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秋天可以育王吗-现在还来的可以吗!,中蜂秋天哪个月份育王最好
中华蜜蜂秋天可以育王吗,现在还来的可以吗!
可以啊,原因如下:
蜜蜂秋季育王好处多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秋季育王好处多。其一,有利提高经济效益。过
去习惯于春季培育新王,
育一只王,
一般要1-2框带蜂的出房子脾
,
一个中等蜂场。
育30只王,
就要在基本群中提出30-60框蜂,
此时正值采集油菜蜜和生产王浆的重要时刻,
一旦提出几十框蜂,
就
大大削弱了生产群的群势,减少了蜂产品的收入;其二,可以更替老
王,增加越冬适龄蜂。春王由于经过长年累月的产卵,已疲惫不堪,
因此,一到初冬气温下降,产卵积极性下降,卵圈缩少,有的甚至停
产。用初秋育出的新王更替老王,由于新王正值生理上青春旺期,产
卵积极性高,卵圈大,抗寒能力强,冬季停产也迟,可以大大促进越
冬蜂的繁殖;其三,可以组织双王春繁,有利加速养成强群。多数蜂
场,
经过一年的生产,
春繁时大多只能单王繁殖,
大大加快繁殖速度,
提前养成强群。这样不但可以提前生产王浆,还赶上了油菜花期;其
四,可以减少分蜂热的产生,有利于维持强群。每年春季后期,蜜蜂
繁殖到顶峰时,就要出现分蜂热-采集蜂消及怠工,蜂王产卵减少,
工蜂卵巢发育,
以致出现分蜂飞逃。
然而秋王仅产几代子后就关王停
产,生理上仍处青年时期,所以蜂王物质分泌多,分蜂意念少,有利
于维持强大群势,避免了分蜂热造成的损失,增加了产量。要育好秋
王,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育王时间上要适宜。过早育王,气温
尚高,外界粉蜜源少,育出的新王素质差。太迟了,气温下降,雄蜂
减少,交尾成功率低。据实践经验,以9月初起到10月底止,为最
佳时间。此时气温适宜,一般日平均温度在15-20℃,与早春温
度大体相似。而且晴天反比春天多,有利于蜂王的婚飞和交配;同时
外界粉蜜源也较丰富。所以此时育王,不但蜂王素质好,而且成功率
高。其次,育王群要选择王浆产量高,繁殖力强,抗病、抗逆性能好
的蜂王作母本,同时要有计划地培育雄蜂。杀灭低产群的雄蜂,以提
高父本的品质。
育王王台应要复式移虫-王台中移入的幼虫24小时
后钳出复移幼虫。这样王台内王浆多,营养丰富,有利于王体的先天
发育良好。在育王群中要补充营养。在育王框播入的当晚起,每晚补
喂糖液。糖液中加入适量的Vb、Vc
和蛋白质(如酵母片等)一
直喂到王台封口为止,
使育王群有丰富而充足的营养,
保证蜂王发育
健壮。第三,育王群必须除尽蜂螨。治螨不尽蜂螨潜入王台,吸取营
养,
致使蜂王营养不足,
个体瘦弱,
甚至成为无翅和肢体残缺的蜂王。
若在茶花流蜜期育王,要加喂酸饲料,以中和茶花蜜中的生物碱。
秋天蜜蜂会自然分蜂吗?
不会
分蜂一般在春季发生。蜂王率领蜂群2/3的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一只蜜蜂。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蜂的蜂群在原来的蜂巢附近休息。此时的蜜蜂决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们离巢时有充分准备,个个口含蜂蜜。
蜂蜜生产不足,有更多的蜂房用作子脾,这时蜂王产卵增加,必须通过分蜂解决;或者由于激素的原因促使新蜂王诞生,迫使老蜂王离巢而去。分蜂时,老蜂王只带走少数蜜蜂,留多点蜜蜂给新蜂王。蜂王在蜂群中,寿命3~5年。由于年老的蜂王生殖率逐渐下降,在养蜂业中常被人工淘汰。
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和扩大生产的一项基本方法,它能按照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获得新蜂群。人工分蜂与良种选育相结合,还可以提高蜂群质量,克服自然分蜂的盲目性。在确定人工分蜂的时间上,我们提倡要根据实际情况“早养王、早分蜂”,争取让新分蜂群在主要流蜜期做出较大贡献。在群势强、 增殖期也较长的情况下,如不先分蜂,而注重养强群,就会使蜂群最强盛的时期出现在主要采蜜期以前,也就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时再去分蜂就会得不偿失。在增殖期较短的情况下,当新分群不能在主要流蜜期做出较大贡献时,可以尽早组织几个特强群,利用上年贮备的蜂王达到早分蜂的目的,即在保证大部分原群顺利发展的情况下获得新分群。当原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用原群的幼蜂和蛹脾来加强新分群,达到控制原群产生分蜂热和加强新分群的双重目的。
人工分蜂一般有以下方法:
平均分蜂法:此法要利用较强壮的蜂群,当子脾达到七至八框时,另取一个蜂箱,把子脾、蜜脾平均分开使两箱各离原址半米左右,过半天或一天,再给无蜂王群诱入一只产卵蜂王。
联合分蜂法:这种方法是让达到九框蜂以上的较壮蜂群各尽所能:蜂多提蜂、卵多提卵、蛹多提蛹、蜜多提蜜、粉多提粉,提出后,原群补上巢础或空脾。
会,上个星期我去钓鱼就收到一群
本人养了几群中蜂,根据这几天观察,有些强群能大量带花粉回巢,而弱群则相对较差,现请问:蜂群能带花回
强群蜂多育子多,采集力强,对花粉与蜜的需求量也大;弱群蜂少育子少,采集力相对较差。采集蜂三类:既采粉又采蜜、只采蜜、只采粉。分工与境遇不同而各不相同,总之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粉、蜜情况而异!
你养蜂你还不知道么?蜜蜂带花粉回来就带蜂蜜回来,你可以这样理解。
中蜂的强群有什么优越性?
强群是养蜂者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蜂产品的基础,一般强群可比弱群产量提高25%〜30%。因为强群内工蜂数量较多,较高比例的工蜂不用承担巢内工作即可以投人采蜜活动,工蜂的采集力相对较强,有利于取得蜂产品的丰收。强群所培育的蜜蜂个体大、寿命长、采集力强。
试验表明,强群的采集蜂平均每只每次采蜜量是38毫克,而弱群只有13毫克;生产季节,弱群的工蜂寿命比强群缩短15%〜20%;在春季繁殖期间,两者的寿命差异更为明显。所以,强群的群体和个体的生产力都具有弱群不可比拟的优势。
强群蜜蜂调节蜂巢温湿度的能力较强。
当外界气温在0℃左右时,中等群势的蜂群巢温为33。3℃,低于蜂子的正常发育温度,而强群则可维持在34。5〜35℃之间。云南的干季,空气湿度很低,强群蜂巢内的湿度可以调节至88%,而弱群只能达到80%;在大流蜜期,强群的蜂巢湿度可以下降到45%〜50%,而弱群只能下降到66%〜70%。
强群能够以多箱体生产蜂蜜,维持巢内较低的湿度,有利于采回的花蜜中的水分蒸发,使蜂蜜得到充分成熟,以多箱体生产成熟蜜,可以比弱群减少摇蜜的次数,减轻管理蜂群的工作量,所以,强群酿制蜂蜜的速度比弱群快,蜂蜜质量也较高。
弱群哺育蜂子的单位强度虽然比强群高,但有效哺育率却比较低。
例如,一个4框群势的蜂群,有效哺育率只有67%;而一个15框群势的蜂群,有效哺育率可达95%。强群培育的工蜂的体重、吻长、蜜囊容积都比弱群培育的工蜂高,因此强群可以很好地利用蜜源,具备较强的贮备能力。
此外,强群抵抗疾病、敌害、盗蜂和不良天气条件的能力也较强,有助于保持工蜂健壮无病,保证蜂产品优良的质量。
强群的蜜蜂能顺利越冬,春季的发展速度比弱群快。强群中有大量的青幼年蜂,所以,强群的造脾和产浆能力也比较强。
强群并无统一的标准,我国多采用继箱取蜜,一般西方蜜蜂越冬期有三足框蜂,生产期有15足框蜂左右,即可达到强群标准;中蜂越冬期有2足框蜂,生产期达8〜12足框蜂,即为强群。
如果采用多箱体养蜂,强群内的蜂量还可以提高。
所以,饲养强群不但是创造高产和稳产的重要措施,也是生产优质蜂产品和发展现代化、规模化养蜂的必要条件。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