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野山鸡视频讲解,野山鸡养殖技术视频
野山鸡的养殖技术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野山鸡饲养
1、接雏前的准备:
进鸡前1—2天预热、试温,看能否达到育雏的最初要求34—350C。雏鸡密度要求每平方米10—20只。
2、初饮:24小时内,初饮电介多维及常用抗生素,第一周龄最好供给16—200C的温开水。
3、开食:开食一般在雏鸡饮水后1-2小时后进行。开食饲料可以直接饲喂全价雏鸡料;第一周应使用开食料盘,每日加料6—7次,以后逐渐过渡到料槽或料桶采食。
4、温度:
一般1—4日,温度为340C, 4—7日, 32—330C, 2周龄, 30—320C, 3周龄,28—300C, 4周龄,25—280C, 5周龄, 22—250C, 5周后室温建议不低于150C。
温度在热源边的鸡背高度测量。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鸡的行为表现及分布情况,检查供温是否合适。雏鸡均匀分散,运动自如说明温度合适;雏鸡相互扎堆,靠紧热源说明温度偏低;雏鸡张翅喘气,翅膀下垂,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
5、湿度:
1—10日龄为60—70%,10日龄后为50—60%。后期注意降低湿度,否则易导致舍内潮湿,舍内氨气浓度高而引起如白痢、球虫病、法式囊等疾病的发生。
6、通风换气:
一般来说,两周内应以保温为主,两周后就得注意通风换气工作,应逐渐加大通风量。注意避免贼风,同时防止温度波动太大。
实际饲养中可根据饲喂、饮水、通风等设备以及季节来灵活决定饲养密度。一般1—6周龄,平养密度为10—12羽/平方米,笼养为22—26;7—20周龄为平养6—7,笼养10—12。
7、光照:
在育雏期最初4天应给予24小时光照,以便雏鸡熟悉舍内的饮水、采食等环境。5天后夜12点关灯,再过5天后改为10点关灯。
8、断喙:
为防止鸡群发生啄癖和饲料的浪费,通常在7—10日龄进行断喙;上喙烫掉半粒芝麻大的尖子。
9、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1、及时清除粪便、垫料。 用广谱消毒药彻底消毒以杀灭虫卵、细菌、真菌以及病毒。
2、饮水器应每日洗清一次,并定期消毒。 应把好饲料原料关,防止霉变。
10、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合理的制定,要使用正规渠道的疫苗,依照各厂家疫苗的使用说明书来应用.油乳剂ml来注射,冻干苗按说明书的倍数来稀释.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确定实施免疫的疫苗种类,免疫程序。
建议免疫参考程序如下:1日龄,颈皮下注射马立克0.2ml;7日龄,饮水法接种新支2联,2倍;14日龄,饮水法接种传染性法氏嚢炎,2倍;21日龄,颈、胸皮下注射0.4ml新成疫;28日龄,饮水法接种传染性法氏嚢炎,2倍;35日龄,肌肉(皮下)注射0.5ml禽流感H5+H9加鸡痘,双针刺翼;60日龄肌肉(皮下)注射新成疫;130日龄,肌肉注射减蛋综合症、新成疫、传染性法氏嚢炎三联苗 0.5 ml;140日龄肌肉注射禽流感H5+H9 0.5ml。
野山鸡怎么养能养活
你好,我是晴格格,山鸡肉质非常鲜美,很受人们的欢迎,下面就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在山鸡养殖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场地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的环境对于培育优质的山鸡起着关键作用,山鸡养殖场应该寻找地势干燥,平缓,向阳背风,最好是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的鸡舍和家鸡的鸡舍要求基本相同,鸡舍大小面积可以根据饲养规模来决定,鸡舍可以用不要的旧房、猪圈、牛圈,可以用房前屋后多余的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面应该保留一定的运动场地。
山鸡的运动场地面应该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方便进行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以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和四周加上拦网或者用铁丝网,也可以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的时候,可以在四周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把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以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可以使运动场整齐美观。
因为山鸡的种鸡在交配前都需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造两个鸡舍。同时,鸡舍里还应该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以用木片订制,通常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以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山鸡进入食槽,水槽可以用塑料盆或者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以购买专用的塔式饮水器。因为山鸡很喜欢沙浴,可以在运动场里设置沙池,也可以用大塑料盆装沙子放在运动场地上,应该注意让沙子保持清洁、干燥。
以上就是适合养殖山鸡的环境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都能建造出好的鸡舍,把山鸡养得肉质鲜美!
人工养殖野山鸡
山鸡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 雉鸡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殖。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产蛋期延长到9月份,产蛋量也较野生雉鸡高。人工驯化后的雉鸡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国七彩雉鸡4—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期。 年产蛋在100枚以上。
野山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野鸡为野生动物,生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极强,对环境要求不高,能耐46℃的高温和-32℃的严寒,养殖技术与家鸡一样,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可喂养,可利用旧房、仓库等进行圈养或笼养。野鸡从周龄开始到16~18周龄为育肥阶段,此阶段野鸡体重呈直线上升趋势。1.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野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野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3.设栖架、防啄癖。育肥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野鸡群进行调控,方法为:(1)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野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2)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野山鸡养殖技术之雏山鸡苗养殖管理和饲料配比
山鸡,又叫凰、雉鸡。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人养殖100只种山鸡年利润有多少?其中鸡舍和饲养等需要投资多少成本?
山鸡生长快、抗病力强,饲养山鸡具有投资少、产业化生产条件成熟等特点。预测近几年市场无法饱和,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投资1.9万元,在果园、林间或山坡草地建一个小型生态山鸡场,农村1~2个劳动力完全手工操作,饲养20组(1公4母为1组)共100只种山鸡,自繁自养,常年存栏商品山鸡800多只,年出售4批商品山鸡共3200只,年纯收入4.9万多元。以下是山鸡场建设与投资效益分析:
山鸡舍投资
1.山鸡场建设投资共1.172万元。
(1)棚式种山鸡舍:竹木石棉瓦结构30平方米,每平方米50元,共1500元。
(2)种山鸡舍配套设施:产蛋箱20个,共计560元;砂浴池200元;围活动场材料500元;小型人工孵化机(可自制)约1000元。合计2260元。
(3)育雏房:1间10平方米,600元。
(4)简易活动组装山鸡棚:10个200平方米,每平方米30元,共6000元。
(5)饲料生产房:1间10平方米,800元。
(6)简易宿舍:1间8平方米,560元。
2.引种费:山鸡繁殖快,母山鸡利用年限短。山鸡场要获得高产,一般都要经过自繁自养进行二次选育高产种群。所以,存栏800只的小型山鸡场,只需引种200只雏山鸡苗,每只5元,共1000元。
3.水电、工具、防疫和消毒药品共1000元。
4.饲料周转金3000元。
5.不可预测的开支(以上1~4项的总和×15%)共2508元。以上1~5项合计1.923万元,投资概算取1.9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
1.全年卖山鸡收入:按引种200只成活90%计算,得180只,选种100只,余80只做商品山鸡出售。引种4个月后出售,80只商品山鸡的收入与100只种山鸡的育成费用基本持平。留种山鸡4个月龄产蛋,以每只母山鸡年产蛋孵化成活雏山鸡40只计算,开产1年,商品山鸡饲养量3200只,每只体重1.5千克,每千克售价23元,当年分批出售商品山鸡共收入11.04万元。
2.饲养成本支出:
①采用生态养殖,补喂人工育虫活体饲料和矿物添加剂相结合,投入的精饲料很少。种山鸡精饲料日均0.2元,100只全年开支7300元;商品山鸡精饲料日均0.15元,3200只饲养100天出售,共开支4.8万元。饲料费共5.53万元。
②活体饲料生产费2000元。
③水电1500元。
④工具700元。
⑤防疫和消毒药品共1500元。
合计支出6.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可盈利4.94万元。
野山鸡的养殖技术视频
家鸡的养殖方法。
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天然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库这一资源优势,且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利用我国土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又使家鸡具有了野味。
品种选择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棚舍的搭建
(一)场址的选择。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二)搭棚方法。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三)清棚和消毒。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四)铺设垫草。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鸡群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喂饲时,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2.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如果温度过高,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此外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诱发白痢病。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病雏分群饲养要经常进行,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即捉出分群。对那些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鸡群,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雏鸡食欲,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饲料的配合是否得当,饲料有否发霉变质,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及时发现雏鸡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精神状态、活动状态、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如停电或保温灯泡坏了,或电源烧着了附着物,鸡群发生啄食癖,其他侵扰鸡群的兽害、鼠害等,以便及时处理,减少鸡只死亡。 (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的特点是鸡只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这时主要形成骨架和内脏。饲养目的是使鸡体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羽毛丰满,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饲养方式以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公母分群饲养:一般公雏羽毛长得较慢,易受环境的影响,争斗性也强,同时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增重快,饲料效率高。此外,公鸡个体壮,竞食能力强,而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沉积脂肪能力强,因而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各自在适当的日龄上市,便于实行适宜于不同性别的饲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齐度,降低残次品率。生长期全期采用定时饲喂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桶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
2.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中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晚餐时把药片研成粉料,先用少量饲料拌匀,然后再与晚餐的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看是否有虫体排出,然后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餐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
(三)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即10周龄后到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加,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由长骨骼、内脏、羽毛到长肉和沉积脂肪。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商品屠体外观的美感。因此,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水平一般要求达到12.54兆焦/公斤,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草根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体的体质,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肉质更适应消费者的要求。但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相应地缩小活动场地,目的是减少鸡的运动,利于育肥。三是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老鼠既偷吃饲料、惊扰鸡群,又是疾病传播的媒介。苍蝇、蚊子也是传播病源的媒介。所以要求每月毒杀老鼠2~3次(要注意收回毒鼠、药物)。要经常施药喷杀蚊子、苍蝇,育肥期间,棚舍内外环境,饲槽、工具要经常清洁和消毒,以防引入病原,要特别注意禽出败的发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提高育肥鸡的成活率
养殖项目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