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可以养殖尖头塘鳢,尖头塘鳢怎么养鱼缸
尖塘鳢能养活吗
笋壳鱼一般养15个月就可以出售了。这种鱼的学名是云斑尖塘鳢,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它在鱼苗时期主要以昆虫的幼虫为食,长大后就可以吃小鱼小虾以及软体动物了。通常鱼苗的长度在3厘米左右,而长到1.2斤的成鱼,往往需要15个月的时间。
尖头塘鳢能养活吗
两者外形不同,分布地区也不同,具体如下。
四鳃鲈鱼即松江鲈鱼,松江鲈,头扁平,向后渐侧扁。头部有棱无棘,前鳃盖骨有4棘,上棘最大,上弯。背鳍连续,有一深凹。口大,上颌略长。颌骨、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 齿群。胸鳍下部鳍条不分支。腹鳍Ⅰ-4。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为近岸浅海鱼类,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育 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黄、渤海和东海均有分布,为名贵的食用鱼类。
塘鳢,鱼科鱼类约有16属30种。分布于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 常见的属有乌塘鳢鱼属、 塘鳢鱼属、沙塘鳢鱼属、锯塘鳢鱼属、美塘鳢鱼属、鲈塘鳢鱼属等。塘鳢科鱼类为小型食用鱼类,有些种类肉细嫩,鲜美,如中华乌塘鳢鱼产于南海及台湾海峡,营养价值高,是名贵的滋补品。尖头塘鳢鱼产于中国闽江、珠江及台湾。沙塘鳢鱼产于中国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及台湾到东北等地。
塘鲺的养殖
塘鲺鱼要养殖4-5个月。塘虱鱼的生长最适宜于20℃--30℃温度,所以每年4至11月是理想的养殖季节,这段时间可养2至3批鱼。
扩展资料:
塘鲺,鱼类,可食用,学名胡子鲶,又称塘角鱼。在分类上属鲇形目、胡子鲶科。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国内常见两个品种:本地塘鲺(胡子鲶),埃及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
塘鲺鱼体长,头部扁平,鱼体表光滑无鳞有侧线。体色一般呈灰褐色,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纹状斑块和黑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背鳍、臀鳍延长止于尾鳍基部。尾鳍呈圆扇形,胸鳍短而圆,有一硬棘,能在陆地上爬行。塘鲺鱼口宽,横裂,齿利,口稍下,有触须4对,上下颌各2对。上下颁和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细齿。
饲养环境:
可选择庭院小水体养殖,也可利用池塘单养。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保水性能好,面积一般为67 平方米~1334 平方米,水深1 米~1.5 米。进水口、排水口设防逃设施,在池塘一角养殖一些水草如水葫芦,让鱼隐蔽、藏身。有条件的最好在塘基四周用网目为0.2 厘米~0.4 厘米的网片围起来,网高80 厘米,底部埋入土中20 厘米,以防蛇、蛙等敌害进入。放养前10 天排干池水,每667 平方米用生石灰80 公斤~100 公斤全池泼洒消毒。
塘鳢怎么养殖
沙峰鱼学名沙鳢,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动物。喜隐居于岩石缝隙,或泥沙、杂草等隐蔽处。食虾。4~6月产卵,以石隙、空蚌壳及破瓦罐等为产卵巢穴。雄鱼有守巢护卵的习性。体粗壮,前部浑圆。头大,稍平扁,口上位.两颌具细齿。颊部肌肉发达。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大。腹鳍胸位,左右分离。生殖期间:雄鱼体表光滑,雌鱼体表粗糙,有明显的生殖突。成年体长可达20cm左右。一次产卵约200~500颗。
尖头塘鳢养殖
答:土鱼学名叫塘鳢。 常见的属有乌塘鳢鱼属、 塘鳢鱼属、沙塘鳢鱼属、锯塘鳢鱼属、美塘鳢鱼属、鲈塘鳢鱼属等。塘鳢科鱼类为小型食用鱼类,有些种类肉细嫩,鲜美。
尖头塘鳢鱼产于中国闽江、珠江及台湾。沙塘鳢鱼产于中国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及台湾到东北等地。
尖头塘鳢怎么养
是,属于广东食肆中的一种高档鱼,不少食客特别是省外食客对其知之甚少。其实,笋壳鱼为鱼纲鲈形目塘鳢科塘鳢属尖头塘鳢,因形似笋壳,故而得名。
笋壳鱼与沙塘鳢(即土步鱼、鲋鱼)同科不同属,形态近似,其肉多而厚,骨刺极少,肉洁白细嫩,味尤鲜香,吃口甚好,正如清代袁枚所说:“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
养殖项目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