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养殖鱼打针,给鱼打针超量
养鱼要打针吗
魟鱼在让魟鱼入缸前需要先过水,很多鱼友往往会忽视这个步骤,很容易造成魟鱼的死亡。那么如何给魟鱼入缸前过水呢?在下缸前,可以用医院打点滴用的带调节阀的软管慢慢的滴注对水,同时用液晶显示的温度计和PH控制器(ph试纸也可以)测量两边的水质参数,当达到参数一致时才可以入缸,这么做费时费力,但丝毫马虎不得,对于新到的魟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使魟鱼顺利的适应新环境的水质,降低新环境对魟鱼所造成的紧迫。买了魟鱼以后在放进鱼缸以前一定要记得做对水的动作。对水的作法是先将魟鱼放在大盆里,然后一边打气一边一点一点地把水加进去,当水满了以后把一半的水倒掉,然后重复方才的动作。这样子重复3—5次以后,约2个小时以后应该就可以把魟鱼放进鱼缸里。至于接下来的观察就不多说了,观察时间看个人了!
养鱼需要喂吗
不需要
鱼3到5天喂一次食物,等水养好后一天喂一次就行。养鱼必须首先把水养起来,将鱼缸里装满水,然后打开滤水器,让整个鱼缸至少运行7天,最好超过10天,这样可以将鱼缸内的有毒物质挥发掉。
在将鱼放入鱼缸前,要将袋子放入鱼缸的水里约15分钟,让鱼慢慢的游出去。
鱼苗需要打针吗
如何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怎样才能获得质量好、数量多的鱼苗呢?只有进行人工繁殖。本文聊聊鱼类人工繁殖过程包括哪些工序,以及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如何使用催产剂,供参考。
鱼类人工繁殖过程包括
鱼类在人工饲养和控制的条件下,使其达到性腺成熟、产卵和孵化的过程,就是鱼类的人工繁殖。鱼类人工繁殖的全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工序:亲鱼的筛选、培育、催产、人工受精、孵化以及鱼苗的精心护理和科学管理等。
鱼类的人工繁殖可以发展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保护濒临衰竭的珍贵鱼种,并恢复其资源。有计划育苗,并能获得单一品种、个体一致的渔获,供应市场,还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优良新品种。
注射催产剂的操作方法
首先说明:在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时催产剂需“现配现用”,配好的催产剂最好在半小时左右注射完毕,以免催产剂失效影响效果。
1、注射次数
分一次注射和二次注射两种。一次注射,就是把配备好的药液全剂量作一次注入鱼体。两次注射,就是将全剂量分作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入的药剂量极少,大约为全剂量的l/5左右,第二次约5/6左右。第一次注射又叫“打预备针”。
两次注射比一次注射效果较稳定,就是操作较为麻烦些。成熟好的雄鱼不用打预备针。
2、注射时间
注射时间应以水温和工作需要而灵活掌握。第二针与第一针的相隔时间一般为6 -12小时。常规操作,一般预备针多在中午进行,第二针多在前半夜6 -11时之间进行。这样第二天清早或上午可以收卵操作。
如若时间计算和配合得不好,则收卵时间落在夜晚,操作起来就不及白天方便。筒受阻时,不要硬推,应迅速换一只备用的针筒或针头,注射过程中遇鱼挣扎厉害,应精停后再继续注射,注射器在使用前一定要煮沸消毒。
养宠物要打针吗
其实土狗也需要打疫苗,并不是只有宠物犬打疫苗。
土狗免疫要比宠物狗要强点。农村的土狗生一窝,能活过一年的也就几只,只不过农村人养土狗没这意识,时间久了就导致大部分人都认为土狗是不用打疫苗的,养土狗的一般只是为了看家。为了安全和健康着想,应当给土狗打疫苗以及狂犬,定期吃驱虫药。
针鱼能养殖吗
就我知道的人工无法养殖的鱼有“七星黑鱼”,则叫“中华月鱧”,这种鱼喜欢钻洞,并且钻得很深。本人曾经套养过,但是到年底却一条也没有收获。
还有“刀鳅”,在自然水域它很具有耐受力,但若人工养殖很难成活。其它比如野生鲶鱼,河里的小银鱼,针鱼都不易养活。
养鱼要打针吗为什么
我是阿金。相信在农村的人极少有人从事种鱼养殖行业,在我们整个镇只有一家,之前每年都去帮忙,今年自己比较忙就没有去。
下面就来为大家说一下自家池塘的草鱼为什么没有鱼苗。首先是因为你家的草鱼不够年龄,没有拍到草鱼图片,是因为草鱼实在太重了,我没有办法一手抬鱼一手拍照,浑身都是湿的,也没有办法拿手机,所以随便选了几张麻鲢的取材。草鱼怎么也要长到个八九年才性成熟,我这边的都有十几二十年的草鱼了,两个人抬一只,公的母的配好对。
就算你家的草鱼养那么多年,也不一定会有草鱼苗,因为除非你家的草鱼养的密度相当的大,没有野杂吃掉鱼卵,公鱼性成熟的也多,水还要是不断流动的。这样配种的几率才高。一般水库里养的都是人工放养的,虽然草鱼够大但是很难自我繁殖。因为性成熟公的和母的不容易同时,各种鱼类多了也影响繁殖。
闲着也是闲着,下面就来说说种鱼的产鱼步骤。①首先在大池塘里将种鱼用网拖起来,然后按雌雄配对的比例选好鱼。抬到环道池的网箱里进行暂养。
②选个好天气合适的水温,一般都是凌晨。所有的器材全部消毒注射激素,打过针的从网箱里面直接放到水池里,然后观察雌雄鱼的发情时间,此时暂养池的水是环形流动的,水速根据发情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③发现草鱼开始追逐,水减速,在环道的出水口设置好80~100亩的网箱。受精卵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网箱,然后用瓷盆将受精卵转移到产鱼花的专用环道。
④剩下的一部分鱼就算打了催产针也不能自然交配,这是就要人工把雌鱼籽挤到瓷盆,然后抓雄鱼把精子挤到盆里,瞬间鱼卵就变色,人工授精完成。然后将受精卵倒入专用环道。
⑤专用环道里面就不断的换新鲜的水,环道就转呀转呀转,转个三五天,根据水温来,越合适的温度可能孵化得越早,水温不合适,天气变化大,说不定会全死光,必须日夜守候,有时候风风雨雨出各种状况,别提帮忙有多难受了!
就说到这里吧,反正自家的草鱼一般喂个两三年,基本都卖掉了,养殖户谁会养个10年20年的?
养鱼要打针吗视频
回答:养鱼滴水原因有三个:
一:过滤,由水泵在水中把水及部分杂质抽出,经过各种过滤系统,最后通过滴水把处理过的水送回鱼缸中,达到循环过滤效果。
二:增氧,鱼缸里的氧气量是跟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的,当水滴到鱼缸的水面,造成水面波纹,增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等于增大了鱼缸水里的容氧量。同理气泵的道理也是一样,气泵其实并不是直接给鱼缸水里增氧,而是通过制造气泡,然后气泡在水面爆开,激荡水面产生水波纹,进而接触空气增氧,但它比滴水增氧优胜的地方是气泡爆开可以对水面产生撕裂效果,从而获取更大的增氧量。
三:需求,这是最少人遇到的问题,但确是真正意义上的“滴水”。有些水族品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极高,特别是繁殖期。对于这些特殊种族,过滤和换水时的大进水量,会使鱼缸中的稳定环境产生改变,从而影响该物种的生存繁殖能力。所以有些人就会找来医院打吊针一类的工具,进行“点滴式”过滤和换水模式,就产生了真正的鱼缸滴水。
养鱼需要打疫苗吗
不可以。
电解多维这种物质,一般情况下来说最好建议不要放在鱼缸里面,因为这样会对鱼儿的生长环境造成一定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饲养,鱼才会达到更健康的效果。
另外电解多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养性添加剂。用于补充电解质等。在防疫前应用可以减轻一定的疫苗反应程度、生病时应用可以补充生病时大量消耗的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等。
家里养鱼什么时间喂鱼好
喂饲料
根据四季的不同温度投喂饲料
春季水温低,摄食量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
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每天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但这时也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要适当加大投喂,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
秋季天气转凉,水温渐低,但水质尚稳定,鱼类继续生长,仍可加大投喂,日投喂量约占鱼类总体重的2%~3%。
冬季水温持续下降,鱼类食量日渐减少,但在晴好天气时,仍可少量投喂,以保持鱼体肥满度。无论冬天温度多低,只要鱼要吃料都应该投喂,为开春后鱼儿的迅速生长打下基础,也为开春升温后鱼儿有强健的体质而可以有效防范鱼病的暴发。一般情况下,在水温上升到8度以上时就可以开始投喂饲料。
区分养殖的不同种类投喂饲料
投喂次数与鱼消化器官的特性相关。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等大多数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都是无胃鱼,摄取饲料由食道直接进入肠内消化,一次容纳的食物量远不及肉食性的有胃鱼,因此无胃鱼的投喂次数应该高于有胃鱼。幼鱼阶段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不如成鱼阶段,因此,幼鱼阶段的投喂次数应高于成鱼阶段。
不同种类的鱼,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饲率也有区别。如草鱼在25℃左右时的投饲率为5%~9%,鲮鱼则为2%。
同种类但不同规格其投饲率也不尽相同。如体重100克的尼罗罗非鱼投饲率为1.6%,而同体重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则会达到2.4%。
营养需求和鱼的年龄关系很大。同一种鱼的幼鱼阶段的饲料营养需求量高于成鱼阶段。如草鱼苗种和草鱼成鱼的投饲率是不一样的,仔鱼、幼鱼生长旺盛对蛋白质要求高,成鱼生长慢对蛋白质要求低。饲料品种选择时,幼鱼阶段应选择粗蛋白高的饲料,而成鱼阶段则可适当降低饲料的粗蛋白含量。
养殖品种的不同饲料档次的选择也不同。饲料营养物质需求大小的规律是: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例如,鲫鱼的粗蛋白需要量就高于草鱼。肉食性鱼类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左右,杂食性鱼类要求较低,一般为30%~40%,草食性鱼类为30%以下粗蛋白需要最低。
把握吃食时间的规律投喂饲料
人工投饵或堆料食台投喂时,按照常规标准投喂一定数量的饲料后,鱼类吃完时间不足2小时,说明投饲不足,应适当增多。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已增重,应调整投喂标准。投喂草类、螺、蚌等饲料,一般以5小时~8小时吃完为宜。投饵机喂料则另当别论。
大多数鱼类在饲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多是在白天投喂。但有少数鱼类依生理习性在傍晚或晚上才能正常吃料,如草鱼(吃夜草)或肉食性鱼类(在弱光下食欲强)等,须慢慢的调整过来,因为这是不妥和极其危险的,应尽量改变它,特别是高温时节隐含着较大的生产危机。因为夜间缺乏光合作用水中溶氧量减低,而水中动物和生物仍维持着新陈代谢,耗氧量与白天相比丝毫没有减少,所以,鱼类在夜间的生命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矛盾过程,如果鱼饱食肚胀过夜就更加需要充足的溶氧来保持生命的平衡,之所以提倡白天(最好是上午)投料,晚上尽量空腹过夜较为安全,道理即如此。
观看养鱼水色的不同投喂饲料
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是自然水体中的原始生产者,它吸收水域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素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得以大量繁殖,成为水域中最基本的饵料资源,也是水色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是水域中的消费者,对水色变化的影响也很大,但它也是鱼类良好的天然饵料。
池塘好水的标准是:呈油绿色或黄褐色,上午水色较淡,下午渐浓。
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表明肥度适中,可进行正常投喂。
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水质太瘦应增加投饲量。
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水质过肥,应停止或减少投饵。
当水质过瘦时,鲢、鳙鱼会出现头大、尾小、背窄、游动无力的现象,甚至有瘦弱残废的个体漂浮水面,这表明水中浮游生物过少。
主养鲤鱼的水面可根据水的浑浊度来确定投喂的多少,如整池水都很浑浊,呈泥黄色,排除大雨或人为的原因,可证明鲤鱼在池底活动极频繁,不断拱泥而致水体浑浊,由此可判定鲤鱼处于饥饿状态,应加大投喂量。
区别饲料品种的不同投喂饲料
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尽量达到饲料营养水平与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相匹配。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
不同的鱼类对饲料蛋白质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太高或太低对鱼类都是有害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太低时,鱼类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但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时,也会导致鱼类营养不平衡,生长减慢,成活率降低。
饲料蛋白质被鱼体摄食后,必须于鱼的消化道中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鱼体吸收利用。所以,氨基酸的构成才是决定蛋白质的质量优劣的终极标准。
一般鱼类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草食性的草鱼及团头鲂等,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宜超过17%,杂食性的鲤鱼等不宜超过12%,而肉食性鱼类不宜超过8%。
饲料的投喂
如果使用配合饲料养鱼,一般吃食性鱼类如草、鳊、鲫等放养比例要大,一般占放养总量的80%,而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可以占20%。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后入池。放养规格尽量要大小整齐,应一次性放足同规格的鱼种,其个体差异不得悬殊过大,最好不超过20%。
良好的水质条件是搞好饲料投喂的保证,平时要加强水质管理。有水源条件的一般每月加水1~2次,每次加水的深度为10厘米左右,要求水体透明度达到25~30厘米。同时,在塘中定期将生石灰兑水泼洒,既能提高池水PH值,有利于鱼类生长及饵料生物的繁殖,又能防治鱼病。也可采用微生态制剂或定期搅动底泥的方法进行水质调节。
常开增氧机也对改善水质有很好的作用,可通过增氧机曝气、搅水等使池水上下层水体溶氧趋于平衡,及时改善底层的低溶氧状态,促进鱼类生长发育,降低饵料系数。
1.饲料投喂的方法。
科学投喂是搞好饲料投喂的关键。鱼类饲料的投喂方法有手撒投喂、自主采食、投饵机投喂等三种。
手撒投喂:投料准确集中,使用灵活,易于观察,而且有节约能源的优点,适宜劳动力充足的小型渔场,或者养殖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提倡此种方法。
自主采食:利用鱼自身饥饱的需要游上堆料台或触碰特制投饵机获得饲料的方式,该种投喂方式适合养殖密度大但又养殖面积小的养殖模式。
投饵机投料:投饵机投喂可以定时、定量、定位,同时也具有省时、省工的优点。
2.驯化投喂。
人工投喂配合饲料时,在投饵前5-10分钟用同一频率的音响(如敲击饲料桶的声音)对鱼类进行驯化,边喂料边声响,让鱼产生条件反射,久而久之鱼就会听之即来,时间一般5-10天即可驯料吃食成功。
驯化方法是:先停食一天。然后在第2天喂食,先将饲料慢慢地呈扇形撒放水中,力求饲料同时到达水面,分布范围要小,第2次以同样的方法投料,两次投料时间相隔5分钟左右,保持此频率不变,驯化1.5小时左右。第3天重复头一天的动作,驯化1小时左右。第4天以后每天保持1小时的驯化时间,直到吃食性鱼类全部上浮到水面抢食,饲料在水表层20厘米的深度内全部吃完并养成在水面争食的习惯为止。
在驯化投喂过程中,注意掌握好“慢-快-慢”的节奏和“少-多-少”的投喂量,一般连续驯化5-10天左右便可进行正常投喂。池鱼密度大、鱼群数量多时易于驯化吃食,因此,网箱或流水养鱼等高密度养鱼时最易驯食成功即是这个道理。
3.“四定”投饵。
"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但是,在气候不好或气候突变或其它因素出现时,“定时”和“定量”都应有所改变,应顺应气候的变化和鱼类的实际需求而投喂,不能一“定”不变。
定时
选择每天溶氧较高的时段,根据水温情况定时投喂。但气候不正常除外。
当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可以投喂1-2次,时间在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
当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2-3次,在上午8-11时及下午4-7时。
当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5次,分别在上午8-11时、下午3-7时。
当水温在30℃以上时,因该阶段温度过高反而要注意不能过多投料,以防肝胆异常和肠炎等病的发生。
肉食性鱼类多喜欢弱光时段吃食,但大多数鱼类在太阳落山临近傍晚时的食欲最强,早上食欲最弱。
定点
一般选在便于人工投料又宜于鱼儿吃料的区域位置或设置的饵料台上进行投喂。最好在池塘中间离池坎3~4米处搭设好饵料台,以便定点投喂。
定质
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要求配方科学,配比合理,质量过硬。
定量
按料料使用说明,根据池塘条件及鱼类品种、规格、重量等确定日投喂量,每次投饵以70-80%的鱼儿食后游走为准。投料量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养殖鱼类的摄食情况来确定。当遇到天气阴雨闷热、水体浑浊或鱼发病时,当天应少投或不投饲料。
池塘驯鱼吃食人工投饵技术要点
各地涌现出的养鱼高产典型都是采用驯鱼吃食(即建立条件反射投饵)的方式养鱼。采用驯鱼吃食的投饵方式,改变了以往一把麸子一把面全池遍撒的传统方式,采用颗粒(浮料尚可)配合饲料,通过对鱼进行严格的信号反射驯化,使鱼养成能根据人们发出的信号,定时到投饵区集中抢食的习性。
颗粒(浮料)饲料是根据不同鱼类的生理需要科学配制而成,营养齐全,便于摄食,集中抢食可刺激鱼类提高摄食强度和饲料利用率,最终获得稳产高产。本文以池塘驯鱼吃食颗粒饲料人工投饵法为主,利用浮料饲料和投饵机投料的方法则大同小异,在具体实施这项投饵技术的过程中,主要应抓好以下6个环节。
鱼种放养密度
实施条件反射投饵技术的池塘必须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鱼、罗非鱼、草鱼、鲂鱼、淡水白鲳和鲫鱼等,并搭配30%以下的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水面的鱼种放养密度应在1000尾以上,或鱼种重量在30~50千克以上,每亩的产量指标为400~500千克以上,以利鱼种在高密度条件下条件反射的形成。
主养不同的吃食性鱼类,应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和添加剂
饵料应首先根据不同鱼类所需蛋白质含量进行配制。例如鲤鱼鱼种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40%左右,成鱼则在30%以上,草鱼饵料蛋白质含量在27%左右,罗非鱼在20%左右,团头鲂在20%左右。
饵料应在水中能较长时间不被泡散,保持颗粒状态,一般应在10分钟以上为好。饵料粒径应适合鱼的口径,并根据鱼类不断生长,及时进行调节。
驯化方法
先在鱼池的长边中部建饵料台。鱼种下塘后2~3天,即可开始驯化工作。投饵前,先敲击饵料桶或击掌、吹哨等发出声响信号,然后撒一小把饵料。待十几秒钟后再发出声响,并撒一小把饵料。如此反复进行,直到鱼听到几声信号后,即能前来踊跃抢食为止。随着驯化工作的进行,撒饵范围由大变小,最后固定到投饵台投喂,同时缩短投饵间隙时间和减少声响次数。饵料应撒成扇面状,并适当兼顾抢食群体外围的个体较小者。
驯化工作必须耐心细致,无论鱼是否摄食,均需坚持投饵。一般每次驯化15~20分钟,约经3~7天,鱼即可形成上浮集中抢食的摄食习惯。一般鱼种规格越小,驯化的时间越短,且条件反射建立越牢固,抢食越激烈。
日投饵次数及日投饵率与水温高低成正比,与鱼体大小成反比
鱼种下塘初期日投饵4~5次,7~8月高温季节日投饵3~4次,9月份后水温渐低,日投饵1~2次。日投饵率一般为池塘吞食性鱼总体重的1%~6%。实际投饵时也可根据鱼达到八成饱或大部分鱼游离投饵区,即可停止投饵。
投饵过程中还应根据鱼的摄食情况、天气变化、水质肥瘦等情况酌情增减。投饵工作应坚持到水温10℃左右。
整个饲养期间,应始终坚持定时定点投喂
一般一个池塘只设一个投饵点,以每5-10亩设一个投饵点为宜。投饵工作无特殊情况不得间断,但遇天气突变(如闷热、雷雨及阴雨无风等)、水质恶化、鱼活动异常等应酌减投饵量或停止投饵,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投饵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其它声响以及钓鱼对正常摄食鱼类的干扰。
保持清新水质,创造一个良好摄食环境,是保证鱼类旺盛食欲、提高饵料效价的关键条件
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在整个饲养期间,由于大量投饵,使池中残饵粪便不断积累分解,使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逐渐变浓老化。溶氧降低,有害气体增多,将严重影响鱼类的正常食欲和生存。同时应每5~10天尽量可能的冲注一次新水或形成微流水,保持清新水质。
一般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不施肥料或仅施少量基肥,并在池中套养部分滤食性鱼类。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每亩增产150~300千克滤食性鱼。
鱼需要打针吗
鱼类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难以控制的和经常造成巨大损失的疾病的最佳选择。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预防细菌性疾病的疫苗包括福尔马林灭活菌苗和油佐剂产品;另外,可以拌饵投喂的口服疫苗在国外市场上也有出现。市售的疫苗有只抗一种细菌的单价疫苗,也有可抗一种以上细菌的多价疫苗。
那么下面说一下具体方法
注射接种:当鱼足够大时(均重50克/尾以上),可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接种。此时如果采用浸泡法,由于鱼体较大,用防水帆布隔离的鱼数量较少。在进行麻醉时,鱼越大,因应激反应而自伤的风险越大,所以需要格外小心。随后,用网捞出一小群鱼放入一个装有较高浓度麻醉剂稀释液的容器中,直至鱼静止不动。在接种台上操作时鱼头向外,鱼腹向上,在鱼的腹部注射疫苗(剂量通常为0.1?0.2毫升)。针头刺入腹腔大约0.5厘米。可使用全自动注射器。注射后,将鱼放入暂养池中,几分钟后,鱼就会从麻醉状态恢复过来。
浸泡接种:用该法接种,需要用防水帆布把一大群鱼与网箱的其余部分隔开,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稀释的麻醉剂使鱼安静。这一期间要不断泵入空气或氧气以免缺氧。疫苗的适当剂量通过估计的接种鱼体重计算(通常每100公斤鱼需要1升疫苗)。疫苗放于一个适当的容器中用海水或淡水稀释(常见的稀释比例为1:10即1升疫苗加9升水),可将氧气缓慢通入疫苗稀释液以减少鱼的应激反应。把镇静状态的鱼从防水帆布中捞出,每次大约0.5公斤,以免过于拥挤或压伤。将水滤干后把鱼放入疫苗稀释液中一段时间,一般至少30秒。常规操作是把从防水帆布中捞起的鱼放到疫苗稀释液中的一个有孔的塑料碗中,浸泡时间一到,就将鱼从疫苗液中取出并放入暂养设施中。
最后再说一下注意事项
为在接种时保持几乎全空的胃肠,接种前应该停食。鱼越小,水温越高,所需禁食的时间越短。禁食的鱼对操作造成的刺激的耐受力较差,对麻醉剂敏感;
免疫接种只适用于未受任何刺激的健康鱼,当鱼患病或近期刚受到重度处理或受到其它环境刺激时,不能进行接种;
在浸泡接种时,疫苗稀释液和养殖水体的温差不应超过2;
接种必须在无病环境下进行,在水温15时接种后约2周才能暴露于病害中或转入易患病的池中。水温越高,产生免疫所需的时间越短。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