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养殖方法,养殖罗丝鱼
罗氏虾怎样养殖
罗氏虾在养殖前,先在水源充足处修建长方形的池塘,水深40厘米左右,新池塘要用石灰消毒灭菌。前一周要往池塘中施肥,可施加牛粪。准备好虾苗,在放养前用漂白粉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一般是喂食颗粒饲料,也可以喂食植物饲料、动物饲料,投喂量保证一小时吃完。
水质要清洁,定期更换新水,加入增氧机给水质加氧。
罗氏虾怎么养殖
罗氏虾养殖一年能长一斤
罗氏虾,原产于泰国和缅甸,在野生环境下,罗氏虾一年能长到一斤大左右,但是现在人工养殖的是讲究快速出栏,一般100天就可进入市场销售,自然没有时间长成一斤重了,但是其个头在虾中依然比较出色。
罗氏虾怎样养殖才能长大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抓海鲜从小虾,到大蟹,蛤、鲜、、赖尿虾都是次货,,,节虾、虎班虾才是好东西,,什么龙虾,也是没什么味道的。。。。
真是吃海鲜就要吃杂鱼,刚从海里打起来的,各种鱼,一口沸水滚个汤,放点葱花,放点点盐,,比什么海鲜都好吃一百倍。
现在很多是养殖的海鲜,,,吃有大小不颜色深、鲜艳,才是从海里打上来的。
这花螺,120一斤,只有6个,你们去算一下有多大。沙白也是一般般的了。
节虾、白虾活的,120左右一斤好像,不太记得,大个头死的就90一斤,,大小不一的虾 ,这才是真海虾。。。。那些海鲜市场卖的黑黑的、还有什么罗氏虾,也当海鲜卖,还真是笑死人。
红衫鱼,普通货,关键是新鲜才买,身够硬。。
夏天当然是吃人家自己种的荔枝啦,大小不一,桂味,味道十足,甜。核小!
罗氏虾可以养殖吗
一亩池塘大约可以养殖8000尾罗氏虾。养殖罗氏虾的技术措施:选择缅甸出产的种虾进行养殖;养殖的池塘建设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还需要用石灰石进行消毒处理;在放养的前一周要施肥,虾苗在放养前要在漂白粉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罗氏虾的主要食物是植物饲料、黄豆、水草等,但还需要注意多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罗氏虾怎样养殖方法
60天就可以出栏了
5月至8月中旬饲养前季罗氏沼虾,8月中旬至10月再养后季罗氏沼虾;或者6~9月前季养罗氏沼虾,10月至翌年5月再养一季青虾。这样,一年养殖两季虾,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面和饲料资源,以大幅度提高池塘养虾经济效益。一般养殖沼虾周期为60天左右。
罗氏虾养殖条件和方法
罗氏沼虾是一种生长速度快,食谱广,营养丰富的经济虾类,体型大,最大可40厘米,重600克,原产东南亚一带。池塘养殖虾体多呈灰黄色,不耐低温,生长适宜水温为20~34℃,对水体溶氧量要求较高。 罗氏沼虾为杂食性甲壳动物,偏爱动物性食物,人工饲养的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37~38%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含量约占20%,植物蛋白质占17~18%。
刚孵出的罗氏沼虾体长1.7~2.0毫米,经两个月可长至3厘米左右的小虾。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经5个月饲养,平均体重可达30克左右。
罗氏虾养殖过程
罗氏虾又叫白脚虾,金钱虾。一直被大家称为淡水虾之王。目前人工养殖数量特别的多,所以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用虾。养殖经验也是很丰富的。但没有养殖过,想要养殖的朋友可能会需要了解参考一下我接下来会讲的养殖罗氏虾的具体方法,包括各方面的内容。
1、选择品种
罗氏虾原产地是泰国和缅甸,两地所产的虾不一样,缅甸产地的头胸较小,足节长,但是雌性个头比泰国产的大,产卵多,就是活动捕食能力也强一些。所以生产养殖可以选择缅甸出产的种虾。
2、养殖水池
建设养殖的池塘,修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面积在5亩以内,容易管理,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决定。修建长方形的池塘,修筑的池壁池底不能渗透。一般新的池塘要用石灰消毒,消毒主要是为了杀菌,杀虫、杀死一些原来生出长多罗氏虾有危害的水生动物。一些比较凶残的鱼类之类的都要消灭。要泼洒全池,浸泡几天,再清洗干净养殖。
3、放养
前一周要施肥,培肥水质,水深40厘米左右,施牛粪最好,大概一亩池塘施800斤左右。放养前试应水温,放几只下去,一天以后没问题就可以都放养。虾苗必须在放养前用漂白粉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再放养。放养健康,大小一致虾苗,有利于虾的均衡生长。一亩大约放苗3厘米大小的虾8000尾。不要太拥挤。
4、喂食
罗氏虾主要食物是植物饲料饲料麦麸、黄豆、豆饼、之类的,还有水底下的水草、水藻、浮萍。动物饲料是蛋黄、昆虫、水生动物。常见喂食人工配方制作的颗粒饲料,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要想生长的好,要多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早晚各位一次,主要喂食时间是午夜,这时候符合虾的取食时间,可以多投喂一些。投喂量就是一个小时能吃完的样子。
5、管理
水质要保持,定时更换水,水的颜色太深可能有问题需要改善,注意水的酸碱性调节。水位根据虾的生长逐渐增加,夏末秋初要加最深。进出水口都要有网覆盖过滤。增氧机必备,时常水中增氧。夏季增氧换水都比较勤才行。
罗氏虾养殖跟其他的虾养殖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养殖方法主要根据虾的生活特性来决定。注意细节管理。以上就是整个养殖方法的情况。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罗氏虾能养殖吗
罗氏虾用自来水养活得了多久萊垍頭條
罗氏虾是一种可以在淡水中养殖的虾类,又被叫做白脚虾,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养殖虾类,而且罗氏虾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被称为淡水虾王。罗氏虾在购买之后如果放置在自来水中正常的情况下一般可以存活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頭條萊垍
养殖罗氏虾需要注意什么萊垍頭條
1、在养殖罗氏虾的时候需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养殖密度不要过大,需要给罗氏虾提供足够的空间生长发育。萊垍頭條
2、罗氏虾在养殖的初期,需要保证虾池中水质比较肥,在进入养殖中期的时候,需要适当的控制水质的肥度,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进行大量地换水,会导致罗氏虾出现食欲下降、不吃食的情况。垍頭條萊
3、在养殖罗氏虾的时候,罗氏虾的食物一般都会以饲料为主,但是需要控制好动物性饲料的喂食量,过量的动物性饲料会导致养殖虾的水质过肥。萊垍頭條
给罗氏虾喂食需要注意什么萊垍頭條
养殖罗氏虾的时候,如果温度比较合适,罗氏虾的采食量会比较大,需要增加饲料的喂食量。而且随着罗氏虾体型的增大,采食量也会逐渐地增加,在养殖罗氏虾的时候就需要根据环境情况和罗氏虾的生长状态合理的对饲料喂食量进行调整。萊垍頭條
罗氏虾好养殖吗
能。
罗氏虾虽然属于淡水虾,但对水质要求苛刻,需要在盐分达40%的盐水环境中生长,所以四川地区养罗氏虾虾的成活率不及沿海地区。
罗氏虾养殖需要注意这些误区
一)水质管理的误区
1、投苗早期水质不肥。清塘后,水质还没有培肥,就急于投苗。由于池塘水体偏瘦,可供幼虾摄食的生物饵料缺乏,影响幼虾的生长和成活率。
2、换水不科学。养殖的中后期,池水过肥,虾农常常一次性大量换水(特别是换水方便的地方),引起池塘的水温波动太大,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
3、盲目加深水位。罗氏沼虾养殖的最适水深为1.5-1.8米,水体过浅,则水温波动较大,溶氧量减小,易影响虾的生长;水体过深,池底不能照射到阳光,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溶氧量少,加上池底有机物的分解,使下层水中溶氧越来越少,加重底质的恶化。
4、选用增氧机不科学。增氧机,其适用于水深为1.5-2.0米的浅水池塘;另一种是“叶轮式” 增氧机,适用于水深2.0-3.0米的深水池塘。许多虾农选用“叶轮式”增氧机,由于虾池水体较浅,很容易将底泥搅起,形成泥浆,对养虾不利。
二)投苗上的误区
1、有的虾农认为增加水深就可以提高放养密度,因而每亩放养量超过10万苗,这种高密度不利于虾的生长。
2、罗氏沼虾对养殖水体溶氧要求较高,在低溶氧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差;另外,罗氏沼虾有附着塘底生活的习性,虾常为占据地盘而相互残杀。
三)混养上的误区
1、有许多虾农在养殖虾塘混养鲢、鳙鱼种,还混养鲫鱼。
2、混养鲢、鳙鱼种对控制水体的肥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混养鲫鱼虽然能够摄食腐屑碎片和浮游生物,但大部分配合饲料被鲫鱼吞食,导致虾料的浪费和饵料系料的提高。
四)投饵上的误区
1、因罗氏沼虾是附着塘底生长的,有占据地盘和相互残杀的习性,并害怕强光。所以罗氏沼虾一般是均匀分布在塘底的,白天在池中间较为密集,四周较少,晚上则相反。所以投饵时,白天往深水区多投些,晚上往浅水区多投些,投饵面要宽,饵料要撒得均匀。
2、过量使用动物性饵料。福寿螺、沙蚕等动物性饵料不易被摄食完全,大量沉积在水底,极易败坏水质。有时即使被虾摄食,但其消化率很低,最终以排泄物的形式排放到水中,特别是高温季节,吃剩的残饵和过多的排泄物是水质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大量投喂动物性饵料还常常引起虾的早熟现象,过早地结束生长期而进入繁殖期,严重影响虾的产量和饵料系数。因而在精养池中应以优质的配合饲料为主,其它动物性饵料宜少不宜多。
3、转料时间过短。罗氏沼虾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从幼虾到中虾,从中虾到成虾都需要用不同水平的饲料。许多虾农为了减少麻烦,缩短了转料时间,突然转料影响罗氏沼虾的摄食量和消化吸收。一般转料时间要求在2—3天为好。在转料期间,原用饲料和新用饲料混和投喂,并逐渐减少原用饲料量和增加新用饲料量,直至过渡到仅用新饲料为止。
五)用网不合理
1、许多虾农因种种原因,对适合上市的大虾不能及时捕捞上市。
2、各地大多采取“一次放足,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放养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大拉网网目,要求网目为3.0-3.2厘米。这样既可确保捕大留小,又不易伤到小虾。
3、对适宜上市的虾应早上市,罗氏沼虾有独占地盘、弱肉强食的习性,虾塘经捕疏后,可以加速余下部分小虾的生长。这对提高虾的产量和降低饵料系数都有很好的作用。
罗氏虾怎么养殖是淡水虾吗
罗氏沼虾淡水能养。
罗氏沼虾从幼虾到成虾阶段生活在淡水中,成熟的亲虾在淡水中交配、抱卵,在咸水中排苗,幼体在咸水中发育。罗氏沼虾对水中溶氧含量要求较高,不耐肥水,一般要求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溶解氧浓度高低对虾摄食生长和饲料效率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养殖中后期要经常换水,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之间。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