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吃虫有什么好处,鸭子可不可以吃虫子
稻田养鸭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稻田养鸭最先起源于我国的明清时期,当时的目的是用鸭防治稻田蟛蛴,其后是用来防治蝗虫[1]。稻田养鸭从传统的稻田养鸭法(棚鸭和圈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发展到现代的“稻鸭共栖”法(露宿饲养的饲养方式),经历了大约400年的发展[2]。现代的“稻鸭共栖”实现了农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3]。
(图1略)
2 稻鸭共作机理
现代稻鸭共作模式属生态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之一,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使二者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即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生活习性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生长;同时,稻田生态系统为鸭子提供劳作、觅食、生活、休憨、运动的场所和大量的动植物饲料等。这样,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综合生态功能,使现代规模集约养殖转为更符合鸭子生活习性的自然养殖,饲养出来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生产出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优质大米及优质鸭肉两种完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从而实现了稻鸭双丰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开创了水稻、水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图1)。
3 稻田养鸭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
现代的稻鸭共生模式技术,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日本,稻鸭共生技术于1991年开始流行,到目前为止,仅用了10余年的时间,就从其发源地日本九州地区开始普及全国各地,并于1999年秋天,被日本农林水产省确定为全日本12项受国家资助的环保型持续型农业技术之一,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到2001年,日本实施稻鸭共育技术的农户已达一万户[5]。亚洲的韩国、越南、缅甸等国目前也在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迄今为止已召开了10次日本全国合鸭研讨会,3次亚洲合鸭研讨会,1次国际研讨会。
国内最先开展稻鸭共作的省份有湖南、江苏、浙江、安徽,而现在这项技术又推广到了广东、云南、四川、江西、海南、吉林、黑龙江省,就全国而言,现在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浙江、江西[3]。这反映了城乡市民对稻鸭共作这一无公害稻米、鸭肉需要的迫切性,由此可见稻鸭共生技术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4 稻鸭共作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现代的稻田养鸭主要探讨的是鸭子在稻田露天养殖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稻田养鸭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4.1 稻鸭共栖方法的确定
4.1.1 放鸭时段的确定 根据水稻和鸭子的生长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放鸭时段。在稻鸭共栖方法中,稻鸭在时间上的衔接是稻鸭共枢方法的关键,是结构的主体。从稻鸭工作的整个过程来看,在鸭放入水田前,水稻育秧和鸭孵化育雏是分开进行的。一旦在稻田放入鸭子,稻和鸭即结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依存、互生共利,这段时间,有60-70天[6]。
水稻秧苗移栽后一般需要7~lO天才能活棵[4],秧苗活棵后将脱温雏鸭(7~14日龄)全天24h放人稻田,直至水稻抽穗灌浆后收回鸭子。最后等水稻成熟收割后第二次赶鸭下田(图2略)。
4.1.2 鸭子品种的确定 根据鸭子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确定了放鸭品种。稻鸭共生强调的是水稻和鸭子两者要共生共长,互惠互利,所以应选用体型小、抗逆性强、生活力强、田间活动时间长、嗜食野生植物等役用功能较强的役用鸭。施关林等研究表明[7],各地可根据实际,选用湖南攸县麻鸭、福建金定麻鸭、荆江鸭、连城白鸭等小体型的品种,而像番鸭、北京鸭,因体型大、行动迟钝、抗病力不强,在稻田中觅食性和适应性差,较难适应水稻田环境,不宜选用。鲁建国等2003年报道[8],绍兴鸭(肉公鸭),具有个体小(1.4~1.5kg)、成熟早、觅食强、抗病好、适应性强、肉质优、成活率和回捕率高等优点,既适宜在早晚稻田中放养,又适宜在单季晚稻田中放养。
4.1.3 放鸭规格和数量的确定 根据稻田饲料生物繁茂时期和程度确定了放鸭规格和数量。由于鸭子全天露宿于稻田中,所以每亩稻田最适宜的放鸭只数为:10―15只[9]。放的只数过多,会增加补饲料;过少,造成稻田饲料资源的浪费,达不到最佳的除草除虫效果。
4.2 稻鸭共作生态结构的建立 稻鸭共作生态结构运用生物学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原理,将水稻、鸭、饲料生物以食物链为纽带,以自然温光为动力组成循环结构。水稻吸收光能转化为稻谷,其残体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转移给鸭和水生动物;鸭粪肥田,以繁衍饲料生物供鸭取食,同时也促进水稻生长。外界投入的物质如饲料、有机肥,分别被动植物吸收,并加以循环利用,达到物流、能流的动态平衡。在稻鸭共作生态系统中,通过鸭子在物种、时空结构的有机嵌合,补充了常规稻作系统生态位上的不足,形成多级循环的食物网,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从而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结构与功能的高效协调[10]。(图3略)
4.3 探明稻田可为鸭子提供健康的自然生存环境 稻田可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丰富的食物,这适应了鸭子喜欢生活于水中的生活习性。据测定:稻田水体中有水生植物36种。藻类7门67属,底栖动物21种,浮游动物77种,仅水生植物每亩可达300~1500公斤,按照物质与能量转化互补的原则推算,每亩稻田(不补料)可育肥5~8只鸭[1]。倪达书等研究表明,未进行养鸭等生态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早稻田杂草量达30~435.5kg/亩。邱祥聘(1980年)研究表明,鸭子在田里采食的天然植物达20种以上。其中主要是莎草科、眼子菜科等人工难以除掉的杂草,采食的天然动物近40种。
4.4 明确水稻增产、稻米品质的改善以及田间小气候改变是由于鸭子的作用 根据鸭子的杂食性及夜间活动[11]的特点,鸭子昼夜露宿于稻田中,可为稻田治虫[12][13]、除草[12][13][17]、抑病[14][15]、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16][4] (图4略)。
通过鸭子对水稻和稻田的这些作用,使水稻的产量增加;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蒸煮品质得到改善,尤以降低垩白率效果最为明显[10];稻田里的生态小气候得以改善。黄璜等(2003)报道,养鸭处理的稻田比常规栽培的甲烷的排放减少,差异极显著(p<0.01),其主要原因是稻一鸭复合生态系统中.鸭子通过消灭杂草和水稻下脚叶影响甲烷菌生存的环境间接地减少甲烷的产生[18];最重要的是通过鸭群的活动增加稻田水体和土层的溶解氧[19],改善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加快了甲烷的再氧化,从而降低甲烷的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
4.5 明确稻田养鸭与蓄水抗旱的关系 稻鸭工程由于需要常年淹水养殖,故在干旱季节可发挥隐形水库的功能。据观测,一般667平方米稻田可增蓄水80~100立方米水,抗旱20天左右,是山区抗旱最有效的措施之一[22]。
5 稻鸭共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5.1 稻―鸭―萍模式的提出 “稻一鸭一萍”模式是在“稻鸭共作”的基础上,加入绿萍,绿萍既能为鸭子提供充足的多汁饲料,又能增加有机肥料。目前,日本的鹿儿岛大学、宫崎大学、山口大学、岗山大学正在进行着这一模式的研究[20]。
5.2 直播稻―鸭共作的提出 目前稻鸭共作的水稻栽种方式主要为移栽稻,但近年来直播稻因省工而广受欢迎,发展很快。日本已经在试验直播稻鸭共作技术[3]。如研究成功将更有利于直播稻的发展,也进一步丰富稻鸭共作的内容。
5.3 其他模式的提出 自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取得巨大成效以来,“稻+鸭+萍+鱼”模式、“稻+鸭+草+鹅”模式、“稻+鸭+马铃薯”模式、“茶鸭”共作模式、“果鸭”共作模式、“菜鸭”共作模式等[21]生态种养殖模式也相应的被提出,并进行着研究。
6 稻鸭共作模式待研究的问题
6.1 稻鸭共枢模式方面 稻鸭共枢是一种在国内外发展已久的生态农业模式,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稻鸭时间的配置及方法上,目前尚未见有关稻鸭共枢与现代新型水稻栽培模式紧密结合而组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包括水稻的品种、鸭子的品种、水稻的栽培模式、方法等)的报道。
6.2 稻田生态系统对鸭子的作用方面 稻鸭共作模式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鸭子对水稻和稻田的作用上(包括鸭子的除草、治虫、抑病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整个稻田生态小气候的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有一定的报道。而从动物营养的角度出发,整个稻鸭生态系统对鸭子的作用(包括对鸭子的生长发育、肉品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还很少,此方面将是动物营养专家研究的重点。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