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高密度养殖泥鳅,一亩鱼塘养泥鳅视频
鱼塘高密度养殖泥鳅可以吗
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池塘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并不是说没有要求,泥鳅池水质要求总体如下:“肥、活、嫩、爽”,水的PH值在6.5-7.5之间。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除了要有足够的水量之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水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不含有毒物;pH在7左右。 泥鳅的生长好坏和水中溶氧量呈正比,水中溶氧量高时,泥鳅摄食旺盛,泥鳅的耗氧量也随着增加,新陈代谢随之加快,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鱼塘高密度养殖泥鳅可以吗有毒吗
不能,它只能把原先肮脏的水变的更脏,不过你可以买清道夫,那种鱼寿命超级长,好养,而且是专门净化水质的!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池塘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泥鳅能高密度养殖吗
可以,高密度养殖,对养殖技术要求比较高。
泥鳅的养殖密度
泥鳅高密度养殖二百平方米可以养多少?这个二百平方米面积不大,所以养殖的也不算多。
下面我们说下目前养殖最高的台湾泥鳅,一亩地可以产3000斤左右(技术特别好的),而一亩地是666个方,也就是说200个方,不到一亩地的三分之一。如果按这个产量算的话,200个方最多可以养殖900斤台湾泥鳅左右。如果是养殖泥鳅苗的话,一亩地则需要十万尾,那么200个方的话按算的话大概是2万尾泥鳅苗。
高密度养殖的泥鳅,主要是以喂饲料为主,而且池中要加装增养设备,经常更换新鲜水,防止密度过大,残饵剩余恶化水质。另外水蛇、老鼠、野猫、水鸟都会经常来光顾泥鳅池塘,由于这种泥鳅不够野,比较笨,基本上不会钻泥,佷容易被天敌抓捕,所以在养殖时对天敌的防范千万别大意,最好是修高的防护栏,装天网,同时做好除蛇灭鼠的工作。
总之,如果你只单单养殖200个平方泥鳅的话,我认为产生不了多大效益,当然练手是可以的,但是说要当主业的话,肯定是万万不行的,当个副业还行。
高密度养泥鳅一平方能养多少条?
大约能放360斤左右的泥鳅。因为一平方能养3斤左右的泥鳅,具体会受到泥鳅苗规格、养殖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数量有一定的差异。放苗之前要用3%的氯化钠浸泡消毒十分钟的时间,选择晴天放苗,存活率更高。
沙质底少量淤泥,平时清塘时有多少野生泥鳅,这样的塘能高密度养殖泥鳅,泥鳅苗每平方米大概投放800-1000尾(暂养阶段),成泥鳅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
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
人工繁殖培育3-5厘米的泥鳅苗,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每斤数量在1500尾以上,一般每斤低于1000尾的基本都是藕塘或者螃蟹塘出来的野生苗。泥鳅属温水性鱼类,适合在水温为15-30℃之间的水体中养殖,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大棚养殖泥鳅鱼
没有阳光的地方可以养泥鳅。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塑料大棚养殖建池条件。依各自庭院而定,水泥池面积以100-150平方米为宜。养鳅池建成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皆可,并有进排水口,池深1.2-1.5 米,距池底30厘米处设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施,池水深0.8-1米。放鳅前,事先放入20厘米厚的肥泥,在放养前10-15天对鳅池进行清整消毒。7天后,加水20-30厘米,每平方米放入畜禽粪肥0.3-0.5千克,然后加水至40-50厘米。数天后当水色为黄绿色,透明度15-25厘米时放养。温室安装。按蔬菜大棚搭设方法搭建,有单层或双层结构,材料可选用竹竿,有条件者可用钢筋结构,另外需备适当稻草席或帘,冬季覆盖在塑料大棚保温。放养泥鳅。泥鳅放养前通常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3-5分钟,防止水霉病,消除体表寄生虫。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5千克左右,随放养量增加,鱼体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8-1米(有条件者可保持池内有微流水,效果更佳)。泥鳅入池时,还要防止温差过大,以免造成泥鳅感冒而引起死亡。饲养管理。泥鳅为杂食性,天然饵料有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螺蛳、蚯蚓、动物内脏、藻类、米糠、豆渣等。投喂时注意动、植物饵料合理搭配,投饲应做到四定。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可不投。在饲养中,应注意施肥,每隔4-5天向鳅池泼洒粪肥1次,每平方米50-100克,保持水体透明度15- 25厘米,并及时换水,鳅池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30厘米(若池内有微流水条件者,无须常换水,但要防止水质恶化)。晒水池要经常蓄满自来水,以便水源充足。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小,只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药。生活习性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养殖加盟
养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