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淡水蚌养殖,海水蚌能淡水养殖吗
中国南方淡水蚌养殖基地在哪
怕热。
河蚌属于蛤类的一种,瓣鳃纲真瓣鳃目的一科,珍珠蚌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不高,比较耐寒耐热,在-20度到39度之间,都可以生存,最北方的哈尔滨河里有人养,最南方的海南岛也在大量养殖。
不过,因其身体结构的特殊性,珍珠蚌的呼吸系统进化非常的弱,容易缺氧,不适合在热天移动、运输,否则容易因缺氧死亡!
中国象拔蚌养殖基地
象拔蚌。
象拔蚌的学名是太平洋潜泥蛤(Panopea abrupta),又名皇帝蚌。
是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类,壳长约18-23厘米,水管可伸展1.3米,不能缩入壳内;体重连壳可达3.6千克。因其又大又多肉虹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象拔蚌”。是蛤属的大型贝类。
是一种海产贝类,其两扇壳一样大,薄且脆,前端有锯齿、副壳、水管(也称为触须),这水管很像一条肥大粗壮的肉管子,当它寻觅食物时便伸展出来,形状宛如象拔一般,故得象拔蚌之美名。
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亚北部及加拿大太平洋沿海,现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均有养殖。
淡水河蚌养殖
一亩池塘大概可以养9千-1.5万只河蚌,另外还可在外放养700只左右,购买河蚌苗费用大概是四五百块钱,加上其它养殖成本,算下来大概是3-4千左右,一亩池塘可以产下4-5千斤,按市场毛利算下来可获利5-6千,除去成本外还有2千左右,若是按净肉出肉一般一亩可赚个一万多块钱,除去成本还有5-6千,而且还可以养河蚌珍珠,利润会更高。因此河蚌养殖这个项目还是很不错的。
淡水蚌怎么养殖
用。
河蚌抓回来要养在水质干净的地方,在里面放上沙子,并保持水体的流动性。
它是靠水的流动来掠食的的,在淡水中以浮游动物为食。
其他水体中以水生植物和甲壳类动物为食。
喂养的时候可喂腐肉,腐食,细小的蚯蚓。
注意喂的食物最好是新鲜的。如果是和鱼混养的,就不用特意喂食了,它会吃水中的便便和有机残渣。
河蚌养殖产地在哪里
中国淡水珍珠的产地是诸暨、常德、苏州、江西、湖北、安徽。
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产出的珍珠。
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做奇珍,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习惯上人们把珍珠又分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种类型。
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不同在于:前者是无核珍珠,后者是有核珍珠。正因如此,淡水珍珠是作为美容珍珠粉的最好原料。
中国南方淡水蚌养殖基地在哪个城市
蚝蚌是瓣鳃纲牡蛎科生物。
蚝蚌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带的沿海地区,人们一般都称之为:牡蛎或海蛎子;在福建沿海及台湾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蚵仔;而在两广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们都称之蚝。
蚝演化於侏罗纪,在温暖的南方海域,岛屿周围的海床及岩石上制造、形成礁状物。
蚝蚌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钙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
蚝除了肉可食,珠可作装饰外,蚝壳可供用药,功能制酸镇痛,可作胃药,治胃酸过多。对身体虚弱、盗汗心悸,也有疗效。
淡水珍珠蚌养殖基地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那么珍珠河蚌怎么养殖?养多久才有珍珠呢?现在为大家整理珍珠河蚌养殖成本分析。
珍珠河蚌养多久才有珍珠
珍珠蚌要2-3年才可以养出珍珠。
珍珠蚌又称珠母珍珠蚌,俗称蛤蜊。因其多产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壳大、厚而坚实,呈长椭圆形。壳长可达180mm,壳高70mm,壳宽40mm。两壳膨大,壳面深褐色,或近黑色,并布有带光泽的斑,生活于河流及小溪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在大连的部分河段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也有分布并均育出淡水珍珠。
珍珠是在贝体内形成的和贝壳类似的物质。不论是天然珍珠或是人工培育的珍珠,都是由于贝类在偶然条件下受到外界有刺激性的细小杂物进入并接触其外套膜时,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一种珍珠质,将这些微小杂技层层包裹而形成赘生物,经过一定时间便形成了珍珠。
构成珍珠和贝壳的物质,大部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随结晶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霰石等,珍珠是由霰石构成的,而贝壳是由方解石构成的棱柱层。因此,它们虽然同是碳酸钙结晶,但由于结晶系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物质-珍珠和贝壳。要养的话放在湖底下。
蚌的养殖区在哪里
1、河蚌养殖时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13、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中国南方淡水蚌养殖基地在哪里
有中华园田螺、铜锈环梭螺、大瓶螺、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河蚬。
常见的可食用淡水贝类
1、河蚌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
2、中国圆田螺
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3、黄沙蚬
3、黄沙蚬,又被称为“西江鲍鱼”。是江门著名美食。睦洲“黄沙蚬”闻名遐迩,是因为这里的河水污染少,水质好,加上水里的沙为黄色,蚬壳在黄沙的长期冲刷下也变成了黄色且非常有光泽。
4、河蚬
河蚬贝壳中等大小,呈圆底三角形,壳高与壳长近似,两壳膨胀,壳顶高,稍偏向前方。壳面有光泽。河蚬栖息于淡水的湖泊、沟渠、池塘及咸淡水交汇的江河中,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
淡水河蚌养殖技术
对,是小河蚌,放淡水养就好。
吃的话,有土腥味,建议先放水里养一段时间吐干净脏物,然后隔开,取肉,切碎,加入鸡蛋炒,记得放醋! 看你桶里放的鱼食,河蚌在泥巴里生长,吃腐殖和沙子。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