有半点实际作用。现在的牛价很高,养殖户只要能保证一头繁殖母牛一年生一头小牛犊利润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没必要刻意追求多胎技术。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视频
带壳播种:花生壳腐烂后,能给花生补充养分,并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繁茂。 催芽播种:对花生进行催芽处理后,方便后期的养护管理。 用秋花生作种:秋花生的脂肪比少,但亲水性的淀粉和蛋白质多,有利于根系生长强健。
将花生带壳播种能增加植株的产量,因为花生壳腐烂在土壤内,既能给植株补充养分,又可以改善土壤根系的透气条件,有利于花生的生长繁茂,从而提高植株的产量,此外带壳播种的花生,比不带壳的齐苗时间早三到五天。
养殖奶牛技术
根据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规定,成年奶牛维持状况下,日粮干 物质中的产奶净能需要为5。 7〜5。 8兆焦/千克,粗蛋白需要量为 7。 4%〜7。 5%,带穗青贮玉米干物质中产奶净能和粗蛋白含量分 别为5。
5兆焦/千克和8。 3%,因此,对于干奶牛只喂粗词料即 可满足需要。 奶牛每产1千克标准乳(乳脂率4。0%,乳蛋白含 量为3。 4%)需要3。 14兆焦产奶净能,85克伺料粗蛋白,干物 质的采食量增加0。
0 4〜0。 45千克。折算奶牛每产1千克奶需要增 加的伺料中应含产奶净能7。4兆焦/千克干物质,粗蛋白 20。0%。可见,随着奶牛产奶量的增加,要求饲料总的能量和蛋 白质含量相应升高,精料的比例也增加。
如果青粗料每天饲喂量 为青草7千克与整株玉米青贮26千克;精料及添加剂选择玉米、 米糠与尿素为主。那么该奶牛的精料补充料饲喂量(千克/天) 即为:玉米3。 5,米糠4。
0,尿素0。05,食盐0。05,磷酸钙或骨 粉0。15,石粉0。25,复合添加剂0。20。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推广
养殖100头高产奶牛的话,一年最多可收入200万元左右。所以说,目前养殖高产奶牛就是种植“摇钱树”。因此,我们如果在大中城市及其周边郊区县(市),大力发展高产奶牛养殖业,再把奶产品综合加工搞上去,每年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保温。奶牛生活的适宜温度一般在4℃-20℃,低于0℃,会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秋冬季节的夜晚,要把牛舍内的门窗关紧,以防穿堂风侵袭牛身。栏内用长35厘米左右的草铺垫,要勤换、勤晒,保持柔软温暖。如垫草太少,牛易受冻、滑倒,引起关节损伤及乳房感染发炎。
饲料。要保证青粗饲料的供应。原则,会使母牛早期丧失生殖力,产奶量下降。所以必须喂大量的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再加适量精料、食盐、矿物质饲料,饲料要鹇,不能喂结冰的青贮料和给奶牛馔用冰块的水,否则会消耗奶牛热能,招致肠胃疾病,使怀孕母牛流产。精饲料最好拌成温度在30℃-70℃间的热汤料为宜。
运动。白天将牛放出室外,至少有8小时露天活动。否则,会导致牛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生产性能,降低产奶量。运动之后,让奶牛安静休息。
刷身。为加快奶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力,应在喂完饲料后每天给牛刷身两次,这样还会使奶牛性格变得温顺驯良。
1、品种选择 要选中国黑白花奶牛,外貌有以下特征: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乳房大而丰满,向前后延伸,乳头大小适中,乳静脉明显,乳井大而深,四肢健壮结实,姿势良好,毛色黑白花片分明。生产性能较好:奶牛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泌乳期为270-305天,产奶量为4500千克左右,平均乳脂率3.4%。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强,利用年限长,遗传性能稳定。
2、牛舍建造 依农户庭院结构,可将牛舍建造在空闲地带,以砖瓦结构为宜,一般农户奶牛饲养规模为7头较合适,占地面积每头牛@平方米,连同饲槽及送料道可建75平方米,如果有空地可作运动场,房舍的门窗设置要合理,保证夏季通风凉爽、不潮湿,冬季宜采取保温设施。
牛舍内粪尿沟要畅通。青干草、麦秸秆等可搭垛贮存,可选择在户外空闲地带。玉米青贮窑可选择在户外建造,如果庭院无法设运动场的,可定期定时驱赶牛群到户外活动,保证运动充分。总之,布局要合理、管理要方便、大小要适宜。
3、饲养管理 成年奶牛要进行生产,应该根据其自身和生产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进行日粮配合,满足其营养需要,其日粮应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
4、疾病防治 奶牛一旦发病,要及时与当地兽医站联系,请有经验的兽医进行仔细诊断,判断是普通病还是传染病。
高产奶牛的培育
加强干奶期的饲养。对妊娠母牛分娩前75—90天开始停奶,保证有60—70天的干奶期,在此期间要保证妊娠母牛每天吃3—5公斤混合饲料和10公斤的青贮料,使母牛为下一个泌乳期贮备足够的营养物质。
护理好产犊后的母牛。母牛产犊后乳房水肿,为了使其迅速恢复正常,每天可挤奶3次。其方法是,产后第1天每次挤奶2公斤,够犊牛吃即可;第2天每次挤奶占泌乳量的1/3;第3天1/2;第4天可全部挤干净,同时,要对乳房热敷和按摩,每次挤奶按摩与热敷要持续15分钟左右,母牛产后3天内可喂给优质干草,5天后逐步增加精料和多汁饲料,精料增加的数量要控制在每天1公斤左右,要等到乳房水肿全部消失,乳房变软,才能把日粮增加到母牛产奶量所要求的标准。
发挥奶牛最大的产奶潜力。产犊15天以后,把饲养标准提高15—20%,过3—5天后,若奶量继续上升时,应把饲养标准再提高15—20%,直到产奶量不再上升时为止。奶牛饲料中应增加适口性强的多汁饲料,如甘薯、胡萝卜等。泌乳期最初期2—3个月是固定的提高产奶量的最适合时期。
引导饲料。提早增加精料量,以适应产犊后产奶的需要。但日粮中精料比例不宜过高,否则会因蛋白质及磷酸过多,使母牛体内呈酸性反应,造成母牛早期失去生殖能力,同时,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等疾病,使产奶量及体质下降。母牛产犊前2周按体重1-1.5%给予精料,产犊后按每产3公斤奶给1公斤精料的比例添喂。要防止牛过肥,还要特别强调粗料的品质和采食量。采用此法后,大多数母牛可提早出现泌乳高峰,提高了泌乳期的总产奶量。
诱导饮水。其方法:用大麦、玉米面、豆饼等与水以1:10的比例调成糊状,让牛饮用,可提高产奶量。
多次挤奶可增加奶牛产奶量。奶牛在每次挤奶后的4—5小时,乳汁生成最旺盛,及时挤奶能保证乳腺泌乳经常继续较高速度。国内实践表明,改2次挤奶为3次挤奶,可增加产奶量11%。一般高产奶牛,或正处于泌乳盛期的母牛,每天可挤奶3次,干奶前或日产奶量不足10公斤的母牛,每天挤奶2次。
按摩乳房。初产母牛从妊娠5个月以后开始按摩,到产犊15天停止,每天早、中、晚各按摩1次,每次5分钟;经产母牛从干乳后的第10天开始按摩,最初5天,每天早晨按摩1次;第2个5天,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以后的30天,每天早、中、晚各按摩1次,到分娩前10天停止按摩,可以提高产量10—15%左右。按摩时,先用毛巾蘸上50—55℃的温热水进行擦洗和热敷,而后进行按摩。
喂小苏打和胡萝卜素。从产犊前10天开始喂小苏打,一直喂到产奶高峰时,每天的喂量可占精料量的0.8—2%。在产奶前30天至产后90天的乳牛日粮中,每天增喂7克胡萝卜素。还可在日粮中添喂反刍家畜新型促长剂磷酸脲,每天每头奶牛补饲磷酸脲150克,日产奶量可增加1.33公斤,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提高10%和8%。
奶牛养殖技术奶牛饲养管理方法
奶牛养殖要高质更要高量
奶牛养殖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最少的饲料消耗获得最多的奶牛养殖产品,最大的经济效益。科学饲养适当的混合精料和青粗饲料,不仅能提高产奶量和高质量的繁殖,还能延长奶牛寿命。要保证和提高奶牛群的质量,我们过去常常是片面地求奶牛数量,而忽视奶牛质量。一提起奶牛生产,总是强调年末存栏多少,总增多少。结果是奶牛数量虽有增加,但是由于饲料消耗大,饲养成本高,导致商品率低,严格地说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方法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以供饲养户参考:
奶牛养殖技术要领
养奶牛一定要把好品种关
好的奶牛品种是养好奶牛赚钱的前提条件。中国荷斯坦奶牛(俗称中国黑白花)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奶牛品种,其产奶性能非常优良,在我国北京、上海等规模化奶牛饲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其平均每头年产奶量已达8000公斤,个别高水平奶牛场已把每头年产10000公斤作为近二三年的奋斗目标。农户想从事奶牛饲养,一定要认清品种,一定要选购中国荷斯坦奶牛。
奶牛高产技术
(一)技术要领
1、正确按摩乳房,传统奶牛饲喂对按摩不重视,即使按摩,方法姿势有误,时间掌握不好,有的甚至在挤前揉几下乳房完事,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
正确的按摩方法:挤奶前用双手按摩乳房表面,以后轻按乳房各部,使乳房膨胀、皮肤表面血管努张,呈淡红,皮温升高,触之很硬,这是乳房放乳的象征,要立即挤乳。挤奶前的按摩时间掌握在2分钟左右。
2、高效挤奶
从乳房中挤出的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贮留在乳房中的,另外是一面挤奶一面分泌的,若挤奶不当,奶就很难全部挤出。只有掌握正确的挤奶方式,符合泌乳的生理,才能取得最佳泌乳效果。手法及要点:首先两手伸开紧靠乳头管与乳池间的通路封闭,然后用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以此为顺序压榨乳头,使乳头管中牛奶全部压出;而后手指全部放松使乳池中的乳再次填满乳头管后,接着进行第二次压榨,如此反复,直到把奶挤净为止。其要点一是阀门关紧,二是用力恰当,三是与乳头的排乳速度合拍。要求每分种挤奶次数80?120次,挤出牛奶1.6?2.2千克。
(二)饮水技巧
水是牛的必需营养物质,乳牛缺水引起疾病要比缺乏任何营养出现快而严重。牛乳的87%由水组成。实验表明,能给牛创造自动饮水条件比每天固定2?3次饮水多饮水20%左右。另外,当气温在12℃以下要给牛饮温水。
(三)产后保健
1、分娩后给母牛喂30?40℃麸皮盐水。其中麸皮约1千克,盐约100克,水约10千克。
2、母牛在产后一周内,按照母牛体质恢复状况给料。
(四)合理调整营养配比
奶牛要多产奶,最终靠的是营养的全面和合理的配比。传统奶牛饲喂多存在日粮不全、营养不够;部分营养偏多,严重浪费;部分营养供给不足,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因此不同的产奶时期按照不同的营养要求合理配比饲料。
引导饲养法
用较少的粗饲料和较多的精饲料合理地强化泌乳母牛的日粮,在适当的泌乳时期,用于合适的母牛,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具体作法是从母牛干乳期的最后两周开始,即产犊前10~15天开始,每天喂给1~1.8公斤精料的基础上,以后每天增加1/2公斤,直到母牛采食精饲料的数量达到体重的~1% 为止。这种饲养法能使母牛的瘤胃微生物在分娩前较早地适应高精料的瘤胃环境,诱导母牛多吃精料,可使母牛产犊前在体内贮备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便在产犊后,产奶高峰时提供丰富能量和蛋白质。
挑战饲养法
具体作法是干乳期前6周(45天)基本上喂给优质的粗料(主要是青干草)可少喂精料。后两周开始每天增喂精料1/2公斤,直到吃到体重的1%~1.2%的精料时为止(最多不超过5~ 6公斤), 产犊后至第二周为止继续按每天 1/2公斤精料增加,两周以后让牛自由采食,但最高的精料日喂量不超过15公斤。在饲喂上一定要将精粗料混合拌匀,不要用精料单独喂。
高产奶牛阶段饲养
“阶段饲养”法,将奶牛一个泌乳其划分成若干泌乳阶段,并根据高产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给予不同的营养水平, 充分发挥其产奶遗传潜力,获得高产。同时经济地利用各种饲料,达到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奶牛养殖学问多,奶牛养殖技术推广难,奶牛饲养管理要标准,发展奶牛生产,当然要重视奶牛数量,尤其是在我国奶牛业不够发达,奶牛数量少的情况下, 要发展奶牛数量,更要高度重视奶牛质量。数量必须以一定的质量为前提,没有好的质量,数量往往失去其意义。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培训
(1)合理的分群饲养
在奶牛生产中,按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分群饲养。一般可分为犊牛群(1~6月龄)、育成牛群(7~14月龄)、青年牛群(15~24月龄)、产奶牛群、干奶牛群、产犊(围产期)牛群。较大规模的奶牛场还可将产奶牛群分为高产牛群、中产牛群和低产牛群;青年牛群还可分为待配牛群和重胎牛群。规模小的场也可将育成牛和青年牛混合饲养。
(2)牛群的合理结构及周转计划
奶牛场应调整牛群各胎次间的比例,淘汰与更新比例合理,对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如以育种为主要目的,成母牛在牛群中比例不宜过大(50%)。如以产奶为目的,则成年母牛在牛群中占的比例应较大(60%或更高),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为使牛群能逐年更新,保持群体的稳产高产,各胎次应行合理的比例。一般情况下,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35%~40%,3~5胎母牛占40%以上,6胎以上占20%,年淘汰更新比例可控制在20%左右,牛群平均胎次为3.2~3.8次(年末成母牛总胎次/年末成母牛总头数)。尽量保证主动淘汰,减少疾病带来的被动淘汰,以保持牛群的高产、稳产和优质。
编制全年周转计划,先对奶牛场的基本情况作出全面的详尽了解:①上年各龄牛(胎次)头数;②本年度各龄牛的升级,转群牛头数(特别是青年牛转群头数);③育成母牛及成年母牛的妊娠、产犊日期及全年繁殖率;④犊牛、育成牛的育成率及成年母牛、初孕牛的死亡率;⑤调入或购入计划;⑥对淘汰或出售的奶牛须经详细调查(产量、乳头、肢蹄、繁殖与健康状况)、分析、审定。应依据发展和改良计划,对老、弱、病、残及低产牛及时淘汰;⑦淘汰更新比例。掌握以上情况后,即可得出牛群全年周转计划。
(3)产奶量计划
产奶量计划是制订牛奶供应计划、饲料计划、联产计酬以及财务管理的主要依据。奶牛场每年都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场情况,制订每头牛和全群牛的产奶计划。
编制牛群产奶量计划,必须具备下列资料:①计划年初泌乳母牛头数和去年母牛产犊时间;②计划成年母牛和育成牛分娩的头数和时间;③每头母牛的泌乳曲线;④奶牛胎次产奶规律。
制订产奶计划时,应考虑泌乳月:①母牛现处于第几个泌乳月,前几个月及本月的平均日产奶量。同时考虑每头母牛的个体特性。②年龄和胎次:荷斯坦奶牛通常第2胎产奶量比第1胎高10%~12%;第3胎又比第2胎高8%~10%;第4胎又比第3胎高5%~8%;第5胎比第4胎高3%~5%;第6胎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荷斯坦牛1~6胎的产奶系数分别为0.77、0.87、0.94、0.98、1、1。③干奶期饲养管理情况及预产期。④母牛体重、体况及健康情况。⑤考虑本年度饲料情况和饲养管理有哪些改进措施。
(4)繁殖计划
繁殖是奶牛生产中联系各个环节的枢纽。繁殖与产奶关系极为密切,增加产奶收入和增殖犊牛的收入,必须做好繁殖计划。
俗话说:“抓奶先抓配”。实践证明,一群牛如果繁殖不正常,是不会取得高产的、更不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①编制繁殖计划,首先要确定繁殖指标。最理想的年繁殖率应达100%。产犊间隔为12个月,但这是不易办到的,所以要适当放宽些。一般来说,年繁殖率最低不应低于85%(育成牛95%,经产牛80%),产犊间隔不宜超过13个月(高产牛例外)。产犊间隔越长,饲料费及其他费用开支越大。所以,屡配不孕母牛,应及时淘汰。其次,产犊季节安排适当,南方因夏季炎热要避开,要求产犊季节安排到9月份以后至次年的一季度,这样既有利于管理,也有益于提高繁殖率、产奶量。
②编制繁殖计划,还要根据母牛繁殖记录,查清每头成乳牛或初孕母牛当年或去年配种及妊娠的准确时间,并推算其产犊日期、产后发情配种时间以及妊娠时间等。同时,还应考虑当年达到配种年龄的青年母牛,亦应参加配种繁殖。
③在掌握每头奶牛繁殖的基本情况后,即可对全群奶牛的繁殖状况进行汇总,并编制全年繁殖计划。
(5)饲料计划
饲料是奶牛场一项最大的支出,约占牛场成本的60%,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对饲料的计划采购、保管予以高度重视。
①饲料使用计划
编制饲料计划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应根据奶牛饲养标准和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确定奶牛采食量,一般应比标准提高15%~20%。二是确定各类牛的头数及日粮组成。三是成母牛的产奶计划。四是结合牛群营养状况、饲料价格、来源等进行调整,并考虑到食盐、钙、磷等矿物质饲料的供应。达到不仅符合饲养标准(提高15%~20%)的各项要求与各种特殊情况的追补,还要注意各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更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五是在牛群结构没有大的变动时,上年的饲料使用量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上述情况计算一年全场的各种饲料使用计划,并列出每个月的供应量。奶牛主要饲料的全年需要量也建议按下列方法进行估算:
A.混合精料
成母牛基础料量=年平均饲养头数×2千克×365天
产奶料量=全群全年总产奶量/(2.5~4)千克
育成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2.5~3)千克×365天
犊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1.5千克×365天
B.玉米青贮
成母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20千克×365天
育成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15千克×365天
C.干草
成母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5千克×365天
育成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3千克×365天
犊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1.5千克×365天
②饲料的采购与保管
A.饲料采购
根据饲料计划,除本场可供的数量和品种外,其余均要到市场上自行收购或订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落实供货基地:要了解饲料的产地、货源、质量、价格、数量、费用,并进行分析、对比、核算成本。筛选采购地点和确定数量。
签订供货合同:在掌握了货源地或采购成本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量,即可定出采购量,对质量、规格、价格、费用、运输、供货日期等均要予以明确,以达到成本低、质量好、调运方便的目的。
收购:这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性工作,要认真检查、准确过秤、验收,及时记账结算。
饲料新鲜:一定要及时采购饲料,保证质量和新鲜度,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B.饲料保留
精副料的管理:精副料进场要过磅,检查质量后收入仓库或副料池。应做到先来先吃。仓库管理与饲料间管理要分开,饲料间用料要向仓库办理领料手续,仓库每月要盘点结账,做到账物相符,每月要填报饲料统计月报。麻袋装运的精料应及时用掉,如堆放时间较长的应定期翻堆。库内精料堆放要整齐,桩脚不宜过大,最好2~3包宽一排,排与排之间稍留空隙以利通风,便于清点。不同品种要分开堆放,并分别插有记录牌,写明品种数量及进库日期。库房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保持干燥,防止霉变。饲料间要定期打扫卫生。仓库与饲料间要有防鼠、防雀设施。贮存副料的缸池要有顶盖,以保鲜为原则,不宜积压,防止变味发臭影响口味以及霉变。不能喂霉变饲料,夏季对副料尤应注意保管,防止酸败变质。要求做到均衡进货。最好能有两个以上的贮放池、可以轮流存放,用完后须随即清洗,如果稍有存余也须全部出清,在下次喂料时用掉。各品种精料应有日耗7~10天的最低库存指数(按进货难易程度决定),当库存近似或低于此数时,即应采取逐步更替换料措施,以防品种突变而影响产奶量。
青干草堆放管理:青干草以干燥青绿色、柔软有芳香味、未经雨淋、无杂质的干草为上乘。田野的草比山区的草质量要好。收购时要做好质量检查,必须按质论价保证质量。青干草的含水量宜在15%以下,15%~17%为较干,17%~20%为潮,20%以上不应收进。收购时间可在7月份提早组织进行,青干草进场须组织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整理堆放,加强检验、上垛、排水、通风、结顶等工作。堆放场地须略高于周围环境,周围有排水沟渠。青干草堆场要有消防设备,并设有防火标识等,专职人员应经常观察草垛情况,防止发生自燃事故。
(6)防疫消毒计划
①定期防疫
奶牛的烈性传染病种类较多,近年来旧的传染病未能扑灭,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随着流通渠道的增多,从一个地方传染到另一个地方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养牛场必须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定期接种适当的疫苗,以增加牛只的抗病能力。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可以到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咨询,并将常年免疫计划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②定期检疫
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都能用特定的方法进行检疫,对健康牛只每年按期进行检疫,以便及早对呈现阳性反应的牛只采取措施。
A.结核病检疫
凡结核病阴性反应牛群每年应检疫2次。如在检疫时出现阳性反应或临床有结核病症状时,应及时淘汰。对结核病检疫发生可疑反应时,隔1个月后再进行检疫,如仍为可疑反应,两次可疑应作阳性处理。连续3年检疫没有发现阳性牛的牛群,可每年检疫1次。
B.布鲁氏菌病检疫
布鲁氏菌阴性牛,每年应检查1次。对可疑反应牛只应立即进行隔离,1个月后再进行复检,如仍为可疑反应,作阳性反应牛,立即淘汰处理;如连续2次均为阴性反应,即为阴性牛;犊牛满4~5月龄时,即应进行布鲁氏菌病初次检疫。
C.寄生虫检查
每年应定期进行体内寄生虫核查,病牛应及时治疗和处理。
③定期消毒
制订消毒计划,圈舍及运动场所每周消毒1次;环境每月全面消毒1次;传染病高发季节及动物防疫部门规定的夏季、冬季集中消毒期间,每天消毒1~2次。
(7)财务管理
①财务计划
A.收入项目
产奶、公犊牛、淘汰牛、粪便等收入计划。
B.支出项目
饲料、兽药、职工工资、水电费、设备维修等支出计划。
C.净利润
收入项目减去支出项目。
②财务成本分析与核算
按照国家规定,成年奶牛、初孕牛、育成牛、犊牛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其项目包括工资福利、饲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医药费、牛群摊销费(指成年母牛转群的成本,应按期折算提取费用。如一头初孕牛作价按1.1万元计,淘汰残留费按2000元计,其余平均6年摊销,则每年应摊销1500元)、折旧费、修理费、转群差价(即牛群的实际差价,如转群价为1万元,高于1万元、高出部分列入当年成本,低于1万元时不计赢利,余额加入奶牛专用流动资金)、其他费用。
③经济效益的预测
A.支出部分
每头牛的支出部分主要包括购进牛的费用,饲料费用,牛群成本费,人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其他直接费用等。
B.收入部分
主要包括出售牛奶、牛肉、犊牛、淘汰牛及牛粪等收入。每头成年牛的总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即为纯效益,按照饲养头数总数计算全场(户)效益。
C.降低成本的途径
实行科学养牛,提高产奶量、产肉量,降低饲料消耗,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性能;实现机械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设备,以减少折旧费用;加强卫生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严格控制间接费用支出;选择奶牛高产品种;减少饲料在运输、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根据饲料的可替代性,选用价低而又富营养的饲料,大力种植优质牧草,可以提高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同时可以节省饲料费。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