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牛犊养殖技术牛犊静脉注射视频,牛犊养殖技术

牛犊养殖技术牛犊静脉注射视频,牛犊养殖技术牛犊养殖技术牛犊静脉注射视频,牛犊养殖技术

牛犊养殖技术有哪些

第一步:小牛犊出生的0-24个小时内,初乳饲喂量一定要充分,它能吃多少就要给多少。小牛犊在出生1个小时内要吃1-3公斤的初乳,同时更要保证其质量。

第二步:要让小牛犊尽快的开食。小牛犊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吃的初乳,但是在生长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就要开食了,同时给小牛犊准备合适的开食料是非常关键的,开食料要具备易易消化、含适量的粗纤维、优质粗蛋白等她特征的颗粒状饲料。

第三步:小牛犊在开食之后,要给它提供饮水,饮水量要够,而且要干净、新鲜。

第四步:小牛犊的生长空间要有舒适的卧床、良好的采光以及新鲜的空气,关键的一点是要单独饲养。

第五步:给小牛犊饲喂鲜奶质量要好,而且要定时、定量、定温。

牛犊养殖技术有哪些种类

不管养牛还是养羊,购入品种很重要。

记得最早的时候我们家养牛,本村邻居从山东拉来了一车鲁西黄牛牛犊,说是优良品种,我家没忍住掏了一万块钱买了三只鲁西黄牛小牛犊,结果不到一个月,三只牛犊全部死翘翘。最后经过调查,死亡的原因是这种牛犊根本不适合我们大西北的气候环境,只能花钱买教训。

养殖场的环境对牛羊的生长很有影响。

养殖场要做到最基本的防涝、防晒、保温、通风。不管是牛还是羊,它们都需要一个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才能给养殖户带来更多利益。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是养殖牛羊的关键。

搞养殖别的都不怕,最怕的就是家畜生病。牛羊的疾病大致可分为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三大类。做好这三类疾病的预防工作,才能保证牛羊的健康。

牛羊的饲养管理也是个蛮难的技术活。

饲料管理包括日常饲养管理和牛羊育肥技术。这是个慢慢积累经验的过程,尤其是牛羊的育肥技术,需要不断摸索学习和改进。

要提前了解好当地的牛羊肉销售市场。

光养好还不行,需要给它们找到销售途径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就需要养殖户提前调查好当地牛羊的市场前景,以免出现滞销现象。

总结:养殖好牛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还要不断学习养殖经验、做好疾病防控,最终才能为养殖户带来利润。

初生牛犊喂养技术

刚买来的小牛犊出生后的8小时内,至少让牛犊吃到1-2升初乳,之后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分别喂食1次,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饮用水。2、出生1周后,投喂优质的干草,出生10天后,开始投喂精饲料。3、出生20天后,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20-30克,2月龄时日喂1-1.5公斤,3月龄时日喂2-3公斤。

刚出生小牛犊喂养技术

1、牛犊出生后的8小时内,要及时让它吃到初乳(至少为1-2升),母牛的奶水中含有牛犊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让它快速生长,而且还能增强其免疫力。一般情况下,牛犊每天需喂食3次,分别为早上、中午、下午,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饮用水。

犊牛的培育技术有哪些

早产儿喂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早产儿的体重比较低,而且孩子的吸吮能力比较弱,所以要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如果母乳不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人工喂养,也就是采用早产儿的配方奶粉进行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好处是非常多的,母乳中的初乳中含有各种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另外含有免疫物质,可以提供宝宝的免疫力,适合早产儿的生长,同时避免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主要是因为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比较弱,如果采取其它的喂养方式,容易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所以早产儿的喂养采取用母乳喂养的方式是最好的。

母乳喂养一般要间隔一小时左右,给孩子喂养一次,如果母乳喂养不足的情况下,要给孩子选择适当的早产儿的奶粉,早产儿的奶粉接近母乳,一般的也要间隔1-2小时喂养,如果孩子体重越小间隔时间要越短,可以采取少量的喂养方式。

牛犊的养殖技术

肉牛养殖肥育方式:由于自然条件和饲养方法的差别,肥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6月龄犊牛的肥育方式;

 2、12-14月龄的幼牛肥育方式;

 3、4月龄以上架子牛的肥育方式;

 4、易地肥育方式。

肉牛养殖饲养技术

 1、饲草饲料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肥育期间,尤其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这就需要饲草料相对稳定。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草料的消化和吸收率,甚至引起消化道的疾病。(标准的牛舍设备)

 2、注意观察牛只挑食和厌食,须给予足够的粗饲料,改善日粮的适口性,可添加少量糖蜜,多喂些麸皮、大麦、燕麦,或用大麦片代替粉状饲料。临近肥育期厌食,应考虑及时出栏。

 3、定时饲喂,少给勤添。日喂三次,上、下午各饮水一次,草料拌匀再饲喂,先喂后饮。

 4、饲草饲料多样化,合理搭配:牛的日粮一般由粗(青)饲料和精料两部分构成,不仅要求有适当容积和采食量(干物质),还需要保证质和量的满足。正如农民所说“杂花草混合料,牛爱吃,易上膘”。

 5、饮水充足,保持清洁。肥育期间,牛的饮水量与饲料性质和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牛肥育自由采食,应设常备水槽,随渴随喝。放牧肥育或栓系饲养,定时饮水,每日2-3次,以饮足为原则,水需常更换,保持清洁。

 6、日粮中精粗饲料结构要合理通常情况下,随着肥育期的进展,日粮中精粗比例也有所不同:初期:粗饲料占70%,精料占30%。中期:粗饲料占30%,精料占70%。未期:粗饲料占10%,精料占90%。

 肉牛养殖肥育期管理措施:经选定供作肥育的后备牛,要逐头检疫,避免疫病传播,造成经济损失。购入前先打扫圈舍,喷洒酚皂液、石炭酸或波尔多液消毒。水槽与食槽打扫干净,在牛床上铺新垫草或锯未,肥育期的一般管理措施如下:

 1、分组,个体编号,建立肥育记录;

 2、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体表寄生虫影响牛的安静,不利于采食和休息,对牛皮侵袭影响质量,体内寄生虫不仅争夺宿主的营养造成养分的消耗,而且寄生在肺、肝、脑、肌肉内还会出现病症甚至感染给人。起不到肥育效果。常用的广谱驱虫药是盐酸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福丁等。螨病的传染性极大,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用杀螨剂消毒牛舍及被污染的用具。用双甲脒、溴氰菊酯、伊维菌素、巴胺磷、二嗪哝(螨净)、林丹、辛硫磷及敌百虫等药物治疗。

 3、去势:近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认为,对成年公牛在肥育前半个月必须去势,青年公牛可以不去势,但要及早分群,单独饲养管理,才有利于肥育,并可改善胴体品质。

 4、刷拭和运动:刷拭须定时,每日1-2次,喂饱后进行,从头到尾,先背腰,后股部和四肢,反复刷拭,肥育期间对架子牛可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消化器官发育,中后期必须限制运动;

 5、因地制宜,进行群饲或栓饲一般架子牛强度肥育,自由采食时可群饲,围栏育肥,每群10-20头,每头牛占牛床面积4平方米,成年牛(残老牛)快速催肥时可栓饲;

 6、牛舍保暖防暑,保持干燥清洁;

 7、定期称重:肥育期全程90-120天时分三期,每期按时称活重,在早晨空腹时进行。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营养来源,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最近几年,奶业发展迅速,有很多的农户加入到养殖奶牛的行业。在奶牛养殖技术中,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是关注的重点。高产奶牛饲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犊牛、育成奶牛、干奶期奶牛、围产期奶牛、泌乳早期奶牛、直至泌乳中后期的奶牛,每一个阶段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1、初生犊牛通过哺喂初乳,提高抵抗力

犊牛在出生后的1小时内要哺喂初乳,第一次哺喂初乳量一般为1.5~2kg,也有的养殖户建议第一次哺喂4升初乳,第二次哺喂初乳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左右。

初乳一天要喂3~4次,连续饲喂4~5天,然后逐步改为常乳每天喂3次。初乳最好即挤即喂,以保持合适的温度。犊牛一般是用人工哺乳法,方法主要有三种:哺乳壶哺喂法、桶式哺喂法、犊牛饲喂器灌服饲喂法。

(1)哺乳壶哺喂法:要求奶嘴质量要好,固定结实。哺乳时让犊牛自由吮吸,喂量1.5~2kg。

(2)桶式哺喂法:采用奶桶哺喂,要求奶桶固定结实。第一次饲喂时,通常一手持桶,另一手食指和中指(预先清洗干净)蘸乳放入犊牛口中使其吮吸,慢慢抬高桶,使犊牛嘴紧贴牛乳吮吸。习惯后,将手指从犊牛口中抽出,犊牛即会自行吮吸。通常初乳喂量为1.5~2kg。

(3) 犊牛饲喂器灌服哺喂法:犊牛出生后第一次哺喂初乳4升,但新生犊牛还不能主动食入大量初乳,因此多采用犊牛饲喂器进行灌服,灌服时注意卫生和操作,灌服后尽量保持犊牛安静,少运动。

2、犊牛过了初乳期后,改喂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

哺乳期犊牛饲养3~5天的初乳期后,就可以开始喂常乳或混合初乳。犊牛2周左右的时候,开始逐渐改为嫩草和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诱导犊牛吃精料的方法可在喂奶之后将少许牛奶洒在精料上,或将精料煮成粥加在牛奶中饲喂。

3、初生犊牛管理要点 

管理期间要认真细心,做到“三勤”——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保持犊牛舍干燥卫生。随时观察犊牛的精神状况、粪便状态,做好“四定”、“四看”的措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定质:就是给犊牛哺喂健康牛的奶,并防止牛奶变质。

(2)定量:按哺乳计划严格控制哺乳量,从7~10日开始添加犊牛料,同时训练吃干草。

(3)定时:固定喂奶时间,两次饲喂之间的间隔一般为8小时左右。

(4)定温:奶温应保持恒定,不能忽冷忽热,饲喂时温度一般夏天掌握在36~38℃,冬天38~40℃。

(5)看精神:健康犊牛喜欢在运动场活动,有病的犊牛没有精神,活动能力不强。

(6)看食欲:健康犊牛食欲旺盛,抢食,亲近饲养人员,有病的犊牛,没有食欲,吃几口就会走。

(7)看粪便:正常犊牛粪便呈黄褐色,开始吃草后变干呈盘状,若是消化不良时呈灰白,受凉粪便会有气泡,患肠炎时粪便有黏液。

(8)看天气:外界气温11~16℃,犊牛感到舒适,超过这个温度范围,要尽量采取各种措施,避免犊牛不适而影响健康。

犊牛养殖成功要点

犊牛一般指从初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8月龄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要认真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饲养技术初乳期的护理犊牛生下来后,首先要用干净的布擦去全身各个部位的黏液。另外,犊牛出生后,脐带未断,应协助扯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肚脐10厘米左右处,用5%的碘酒消毒并用手把脐带中的血液向下滑挤出来后,在该处上下两端用经过消毒的绳扎两个结,然后从两个结中间扯断脐带,最后再在断面涂上碘酒消毒。母牛生下小牛后头7天内所产的乳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是初生犊牛不可缺少的食物,对其生长发育有特殊的功能。因此,为使犊牛获得较多的营养,不但要让犊牛吃到初乳,还要尽早地吃上初乳。一般在犊牛出生1个半-2小时即可喂乳。如果母牛没有初乳或者乳量较少时,可用人工乳代替。配方是:牛奶250克,食盐10克,鸡蛋3只与新鲜鱼肝油15-20克充分混合,加温到38℃-40℃时饲喂。常乳期的护理犊牛在初乳期过后,便可转入饲喂常乳。母牛的哺乳期一般为3-4个月,总的喂奶量大约是300-350公斤。日喂3-4次,一天的喂量可按犊牛体重的8%计算。在这个时期应做到:一方面要给母牛适当增加精饲料,以提高产奶量;另一方面要提早训练犊牛吃植物性饲料(包括青草、干草、精料),以增强胃的消化机能。供给充足饮水母牛所产的乳中虽然含有较多的水分,但是犊牛每天的乳量有限,从乳中吸取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所以,在饲养中除喂乳和适当的饲料外,还要让犊牛饮用一些清水。管理技术管理犊牛,主要是搞好牛舍和牛体的清洁卫生。要定期进行牛舍的清洁和消毒,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其次是要让犊牛适当运动。犊牛出生后8-10天,便可让它到运动场上自由活动,但应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活动,以免犊牛中暑。第三是做好防病工作。犊牛出生后的前几个星期较易发病,特别是下痢和肺炎。故在犊牛饲养期间,应加强对犊牛的护理,搞好清洁卫生,以减少发病率。

牛犊养殖技术有哪些方法

1.满足黄牛的营养需要

饲养黄牛,首先要提供足够的粗饲料,满足瘤胃微生物的活动,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不同生理阶段牛的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配合日粮。日粮的配合应全价营养,种类多样化,适口性强,易消化,精、粗、青饲料合理搭配。犊牛要使其及早哺足初乳,确保健康;哺乳犊牛可及早放养,补喂植物性饲料,促进瘤胃机能发育,并加强犊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牛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并根据生产目的和粗饲料品质,合理配化精饲料;育肥牛则以高精饲料日粮为主进行肥育,对繁殖母牛妊娠后期进行补饲以保证胎儿后期正常的生长发育。

2.严格执行防疫、检疫及其他兽医卫生制度

牛场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和蔓延;经常观察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及时防病、治病,适时计划免疫接种。对断奶犊牛和育肥前的架子牛要及时驱虫保健,杀死体表寄生虫。要定期坚持进行牛体刷试,保持牛体清洁。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定期称重和测量体尺,做好多项必要的记录工作,做到牛、卡相符一致。

3、加强饮水,定期运动

黄牛的饮用水要求水质无污染,冬季适当饮用温水,保证饮水充足。适当运动有利于牛新陈代谢,还可促进消化,增强牛对外界环境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防止牛体质衰退和肢体病的发生

怎样养好牛犊技术

犊牛养殖是畜牧产业的主体之一, 犊牛一般指出生4-6月的小牛。饲养人员要对这几个月的小牛的健康情况尤为注意。犊牛的健康情况关系到整个犊牛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那么犊牛怎么养?犊牛有什么养殖要点和管理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犊牛的护理

1.刚出生时的护理

犊牛出生时,要注意保证犊牛呼吸顺畅,应立即用干抹布将口鼻黏液擦净,使小牛呼吸顺畅,然后再擦干其他部位,或让母牛舔干犊牛。对脐带进行消毒(避免发生脐带炎),犊牛的脐带会自然扯断,如果没有扯断,应在距腹部15厘米处剪断脐带,挤出脐带内的黏液,用消毒剂对脐带及周围消毒。

2.早进食初乳

(1)初乳的营养:丰富初乳的酸度较高,不利于有害菌的繁殖;初乳可促进真胃分泌大量消化酶,使胃肠机能尽早形成;它含有较多的镁盐,有轻泻作用,能促进胎便排出;初乳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病菌。初乳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是刚出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它能代替肠壁上黏膜的作用,可阻止细菌侵入血液中,提高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犊牛养殖要点和管理方法

(2)进食初乳要适量:开始时不能给予过多的初乳,以防犊牛消化紊乱。如果犊牛不能吃奶可人工喂乳,喂量可根据犊牛身体情况,一般按体重的10%~20%计算初乳的喂量,每天4次左右。奶温过低容易变质,大致在38℃左右。犊牛每次哺乳间隔一段时间饮温开水1次。

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

1.选择好犊牛的畜舍

要创建温度、湿度适宜,夏季通风良好(无贼风)、冬季保温的畜舍,犊牛抵抗力较低,温度过低湿度过大,会引起犊牛消化不良、拉稀、肺炎等疾病。有些散养户错误地认为牛是大型草食性动物,饲养时没有对消暑保温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犊牛上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疾病增多,从而造成犊牛生长发育迟缓。

2.保持圈舍卫生环境

经常打扫圈舍,换垫草。饲料中不能含有铁丝、牛毛、粪便等杂物。用具用后一定要洗刷干凈,保持清洁,经常性做好消毒工作。犊牛养殖要点和管理方法

培育方式要科学

1.保证饮水充足

让犊牛充足饮水,可增强犊牛的食欲,避免暴饮甚至喝尿现象的出现,引起犊牛发育不良,理想的饮水方式是任其自由饮水。

2.细心护理,增加体质

做好定期消毒、经常刷拭牛体,可有效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犊牛发病率;适时增加运动量,几周后进行人工驱赶增加犊牛的运动量,增强体质,促进牛体健康和皮肤发育。

3.适时断奶

过长的哺乳期,对犊牛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对犊牛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利。应在5个半月时开始逐渐增加精料和粗料,减少牛奶喂量,适时进行断奶。

牛犊养殖技术有哪些方面

多晒太阳多长肉

把南北走向,东西通道,改成东西走向,南北通道的圈舍,而且窗户要改成两边全透明的玻璃窗,以利于阳光的照射。这是因为南北走向的圈舍在冬天时,北边的牛晒的太阳多,所吸收的热量就高,平均日增重1.5千克左右。而南边的牛晒的太阳少,吸收的热量少,这就需要消耗自身的热量来保温,平均日增重只有1.3千克左右。比北边的牛少了0.2千克左右,而这0.2千克左右的重量却要消耗3千克左右的饲料,这就等于南边的每一头牛平均每天要浪费大约3千克的饲料。

而改成东西走向,南北通道后。上午时,阳光由西向东晒一遍,到下午时,阳光由西向东再晒一遍。这样东西两边的牛吸收的热量比较均匀,而且晒的时间长。这就是多晒太阳多长肉的原因。

健康从牛犊捉起

大家都知道小牛犊的肠胃功能还不完善,机体抵抗能力比较弱,极容易发生腹泻。那么要如何来防治小牛犊容易腹泻的问题呢?除了吃奶外,每天补充益生菌冲剂,则能维持小牛犊体内的菌群平衡,保持体内益生菌的优势地位,腹泻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小牛犊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在吃母乳的同时,给它补充一些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食品,有利于帮助它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减少疾病发生。在小牛犊出生5天后,每天早中晚各补喂100ml益生菌冲剂和婴幼儿营养饮液,一个月后,小牛犊长结实后,改为每3天喂一次,60天断奶后停喂。这样可促进小牛犊的生长发育,增加机体抵抗力。

小牛犊在出生到断奶的60天里,吸吮着母乳,喝着婴幼儿营养食品,还有干草精料的伴随。让小牛犊安全的渡过了它们最脆弱的时期,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睡得好才能长的好

牛睡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它睡觉的地方舒不舒服,环境好不好。想要牛长的好,最好给它一张舒适软柔的床。把垫草做床改成用锯沫麦麸做床,按20:1的比例平铺在牛舍里,堆高15~20厘米,可彻底清除牛粪尿的污染。使牛舍保持清洁干净,空气无异味。这是因为麦麸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分解牛粪。锯沫的吸水量大,可锁住水分。而微生物发酵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锯沫吸收了牛的尿液后,就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发酵的温床,这样就慢慢地把尿液耗干净了。而微生物的增多也加快了牛粪的分解,一般只需两三天牛粪就会被逐渐分解变小,五天后就会完全被分解掉。

另外,牛趴卧时,差不多所有的重量都压在前腿上。如果它卧的地方不够柔软,则很容易造成膝盖的受伤,长此以往,轻则膝盖脱毛,重则脱皮变红形成肢蹄病。所以为牛换张锯沫麦麸做的床很有必要。

犊牛养殖技术管理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牛。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其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生产性能。犊牛经历了从母体子宫环境到外界自然环境、从靠乳汁生存到靠采食植物性饲料生存、由不反刍到反刍的巨大生理环境的转变,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自身免疫机制还不健全,对外界不良环境适应能力低,抵抗力相对薄弱,极易患病。因此,必须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做好犊牛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才能降低犊牛发病率及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提高犊牛成活率,增加牛群数量,提高牛群质量。

(1)假死

假死,即动物的生理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处在极其微弱情况下的一种状态,从外表来看似乎已经死亡,但如能及时抢救仍有生还的希望。如不及时抢救,往往死亡。

①发病原因

引起新生仔畜窒息的主要原因有:

A.难产时间长 分娩时产出期延长或胎儿排出受阻,胎盘血液循环减弱或停止,引起胎儿过早地呼吸,吸入羊水而发生窒息。

B.分娩前母畜有病或过度疲劳,如发生贫血或大出血,患有某种严重的热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使胎儿缺氧和二氧化碳量增高导致过早呼吸而发生窒息。

②预防措施

建立产房值班制度,保证母畜分娩时能或时正确地接产和护理仔畜。接产时应特别注意对分娩过程延滞、胎儿倒生及胎囊破裂过晚者及时进行助产。

③治疗方法

立即用药棉擦净牛犊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先将其倒提起来用手轻拍腰胸部数次,然后有节奏地按压胸腹部施行人工呼吸(也可用嘴吹单个鼻孔进行人工换气);同时可将酒精涂抹在牛犊的鼻内刺激其恢复呼吸,亦可用缝衣针在牛犊尾部背侧正中线上,从尾尖穴向上每隔2厘米刺1针,连刺10针左右,促其苏醒。假死程度严重的,还应配合进行肌内注射安钠咖、樟脑磺酸钠、尼可刹米等强心剂和其他兴奋呼吸中枢的药品。

A.立即抢救 首先用布擦净鼻孔及口腔内的羊水。如怀疑呛入羊水,可倒提排水。为了诱发呼吸反射,可用草秆刺激鼻腔黏膜,或用浸有氨水的棉花放在鼻孔上,或在仔畜身上泼冷水等。如仍无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可将仔畜后肢提起来抖动,并有节律地轻压胸腹部,以诱发呼吸,同时促使呼吸道内的黏液排出。

B.使用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如尼可刹米或安钠咖1~2毫升肌内注射。

C.为了提高抵抗力,纠正酸中毒,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300~500毫升及5%碳酸氢钠50~100毫升。为了预防继发肺炎,可肌内注射抗生素。

(2)肺炎

①发病原因

出生过程中羊水吸入支气管或肺泡内;环境卫生条件差,犊牛受寒受风;初乳吃得迟或量不足,得不到抗体。

②防治措施

A.最重要的是在没达到肺炎程度以前,进行适当治疗,但必须达到完全治愈才能终止;对因病而衰弱的牛灌服药物时,不要强行灌服,最好要经鼻或口,用胃导管准确地投药。

B.用全身给药法,临床实践证明,以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应用效果较好。还可用头孢类药,并配合应用磺胺药物,同时还可用抗组胺剂和祛痰剂作为补充治疗,配合强心、补液等对症疗法。对重症病例可直接向气管内注入抗生素或消炎剂,或者用喷雾器将抗生素或消炎剂以超微粒子状态与氧气一同让牛吸入,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C.对于真菌性肺炎要给予抗真菌性抗生素,用喷雾器吸入法可收到显著效果。

D.轻度异物性肺炎,可用大量抗生素,配合使用毛果芸香碱,疗效更好。

(3)下痢

犊牛下痢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

①发病原因

犊牛下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根据其病因分为中毒性下痢和单纯性下痢。中毒性下痢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危害最大。近几年也有由于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而群发的报告。单纯性下痢大部分是由于母牛营养不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或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引起的。发病以1月龄以内的为最多。初乳喂量不足、饥饱不均,吃凉奶、变质奶,饲养员不固定,外界环境突变都可使犊牛抵抗力降低,成为发病诱因。另外,母乳过浓、气温突变、卫生条件差等都易引发本病的发生。犊牛下痢多发于集约化饲养的犊牛群中。

②预防措施

A.犊牛出生1小时内必须喂初乳,初乳量可稍大,连喂3~5天以便获得免疫抗体。

B.坚持“四定”“四看”“二严”。四定:喂奶时定温、定时、定量、定饲养员;四看:看食欲、精神、粪便、天气变化;二严:严格消毒、严禁饲喂变质牛奶。

C.要保持犊牛舍清洁、通风、干燥,牛床、牛栏、运动场应定期用2%火碱水冲刷,褥草应勤换,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D.对妊娠期母牛注射用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株制成的菌苗。发病严重的地区,应考虑给妊娠母牛注射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疫苗。

③治疗方法

A.对发病的犊牛要立即隔离进行治疗,加强护理。

B.治疗原则:治胃整肠、消炎解毒,止泻、防止脱水、强心止痛等。如病因明确时,首先应排除病因。

C.对单纯性下痢,先按消化不良治疗,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内服,2次/天,用1~2天。中药口服:如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片),规格:0.1克/片,5~10片/次,2次/天,用1~2天。

D.对中毒性下痢,杀菌消炎应贯彻于全过程,也适于各种胃肠炎。抗生素类内服:磺胺脒1克、碳酸氢钠0.5克/次,灌服。2次/天,其他可选药物: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注射药: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用药3~6天。

E.对下痢脱水严重牛犊,脱水和自体中毒常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因素,故及时合理地补液和解毒纠正酸中毒疗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补液用药应根据脱水的性质选用:5%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盐水等;用量应根据脱水程度确定,500~1000毫升/次,1~2次/天。

(4)支气管炎

①发病原因

多发生于春产犊牛,初生犊为急性型,1~3月龄为亚急性型,多因牛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等发病。

②治疗方法

支气管肺炎用青霉素、链霉素效果较好,也可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5)口炎

①发病原因

单纯性和卡他性口炎,是由粗糙饲料、异物、化学物质等损伤,或人为器械损伤造成的。其他类型口炎,主要指传染病引起的并发性口炎。

②预防措施

先除去病因,注意饲料加工调制,清净饲料、饲草内异物,不喂发霉腐败饲料。

③治疗方法

可用2%硼酸、0.3%高锰酸钾、1%~3%明矾液等冲洗口腔,然后涂以碘甘油。全身体温升高则注射抗生素药物。

(6)副伤寒

①发病原因

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所致。副伤寒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带菌牛的胆囊内长期存有病原体,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而散播本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一季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幼年牛较成年牛易感,10~40日龄的犊牛最易感。此外,带菌牛在不良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发生内源性传染。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卫生不良及罹患其他疾病时,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②预防措施

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防止犊牛吃污染的垫草或饮污水,牛舍、用具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有条件时犊牛可用活菌苗预防。

③治疗方法

对本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很多,比较常用的是新霉素。每次治疗不应超过5天,用药最好先选用1种抗生素。当使用一种药无效时,应立即改用其他药物。此外,应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7)心肌炎

硒缺乏症是以心肌、骨骼肌变性、坏死为特征的一种新陈代谢病,因以心肌炎为明显特征而得名。因其病变肌肉退色,呈煮肉样或鱼肉样外观,故又称为白肌病。

①发病原因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由于土壤、饲草中硒含量过少而引起。继发性是当土壤中硫化物含量过多(多因施用硫肥所致)或摄取饲草含硫酸盐量过大时,由于硒与硫反应,降低牛对饲料中硒的吸收、利用,从而导致硒缺乏。另外,天气骤变等应激因素作用,也可诱发该病。

②防治措施

对硒缺乏症病牛在改善饲养管理(如限制活动、牛舍保温、避免应激因素等)的前提下,施行对因疗法和对症疗法,如肌内注射亚硒酸钠溶液0.1毫克/千克或口服亚硒酸钠溶液0.2毫克/千克,间隔2~3天再次投服,也可配合维生素E制剂。

慢性病例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素疗法和营养心肌的药物,尤其是浓糖、维生素C、丹参液以缓冲心肌炎症。预防该病通常采取补硒措施,经常口服硒盐,刚出生的犊牛,应用亚硒酸钠溶液(3~5毫克)和维生素E(50~150毫克)皮下注射,间隔14天后再注射1次。

③注意事项

A.该病初期不宜使用强心剂,以防心脏神经兴奋,加速心衰造成死亡,只有出现慢性心衰时,方可适当选用樟脑磺酸钠或安钠钾,但忌用洋地黄制剂。

B.对病犊牛加强护理,切忌运动和刺激。

(8)脐带炎

①发病原因

脐带炎为犊牛常见多发疾病,一般由于出生时脐带未消毒或消毒不严,致使脐带感染细菌而发炎。饲养管理不当,外界环境不良,如运动场潮湿、泥泞,褥草更换不及时,卫生条件较差,也会导致脐带感染发炎。

②预防措施

做好脐带的处理并严格消毒,犊牛正常呼吸后,距腹部8~10厘米处剪断脐带(最好用手按位置撕断),消毒(用7%的碘酊浸泡断端脐带15秒)、结扎。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运动场应经常消毒,褥草每天更换。新生犊牛应单栏饲养,避免犊牛相互吮吸。

③治疗方法

如及时治疗,一般愈后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犊牛脐带炎与脐疝症状较相似,要注意区别,严防误诊。

A.局部治疗

病初期可用1%~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局部清洗,并用7%碘酊涂擦。患部周围肿胀,可用青霉素60万~80万单位分点注射;已形成脓肿时,切开排脓,再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内撒布碘胺粉。严重时可用外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涂以碘仿乙醚(碘仿1份,乙醚10份)。

B.全身治疗

可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60万~80万单位一次肌内注射,每天注射2次,连注3~5天。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可给病牛内服磺胺脒、苏打粉各6克,酵母片或健胃片5~10片,每天服2次,连服3天。

(9)犊牛咳嗽

咳嗽是呼吸道炎症及病变的一种普遍症状,常出现于感冒、咽喉炎、气管炎、各种肺炎及一些传染病过程,严重的会导致犊牛死亡。

①发病原因

A.冬季受寒感冒,夏季太热、上火。

B.犊牛舍通风不良,卫生太差;空气污浊,吸入大量氨气及灰尘等刺激性物质等。

C.其他疾病继发。

②治疗方法

A.早期可口服氯化铵、甘草片等。

B.中药治疗

A.冬季感冒 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6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板蓝根10克、大青叶10克、青皮6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约500毫升,加入3克奶源香香味剂,早晚2次/天内服。1剂/天,连用3天为一疗程。

B.夏季干咳 双花10克、连翘10克、麦冬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板蓝根10克、浙贝10克、青皮6克、栝楼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约500毫升,加入3克奶源香香味剂,早晚2次/天内服。1剂/天,连用3天一疗程。

C.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肌内注射。严重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00~600毫升,维生素C3毫升,0.5克氨苄青霉素5~10支,氨茶碱注射液1~2毫升。1~2次/天,连用3~5天。

(10)脐疝

脐疝是由于脐孔发育不全,未能正常闭锁或脐带残余化脓感染所导致的。犊牛脐疝主要由遗传和断脐不当引起。尽管出生时病情存在,但许多病例直到犊牛2~3周龄时才被发现。若疝孔直径在5厘米以下,属于小疝环,常在6个月内闭锁或采取保守疗法,经常检查脐孔是否逐渐缩小,直至痊愈。对大疝环、疝内容物与疝囊广泛性粘连或嵌闭性疝,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11)皱胃溃疡

皱胃溃疡是指皱胃黏膜出现局限性糜烂、坏死,有的发生出血和穿孔。犊牛皱胃溃疡时可能伴有急性的皱胃鼓气。患病犊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弱,反刍减少,出现贫血现象,粪中有少量黑色血凝块,严重者腹胀气,腹部剧烈疼痛甚至休克。犊牛的皱胃溃疡多为亚临床型。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避免过量饲喂、饲喂不规律、过早饲喂干物质及突然改变食物。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炎症和溃疡。常用抗生素有氨苄西林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广大霉素等;同时可以使用氧化镁等抗酸剂,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

养殖基地


牛犊养殖技术牛犊静脉注射视频,牛犊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和渔业,水产养殖和渔业发展哪个好
  • 水产养殖和渔业,水产养殖和渔业发展哪个好 >> 水产养殖和渔业,水产养殖和渔业发展哪个好...

    牛犊养殖技术牛犊静脉注射视频,牛犊养殖技术
  • 海水养殖池水过肥怎么看,海水养殖怎么养水
  • 海水养殖池水过肥怎么看,海水养殖怎么养水 >> 海水养殖池水过肥怎么看,海水养殖怎么养水...

    牛犊养殖技术牛犊静脉注射视频,牛犊养殖技术
  • 养殖信鸽前景如何,农村信鸽养殖图片
  • 养殖信鸽前景如何,农村信鸽养殖图片 >> 养殖信鸽前景如何,农村信鸽养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