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场选址有什么要求,鸭场建在哪里合适
鸭场选址有什么要求?
养鸭场场址选择,必须对地形地势、土质、水源、交通及社会关系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1)地形地势 鸭场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地下水位2米以下,背风向阳,采光充分的地方。地形开阔整齐,隔离条件良好,面积宽敞够用,最好略带一定的坡度(5°~10°,略向水面倾斜),保证排水顺畅的区域。
(2)土质 鸭场选址时最理想的土质为砂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砂壤土透水透气性强,且昼夜温差小,毛细管作用弱。
(3)水源 应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水质良好,干净,无任何污染,不含毒物,确保人鸭安全和健康。养鸭的用水量特别大,鸭场水源应充足,即使是干旱季节,也不可断水。鸭场优先选择的水源是地面水和地下水。
(4)交通 鸭场应选建在交通便捷的地方,注意防疫和噪声污染,不可在车站、码头或交通要道的附近建场,以免给防疫带来困难。
(5)社会联系 鸭场周围3千米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1千米以内无屠宰场、肉品加工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鸭场距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等至少1千米以上,距离村庄至少100米以上。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鸭场不得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的上游。
鸭场地址的选取有哪些技巧,养鸭场地的选取会对样养鸭造成哪些影响?
在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建造鸭舍的场地应略高于周围,避免积水。最好稍微向水面倾斜,5° ~ 10°的小坡度,以利于排水。质量不能太粘,最好是雨后容易干的沙土。在排水不畅、容易淹水的低洼地区建设养鸭场,必须特别注意。二是水质好,水源充足。作为水禽,鸭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的水。他们需要水来进行日常活动、洗澡等。,而且连交配繁殖都离不开开水,所以水上运动场对鸭子来说更重要。鸭舍一般建在河、湖、沟、塘的岸边。水面尽量宽阔,水深在1 ~ 1 ~ 2m之间,水波小。在河流上养鸭,要避免选择主航道,以免惊扰鸭子,造成压力。
水源应该是无污染的。养鸭场附近没有畜禽加工厂、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也不应该离居民区太近。应尽可能建在工厂和城镇的上游。大型养鸭场最好自己打深井,保证水质。例如,每100毫升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不得超过5000个,如果水中溶解的固体总量超过290毫克/升,则认为是污染水。如果水中溶解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50mg/L,对鸭子是有害的,要另找新的水源,因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消除。同时水源要充足,即使在旱季也不能断水。鸭饮用水应经过净化处理,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5027-2008《畜禽无公害食品水质》)。
交通便利的鸭场离主材集散地较近,应有公路、水路或铁路,方便产品和饲料的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但是,不允许在车站、码头或主要交通路线(公路或铁路)旁边建造农场。否则不利于防疫卫生,环境清静会影响产蛋率。
四,养鸭场的朝向是朝南的最理想。鸭舍应建在水源的北面,鸭滩和水上运动场应放在鸭舍的南面,使鸭舍的大门正对水面。朝南的鸭舍具有冬季采光吸热好,夏季通风,但无日照的特点,冬暖夏凉。有利于提高产蛋率。如果找不到朝南的地形,也可以朝东南或朝东,但不能在朝西或朝北的地方建鸭舍。因为这种朝西的房子,夏天朝西的太阳房温度高,闷得像蒸笼一样,不仅影响产蛋还容易导致鸭子中暑死亡。冬天气温低逆着西北风,鸭子消耗的物质多,下蛋少。因此,与朝南的鸭舍相比,朝西北的鸭舍同样养鸭,产蛋率会下降10%左右,死亡率高,饲料消耗大,经济效益差。
其他条件如气候、沿海地区应考虑台风的影响,易受台风影响的地方不宜建鸭舍;鸭舍不宜建在夏季通风不良、冬季气温高或风大的地方,易受寒流侵袭。再比如电源。鸭场必须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夜间照明,在没有通电的地区要增加通电电缆的费用。在供电不稳定的地区经常停电,容易给鸭子造成压力,影响电机的孵化。如污水处理、废物处理方法、污水和粪便的去向等。,在打造鸭肠之前也要做好周密的计划。所以养殖户在选择养鸭场的时候要全盘考虑,切不可安于不适合建养鸭场的地方,否则养殖会失败!
在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建造鸭舍的场地应略高于周围,避免积水。最好稍微向水面倾斜,5° ~ 10°的小坡度,以利于排水。质量不能太粘,最好是雨后容易干的沙土。 水源应该是无污染的。养鸭场附近没有畜禽加工厂、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也不应该离居民区太近。应尽可能建在工厂和城镇的上游。 交通便利的鸭场离主材集散地较近,应有公路、水路或铁路,方便产品和饲料的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 交通便利的鸭场离主材集散地较近,应有公路、水路或铁路,方便产品和饲料的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
一定要选择干燥的地方,要选择水质比较好的地方,同时也要选择交通比较发达的,这样比较好运输。这个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鸭子的品质。
养鸭需要哪些条件啊
(1)设施规范 鸭舍和舍外运动场应位于地基较高的地方,利于排水。鸭舍内外不应存留污水、雨水。鸭舍应具有一定的保温防寒功能,冬暖夏凉,通风良好。鸭舍内地面、墙壁和舍外运动场地面应坚硬光滑,便于消毒。
(2)“全进全出”饲养同一品种的肉鸭,同批购进雏鸭,同批饲养,同时出栏。
(3)清洁卫生 每日清扫鸭子的活动场所,定期消毒。将鸭子的排泄物集中堆放,使其自然发酵熟化,成为有机肥。
(4)做好防疫 在消毒的基础上,应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应保证每只肉鸭能够按时、保质、保量获得疫苗免疫保护,努力做到一只不漏。
夏季高温环境不利于肉用仔鸭生长,如舍内过于潮湿,则会造成鸭体的呼气蒸发散热困难,加快、加重鸭的热应激发生。高温高湿的环境还易使鸭舍粪便腐烂发酵,造成鸭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危害鸭体健康,同时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诱发疾病。夏季饲养肉用仔鸭应着重抓好下列工作。 抓好饲料营养供应,保证鸭的正常生长 1.调整饲料配方。因为饲料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用其他季节配方就难以保证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应配制夏季高温用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用仔鸭饲料配方。配方中可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过程中的散热。 2.供给新鲜的饲料。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或饲槽中的料放置时间过长,均会引起饲料发酵变质,甚至出现严重霉变,因而夏季应保证购回的饲料是新鲜的且最好在1周左右用完。 3.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夏季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0-200毫克维生素C,有利于减轻热应激对鸭机体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使其他营养物质免遭氧化。 4.调整饲喂时间。尽量在清晨4-5点种和晚上8-10点钟喂料,白天让鸭多休息。 搞好环境控制,防止鸭发生热应激 1.减少太阳辐射对鸭的影响。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是减少太阳辐射热影响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高温期间可在屋内顶淋水或喷水雾化,也可在外屋顶上刷白灰,并做好鸭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 2.加快鸭体热的散失。鸭舍四周要敞开通风,气温过高时应采用通风设备来加强通风,保证空气对流,夜间也应加强通风。 3.降低饲养密度。密度过大是指每平方米容纳的鸭数过多,减少鸭舍内的鸭数可降低舍内总产热量。同时还要注意增加水槽和食槽的数量。 4.保持鸭舍内干燥。在高温季节,鸭饮水比其他季节多,因而通过呼吸蒸发散失的水汽比其他季节多。尤其是排出的粪中水分的蒸发及粪在高温下的发酵是鸭舍湿度增高及有害气体合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加强日常管理,保证鸭健康生长 1.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改变饲养方式。网养可杜绝其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降低发病率。网养可以减少鸭群的运动,降低鸭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有利于夏季鸭的健康生长。采用地面养鸭时,夏季最好不要用厚垫料,尤其不要用吸湿性差的稻草等作垫料,后期应采用水泥或砖地养,且应增加清粪次数。 3.保持水上运动场水质清洁干净。 4.减少对鸭群的干扰。炎热期间要避免干扰鸭群,以使鸭活动量降低到最低程度。 5.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子孳生,使鸭兔受虫害的干扰。 6.加强鸭病的防治工作。如出现病鸭要及时治疗,确保饲养管理措施得以顺利进行。
希望你说的鸭子是家禽
实践证明:渔池养鸭,是利用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进行鱼鸭混养的。一般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条件下,每667平方米水面可多产鱼100-250千克,增产15%-35%,还可多产鸭蛋和鸭肉。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
1.选择合适水面。水面一般选用面积667平方米以上,水深1.5-2米以上的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选适合的河沟、小型湖泊、水库也可。对沙土埂、土质较松的池埂及新开挖鱼池上的鸭圈池埂应修筑护坡。此外,一龄鱼池一般不宜放鸭,还有稻田也不适合鱼鸭混养。
2.选择适宜方式。现阶段实行鱼鸭综合经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放牧式。即鸭群散放于池塘或湖泊水面,傍晚赶回鸭棚。这种方式有利于大水面鱼类养殖,也可节省一部鸭饲料,但对鱼增产效果不大。二是塘外养鸭。即在渔池附近建鸭棚,并设置水泥活动场、活动池,每天将活动场的鸭粪、残余饲料冲洗到渔池中。这种方式便于鸭群集中管理,但不能充分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长处。三是鱼鸭混养。即在渔池堤埂上建鸭棚,围一部分池埂作活动场,把鸭直接放养在渔池上。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农户因地制宜地选择好适宜的经营方式,可发挥最大的效益。
3.进行合理搭配。渔池养鸭一般以每667平方米放鸭100-150只为宜。若放鸭200只以上,应以养鲢、鳙、罗非鱼或鲤、鲫等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不宜以草、鲂或青鱼为主。此外,还要注意换水增氧。每667平方米鱼池养鸭不宜超过250只,否则鱼产量会明显下降。以每只鸭年产粪40-50千克计,养鸭鱼池比不养鸭的每667平方米要增加4800-7500千克肥料,有效培肥塘水,繁殖大量浮游生物,为鲢、鳙鱼生长提供充足的饲料。养鸭鱼池可以鲢、鳙鱼为主,每667平方米可投放鱼种50-75千克,1000-1500尾。以养草、青鱼为主,每6667平方米放鱼种75-1500千克,1000-1500尾。饲养得法,667平方米,净产鱼可达400千克以上。
4.加强饲养管理。为便于鸭群集中管理,可用旧网片、纱窗布等材料围一部分渔池作为鸭的活动池,以每平方米水面养2-4只鸭为好,网片高度在水面上下各40-50厘米,以便鱼儿自由进出。每天早晚在池埂活动场给鸭投饲,傍晚待鸭进棚后,将场地鸭粪、残食清扫入池。早晨赶鸭出棚,捡蛋后要将棚圈内鸭粪清扫入池。夏季鸭群排粪量大,水质过肥,要及进加注新水,并减少施肥量。
1、温度,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差,要注意保温。一般的控制方法是头3天温度控制在33°C-35°C,以后每天降1°C,直降到自然温度。
2、湿度,鸭子虽然喜水,但饲养环境湿度太大或太小也不适应。一般控制在:第一周湿度70-75%,第二周65-70%,第三周60-65%,第四周及以后50-60%即可。
3、饲养密度,鸭子的饲养密度过大,拥挤,会导致湿度大,空气混浊,不利于鸭子的生长发育。一般控制在:第一周20-25只/平方米,第二周10―15只/平方米,第三周8―10只/平方米,以后按6―8只/平方米饲养。
4、卫生、消毒等常规工作:要搞好鸭舍及活动场的卫生,舍内勤换垫草,对鸭舍、活动场及周边定期使用不同的消毒药进行消毒,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鸭舍空气清新。每天供给鸭子全价的鸭饲料和青饲料及充足的饮水。
养鸭,办养鸭场需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以及《工商营业执照》,还要选择一个符合当地土地规划要求的养殖地点。
鸭场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搞好防疫卫生工作;充分考虑饲养作业流程的合理性;节约基建投资。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