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的养殖密度,鱼塘养殖斑点叉尾鱼
斑点叉尾鱼养殖管理
斑点叉尾鮰跟我国的长江鮰鱼(即长江叉尾鮰)是近亲,但生长发育速度快上许多,一年即可长到2-3斤。
并且斑点叉尾鮰有无细刺、肉质细嫩的特点,因此是近年来在我国鱼鲜市场的迅速走红——它的主要养殖产地,就是珠江上下游的广东、广西。
斑点叉尾鮰养殖周期
叉尾鮰鱼学名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食性杂、肉质好等优点,是大型经济淡水鱼类。叉尾鮰鱼不同地区还有沟鲶、钳鱼、河鲶、梭边鱼、回王鱼等叫法,体表无鳞,含有黏液,体侧有斑点,但当体重超过2.5kg后,斑点逐渐消失。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叉尾鮰鱼是一种外来鱼,原产于北美洲,国内在1985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现在是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品种,在广东、广西、湖北三省养殖较多。
斑点叉尾鮰,是鮰科真鮰属鱼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
1、它原产于北美洲大陆、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斑点叉尾蛔为温水性鱼类,栖息于水域底层。喜集群在池水边缘摄食、活动,冬天主要在水体底层活动,主要以底栖动物、小鱼、虾、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为食。体型较长,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头部较长。体两侧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银白色,尾鳍分叉深,背鳍后有一脂鳍。
斑点叉尾鱼图片
材料鮰鱼1条、莲藕1节、红薯1个、四季豆200克、甜面酱10克、海鲜酱10克、蚝油5克、番茄酱10克、酱油5克、白10克、姜5克、大葱10克、油20克、盐5克做法1. 将甜面酱、 番茄酱、海鲜酱、蚝油、 酱油和少许糖调和成浓郁的酱汁;
2. 鮰鱼切成片, 加入姜片和大葱, 加入一半酱汁;
3. 带上一次性手套, 抓匀后盖上保鲜膜腌制二个小时;
4. 准备其他的原材料:四季豆、薯条和藕条;
5. 煲中放入适量的油, 将腌制过鱼里的姜片和大葱段捞出放在里面煸炒;
6. 煸炒出香味后下入准好的藕条、薯条和四季豆一起翻炒;
7. 翻炒以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8. 盖上锅盖后焖上五分钟;
9. 揭开盖, 将腌制好的鱼块码放在菜的表面上;
10. 将腌制的汁和剩余的一半调料汁都浇淋在鱼的表面;
11. 再盖上盖,焖上十分钟关火;
12. 直接端上桌, 表面上撒些小葱即可。
斑点叉尾鮰鱼苗
点叉尾鮰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年进行鱼种培育,将乌仔或夏花鱼种培育成规格75~100克的鱼种;每二年进行成鱼养殖,将规格75~100克的鱼种养成体重500~750克的商品鱼。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
叉尾鮰鱼要养4-5个月才能上市
叉尾鮰鱼,平均体长为36~53厘米,身体呈圆柱状,体表光滑无鳞,两侧布有斑点,上颌处有两根触须,下颌处有四根触须,背鳍和胸鳍有坚硬的刺,而其他的鳍像臀鳍和尾鳍一样柔软。斑点叉尾鮰的颜色为蓝色、黑色或橄榄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呈浅白色。雄性斑点叉尾鮰的头通常比雌性大
叉尾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面积在1/15~1/3公顷不等,水深1.5~2.0米,排灌方便,水源有保证,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最好是硬底质或砂砾底质。鱼种放养前10天左右,每1/15公顷用生石灰150千克进行清塘消毒,7天后将池水加至适宜的水位。注意不宜用漂白粉作清塘药物。
斑点叉尾鮰养殖模式
养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同时也要将池塘清理干净。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病症表现为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预防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
养一斤叉尾鱼要多少饲料
1、养殖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首先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然后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可以保持在10°C以上。可以给鱼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饲料主要成分以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为主。
2、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该病毒的感染症状是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内脏血管充血,此病主要在夏季温度高时危害鱼苗或鱼种。
3、预防病毒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鱼种下池前可以每升用10-30克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20分钟,每100公斤鱼可以每天用败血宁25克,拌入饲料投喂,连用3-4天即可。
叉尾鱼养殖技术
1、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为3-5亩,每亩放养60-80尾亲鱼即可,同时可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2、在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池水溶氧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鱼苗放养密度不要超过667平方米/万尾,水温尽量保持29°C以上。
3、叉尾鱼苗养殖4个月即可上市,它的养殖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上市,所以养殖成本不会很高。叉尾鱼喜欢集群摄食,昼伏夜出,在野外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比如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种子和小杂鱼虾。
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条件
1、池塘选择
养殖斑点叉尾鮰商品鱼池塘一般面积为2~10亩,要求水质好,能加注新水。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常规清塘,杀灭野杂鱼、病菌、寄生虫等敌害生物。
2、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分为主养和混养。主养池塘亩放大规格斑点叉尾鮰鱼种600~800尾,搭配鲢、鳙鱼种200~300尾,但不宜搭配鲤、鲫鱼,因斑点叉尾鮰与它们的食性基本相同,容易发生争食。草鱼的抢食能力强,也不宜搭配。通过试验,美国的科研人员认为在斑点叉尾鮰主养池塘混养罗非鱼效果很好。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以单养方式养殖斑点叉尾鮰每公顷可放养4400尾而收成鱼1400千克,如果混养罗非鱼每公顷1240尾,则每公顷可收斑点叉尾鮰1568千克,罗非鱼266千克,使总产量达每公顷1834千克,比单养增产27.3%。混养池塘每亩放鲢、鳙鱼种300~350尾,鳊鱼100~150尾,斑点叉尾鮰300~400尾。放养斑点叉尾鮰的规格要求10厘米以上,鲢、鳙鱼及鳊鱼的规格在50克/尾左右,放养时间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或在秋季将斑点叉尾鮰从大规格鱼种培育池直接转入商品鱼饲养池塘。
3、饲料配方
斑点叉尾鮰商品鱼一般采用含蛋白质25%~36%的配合饲料饲养。动物蛋白可从鱼粉、肉骨粉、蚕蛹中任选一种,比例约占饲料原料的10%~20%。植物蛋白可根据各地饲料来源从豆饼、麻饼、菜饼、花生饼中选取1~2种,比例约占60%~70%。其他能量饲料可从米糠、小麦、大麦、玉米中选取1~2种,比例约占10%~20%。美国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饲料中一般还添加2%~2.5%的动物脂肪以及维生素及矿吻质混合物。美国饲养斑点叉尾鮰的两个配方如下:
1、阿肯色州斯图加特养鱼试验场配方:鲱鱼粉10%,大豆粉(49%蛋白质)20%,干燥蒸馏可溶性物质8%,米糠25%,米粉尘10%,棉籽粉10%,血粉(或羽粉)10%,混合维生素0.5%。
2、奥本大学配方:鲱鱼粉10%,大豆粉(44%蛋白质)51.2%,黄玉米粉22.7%,干燥蒸馏可溶性物质7.5%,小麦5%,动物脂肪2%,无钙磷酸盐1%,混合维生素0.5%,混合微量无机质0.08%。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经常投喂一些新鲜的螺蚌肉,加速斑点叉尾鮰生长。投饲量根据水温情况确定,5~9月占鱼体重的4%~7%,4月、10~11月占鱼体重的2%~3%。
高温季节应经常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环境,增加水体溶氧量,提高叉尾鮰摄食率,促进快速生长。
斑点叉尾鮰商品鱼经10~12个月饲养,主养池塘净产量650余千克,斑点叉尾鮰净产可达450余千克;混养池塘亩净产700余千克,其中斑点叉尾鮰产量200~250千克。主养池塘的饲料系数为1.57~1.73,混养池塘的饲料系数1.8~2。
斑点叉尾鱼苗
斑点叉尾鮰属底层温水性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适温范围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6.5℃,最适生长温度21~26℃,15℃以下摄食减少,生长缓慢。正常生长要求溶氧3毫克/升以上,在溶氧2.5mg/l以上即能正常-斑点叉尾鮰属底层温水性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适温范围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6.5℃,最适生长温度21~26℃,15℃以下摄食减少,生长缓慢。正常生长要求溶氧3毫克/升以上,在溶氧2.5mg/l以上即能正常生活,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pH值在5~8.5间均可生存,以6.3~7.5为最适范围。盐度适应范围为0.02%~0.85%。 -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