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养殖花白鲢,大水面养殖有意者
水面立体养殖
做好建设规划。,建鱼池要根据地点、条件、养什么品种、养多大规格的鱼等做一个总的规划.应考虑所建鱼池的面积、挖多少土方、建多少水面、需多长时间等.并根据经济、劳力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最好做到当年挖鱼池,当年养鱼,当年受益。
地点的选择。
应本着有水源(或通过打井、修渠能解决)、土质不渗水、投资少、省工、省力、见效快等几个方面考虑。
1、在自然坑、浅塘、干枯旧河道、旧河叉、或低洼地建池,投资小,见效快.省工省力。
2、建池处的土质以粘上或壤土为最好。
3、要选择离河渠、机井等水源较近或引水方便的地点建池。
鱼池标准。
1、鱼池面积:鱼池面积的大小要根据鱼的品种和规格而定。如:养殖草、鳞、编、鲤、编、鱿等鱼,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养殖尼罗罗非鱼以3亩左右或不超过5亩的面积为好;培育水花至夏花的鱼苗池,每个以l一2亩面积为宜;而夏花至鱼种的鱼池以每个2一3亩为好。
2、鱼池深度:鱼池深度是鱼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条件,俗话说:“深水养大鱼”。鱼池深度以所养鱼的品种、规格不同而异
水体立体养殖模式
S100:准备池塘:建造多 个晒水塘和饵料养殖塘,各塘口单独进出水,对角采用管道连通,晒水塘内养 殖水草;S200:注水,向晒水塘注入无污染的水体,并将水草栽入所述营养钵 中;S300:建造水蛭养殖池,所述水蛭养殖池包括多个玻璃缸体1,所述玻璃 缸体1内设置有多片玻璃挂片7;S400:产卵孵化,将含水30-35%的腐殖土放 入产卵池中,深度在20-35厘米深,然后将待产水蛭放入产卵池产卵;S500: 养殖饵料,将活体螺放入所述饵料养殖塘内集中饲喂,待其产卵后将卵块放入 所述玻璃缸体1内;S600:投放幼蛭苗,从所述腐殖土内拿出孵化后的水蛭卵茧,加水浸泡,将水蛭幼苗放入所述玻璃缸体1内;S700:日常养殖管理,维 持养殖环境的温度在20-25度,每日从所述晒水塘抽水进入所述玻璃缸体1进 行换水;从玻璃缸体1排出的水进入晒水池净化。
立体养殖技术
立体养殖技术是在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将多种传统养殖模式的一种高效结合。比如:鸡--猪--沼气--有机肥。用饲料喂鸡,鸡粪经过处理后喂猪,猪粪作沼气料,有机肥作冬暖大棚肥料
大水面生态养殖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什么叫大水面生态养殖
南美白对虾自1988年开始引入国内养殖至今已经有着超过30年的历史了。从开展白对虾的引进到适应性养殖以及大面积推广工作,曾经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养殖范围也从最初的南方主养区开始,到如今北方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对虾养殖面积500万亩以上,其中大水面生态养殖约150万亩、小水面半集约化生态系统养殖约200万亩,集约化养殖面积50万亩,近两年中国的对虾产量保持在130-140万吨左右。
大水面养殖技术
坑塘水面能将养殖场吗?
当然能建养殖场了,那你看见了坑塘的水面大小了,大了可以修了,不可以阁楼养鸭子嗯,当然可以了,可以养鱼养鸭,养什么都行
水产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及环保的意识增强,鱼菜共生系统正好迎合了现代人们的需求,特别是阳台微型鱼菜共生系统的出现,与家人一起享受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还能实现绿色有机生活方式,让人们吃上干净、健康、放心的蔬菜。很多人可能都希望阳台有个小气候,绿植茂密。可是,有心无力,往往养着养着,绿植就变黄、枯萎,更不要说种菜养鱼了。
鱼菜共生系统很适合在阳台打造,有三大优势,一是立体绿化,不占空间;二是无土栽培;三是鱼缸不用换水。但也不是任何植物都能在阳台养好。“因为阳台光照时间有限,所以选择对光照需求较少的阴性植物为佳;其次,阳台干燥、风大,容易断杆断枝的植物也不宜。
打造自己的阳台,可选择坚韧、攀爬的植物,如黄瓜、丝瓜等,除让阳台变绿,视线舒服更有凉意;其次,这些蔬菜也容易挂果。鱼缸养鱼,最好选择鲫鱼,“草鱼虽然也长得好,但长到两三斤才好吃,长大了尾巴扫起排泄物,也不利于欣赏。鱼缸不用洗,如果夏天蒸发比较快,可隔天适当往里加水,这也是鱼菜共生唯一需要手动做的力气活,其余的都无需亲自动手,它们自然而然就能很好的生长。
鱼菜共生是指养鱼与种植蔬菜及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相互利用相互依赖,鱼的排泄物直接种菜作为植物的生长养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后净化水质提供养鱼的清洁水源。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且水质好,种菜不施肥且菜不缺肥,人为模拟出鱼与植物和微生物三者间自然生态平衡。
在阳台养鱼,而且跟蔬菜一起来,这就是现在悄然兴起的鱼菜共生。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不同的农耕,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
鱼菜共生因为涉及两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难度要求要高一点,目前家庭鱼菜共生系统成熟的商业产品价格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DIY。
大水面养殖
水库养殖螃蟹方法:
1、蟹苗运输
运送前,将蟹苗箱体及捕捞工具洗净消毒曝晒后,使其吃透清洁水分,在箱底铺一层洗净浸湿的新鲜水草,将蟹苗撒在箱中。每箱装蟹苗1千克,箱体加盖,上铺湿草包。运送途中,在防止直接吹风的前提下,保持通风换气,并及时均匀喷些水雾,尽可能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防止蟹箱震动颠簸,方可确保蟹苗成活率达 95%以上。
2.蟹苗暂养
水产蟹苗运达后,按密度放养1万只/平方米网箱暂养。暂养期主要饵料为红虫和水蚯蚓,辅以鱼糜、人工混合饲料和植物性饵料。每天投喂2~3次,日投饵量为幼蟹总体重的20%~30%。白天投喂饵料总量的30%,夜晚投喂其余的70%。幼蟹暂养期20天左右,蜕壳2~3次。
3.大库放养
蟹苗经网箱暂养适应新水体后,选择背甲青灰、腹部乳白、体质健壮、附肢完整、壳硬无损伤、活动敏捷和反应灵敏的幼蟹投放网拦区。放养密度为扣蟹 1500~2200只/公顷,豆蟹15万~20万只/公顷。大库放养以天然饵料为主,辅以大小适合、不易溶水的人工合成饵料,全生长期饵料比为动物性(精料)45%,糠、饼(粗料)30%,水草(青料)25%。具体投饲安排,前期投精、粗、青料比例为30:40:30,后期投精、粗、青料比例65:20: 15。一般晴天多喂,阴雨天少喂。
4.成蟹管理
拦网要有足够的密度,做到拦网稳固,没有空档,同时要经常检查网具,防止网具破损,河蟹外逃。
5.成蟹捕捞
河蟹捕捞期为8月底至11月初,捕捞工具主要为地笼和网箱簖。网箱簖由拦网、八字网、身网和小网箱组成,一般长40~60米、宽20~30米。拦网高出水面,八字网与身网首部高相当,约1米。身网由首部向内逐渐减小,与小网箱衔接约0.5米×0.5米。小网箱一般长2~3米,整个网箱簖均用毛竹固定,每天起网1~2次。地笼是一种随放随收网具,大地笼长40~50米,用直径6.5毫米钢筋扎成40厘米×50厘米、间距1~1.2米的网架,再用聚乙烯网片扎成箱笼,在一格箱笼中设1个八字网洞,允许河蟹进但不能出。小地笼长10米,用直径4.5毫米钢筋扎成25厘米×30厘米、间距0.8米的网架,然后网片扎成箱笼,每天放收。捕获达规格成蟹取出暂养,幼蟹重新投放网拦区养殖。
6.成蟹暂养
要错开成蟹大量起捕、市场价格相对较低的时间,对捕捉的河蟹进行分级分类不同处理,将健壮蟹与伤残,不同规格的雌、雄蟹分开催肥增重。短期采用干法暂养,选择通风、保温的房间,砌筑高2米、面积3平方米的光滑水泥池,池底铺适量水草,放入成蟹,每天洒水2~3次,投喂少量鱼虾。长期暂养则应利用暂养池,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每天换水1次,定期投放食物,促其增肥长重。
海水立体养殖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水面立体养殖图片
水质肥沃,生物丰富,养殖了多种鱼、虾、蟹类。结合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天嘉湖旅游区示范推广了稻、蟹、鱼、虾的立体养殖,建立了优质小站稻立体养殖区。 天嘉湖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水景宜人。不仅有万亩水面,更有十万株果树,百万株乔灌木,优良的生态环境常招来数以千计的候鸟来此栖息繁殖。
水产立体养殖
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鸭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提出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目前我国有关立体农业的定义大体有3种表述。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