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养殖黑鱼,三亚养殖黑鱼
沈阳浑河黑鱼
中国有56个民族,包括:
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每个民族的习俗和特点:
1、汉族:
原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族民族服饰为汉服。
2、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是岭南的土著民族。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3、满族:
满族人口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4、回族: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圣纪节、登霄节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5、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苗族 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6、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7、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 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属于重庆市)。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8、彝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9、蒙古族:
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10、藏族: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11、布依族:
布依族内部自称高度统一,因为是百越人后裔,所以布依族绝大部分都以“布依(布越)”自称。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了年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12、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13、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14、朝鲜族:
朝鲜有五大节日: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每年8月15日便被确定为老人节。
15、白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6、哈尼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17、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18、黎族:
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19、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20、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21、傈僳族:
僳僳族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22、仡佬族:
仡佬族 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23、东乡族:
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高山族 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25、拉祜族:
“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26、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水族意为水人。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
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最初的端节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
27、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节”,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28、纳西族: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由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29、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30、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31、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32、锡伯族: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西迁节等。锡伯族西迁节即迁徙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 ,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柯尔克孜族自称,柯尔克孜族 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35、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
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至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36、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37、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38、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39、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
40、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
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41、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42、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4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44、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
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45、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46、德昂族: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47、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
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48、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49、裕固族: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
裕固族的节日习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剪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节日习俗。
50、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51、门巴族: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52、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鄂伦春族的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53、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54、塔塔尔族:
“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
55、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56、珞巴族:
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早印占区,也有许多珞巴族同胞。
沈阳哪里有黑鱼
广鹿岛
位置:大连长海县长山群岛西部
概况:岛面积32平方公里,骑车绕一圈环岛一个小时,岛上没有环绕的路线,从南到北一个来回差不多一个小时。岛上有两个码头,一个是柳条港,另一个是多落母港,都是十分小的码头。
广鹿岛拥有水净沙洁的海滨浴场、代表大连地区新时器时代人类发展史的小珠山文化遗址、建于明代时期的妈祖庙及神秘莫测的神仙洞等。参、虾、贝、藻等海产品应有尽有,岛上特产虾夷扇贝是扇贝中的精品。
自行车出租双人15元一个小时,三人20元一个小时,单人30元一个小时。如果真想骑车环岛的话,建议还是自己带上自行车,船可以免费带自行车的哟!并且月亮湾沙滩上骑车特别的爽。
上岛交通:在皮口港搭乘通泰1号客船(每天8:20、10:50、14:20发船)到广鹿岛,航程1小时。或从金石滩港出发,买票上船到广鹿岛。
大小长山岛
位置:大连长海县,大小长山岛通过长山大桥相连。
概况:长山岛旅游季节是7月10日至9月底,那时水温高,可以下海游泳。但有三多:人多,苍蝇多,蚊子多。老板说那时晚上都不敢开门。如果就想尝尝海鲜和看看风景,建议十一以后去,但我们去的有些晚。岛上的海鲜很新鲜,但都比大连等地的要贵,所以不建议买。
岛内交通很方便。大长山岛有3条公交线路。1路是跨岛线路。从县医院到小长山乡。2路从县高中到鸳鸯港;3路从金蟾港岛到老虎尾。小长山岛有南环北环线以及小客。岛内票价均为1元,只有跨岛为2元,很便宜,也很方便,基本上涵盖了各个景区。貌似早班车是5点半发车的。强烈建议时间充裕的驴友们乘公共汽车出行。省钱,方便,即可以仔细观景,也可以了解岛上居民的生活。
与大长山岛相比,小长山岛的海水更清澈。距大长山岛只有5分钟的航程,15分钟一趟。大小长山岛内都有公共汽车,而且还有互通的公交,当然是通过新建成的长山大桥,以前两岛间的来往只能靠船。在各自的岛内乘公交投币1元,跨桥则投币2元。在大长山岛鸳鸯港也有旅游大巴---快客直通小长山岛,每人8元。
上岛交通:从皮口港乘船到大长山岛,航程50分钟,票价50元左右。皮口港是通往大小长山岛的唯一水路。每天有很多班次。但受天气和潮水的影响较大,多变。建议提前打电话确认,另外,店大欺客,态度不好,这也是国营的买卖通病。
游玩景点:大长山岛景区:三元宫、祈祥园、建岛守岛纪念塔、北海浴场、双凤朝阳塔、中国钓鱼协会海钓基地等。小长山岛景区:明珠双坨、陨石带、四道沟浴场、海洋珍稀生物自然保护区等。小长山岛东端的小水口森林公园。门票每人30元。
西中岛又称莲花岛
位置:瓦房店
概况:西中岛被称为辽南第一滩因为其3公里黄金细软沙滩、总面积47平方公里,交通便利,三条公路外连大陆,内接交流岛、风鸣岛、骆驼岛三岛屿。俯视全岛,像莲花一样绽放在蔚蓝的渤海之中,又称莲花岛。西中岛的滩涂,属沙质型,金黄色的细沙,柔软细腻,且平缓延绵。海水至清,涌上沙滩的海浪都是透明的,泛着白色的浪花,甚至能看见水下的细沙随浪花翻滚。海面上成百上千只海鸥飞来飞去,旁若无人。
在这么好的海滩上玩什么都是享受。沙滩排球、足球,或者堆砂雕等玩法都因为沙子细软而乐趣倍增。下海扑腾、游泳,立刻暑热全消.下午退潮时赶海能捡到小蟹和大海星。傍晚坐在沙滩上看落日,这种历史悠久的审美方式依然令人沉醉。娱乐项目不会随太阳下山结束,晚上在沙滩烧烤、放烟花也很痛快。
上岛交通:1、由沈阳方向到西中岛:高速公路瓦房店南(原肖家炉)路口下,出路口即可看到指示牌,右转驶向交流岛,然后顺柏油路一直行驶,路况很好约10多分钟到谢屯,到谢屯右转再往交流岛方向。由谢屯到交流岛方向的道路正在施工,路况比较差,估计有15分钟左右就可到交流岛。进入交流岛根据路标到桑屯,继续前行不远,路口有到海滨浴场的指示牌。
注意:通往浴场的小路很不起眼,看到路边有个食杂店,减速向右拐,车路只有5~6米宽的样子,不注意是很容易错过的。这一段的路况非常差,有一段路都是沙土路,并且只能容纳一台车通过,到旅游旺季的时候塞车非常严重,但是驶过这片农庄之后视野就豁然开朗,路况也有所好转。顺着大路直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浴场。
注意:到达浴场后,车辆可以随便停放,但是切记,浴场附近的都是十分松软的沙土,不要过分距离浴场太近,否则车子很容易坞到沙土里。
2、由大连方向到西中岛:高速公路炮台(原转山头)路口下,出路口左转,行驶300米后再左转,过桥洞直行,按照到复州湾方向行驶,到谢屯。注意这条道路是大连到西中岛的一条道路,路途岔路比较多,要多问路,由大连市中心到西中岛海边浴场约为140公里。谢屯到西中岛参照上面蓝字!
西中岛旅游注意事项:
1:西中岛旅游的时间不要在7月下旬和8月中上旬,尤其是周末,西中岛的游客特别多,据说往年在这个时间段在西中岛的游客根本找不到地方住宿,以至于周边的渔民农户家都住满了;因此去之前一定要提前预定工作。
2:准备一些更换的衣服(距离海边较近,略有潮湿),个人洗漱用品,防晒用品。
3:西中岛的度假村的房间以多人间为主,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
4:有自驾车来西中岛旅游朋友,不要把车停靠在距离浴场很近的沙土地上,因为很容易坞车的。
5:西中岛海边摊亭的小吃还是比较贵的,甚至比大连的海边价格都高。比如说大家常吃的烤肉串,这里是1.5元一串,肉串很小不说,还是猪肉的;至于其他的烤食,啤酒,价格都是翻番的。有正餐宴会需要的朋友建议自己多走走看看。
6:海上娱乐项目比较多,比如沙滩摩托,骑马,快艇等等,亮点是新增加了“水上步行球”的娱乐项目,好像有两三家在同时经营。
哈仙岛
位置:大连长海县
环境:哈仙岛长4.84公里,宽1.02公里,岛东西长,南北宽,形似元宝。该岛有陆地面积4.72平方公里。哈仙岛上有专门为垂钓爱好者提供海上钓鱼项目,如岸边抛钓,海上垂钓等,可以钓到黄鱼、鳝鱼、黑鱼等等。
在哈仙岛不同的季节所钓的鱼种类也不同,在春季5-8月份,哈仙岛的周边海域会有很多经过的海鲈鱼,重量通常在2-10公斤,钓鱼爱好者可以用路亚在礁石上进行抛钓,8-11月份是黄黑鱼的丰收季节,可以进行船钓和矶钓,鱼群多的地方是哈仙岛和瓜皮岛之间,又名三道铁门坎,还有五虎石,西北尖,都是哈仙岛钓鱼的理想位置。
交通:从皮口港乘船出发,一小时左右到达。
注意事项:
1、海岛上的方言难听懂,不像东北口音,有时听着像广东口音,和当地人沟通过程中没听懂一定要问清楚。
2、海岛上网络信号差,4g在那里基本没有,2g也是时有时无,所以,在海岛上就别想看你的股票基金了,只管好好玩就行了,真的好原生态TT。
3、海岛上医疗资源有限,注意防暑降温及肠胃健康。
4、海边石头上附着的牡蛎尖锐,注意别把手脚划伤!
石城岛
位置:庄河市
环境:位于长山群岛东端,由石城岛、兵舰岛、鹭岛等九岛、礁组成,面积26.77平方公里。卧龙滩游泳、赶海、照相都可以,石林在桑树底那地方,没有门票,去之前打听打听渔民潮水的事儿,免得去了潮水没退还得等,这个季节,去海边游泳、赶海、摄影是个很好的选择。
上岛交通:庄河港乘坐庄河——石城岛的客船,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船,车辆可以搭乘滚装船进岛,价格和时间安排详情请咨询庄河港电话:0411-89378201,7级以上大风不通航。进出岛无需签证,只需带上个人身份证就可以了。暑期人可能会多点,但丝毫不会影响旅游体验,提前预订酒店,也可代订船票。
瓜皮岛
位置:大连长海县
概况:岛面积三平方公里,可以早起看黄海日出,美景尽收眼底;涨潮时海边垂钓,有黄鱼、黑鱼等多种经济鱼类;海产品有鱼、虾、海参、牡蛎,特产银针鱼。退潮时赶海拾贝,抓螃蟹、捡海参,乐趣无限;入住当地渔家,体验渔家生活,品尝海鲜。海边的自然风光绝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岛屿上大片分布的松软沙滩,目前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上岛交通:皮口港乘船,搭乘广鹿岛1号客船(每天9:30、13:30发船)皮口港——瓜皮岛,航行时间为60分钟。提前联系渔家,可以提供接送服务。
海王九岛(大王家岛)
位置:庄河
概况:由大海王岛、瘦龙岛、小海王岛、双狮岛、元宝岛、井蛙岛、海龟岛、观象岛、团圆岛等9个岛屿和6个大型明礁组成,故称海王九岛。海王九岛风景区依据自然状况和游览路线,划分为大海王岛、瘦龙岛、小海王岛 3个景区。大海王岛有海王顶环眺、灯塔山揽胜、望海楼遐思、龙爪猎景和海王湾观奇;瘦龙岛景区包括瘦龙岛、海龟岛和、井蛙岛、观象岛、双狮岛和团圆岛;小海王岛景区包括小海王岛和元宝岛。
元宝岛的东端高处,就是享有盛名的观鸟台。团圆岛、观象岛是白鹭的领地。退潮时,白鹭成双成对地到海边捉食小鱼、小虾、小螃蟹,涨潮时候便飞走,蹲在悬崖峭壁或树枝上、草丛里休息,一旦受到惊吓,便呼地一声飞起,不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而是一片白鹭难见天,非常壮观。
还可以包渔船去钓鱼,很好玩的哦!
上岛交通:从庄河港坐客船到大王家岛,也就是海王九岛,航程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船票成人50元,儿童半价。私人快艇接客,100元每人,航程半个小时。
獐子岛
位置:大连长海县长山群岛
概况:由獐子、褡裢、大耗和小耗等13个岛屿组成,岛上有金沙滩浴场、鸭石旅游度假村、风力发电工程、鹰嘴石森林公园、滨海路等旅游景点,獐子岛是大连有名的富裕镇,欧式建筑遍布全岛,一座座二层小楼随山就势地掩映于青山绿水间,背青山面大海,漫走于此会幻似这就是法国普罗旺斯,特别富有异国情调。
獐子岛海产丰富,獐子岛刺参、皱纹盘鲍、虾夷扇贝、海螺、海胆、紫石房蛤及寄居蟹等名贵海珍品都有出产,所以出海打渔就成了在獐子岛游玩的必玩项目。
乘摩托快艇去海上兜风是件快乐无比的事情,波浪汹涌,摩托艇就在浪尖上弹跳,人也弹跳不已。乘艇如同骑马,须掌握规律,浪尖起身浪谷下跳,随波就势,自然驾驭自如。
上岛交通:
1、从大连港码头到直达獐子岛。
2、金石滩港出发,途径大长山岛,终点到达獐子岛。
3、皮口港出发到达獐子岛。
大鹿岛
位置:丹东
概况:大鹿岛是我国海岸线北端的第一大岛,岛前的月亮湾,是一个天然浴场。滩沙细腻无海底礁石,为全国少有的优质浴场。入夜,岸上霓虹灯倒映海中,令人目眩。不能错过的景点:在岛上,晨观日出暮送夕阳是很平常的生活,这着实让人羡慕与感叹。
每遇大雾或雨后初霁,整座小岛就会掩在云海之中,在风和太阳光的作用下,渐渐地露出岛的轮廓,如一条巨蟒游于云海之中。如果光线、风力和云雾等条件吻合,还会出现“地佛光”以及海市蜃楼,似真似幻,让人如同置身于虚幻飘渺的仙境中。至于夕阳西下的“火烧云”胜境,在陆地上更是绝对看不到的。
月亮湾北侧的小山上,生长着一棵有300多年树龄的嘎巴枣树,那枣又大又圆,成色又好,吃到嘴里甘甜如饴,舌香口爽。夏日来岛上避暑,吃海鲜,游人可在 滩上追波逐浪, 乘船游弋海上。
网友点评:
(1) 如果是让孩子玩水还是可以考虑的,海水有些浑,不过海边就有很多海鸥,还能捡到黄蚬子和海螺,挺好玩的。而且阴历七月初二好像是大鹿岛潮水大的时候,我领孩子去玩的时候挺壮观。
(2)在大鹿岛闲适的那几天,除了海滩,我常去的地方便是岛西口山崖处的“滴水壶”了。那是一处同样神秘而充满了仙气的地方,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水潭。滴滴答答的泉水不知从何处源源不断地流入潭中,清澈甘甜。掬一捧圣水下肚,暑气顿消,而且还神清气爽。
(3)我在鹿岛上玩的时候,都不敢吃。想吃的话,我找一了家早餐店(记住:必须是早餐店,问问老板能不能做一菜,多少钱,提前订一下,几乎每个菜加个十元八元的加工费)。
如果找正常饭店都是贵的。必须找家早餐店,让他们做。他们买海鲜,与陆地上一个价,甚至更便宜。
你可以带个烧烤炉,自己在海边烤着吃。这样更经济。
上岛交通:大鹿岛位于丹东东港市大孤山镇,由大孤山码头乘游船前往大鹿岛,航程24海里,船票30元。
坐船得要赶潮水,所以每天发船的时间不一样,可以打旅游公司的电话咨询一下客船发船时间。电话:0415-7599833。
客车:丹东市内有通往东港、大孤山、庄河、大连方向的客运车,到大孤山镇下车,3公里到孤山码头。
自驾:沈丹高速公路大孤山出口处5公里,到达孤山码头乘船。
格仙岛
位置:大连长海县
概况:格仙岛古名呵仙岛,岛名源于神话传说,岛内特产海参、牡蛎,特产银针鱼。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6-9月份。可以欣赏海岛风光,吃当地特色海鲜,游泳、钓鱼、赶海、沙滩游戏(排球、足球等体育活动),卡拉OK篝火晚会、住渔家。
上岛交通:皮口港乘船到格仙岛,船票50元/人,航程一小时二十分钟。有客滚船,可载车上岛。
黑岛
位置:庄河市
概况:岛上山峦起伏,纵横交错,其中凤凰山为黑岛之冠 。这里地理位置奇特,海水无污染,环境优美。
主要景点有:“林永升塑像”、老人石、胡仙洞、迎潮通天洞、美龄礁等。鳌头山西侧的“金光海水浴场”,海水清澈透底,无污染,能治疗许多皮肤病。浴场滩平沙细,山海映衬,无论潮涨潮落,都能就浴。象这样的海水浴场,全国也是少有。
环岛沿海步行游览:晨观日出、甲午海战林永升塑像、神龟望日、观海亭、迎潮通天阔、美龄礁、兔鸽石、飞来石、鹰石、蛙石、升官发财石、鳌鱼雕像(独占鳌头)、风情木屋等。
上岛交通:
自驾:
①沈阳-本溪-凤城-丹东-东港-青堆子-吴炉左拐黑岛
②沈阳-辽阳-鞍山-海城-岫岩-仙人洞-大营-吴炉-黑岛
③沈阳-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盖州-步云山-蓉花山-庄河-黑岛
仙人岛
位置:营口市
概况:与其他海滨旅游区相比,仙人岛有三大特色:一是余晖洒金,仙人岛每到退潮时节,千米沙滩露出海面,太阳的余晖照耀其上,如洒下万点金珠,蔚为壮观;二是兔岛怒潮,仙人岛又名兔岛,悬崖壁立,垂直入海,临岛下望,惊涛拍岸,动人心魄;三是"风车"林立,近年来,在仙人岛上,耸立起几十个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迎风飞转,为仙人岛添一美景。
旅游区有5000亩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飘香,泌人心肺,林中漫步,心旷神怡。从远处望去,仙人岛像一只伏卧在海边的兔儿,因形得名,又称兔儿岛。 仙人岛的名字则来自于两种传说。
网友点评:仙人岛白沙湾黄金海岸,这里要来就来这里吧,可以算是营口地区靠谱的海滨浴场,环境优美,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这是好的选择,海水比其他的海边都干净清澈,岸边有天然生长的槐树,花开的时候都几里飘香,一到夏天时候这里简直是人山人海,你想象不到的人多。
沈阳浑河黑鱼哪家好吃
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现为独立入海的河流、同时也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
流域范围在辽宁省中东部。源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鞍山、营口等市,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纳太子河,汇合之后称大辽河,向南流至营口市入辽东湾,全长415公里。
蒲河是浑河右岸主要支流,发源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想儿山。河流走向由东北流向西南,从铁岭县百贯屯进入沈阳市望滨乡古砬子村,经棋盘山水库,过长大、沈山两条铁路及京沈高速公路,贯穿沈阳市的棋盘山风景开发区(现为浑南区)、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县五个县区(市),于辽中县老观坨乡黑鱼沟村注入浑河。蒲河途经沈北境内长达33.2公里,流域面积298平方公里,水面宽度百米。
“南有浑河、北有蒲河”。作为沈阳的两条母亲河之一的蒲河,因两岸生长大量蒲草而得名。
沈阳浑河鱼类
在流水的辽浑水系,以体形侧扁、呈纺锤状的鱼类较多,而鲤科最多,如鲤、鲫、鳊、赤眼鳝、皖、鲢、鳙、鳑鲏、翘嘴红鮊、鮈等。
但近2、3个世纪以来,因人类从事经济活动造成生态失调,致使辽、浑等水系受到工业废水污染,渔业资源遭到破坏,历史上产量较高的唇骨、雅罗鱼等种类已接近消失。
辽河有黑鱼吗
盘锦市,鹤乡城,
滨海湿地风光美,
地名说来风趣多。
说海湾,渤海湾,辽东湾,
海滨浴场金帛滩;
说河湾,绕阳湾,绿水湾,
还有一处万金滩;
盘山、沙岭、欢喜岭,
三岔河边岗皮岭,
本是一马大平川,
其实无岭又无山!
说起河,真是多,
辽河、浑河、大凌河,
流子沟、绕阳河,
弯弯曲曲羊肠子河。
说说湖,湖泛波,
玉盘湖、荣兴湖,
含章湖、翠霞湖、甜水湖,
大洼还有东湖和西湖。
说起沟,沟外沟,
二界沟、三道沟,
蛤蜊岗子、红草沟,
滚龙岗子、干鱼沟,
门头岗子、裤裆沟。
这个楼,那个台,
古城子边上是于楼,
平原水库疙瘩楼,
驾掌寺、石庙子,
高升镇外有楼台。
双台子、兴隆台,
热河台、光正台,
田庄台北哈巴台,
走进盘锦不白来!
说历史,真荒凉,
王家荒、周家荒,
关东大地南大荒。
胡家窝棚、马架子,
郑家店、六间房,
干巴树、大碾坊。
羊圈子、马圈子、牛官屯,
狐狸台外有狼窝,
先民垦荒苦难多!
说历史,真荒凉,
王家荒、周家荒,
关东大地南大荒。
胡家窝棚、马架子,
郑家店、六间房,
干巴树、大碾坊。
羊圈子、马圈子、牛官屯,
狐狸台外有狼窝,
先民垦荒苦难多!
说当今,真是好,
红海滩、绿苇荡、青莲泡;
东莲花、西莲花,
有雁沟、桃花岛;
八仙岗子、鱼圈沟,
鸳鸯沟、鸳鸯岛,
生态典范辽河口;
榆树、棠树、大杨树,
红村、桃园、有瓜铺;
黑鱼、上网、海鹰飞,
盘锦风光就是美!
黄金带、钱坨子,
得胜碑、胜利塘,
前景美好真兴旺,
暴利养殖
暴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