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质问题,养殖水质净化
养殖水质问题有哪些
1、正常水温在18-35度,但是25-32度才是最适宜水产生长的温度。
2、PH值应该在6.5-8.5,如果低于6.5,肥效将无法正常发挥优势,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头。
3、盐度一般在0-1%。如果盐分过高会影响到淡水生物的正常繁殖。
4、氨氮;0—0.02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硫化氢;0—0.1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中枢神经,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6、亚硝酸盐;0—0.02mg/L,过高会引发出血病,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7、有效磷;0.2—1mg/L,低于0.2水体中的优质藻类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水华,不利于鳙、鲢、蚌的生长。
8、透明度;20—30cm,过高肥度不够,过低影响光合作用。
9、溶解氧;≥3mg/L,小于3mg/L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小于2mg/L时会出现浮头,小于1mg/L会出现泛塘,直到大量死亡。
水产养殖水质达到以上条件便是符合养殖标准的,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水质管理,以免因为青苔、水藻、有害菌等的影响造成养殖失败。所以一般工厂化养殖都会选择涂刷专业养殖漆,避免水藻、青苔的生长,也方便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养殖水质问题有哪些原因
物理浑浊:物理浑浊主要是缸内有小颗粒杂质所引起的水质物理性浑浊。造成物理性浑浊的原因可能是过滤系统中,新滤材的脱落;鱼缸水长时间的不换,锦鲤养殖密度大,喂食过多等原因造成。不过这种浑浊不是很可怕,只要用过滤再次过滤掉,或是勤快点,定时换水,定时定量喂食,就会有多好转。
养什么对水质要求不高
它们最低能承受4℃以下的低温
兰寿金鱼属于热带鱼,耐寒性较差,所以冬天室外不能养。兰寿金鱼适宜生活在20~28℃的水温下,它们最低能承受4℃以下的低温,在冬季气温较低时,需在缸内放置加热棒,避免兰寿金鱼进入冬眠的状态。
在冬天,兰寿金鱼的活动量减少,食欲也会降低。可每隔7~10天投喂一次食物,每次喂食外后需及时清理缸底的食物残渣。投喂时不要将油性食物掉入缸内,油脂容易导致兰寿金鱼出现死亡的现象。
养殖水质整体要求
所谓养鱼先养水,指的是鱼儿进家前先要准备好适宜鱼儿生存的用水。这一点掌握不好,养鱼很难成功。自然界有以下几种水:1)雨水:雨水含氧量高,但由有于空气中的废气等有害物质溶于其中,这些物质对鱼儿的呼吸系统伤害较大,,所以不能用雨水养鱼。2)河水,湖水:这些水含氧量高,还含有鱼儿喜欢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看似理想,但河水,湖水里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很容易使娇贵的宠物鱼生病,这样的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用。3)井水,地下水:这些水含有大量无机盐,但含氧量低,而且井水和地下水温度也较低,必须用容器盛放晾晒2天,使更多的空气溶入水中,水温也正常了再使用。4)自来水:自来水经过消毒,过滤,是较卫生的生活用水,但自来水中含有用来杀菌的氯气,漂白粉等物,对鱼儿不利,除去氯气有两种办法,一是晾晒,将水存于桶或盆中晾晒2天,让氯气排出,晾晒过程也增加了鱼儿需要的水中氧气的容量;同时也使水温与正常温度持平:二是若没有时间晾晒,只有用化学除氯法,在水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硫代硫酸钠,搅拌后放置一小时就能使用。水中各种细菌都有,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才形成了供生物存活的环境,这就像空气里有各种致病细菌真菌(比如流感病菌),也就是你所说的坏细菌,同时也大量存在对人有益的“好”细菌,有的好细菌可以杀死致病细菌为人类健康服务,但他们是共生的,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不可能分隔开,杀菌剂往往是坏细菌好细菌一起杀死的,没有什么办法能只消灭坏细菌而保留下所有的好细菌,只要你还生活在地球上。你说要要是所有的坏细菌都死了,那些以坏细菌为食的好细菌能活吗,好细菌都活不成了,这样的环境人能活吗?水中的道理也是一样,不要妄想着有什么药物能治杀死所有坏细菌而保留下所有好细菌让鱼儿永远不得病,既然决定养鱼就不能怕麻烦。有过养鱼经历的人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讲的是水太洁净了,鱼儿也就无法生存了。最还的办法就是勤照顾,多管理,将鱼儿养的肥肥壮壮,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当然这不是说就不要杀菌剂了,特别是水族箱,鱼缸等,由于水容量小,鱼儿每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很容易使各种细菌快速繁衍,超出鱼儿的抵抗力,所以杀菌药物是必需的。可以去鱼市上挑选,几年前我在鱼市上见到一种标明叫“硝化细菌”的药,据说可以对水中细菌有抑制作用,具体的可以咨询那些鱼市的摊主,他们会告诉你什么杀菌药物更好。
以上可供参考,欢迎大家积极分享!谢谢!
养殖水质问题有哪些方面
简要来说,包括养殖环境的影响和养殖生物自身影响。
首先是环境方面,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水产动物的新陈代谢会导致单位水体耗氧量急剧下降,代谢废物累积加快,水质易恶化,不稳定,很多病害易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爆发。
再者动物本身之间抢夺食物、空间等易引起损伤,而且一旦某一个体患病,极易传播至整体。
这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检测和及时调控(注意定期清池消毒),定期观察生长情况,对个体差异较大的进行分池。
养殖废水水质特点
养殖废水磷的来源
(1)被养殖动物的尸体残骸及其他形式的有机碎屑会迅速分解再生出有限磷,动物的粪便、尿液也是磷的来源之一;(2)在畜禽饲料中大量添加的无机磷约75%为植酸磷,由于植酸磷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而直接排出体外,导致废水磷含量上升;(3)降雨、工人生活污水(洗澡,排泄,饮食)等用到的一些生活用品都会使被处理废水中的磷上升。
水产养殖需要什么样的水质环境
1、养殖场地选择:
科学选址,避开有毒的化学污染或污染源,并对养殖环境和水质进行检测分析,以确定是否适于进行养殖。
2、养殖水质:
养殖用水必须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做到水源洁、无污染。养殖场周边无污染。
3、养殖鱼苗:
采用野生原种或经过育种培育的杂交种或受精孵或苗种,必须经过检验、检疫,符合相关标准,方可使用。
4、饲料投喂:
采用生物有机肥培育水质,利用水体浮游生物、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作为养殖鱼类的天然饵料。
5、病虫害防治:
必须用药时,首选微生物制剂或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
养殖水质问题有哪些表现
主要是由于浮游生物过量繁殖,特别是一些不易被鱼类利用的蓝绿藻占优势,这种水俗称“老水”。由于水中生物量多,夜间呼吸作用会大量消耗水中氧气,使鱼类在凌晨缺氧浮头。一般应每周冲水一次,以改善水质。如果不冲加新水,水色就会变红棕色、褐色甚至黑色。这是水质恶化的象征,也是浮游动物出现高峰的时候,肉眼也能见到大批水蚤,如不马上冲注新水,就容易发生泛塘事故,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夏、秋季节特别注意这种情况,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来改善鱼的生活环境。 水质的调节是饲养管理上必须掌握的环节,既要适当地投饵施肥,又要适当地冲注新水,经常保持“肥、爽、活”,使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和丰富的浮游生物,促使鱼类食欲旺盛、生长快。
水质对养殖业影响
大规模发展网箱养殖业会影响清江流域水质和沿岸生态环境
影响养殖的水质因素有哪些
粪便污染:目前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以往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水质污染:养殖场对水体的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污染。养殖污水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沟渠或者开放水域里,由于这些污水中氮(N)、磷(P)含量丰富,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污水对周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有些已对集中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大气污染: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有害气体能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不仅威胁着养殖场的安全,更危及养殖场员工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生物污染: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孳生蚊蝇,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使病原菌和寄生虫蔓延,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危害人畜健康。如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猪流感、手足口病等人畜共患疾病,与畜禽粪便污染造成的恶劣环境不无关系。
为贯彻落实环境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宣传,增强环境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以及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发放养殖业治污技术资料,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对规模畜禽养殖业主进行培训,使业主充分认识到企业是污染治理的主体,提高他们的环境责任意识和治污能力。同时,组织对相关部门和乡镇干部进行培训,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让乡镇干部树立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理念;
合理规划,合理选址畜禽养殖无序发展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农业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医疗和人口集中地区等必须划定为畜禽养殖禁养区。在限养区范围发展养殖业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和环境敏感区,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严格控制单位耕地面积的畜禽养殖量;
把好源头关,严格审批禁养区一律不得审批畜禽养殖场的新、扩、改建项目,限养区无土地消纳能力的对这些项目也要严格审批。审批项目时要及时通知环保部门,邀请环保部门参与。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新、扩、改建畜禽养殖企业不得开工建设,农业部门不得安排项目和资金补助。畜禽养殖场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分类指导,科学整治各级政府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方案,强化整治。可分别采取“猪(牛、鸡)粪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生化、物化+氧化塘”的排放模式,实现“猪(牛、鸡)粪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果(蔬、林、田、地、茶、蚯蚓、蘑菇)”的循环综合利用;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畜牧法》要求,指导本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对本地区畜禽养殖布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定点,定期向环保部门通报布点和选址以及业主治理污染的情况;环保部门对本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加大打击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经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的企业报经政府批准实施搬迁或关闭;国土部门在办理用地手续时,需征得畜牧、环保部门的选址意见后,方能办理土地的划拨、出让、租赁等手续;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同时,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切实加大对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综合防治的资金投入,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以奖促治为辅”等综合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建议政府成立畜禽养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将养殖业污染治理列入政府实施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国家、省、市对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相关补助资金,应设置兑现门坎,必须以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为标准,且经环保部门确认后方能给予补助。对治理效果显著的养殖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养殖业主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作用,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考核,加强督察为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应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各级党委督察室、政府督察室、纪检等部门可联合组成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地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定期通报,严格奖惩,促使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资料龙游新闻网:
http://lynews.zjol.com.cn/lynews/system/2013/08/28/016854818.shtml
个人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14/15/5440912_133521218.shtml
养殖的水质怎么处理
①防止水体富养化
水质老化,其实是水体富养化的后时代,当然这种富养化,往往是简单的氮磷含量超标引起的。那么要防止水体老化,首先就得防止氮磷超标的水体注入池塘。如不让工厂的废水,生活的污水排入鱼池,减少对鱼池施用化肥,以及不让施用了大量化肥后的农田的水,流入鱼塘等。
当然常年养鱼的老旧鱼塘,会产生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往往由鱼类的粪便,各种水生动物尸体等构成,富含有机质,因此往往也是造成鱼塘,富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鱼塘进行清淤,是防止水体富养化,必不可少的工作。另外,很多农村都喜欢在鱼塘洗衣服,而洗衣服时用的洗衣粉里面,也含有大量的磷,这也是导致鱼塘水体富养化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都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以减少对水体的危害。
②水质老化后的一般处理
水质老化往往是水体含有大量的低等藻类,那么要对其进行处理,首先肯定是需要杀灭这些藻类。杀灭这些藻类,一般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粉),溶解后全池泼洒,用量为0.7g/立方米。杀灭这些藻类后,水体就会变得清"瘦"了,这对养鱼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那么这时就可以对水体,进行重新的施肥培水,当然施肥就只能用腐熟的有机肥了。
当然,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可将池水放掉4/5以上,然后再重新注入新水,这对防止水老立竿见影。当然同时也应进行施肥培水,对养鱼就更有利了。
③生物法防治
首先水质老化是由鱼塘内藻类过多引起的,而事实上,有些鱼类是能很好的剩用这些藻类的,如我们常见的鲢鱼,罗非鱼等,因此对于水体较肥的鱼塘,应增加这些鱼的放养量,那么就可减少藻类对水体的危害。
不过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浮游动物往往以低等藻类为食,那么要是鱼塘浮游动物丰富,水体一般就不会出现老化。那么从这一点考虑,我就应注意保护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要保护浮游动物,除了施用有机肥可直接补充外。还有一点,那肯定就得减少,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的投放量。如鳙鱼。因此,在投放鱼种时,我们强调同为滤食性鱼类的鲢鳙,一定要搭配合理。二者常见的比例应在4:1左右。
②另外,在鱼塘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可有效降低池塘内的氮磷含量。这种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我们可在池塘内,用漂浮物或者网箱,种植一些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作物。如空心菜,水稻等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借以防止因水体富养化,而引起的藻类大量繁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种植这些作物的时候。种植面积应控制在占水体面积的1/3左右。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