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鳖虫养殖方法视频,养水鳖养殖技术
养水鳖养殖技术
1、圆心萍
圆心萍属于水鳖科沼萍属植物,适宜生长在冬暖夏凉的环境中,全年都属于观赏期。
2、睡莲
睡莲是一种长日照植物,喜光,而且其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位的要求不同,需要定期进行调节。
3、荇菜
荇菜属于浮水水生植物,适宜生长在池塘或者不流动的河流中,家养可以使用大缸或者大盆。
4、碗莲
碗莲叶片呈圆形,花朵颜色丰富,而且带有彩纹,适宜生长在20-30度的温度环境中,喜欢平静的水面。
5、荷花
荷花是常见的水生植物,多生长在平静的浅水沼泽、池塘、湖沼等地,其对光照要求比较高,不耐阴,及时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也会受限。
6、铜钱草
铜钱草属于观叶植物,但是它也会开花,多生长在22-28度的温度环境中,害怕阳光的直射。
7、凤眼莲
凤眼莲属于雨久花科植物,花期在每年的7-9月份,喜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多生长在浅水净水中。
8、金鱼藻
金鱼藻属于金鱼藻科水生植物,叶片常年翠绿,观赏性极佳,适宜生长在水温比较高的环境中,害怕冻害。
9、黄花菱
黄花菱是柳叶菜植物,适宜生长在不被遮挡的水域,不惧怕强光,养殖时要为其提供重肥。
10、金银莲花
金银莲花花期在每年的8-9月份,属于龙胆科植物,喜光喜肥,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
水鳖虫养殖技术
水鳖虫是动物类,水仙花是植物类,二者不能比较谁的生命力更强。
鳖人工养殖
养殖的甲鱼当然可以吃,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但是可以注意几点:
1.挑选甲鱼,要选择活性好,个体合适健康以及颜色正常的(注:颜色差异可能有不健康的养殖环境或者药物)。
2.但凡养殖都涉及到养殖场的信誉度问题,尽量选择知情的场所购买。
3.养殖的甲鱼也不便宜,能天天吃得起甲鱼又那么偏爱,包个甲鱼塘吧,不光吃得放心,相对也比较便宜。
养水鳖养殖技术与管理
水鳖虫储存方法:水鳖虫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一般用自来水、地下水、自然水等无污染 的水源均可。水太脏时要注意换水。 水鳖虫养殖注意事项 ①不能在化工厂、石灰厂、水泥厂和污染较大的环境中养殖水鳖 虫。 ②要注决防偷、防鼠。
龙虱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昆虫纲里最大的一个目——鞘翅目。属龙虱科,系水生昆虫,别名,水鳖虫,水龟子,泽劳等,龙虱是药食两用动物,食用价广、高,是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鳖用什么水养
甲鱼不会淹死。甲鱼属于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上有软皮,无纹。肉可食,甲可入药。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鳖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主要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库、三角湾和流动缓慢的河里。鳖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鳖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在自然环境中,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风平浪静的白天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俗称晒背),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鳖主要以肺呼吸,但当水温低于15℃时,甲鱼就潜入池底淤泥开始冬眠,靠喉咙部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鳖生性凶猛好斗,群体间恃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鳖有冬眠习性。杭嘉湖地区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后是鳖的冬眠期。
淡水鳖的养殖技术
甲鱼是一种淡水卵生动物,一般栖息在水底阴凉的地方,甲鱼怕风,怕惊吓,怕脏乱,所以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在搭建养殖池的时候,应该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区,而且要远离车道,避免汽车的鸣笛声惊吓到甲鱼。
养殖池的大小看养殖的规模,要求池内用石块或者水泥搭建一个斜坡,方便甲鱼爬行,还需要在池边铺盖一层细沙,其次还需要给甲鱼提供活动和产卵的地方。
养殖池周围要搭建防逃跑设施。有的条件的话可以分池养殖,将不同成长周期的甲鱼分开饲养,便于管理喂养。养殖池搭建好后要用生石灰对池底进行消毒,然后再用肥料施肥,提高池内水中的浮游生物。
养水鳖养殖技术规范
草龟。
乌龟可以在井里活百余年之久!草龟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缓慢,草龟寿命可以达到50年、70年的都有,但是现在人工养殖的不一定。
人工养殖的草龟寿命一般在20至30年左右,花龟也属此列。
有记载的人工最长寿命为50年!乌龟掉到深井里会死的,因为他长时间见不着太阳,他也不行,会缺氧的,
水鳖养殖技术
1.养殖设施。龙虱是水生昆虫,对农药、化肥、油污十分敏感,一般在郊外建池养殖较好,不能在环境污染、特别是有油污的地方养殖。养殖设施可选用小渔塘、水池或水缸等。水池用砖砌成,面积在10平方米以内为宜,水深0.5~1米,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龙虱200~300只。种苗要到信誉好的供种单位选购,也可在春夏之交在鱼苗期捕捉龙虱幼虫,饲养到入秋成蛹,羽化为成虫。池边可种植水生植物,池内养殖水草。
2.养殖管理。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面粉、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福寿螺(打烂),猪、鸡、牛、鸭的下脚。每天下午6点投料一次,投喂量为龙虱总量的7%~8%(每只龙虱投喂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发生自相残杀现象,也不能投喂带毒或有传染病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龙虱死亡或或长时间不繁殖。龙虱养殖周期约为8个月,前3个月以投喂肉类为主,如福寿螺、牛肝、新鲜的死鱼、死虾、死鸭、死鸡等,后5个月以投喂混合饲料、福寿螺、瓜果菜等为主。龙虱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一般用自来水、地下水、自然水等无污染的水源均可。水太脏时要注意换水。
3.注意事项。①不能在化工厂、石灰厂、水泥厂和污染较大的环境中养殖龙虱。②要注决防偷、防鼠、防投毒,平时不得随意搅拌龙虱水池。③半露天养殖龙虱,池中一定要种上一些水草,最好种水浮莲。池底四角放2厘米厚的黄泥土。池内上下各设排水池1个。④幼虫和成虫隔离饲养,大小分开,公母搭配。⑤成虫盛发期,用光(水田、池塘附近)诱捕成虫,放入坑中,投入红线虫(水蚯蚓)、小鱼等水生小动物。⑥龙虱在运输中要防止水太深、颠抖过大,以免龙虱死亡。气温在36℃以上时不宜运输,如出现龙虱有热死现象,要立即停车冲水30分钟后方可继续行车。装运龙虱工具最好用竹笼,里面放上一些杂草和青菜。隔2小时淋水一次,即可安全到达运输地点。⑦龙虱晚上见光会腾空而飞,有水陆空昆虫之称,在养殖水池面上要加盖防飞沙网以防其飞逃,随时可捕捞。很少见病害发生,也少见天敌。
4、采收及保存每年7~9月用网在水草多的坑、塘、池、水沟中捕捞。成虫盛发期傍晚用紫光灯诱集,省工省时,效果颇佳,将收集的成虫烫死、晒干,或用40℃干燥烘箱烘干待销。
土鳖养殖技术
土鳖虫要这样养 地鳖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中的一类昆虫。
俗称土鳖子,又叫“土元”。地鳖虫主要有中华真地鳖虫、冀地鳖虫、金边地鳖虫等。其中,中华真地鳖分布广、药用价值高,是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药用种类之一,也是我国药用地鳖虫的主要饲养种类。地鳖虫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等功能;主治心腹寒热,跌打损伤,乳脉不通,接骨续筋等症。市场:不会暴涨暴跌 土元分野生、家养两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土元为主要原料的新中成药被研制出来,畅销国内外市场。野生资源有限,家养技术落后,市场紧缺,导致货紧价扬。到1998年~1999年,土元价格上涨到30元以上。受厚利驱动,各地养殖迅速发展,家养土元大量涌向市场,市场饱和;出口不快,导致市价逐渐下滑,至2001年,其价格在18元~22元之间徘徊。目前,土元市价稳中略升,收购价在20元左右,市场价优质的在25元左右,据调查,其行情今后将平稳运行,不会暴跌暴涨:随着wto的加入,土元出口将加大;同时,其食用价值也得到开发,已成为人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具有无病防病,增强人们机体的免疫力等功效。因此,土元的前景还是比较光明的。人工饲养地鳖虫是一项成本低、收效快、饲料来源广、饲养方法简便的家庭副业。1公斤卵鞘孵化、养殖1年可收获鲜成虫100公斤~150公斤左右。毛收入可达1600元~2000元。还可获得卵鞘70公斤,而占地仅15平方米~20平方米。一个辅助劳动力可管理50平方米~70平方米,能饲养400多公斤地鳖虫,年效益5000元~6000元。常规养殖措施有哪些 选种引种:挑选中华真地鳖、冀地鳖、金边地鳖等优良品种。选择体色黑而具有光泽、体大而长、饱满健壮、四肢齐全、足上毛刺清晰、全身不沾泥、假死性好、逃跑迅速的成虫作种虫;也可诱捕本地的野生地鳖虫选择其优良者留做种虫。选择外表颜色为褐色或棕褐色,粒大饱满、色泽鲜艳、用手轻捏卵鞘感到有弹性的卵粒留作种卵鞘。二者都要进行消毒处理。饲料调制在选择饲料时,要进行适当的配合:既要注意营养丰富、全面、适口性好,又要考虑到成本低廉、饲料来源易解决。地鳖虫的主要食物来源,应以糠、麸、牧草粉、鲜牧草、甘薯叶、树叶、青割玉米、瓜果之类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如蚯蚓粉、肉残渣、鱼粉等,这类饲料营养价值较高,也利于虫体的生长发育。饲养密度地鳖虫在窝泥中群居生活,在管理不当或饲养密度过高时,会出现地鳖虫食害同类或吞食卵鞘的情况,因此饲养密度应有一定的极限。初孵若虫18万只/平方米,绿豆型若虫8万只/平方米。地鳖虫从孵化长至黄豆型大小,一般蜕皮4次~5次,虫体要增大15倍~20倍,应做好分池工作。饲养池每平方米可养殖成虫3000只左右,或若虫10000只左右。根据虫的大小及时分池。在饲养过程中,一般3只雌虫配1只雄虫,比较合适。分档投喂要按虫龄、季节和发育阶段的不同,采取适宜的喂食方法和投食量。喂食次数应掌握低温月份每两天喂1次,高温月份每天喂1次~2次。喂食量的多少与饲养密度有关,一般来说虫多则吃的多,虫少则吃的少。幼龄若虫是指从芝麻型生长成绿豆型若虫。饲养器皿和设施宜小,窝泥厚度以6厘米为好。将精饲料均匀撒在表层土上,在四边应多撒一些,撒好后用手指深入2厘米土中左右轻轻耙土,将饲料掺入土表层中。也可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粉、蚯蚓粉。应少喂、勤添并撒匀。中龄若虫由绿豆型若虫成长为黄豆型若虫。在饲料的搭配上宜多而杂,可适当增大青绿饲料的比例,适当减少精料,增加钙、磷成分。5龄以上若虫都能出土觅食,可在池面撒一层经过腐熟发酵的稻壳。将饲料放在取食盘上,然后将取食盘放在稻壳上供地鳖虫从土中钻出取食。老龄若虫从黄豆型成长到蚕豆型的若虫,在形态生理上同中龄若虫没有更大的变化,饲养管理方式相似。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要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宜适当减少。
养鳖的方法
1、养殖场所
养殖场规模可大可小。但每个养鳖场必须有孵化室、稚鳖池、幼鳖池和亲鳖池。孵化室要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稚鳖池用以饲养当年孵出的鳖,通常为10-30平方米,深0.5-0.8米。幼鳖池用以饲养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幼鳖,四周建0.4米高的防逃墙。亲鳖池可大可小,一般不小于500平方米。
2、养殖环境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
3、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用生石灰对甲鱼池彻底消毒,放养后要经常少量泼洒生石灰水或福尔马林溶液。投放小甲鱼苗时,要按其大小分池饲养,避免大甲鱼吞食小甲鱼。
4、饲料投喂
甲鱼食性杂,对饲料要求不高,小鱼、小虾、蚯蚓、田螺、南瓜、野菜、玉米、动物内脏及尸体和屠宰场的下脚料都可以作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清晨和中午各一次,干饵投喂量应为甲鱼体重的2-5%,湿鲜饵料应提高到甲鱼体重的15%,水温在15-34℃之间,甲鱼吞食活跃,生长迅猛,应喂足饵料。具体喂量应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灵活增减。
5、做好防病工作
7-8月份甲鱼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皮病、穿孔病、白底板病、腮腺炎、疥疮病等,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