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蜜蜂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蜜蜂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中蜂群繁殖得快与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中蜂王,既有很强的产卵力,又会迅速发展群势,还能维持大群。而且工蜂的产集力也强,出勤积极,不易产生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好中蜂应做到:新王产蜜,强群育王,早养王,早分蜂。换王和培育新王最好抢在出现分蜂热之前较为适宜
2.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弱小的蜂群是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坚持常年饲养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一般来说,在流蜜期,中蜂应有6-7脾足蜂的群势,丰收就有把握。培育强群除了有优质的蜂王外,还要控制好分蜂热,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保持群内饲料充足,适时奖励饲喂。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蜂群的产集力和繁殖速度,使蜂群由弱变强,经常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更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就会导致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产,甚至产生盗蜂和飞逃。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饲养中蜂者必须遵循“该取则取,该喂则喂“的基本原则,除收蜜季节外,一般时期都要保持巢内有封盖贮蜜,而且,在中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
4.中蜂喜欢密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囊状幼虫等敌害和病害的侵犯,也有利于保温和保湿。实践证明,在流蜜期密集群势,能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冬密集群势,可减少饲料消耗量,安全过冬;渡夏期密集群势,能够防止蜂群早衰和病虫害的侵入
5.越夏是我省饲养中蜂的难关。夏季气候炎热,最高气温常达38℃以上,而每年7、8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气,有的地区,当夏季主要蜜源过后,有一个月左右的蜜粉源稀少期,蜂王产卵下降甚至停产,敌害增多。因此,有“宁越三冬,不度一夏”之说。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群势削弱和逃亡,给生产带来损失。所以,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要注意遮荫降温、喂水防旱、适时扩巢、严防敌害、防盗控逃和保持蜂群安静
蜜蜂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是什么
1、农药的种类及对蜜蜂的毒性
农药的种类很多,其中杀虫剂对蜜蜂毒性较大。根据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大小,可将农药分为高毒类(狄氏剂、敌敌畏、涕灭威等)、中毒类(氯丹、三硫磷等)及低毒类(滴滴涕、尼古丁等)。这些不同种类的农药喷洒到植物上以后,有的是通过蜜蜂采粉和采蜜或巢内的清洁活动,直接吞食药物,产生胃毒作用;有的是与蜜蜂体壁相接触而产生的触杀作用:有的是通过蜜蜂气门进入其体内而产生的熏杀作用。农药进入成年蜂体内,有可能只侵犯消化道,造成其麻痹或肌肉上的毒害,使成年蜂无法获取所需的营养,腹部膨胀,脱水死亡。更为常见的是,农药以各种途径侵害蜜蜂的神经系统,以致蜜蜂的足、翅、消化道等失去功能而死亡。
2、蜜蜂农药中毒的症状
蜜蜂突然大量死亡,蜂群越强,死蜂越多。死蜂多为采集蜂,不少采集蜂死于蜂场附近和蜂箱周围,有的死蜂后足还带有花粉团。中毒蜂在地上翻滚、打转、痉挛、爬行,身子不停地颤抖,最后麻痹死亡。死蜂腹部内弯,翅膀张开呈“K”字形,吻伸出。蜜蜂采集秩序混乱、漫天飞舞、追蜇人畜。开箱检查,箱底有大量死蜂,箱内蜜蜂性情暴躁,爱螫人,提脾检查,可见大量蜜蜂无力附脾而掉落箱底;巢房内的大幼虫“跳子”至巢房口或脱落出来。中毒严重的蜂群,有的全群离开巢脾,爬出巢外在巢门口附近或箱底聚集成团。
有机磷农药中毒典型症状是:蜜蜂身体湿润、精神萎靡不振、腹部膨大、围绕打转,大部分中毒蜂死于箱内。
有机氯农药中毒典型症状是:蜜蜂尾部拖地,中毒蜜蜂异常激怒,爱蜇人,部分蜜蜂死于箱外或回归途中。
3、从根本上避免蜜蜂农药中毒
解除蜜蜂农药中毒,无较好的显效药物,关键是做好预防。养蜂者应及时与施药方协商,保证蜜蜂对植物的授粉作用的同时,有效避免蜜蜂受害。
①使施药方了解花期施药的弊端:会驱散或毒害授粉昆虫;药液喷到花柱上影响受精,致使作物结果少或籽粒不饱满,影响作物产量;农药残留在果实中,有害于身体健康。
②避免在农作物、果树等开花期施用农药,在花期前与在花期后喷药具有同等效果的,尽可能在花期后喷药;喷粉与喷雾均有效者,采用喷雾方法:不得不在花期施药的,选择对蜜蜂低毒或残留期短的农药,同时,尽量采取统一行动,一次性施药,避免给蜂场造成更大损失。
③根据蜜源作物的丰盛度和对蜜蜂的吸引力,选择施药时间。阴天、清晨和下午5点后大多数蜜蜂不采集时施药相对安全。
④在不影响农药药效的前提下,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驱避剂(石炭酸、硫酸烟碱等),避免蜜蜂采集。农药的施用剂量应是对蜜蜂最安全而又能对病虫害达到防治效果为佳。
4、预防蜜蜂农药中毒的措施
在花期施用农药,施药方应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周围5公里内的养蜂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①若施用农药长效期超过48小时,在施药的头一天,最好将蜂群搬离施药地点5公里外的地方,待药液毒性残留期过后再搬回。
②若药效期短,或一时无法搬离,可采取蜂群幽闭的方法,幽闭的时间,根据各种农药残效期的长短而定,同时做好蜂群的通风降温工作,保持蜂群黑暗、安静,并保证有足够的蜜粉。
③在有足够空箱的条件下,蜜蜂可采用减弱群势的方法来控制采集蜂出勤。在施药的当天早上,将群势较强的蜂群均等分为2~3群。蜂王留在原箱继续产卵繁殖,由于群势减弱,出勤蜂少;提出新箱的蜂脾无蜂王,出勤蜂也不多。农药残留期过后,提于新箱的蜂脾,清除急造王台后,用间接合并蜂群的方法并回原箱,恢复原有的群势。
5、蜜蜂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
发生农药中毒的蜂箱,如果损失的只是采集蜂,箱内没有带任何有毒的花蜜和花粉,而且箱内具有充足和无毒的饲料时,就不需要任何处置。如果蜂儿和哺育蜂也中毒,要求不仅迁移蜂场,而且要首先提取被农药污染的蜜粉,饲喂1∶1稀薄糖浆,在尽快查清农药种类的基础上,急速用药物解毒。如果是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按每群蜂用阿托品(0.3毫克/片)2~3片或针剂(1毫克/毫升)1支,温开水融化,对入0.3千克蜜水中,混匀后淋撒在巢脾上或蜂路间,让蜜蜂采食。如果是有机氯引起的农药中毒,按每群蜂用20%磺胺塞唑钠注射液3~4毫升或片剂1~1.5片,融化后对入0.3千克蜜水中饲喂蜂群。也可用金银花、甘草、绿豆解毒。金银花、甘草加水共煎煮取汁,绿豆粉碎后加热开水搅拌滤汁,然后将二者药汁混合对入适量蜂蜜饲喂蜂群。喂药4小时左右,如继续死蜂,再行喂药,直至无死蜂为止。
蜜蜂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中蜂囊状幼虫病
【防治】
1.方法是用水把花粉发散、加糖,要发酵一晚也行,发13公分左右口径小碗一碗花粉,加病毒唑针剂3支,头孢胶囊3粒,一次可喂10-15脾蜂,吃完再加第二次,加在巢框梁上,和春繁喂花粉一样操作。
2.因为中囊往往会和欧幼,或者其它细菌性烂仔一起发作,所以治病毒的药和治细菌的药需要一起使用。
3. 这样喂4次后,脾上一般就不再有病虫,如果见到封盖子成片,蜂量逐渐增加,病也就基本好了,我有群花了比其它群多一倍的时间喂药,才基本好了,这个是比较顽固的情况。
4.喂药的时候能做到关王,换箱,换脾,当然就效果最好了。因为中囊病毒是经过工蜂在传染,没被感染的工蜂去清理病虫,就被感染了,然后它又去采集,或者喂幼虫,就又感染更多的幼虫,更多的工蜂清理,感染就越来越多。如果关王断子,再加换脾,工蜂不再清理病虫,不再抚育新的幼虫,不再有幼虫发病,就切断了传染链条,喂药后,清理了工蜂体内病毒,然后再放王重新育子,就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防治】
西方蜜蜂上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不甚严重,通常无需治疗,多数蜂群可自愈。而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常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春繁及秋繁,而且病群几乎年年复发,难以根治。但由于病原对抗生素敏感,病群的病情用药物较易控制。需注意的问题是,要合理用药,严防抗生素污染蜂蜜。
⑴预防方法
①选育对病害敏感性低的品系;
②换王,打破群内育虫周期,给内勤蜂足够时间清除病虫和打扫巢房;
③病群内的重病脾取出销毁或严格消毒后再使用。
⑵施药防治
①抗生素糖浆配制常用土霉素(10万单位/10框蜂),或四环素(10万单位/10框蜂),配于饱和糖浆内喂病群,但易造成蜂蜜污染。建议配制含药花粉饼或抗生素饴糖喂饲。含药花粉的配制:上述药剂及药量,将药物粉碎,拌入适量花粉(10框蜂取食2~3 d 量),用饱和糖浆或蜂蜜揉至面粉团状,不粘手即可,置于巢框上框梁上,供工蜂搬运饲喂。
②抗生素饴糖配制224 g 热蜜加544 g 糖粉,稍凉后加入7.8 g 的红霉素粉,搓至硬,可喂50~60群中等群势的蜂群。重病群可连续喂3~5次,轻病群5~7 d 喂1次,喂至不见病虫即可停药。
蜜蜂 害虫
寄生蜂
寄生蜂会杀害害虫,但是不是直接食用,而是用寄生的手段。寄生蝇会悄悄躲到害虫的后面,轻轻地刺一下,这样就会有小寄生蝇进入到害虫体内,寄生蜂的幼虫在害虫身体里面啃食内脏,但这并不会让害虫死掉,直至寄生蜂幼虫食尽害虫,慢慢的化蛹羽化,钻出害虫的身体,害虫就会死掉。
食蚜蝇
食蚜蝇其实是很常见的,但是因为她的外形十分形似蜜蜂,所以很多人会将其当成蜜蜂。食蚜蝇的成虫十分轻盈,以采食花蜜为生,但是它的幼虫和蛆很像,总是在叶片上面蠕动,很多人会将其当成害虫,但是实际上它们是靠吃蚜虫之类的害虫存活的。
蜜蜂的病虫害
蜜蜂养殖防虫害方法:1.方法是用水把花粉发散、加糖,要发酵一晚也行,发13公分左右口径小碗一碗花粉,加病毒唑针剂3支,头孢胶囊3粒,一次可喂10-15脾蜂,吃完再加第二次,加在巢框梁上,和春繁喂花粉一样操作。2.因为中囊往往会和欧幼,或者其它细菌性烂仔一起发作,所以治病毒的药和治细菌的药需要一起使用。3. 这样喂4次后,脾上一般就不再有病虫,如果见到封盖子成片,蜂量逐渐增加,病也就基本好了,我有群花了比其它群多一倍的时间喂药,才基本好了,这个是比较顽固的情况。4.喂药的时候能做到关王,换箱,换脾,当然就效果最好了。因为中囊病毒是经过工蜂在传
密蜂的病虫害防治
你好,我是晴格格,我在东北认识一些蜂农朋友,就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蜂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我们能够尝到好喝的蜂蜜都是托了蜜蜂的福,但是蜜蜂也是很脆弱的,很容易感染疾病,蜜蜂螺原体病是由蜜蜂螺原体引起的一种发生在成蜂身上的病害,螺原体病原菌呈螺旋状丝状体,主要发生在早春时节,经常与蜜蜂孢子虫病和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同时发生,所以蜂农们一定要注意了。
患有螺原体病的蜜蜂会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飞翔的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动非常缓慢,不久就会死亡。死蜂大多双翅展开,口器伸出,发病严重的时候,不仅青壮年蜜蜂会死亡,连刚出生不久的幼年蜜蜂也爬出箱外死亡,导致蜂群群势下降,造成更大的危害,患病蜜蜂消化道出现的情况各有不同,有的中肠膨大呈现出灰白色,有的中肠缩小呈褐色,有的后肠充满稀黄色粪便,有的后肠充满混浊水状液。
蜜蜂螺原体病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螺原体病进行综合防治:蜜蜂螺原体病适合以综合防治为主,在蜜蜂越冬的时候选用优质饲料进行喂食,早春时节注意蜂群内的通风降湿,饲喂的同时添加一些抗菌素进行防治。
2. 对螺原体病进行药物防治:春季在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的时候,添加一些保蜂健、抗病毒1号和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在螺原体病发病的初期,需要根据病原种类使用相应的药物对蜜蜂进行对症治疗。
3. 加强蜜蜂的饲养管理:需要经常保持蜂群里有充足的饲料贮备,越冬时的饲料要求优质、足量。春季要注意对蜂群进行保温,并做到通气良好,防止蜂巢里的湿度过大,秋季要对巢胚和蜂具进行消毒。
4. 选育优质抗病的蜂种:淘汰掉抗病力比较差的蜂种,选育抗病力比较强的蜂群培育出新的蜂王,保持蜂群群势,增强蜜蜂的抗病能力,更换掉陈旧的巢胚和老弱的蜂王。
以上就是防治蜜蜂螺原体病的方法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吧!祝蜂农们养殖的蜜蜂都能健健康康的,多产出好喝的蜂蜜来!
蜜蜂疾病与虫害预防治疗
蜜蜂常见病虫有8个,分别是蜂螨、白垩病、爬蜂病、美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蜜蜂孢子虫病。蜜蜂常见病虫如下:
1、蜂螨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
2、白垩病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空气潮湿。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患病巢房封盖不蜜蜂常见病虫有8个,分别是蜂螨、白垩病、爬蜂病、美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蜜蜂孢子虫病。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粘性,易被清除。
3、爬蜂病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有的死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
4、美洲幼虫腐臭病夏季弱群易发病,在大流蜜期,病情减轻,甚至自愈。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4~5日龄幼虫易发病,封盖后死亡。发病的封盖房油亮发光,下陷,有穿孔。腐尸紧贴房壁,挑起有拉丝,褐色有鱼腥味。
5、中蜂囊状幼虫病南方2~4月与11~12月,北方5~6月,是发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见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子脾有插花子,房盖有穿孔,房内有尖头死幼虫,褐色无臭,易从巢房拖出。
6、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春季脾多于蜂的弱群易发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3日龄小幼虫易感染,4~5日龄死亡,虫体变淡黄色、黄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难闻酸臭味。
7、囊状幼虫病这个是病属毁灭性病害之一,传播快,流行迅,染病率极强。西吉县该病多发于春夏之交的5、6月份或秋冬之交的8、9月份。该病发生的季节性明显,与气候、蜜源以及群势关系密切。一般气温较高、蜜源好或贮蜜足、群势强大时不易发病。该病具有反复性,每3—5年就有一次发病高峰期。危害对象以中华蜜蜂为主,西方蜜蜂很少见有蜂群染病。该病发生时,群内秩序混乱,蜂群无采集、护卫能力,群内见子不见蜂,工蜂很少护脾,清巢能力差。如果防治不及时,常常全群覆没,损失极大。
8、蜜蜂孢子虫病发病季节及危害:该病多流行于春、夏季节,在越冬期较漫长的地区(如东北、西北)最为普遍,病情较严重。虽属慢性传染病,但可使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群势削弱。入秋后,该病逐渐减少。
蜜蜂病的防治
各地养蜂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为了防止药残和对蜂产品 的污染,总结了许多防控蜜蜂病虫害的中草药配方。笔者在长期的工作中,接触、收集了一些,现提供给大家,可在生产中试用。
(1) 蜜蜂囊状幼虫病虎杖30克,金银花30克,甘草12克。 或穿心莲60克。
以上两方任选一方,煎浓液,掺入白糖适量,搅拌 使其完全溶解,于傍晚饲喂蜂群,用量以蜜蜂当天能吃完为宜,勿
多,以防引起盗蜂,连喂10天为1个疗程。
每10框蜂用华千金藤10克,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50克
(干药),七叶一枝花0。 3克,五加皮0。
5克,甘草0。 2克。上述配 方经煎煮、过滤、浓缩,配成1 : 1白糖水饲喂蜂群,每群每次饲喂 500毫升,可连续饲喂,也可隔日饲喂,饲喂量以蜜蜂当日吃完为
宜,4?5次为1个疗程。
(2) 蜜蜂白垩病①土茯苓60克,苦参40克,加水1 000毫升 煎液,得药液500毫升。
枯矾50克,冰片10克,研成极细末,掺入 药液中,待其溶解后,隔日喷脾1次,连喷4?5次为1个疗程。病 情得到控制后,为防止复发,可间隔1周后再治疗2?3次。②春 繁时在巢门口内侧或箱底撒一把食盐(100?150克),使出入蜂巢 的蜜蜂均从盐粉上通过,这样就以蜜蜂为媒介,使盐粉遍布全巢, 因为食盐中的钠离子对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控制病
害发生的作用。
③用老的生大蒜,每群用0。5千克,去皮,捣碎,均 匀放于蜂箱内底板上,让蜜蜂自由舔食,每4天更换1次,连用4 次。④用1个左右的蒜瓣捣烂,加入适量水,喷洒蜂体和巢脾,箱
内四壁和巢门也要喷到,此法不会伤害成蜂和幼虫。⑤金银花6 克,连翘60克,蒲公英4克,川芎2克,甘草12克,野菊花60克, 车前草60克,加水2升,煎至1升,配成饱和糖浆饲喂蜂群,每3
天饲喂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⑥黄连、大黄、 黄柏各20克,苦参、红花、金银花、大青叶各15克,甘草10克,加 水1 000毫升,用微火煎至约300毫升时倒出药汁,再加水200毫
升,煎5分钟后倒出药汁,与第一次药汁混合备用。患病蜂群每天 用药汁喷脾1次,连用3天。⑦川楝子(苦楝树的果实)10粒(砸破),浸泡于250毫升60°白酒中,浸1周后用该酒喷脾,1周后可
控制病情。
⑧蜂胶1〇克,用95%酒精40毫升浸泡7天后去渣, 将去渣后的蜂胶液加100毫升50°C热水过滤备用。在晴好天气 脱蜂后喷洒巢脾至呈雾湿状为止,每日1次,连用7天。
(3) 爬蜂综合征①黄连、黄柏、黄芩、虎杖各1克,加水400 毫升煎至300毫升,倒出药液,再将药渣中加入300毫升水,煎至 250毫升,倒出药液,再加入水200毫升煎至150毫升倒出药液。
将3次所得药液混合后过滤,在晴好天气喷脾,每脾喷30毫升药 液,隔3天喷1次,一般3次可治愈。②大黄10克,用300毫升开 水浸泡3小时后倒出药液,再加入沸水200毫升,浸泡2小时后倒
出药液,再用200毫升沸水浸泡药渣1小时后倒出药液。
3次所 得药液混合过滤后喷洒病脾,每脾用30毫升左右,隔2天再喷1 次,病重者2天后再喷1次。③米醋50毫升,生姜水5毫升,加1
千克糖浆。每日每群饲喂250毫升,连喂4天,对春季爬蜂综合征 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④大蒜100克,甘草50克,60°白酒200 毫升,浸泡10天后取上清液加1千克糖浆,每日每群饲喂500毫
升,连喂4?5天。
⑤黄花败酱草(干品)250克,加水2。 5升,煎汤
配制饱和糖浆,分为2晚饲喂。⑥大蒜500克捣成泥,放在2千克 醋酸溶液中浸泡7天,然后滤出蒜渣即成蒜醋酸溶液,在糖液中加 入3%左右的上述溶液,每晚喂蜂,连喂10天。⑦银翘解毒散1
包,牛黄解毒丸1粒(用温开水溶化),加入1 : 1糖浆1千克,可喂 蜂20脾,隔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4) 蜜蜂麻搏病①在糖液中加入3%的大蒜汁,每晚每群伺 喂300?600克,连用7天,停药2天后再喂7天,直至病情得到控 制。②贯众9克,山楂20克,大黄15克,天花粉9克,茯苓6克,
黄芩8克,蒲公英20克,甘草12克,加水4升,煎至3升,将药液 过滤后,加白糖1千克,可治疗5群蜂。
傍晚用小壶顺蜂路浇洒药 液,每群饲喂125克,连用4次。③山楂25克,厚朴25克,茯苓25克,白术25克,泽泻25克,莱菔子25克,生大黄25克,丁香25
克,牵牛子25克,甘草5克,加水3 000毫升煎熬30分钟滤渣,取 药液加入饱和糖浆5千克,可饲喂100脾蜂,每3天饲喂1次,病 情好转后停止使用。
(5) 美洲幼虫腐臭病①金银花20克,板蓝根12克,大青叶 15克,黄芩15克,滑石20克,栀子12克,茯苓10克,连翘12克, 蒲公英15克,甘草6克,煎汤,配制饱和糖浆可饲喂3?5群蜂。 ②梔麦片3片,牛黄解毒片3片,维生素C片6片,复合维生素B 片2片,酵母片3片,磨粉,拌入花粉或配制糖浆,可饲喂2群蜜
蜂。
③金银花20克,海金沙15克,半枝莲15克,当归10克,甘草 20克,煎汤配制糖浆饲喂3?5群蜂。
(6) 欧洲幼虫腐臭病①黄芩10克,黄连15克,加水250毫 升,煎至150毫升,脱蜂后用药液喷脾,隔日1次,连用3次。②黄 连20克,黄柏20克,茯苓20克,大黄15克,华千金藤20克,穿心
莲30克,金银花30克,雪胆30克,青黛20克,桂圆30克,五加皮 20克,麦芽30克,加水2 500毫升,煎熬30分钟滤渣,取药液加入 3千克饱和糖浆,可饲喂80脾蜂,每3天饲喂1次,4次为1个疗
程。
(7) 蜂靖①芹菜提取物(芹菜油),喷雾。②烟叶粉、生石灰 混合后洒于蜂箱底部。③百部、马钱子、烟叶、延胡索、姜黄、芫荽 籽、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等磨粉,撒于蜂箱底部。④百部、烟叶、细
辛、滑石粉等,混合研末后撒于蜂箱底部。⑤新鲜的松、柏针叶,切 细后撒于蜂箱底部。
蜜蜂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有哪些
1)加强饲养管理
蜂群较弱时,易受到蜂巢小甲虫攻击而后骤然爆发。因此,维持强群是控制蜂巢小甲虫繁殖的推荐做法之一。终年饲养强群控制螨害、巢虫等其他蜜蜂病虫害,及时淘汰劣质蜂王,确保群内饲料充足,注意蜂场卫生。同时,养蜂场应选择干燥、向阳的地方,远离潮湿区域。在蜂箱底部撒上石灰粉或漂白粉,可有效降低该虫繁殖成功率。
(2)物理防治
将受到蜂巢小甲虫侵害的蜂群及邻近土壤进行清除,尽可能消除隐患。
(3)化学防治
主要采用化学试剂进行防控。经试验研究表明,鉴于蜂巢小甲虫幼虫的为害特性,推荐使用具有内吸和强渗作用的啶虫脒,以及低毒低残留的高效氯氰菊酯或功夫菊酯混合使用。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