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治疗对虾肠炎,对虾肠炎怎么治疗
受天气影响,随之而来养殖风险系数也不断提高。水体不稳定,倒藻等现象伴随,一旦对虾摄食死藻后,立即出现轻微肠炎,严重的红体或空肠空胃,从而导致大面积死亡,损失惨重。然而在福建地区,虾农正受肠炎症状困扰。
肠炎病是对虾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整个养殖周期均常见。病虾的消化道变红色,急性感染时胃部最明显,中肠后部也变红或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失去弹性,肠道内无食物,严重者肠粘膜坏死脱落,肠道内积脓或积液。肠壁红色素细胞扩张,有大量血细胞聚集。肠道出现断节,拖便等情况,病虾不活泼、厌食、生长缓慢。
图1 示急性肠炎导致的消化道发红
消化道变红、肿胀和混浊等症状从体外就可看清。解剖病虾,取出消化道,从胃、中肠和直肠剪开各取一小段,将肠壁用压片法,在高倍镜下检查血细胞聚集和红色素细胞扩张的情形。
有的虾会因为肠道和消化问题出现拖便的情况,主要是因对虾的消化能力受损,粪便内残余蛋白高,粘性增大,加上肠道内的黏膜脱落坏死,从而形成拖便。
肠炎不仅造成虾吸收利用饲料营养能力差,导致虾营养不良瘦身、体质与抗病力大幅度下降,出现脱壳困难、甚至脱壳不遂而偷死;虾得了肠炎还快速败坏水质, 特别是空肠不空胃时(粪便成透明水样状)拉稀时,吃料多吸收利用少(因为肠炎了无法吸收饲料营养),这样透明水样状的粪便含有大量的可溶蛋白,全部溶于水中不能集污排污,造成水体恶化。
肠炎原因
肠炎是对虾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整个养殖周期都可发生。一般而言,肠炎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
近年来爆发性虾病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被普遍认为会引起对虾肠炎。当这些致病菌在肠道菌群中占据数量优势时,就会引发肠炎。因此,在感染病菌前,需要提前打造肠道有益菌群,彼此竞争、抑制,保持稳定的动态平衡。众多一线高手验证,从放苗开始即拌喂活菌制剂,对虾肠道更健康,发病几率更小。
图2 示细菌性肠炎导致的肠道发红,体表颜色加深
2、藻毒素
据一线观察,池塘出现有害藻相后,虾子发生肠炎是大概率事件。实际上,在养殖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有害藻是较为常见的,但当有害藻在池塘中占绝对优势后,因絮凝成团或黏附饲料上被虾子摄食或有害藻衰亡释放藻毒素到水体中,才会导致对虾中毒诱发肠炎。一般而言,高盐度的土塘、高位池常见甲藻,低盐度土塘常见蓝藻爆发,容易引发肠炎。
3、饵料当中的毒素对对虾肠道的影响,诱发肠炎
如变质的饲料当中存在的氧化油脂和黄曲霉毒素,被对虾摄食之后,对对虾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对虾肠道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出现炎症。
中晚茬为何肠炎多发?
①气候:中晚造养殖,一般时间在5~11月,这期间气温偏高、雨水多,容易引起不良藻相(如甲藻、蓝藻),倒藻应激、弧菌滋生等问题,肠炎更易发生。
②水源:5~11月多雨,河水带入大量有机质,加上养殖污水排放,外海水源条件较差,病菌滋生、有害藻横行。抽水入塘,感染风险大。
③投喂:中晚茬虾水温高,摄食快。养户大多本着“吃完就加”的原则,持续不断加料,加料量少则五斤,多则十多斤。长期饱食,不仅肝胰脏遭受重荷,肠道亦会拉伸变形,蠕动能力变弱;肠道粘膜损伤,发炎。
肠炎症状
1、表观症状
发生肠炎时,对虾的消化道呈现红色,胃部最明显,肠道后部也变红或肿胀,后盲囊混浊。
进一步恶化时,肠道出现断节,拖便等情况,病虾活力差、慢料、生长缓慢。
严重时,肠道内无食物,肠粘膜坏死脱落,肠道内积脓或积液。肠道韧性变差,易断,虾子少量偷死。
2、微观镜检
正常情况下肠道上的色素细胞是呈点状,扩散较少,当虾子应激较大或者肠道发生炎症时色素细胞扩散呈雪花状,当比较严重时色素细胞与炎症发生时产生的一些氧自由基反应而呈现红色。根据对虾这一生理机制,我们对大量肠道镜检并结合养殖实际情况,初步界定了肠道健康参考标准,在排除溶氧、有害藻相、应激等环境条件影响后,发现大多数慢料对虾,基本确定为肠炎所致。肠道镜检属于异常肠道或严重异常肠道,出现扩散、发红等情况。
肠炎带来的养殖问题
1、长速慢、体质弱
发生肠炎后,肠道对饲料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虾子营养不良,出现瘦身、脱壳困难、长速慢;时间一长,体质与抗病力随之大幅度下降,出现损耗偷死或其他病害;
2、速败坏水质
饲料经胃部磨碎,肝胰脏消化后,需要进一步在肠道消化、吸收。虾子肠炎后,肠道消化吸收利用少,大量需要进一步消化的微粒和可溶性蛋白直接排出水中,难以集污排出,水中快速恶化。
肠炎发病情况
现阶段正是南方高位池晚造虾养殖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养殖户已经投苗40-60天,规格主要集中在100头―400头每斤。但我们走访养殖户发现,湛江乐民、企水、北和等高位池养殖重镇约有八成左右的养殖户不同程度地存在肠炎慢料的现象。
我们对这些池塘虾子进行肠道镜检,发现大多数出现肠炎慢料虾子,肠道色素显著扩散、模糊,甚至发红。
预防方案
1、缓加料、多喂菌
天气好时,平稳加料;天气差时,减料或停料,避免饲料污染。
2、少应激、多修复
养殖过程中,应激和损伤是经常发生的,高位池高密度养殖更是如此。一方面尽量避免应激,比如水温变化、倒藻等。另一方面需要持续修复,坚持拌喂有益菌等产品。
3、勤排污、多换水
环境极大影响致病因子发展和对虾体质。养殖中后期需勤排污,每天8-10次,配合换水和补菌,改善水质环境。环境改善不仅能降低肠炎发生率,也利于肠炎的恢复。
虾肠炎的处理建议
1、肠道疾病的预防
肠道既是对虾消化器官,具有改善消化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抵制对虾疾病的发生。肠道中的微生物长期生存于一定的空间内,彼此竞争、抑制,最后保持一定比例的动态平衡。但由于对虾肠道受到饲料、水质等因素影响,一旦弧菌等条件致病菌成为优势菌群,对虾就会发生疾病。对虾养殖中出现的部分偷死、蜕壳不遂等等,大都与对虾肠道水肿有关。所以要想对虾健康生长,就要维持肠道内微生态的相对平衡。
肠炎是对虾养殖比较常见的细菌性病,出现的频率较高,说轻不轻,说重不重,严重了还会发展成空肠空胃!那么如何提早判断呢?怎么去进行防治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细菌感染,藻毒素等都会造成肠炎的发生,根因还是对虾体质的问题!
四种肠道状况
1、健康肠道
肠道色素斑点小,呈黑褐色,轮廓清晰可见,未见发红、扩散,斑点独立不交联。肠道膜间质清透。
2、亚健康肠道
肠壁色素斑点略有扩散,呈树枝状,斑点边缘轻微发红,肠膜间质较清透。
3、异常肠道
肠壁色素斑点明显呈树枝状扩散,斑点中间发黑边缘发红,临近斑点交联成一片,整个肠膜一片模糊。
4、严重异常肠道
肠壁色素斑点颜色发红,淡化、轮廓模糊,少数呈丝状扩散,大多数形状不规则。
肠炎的危害
1、长速慢,体质弱
发生肠炎后,肠道对饲料营养吸收能力下降,体质与抗病力随之大幅度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赚钱效益!
2、败坏水质
虾肠炎后,肠道消化吸收利用少,大量需要进一步消化的微粒和可溶性蛋白排入水中,污染水质。
肠炎及空肠空胃治疗方案
1、定期测量池塘弧菌,如果绿菌很多要及时的消毒。平时做好弧菌的预防防控工作!
2、每天仔细观察对虾的肝胰腺和肠道,在发病早期可以通过拌喂1%的新鲜大蒜或胆汁酸来治疗,同时对水体消毒改底处理。
3、在发病后期不容易得到康复,可以用二氧化氯和过硫酸氢钾连续两天进行消毒,同时拌喂千分之5的抗菌药物加胆汁酸五天,得以缓解。
对虾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