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蚯蚓密度过大怎么办,蚯蚓的养殖密度

蚯蚓密度过大怎么办,蚯蚓的养殖密度蚯蚓密度过大怎么办,蚯蚓的养殖密度

蚯蚓的养殖密度是多少?

蚯蚓的养殖,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成体控制在3万条以内。

养蚯蚓密度怎么样才标准

在适宜的条件下,青蚓饲养的密度每平方米1 500〜2 000条,赤 子爱胜蚓为每平方米2万〜3万条。

蚯蚓的养殖密度是多少合适

1000-1500斤。

常规养殖下,青蚯蚓的平均产量为1000-1500斤,但是因为养殖技术以及青蚯蚓品种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产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为了提高青蚯蚓的产量一般需要根据蚯蚓的发育阶段来进行养殖,在养殖幼青蚯蚓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养殖密度,青蚯蚓每平方米一般可以养5-6万条,长至成蚓后再适当的降低密度

蚯蚓高密度养殖技术

选种

据了解适合大面积养殖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这个品种的特点是体长可达五十毫米至七十毫米,寿命长,肉多,繁殖率高,体表呈紫红色,但是体表颜色也会随着水分、饲料等因素而发生颜色深浅的改变。

饲料准备

1.饲料选择

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

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日常管理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

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大面积养殖蚯蚓的所有技术要点,想养殖蚯蚓的农户朋友一定要综合考虑,并不是每个人都养殖蚯蚓有销路的。

蚯蚓的种群密度是用什么方法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蚯蚓用什么调查密度

蚯蚓的采收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 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可以向养殖场(鱼、家禽,最好是特色养殖的,有噱头的那种)、钓鱼会所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用作鱼类养殖的添加饲料,饲养效果相当或超过秘鲁鱼粉,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在配合饲料中混入新鲜蚯蚓:用于养鱼的一般配合饲料,对鱼的适口性及饲料效率等方面比天然饵料差。而利用新鲜蚯蚓混人养鱼的各种干配合饲料中,可改良弥补这一缺点。鱼类特别喜食,特别是喂养3厘米以上的稚鱼效果更好。其方法是在混合各种干配合饲料时把新鲜蚯蚓混合进去,让新鲜蚯蚓的体液吸入被混合的各种原料中,浸有体液的养鱼配合饲料对鱼的适口性好,饲料效率高,胜过其他养鱼配合饲料。 利用蚯蚓粉配合加工成颗粒饵料:利用蚯蚓粉配合加工成颗粒饵料喂鱼也有良好效果。方法是将新鲜蚯蚓在锅里煮熟,摊在竹帘上晒干后磨碎(约4.5公斤鲜蚯蚓磨成1公斤干粉),与豆饼、麸皮、玉米面混合加工成颗粒的饵料,晒干投喂。其配方比例为干蚓粉14.29%、豆饼57.14%,麸料21.43%,玉米面7.14%。 在配合饲料中混入蚯蚓粪:杂食性鱼类不但喜食蚯蚓,而且也能吞食蚯蚓粪。现在所用的养鱼配合饲料,是以谷物、大豆粕和糠麸类等原料粉碎混合,并添加可提高饲料效率的各种维生素及防止病害的药物等组成。这些材料价格高。利用蚯蚓粪作为配合饲料的一种原料,有助于广辟饲料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蚯蚓粪的混合比例可达40%。药材市场1.治疗风头痛及产后头痛:蚯蚓(去土 炒)、半夏(生姜汁捣作饼焙令干再捣为末)、赤茯苓(去黑皮)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字至半钱匕 生姜、荆芥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龙散)2.治疗阳毒结胸按之极痛 或通而复结 喘促大躁狂乱:蚯蚓四条洗净研如泥入生姜汁少许蜜一匙薄荷汁少许 新汲水调服.若热炽者加片脑少许 即与揉心下片时自然汗出而解不效再服一次.(《伤寒蕴要》) 3.治疗瘰疬溃烂流串者:荆芥根下段煎汤温洗良久看疮破紫黑处以针刺去血再洗四次用蚯蚓一把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入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 穿山甲九片(炙为末) 油调敷之.(《本草纲目》) 4.治疗小儿急慢惊风: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干为末加朱砂等分糊为丸金箔为衣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摄生众妙方》) 5.治疗风赤眼:蚯蚓十条炙干捣细罗为散夜临卧时以冷茶调下二钱服之.(《太平圣惠方》) 6.治疗喉痹:蚯蚓一条细研用白梅去核以皮裹之重着薄绵再裹含咽津.(《太平圣惠方》)  7.治疗耳聋气闭:蚯蚓、川芎藭各两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汤下服后低头伏睡一夜一服三夜效.(《圣济总录》)生态农场、有关部门(用于改善土质)蚯蚓的运动和排泄物对改善土壤的质量非常有益,可使土壤的透气性保持良好,使土壤保持健康状态,对农业有重要作用。一只健康的蚯蚓每年能翻转一英亩中的20-40吨泥土。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 蚯蚓体内可分泌出一种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纤维的特殊酶,因此,树叶、稻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纸、食品工业的下脚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蚯蚓养殖工厂,并把蚯蚓养殖工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由于蚯蚓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金属,这类金属元素在蚯蚓体内的聚集量为外界含量的10倍。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蚯蚓可作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蚯蚓的养殖密度是多少啊

养殖的密度根据不同的设备和气温的不同密度又不同,一般气 温在13-15°C间每立方米基料10万条左右;气温在15-25°C间可 养殖8万条左右;气温在25°C以上则须实施降温措施,每立方米 基料可养殖蚯蚓5万-6万条。

箱养殖蚯蚓的密度,一般控制在单层每平方米4000-9000条, 过密则影响蚯蚓取食、活动以及生长繁殖,过稀则经济效益不佳。 为减少饲料层水分的蒸发,其上可覆盖塑料薄膜、麻袋、草席、苇 帘等。

在冬季气温降至一1°C时,应注意及时加温、保暖,使室内 温度保持在18°C以上,为防止蚯蚓冻死,养殖室内的温度要保持 稳定,并且养殖室内每天应打开通气孔2-3次,使其保持空气流 通和新鲜。夏季炎热,气温升髙时,可经常用喷雾器喷洒冷水,以 保湿降温,并且进气门孔应全部打开通风。

当蚯蚓逐渐长大后,应减少箱内蚯蚓的密度。用长60厘米、 宽40厘米、髙20厘米养殖箱养殖,每个箱内投放赤子爱胜蚓(大 平2号或北星2号)2000条左右。

在温度20°C,湿度75%-80% 和饲料的条件充足时,经过5个月的养殖,即可增至18000条左 右。在箱式或筐式立体养殖时,应注意箱间上下、左右的距离,以 利于空气的流通。

蚯蚓多大繁殖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 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

养殖技术


蚯蚓密度过大怎么办,蚯蚓的养殖密度
  • 中国养殖网,中国养殖网养殖加盟
  • 中国养殖网,中国养殖网养殖加盟 >> 中国养殖网,中国养殖网养殖加盟...

    蚯蚓密度过大怎么办,蚯蚓的养殖密度
  • 龙虾养殖技术培训视频,养殖技术培训视频
  • 龙虾养殖技术培训视频,养殖技术培训视频 >> 龙虾养殖技术培训视频,养殖技术培训视频...

    蚯蚓密度过大怎么办,蚯蚓的养殖密度
  • 网箱冷水鱼养殖成本,水库网箱养殖成本
  • 网箱冷水鱼养殖成本,水库网箱养殖成本 >> 网箱冷水鱼养殖成本,水库网箱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