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蛇,怎么养蛇
怎么养蛇
一般作为宠物饲养的蛇一定是无毒蛇,同时性情要平和,对于人没有攻击性,且多半从小养起,较易于和主人培养感情。
各种蛇的食物和行为都不同,所以饲养前先集中资金有针对性的购买一些参考书籍和辅助读物,例如生物学词典之类的,着力学习基础分类法,基本弄懂系统检索表,熟悉常见爬虫的习性和分布;或者上港台或国外相关的爬虫网站搜集资料。
蛇箱应该大小适中,容易清理,通风状况良好,可用木制,正面玻璃门,上方或两侧蒙上通风的砂网;也可以用塑料箱,两边或上面刺些小孔通风。饲养箱面积要相当于蛇体长平方的3/4,当然,可以尽量大一点。饲养箱的温度宜保持在25~30℃之间,夜间则须降低5度左右;可以箱的上方装上射灯加温。
水,对蛇来说十分重要,蛇箱内必须长期放置一个足够大的器皿来装水。水容易被蛇的排泄物污染,最好每天或隔天换水一次。大部分的蛇都喜欢泡水,时常给蛇泡水,你家的蛇会感到很舒适,并且不会发生蜕不了皮的病状。
在箱子铺上报纸,毯子,小石子可以使箱子的清理变的容易的多;用半切的化盆给一个蛇能稳身之所,或者放上一些树枝,至于其它岩石、植物等点缀之物根据各人爱好而定,使蛇住得舒服又有视觉魅力。
品种不同的蛇对食物种类也不同,而且个别野生的品种,拿回家后不要玩弄它,必须让它安静几天才喂食。例如游蛇类主要喂食青蛙和鱼;锦蛇类吃小老鼠、蛋;蟒蛇吃老鼠、兔,甚至家禽等活饵。要注意一个问题,蛇是很文静的动物,在进食的时候不要去摸它和在它面前做大动作,否则你会坏了它的胃口,把食物吐出,造成食道和口腔的受伤。通常为每周喂一到两次。切记不要在进食后玩弄蛇否则很容易呕吐,造成食道内伤。
具体分析蛇类从4月到11月这段活动期中摄食量的详细情况,大致有这样的摄食规律:如果把4月份蛇的摄食量看作是1份的话,那么在蛇类刚出蛰的前期,也就是5月份则是1.5~2.5份;6月基本与上月持平,维持在2.5份;7月的天气最闷热,蛇的摄食量有所下降,降至2―2.3份;8月是初秋,天气仍很热,摄食量同7月份;然而到了秋高气爽的9、10月份,蛇的摄食量猛增至3―5份。俗话说得好: “秋风起,三蛇肥”,此话确实反映了蛇类生长及增膘程度的实际情况。加之冬季将临,蛇类需大量进食贮存丰厚的脂肪,以期渡过漫长的冬眠。11月份的天气已渐冷,月初时蛇仍猛进食,但到临近冬眠前的20天左右,蛇的摄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再不进食,故就11月份的进食量而言仅为3份左右。加温也是促使蛇在冬季正常进食和越冬的最好办法,但是总体来说11月到明年3月间,就算加温,蛇的进食次数也相对较少,不过只是生物种决定,无须担忧。反而喂食次数频繁,会加速新陈代谢和细胞磨损,加剧衰老,缩短寿命。
只有确实了解、掌握了蛇类各月份的进食规律,我们就要尽量设法满足其食物的投喂,这是养好蛇类的基础和关键。饲喂人员应充分遵循蛇类的进食规律,做到合理、按时、足量、科学的投喂。
平时在抓弄蛇尽量不要突然在它上方触摸它,手不要在在其面前胡乱挥舞挥舞,蛇是敏感而多疑,而且天敌主要来空中和正面,否则,它会误以为有危险,就会攻击你。抓蛇应该顺蛇身的鳞片,从蛇的腹部开始把其抱起,并可轻轻将其取出,尽量让它得到更多的支撑点,这样它就感觉到你很友好很安全,蛇就会缠在手上,这样的手法再凶猛的蛇也会把你当成朋友。时间长了,蛇适应了这些动作和你的气味,就会逐渐驯服了。
虽然养蛇相对来讲很省时省事,但还是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以使自己的爱宠生活得更好。而且你周围的人也不一定能接受它。
所以在你决定把它买回家之前,还是先考虑考虑你能否做到这些~ 就算是普通游蛇科的品种至少也能活上10多年的~ 而由于不懂相关知识而随意“放生”引起的爬虫死亡事件,现在也是越来越多了。
朋友,请不要仅仅因为一时冲动或者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而购买爬虫! 因为这样往往会让一条小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被蛇网淹死的蛇会不会有毒啊!
被蛇网淹死的蛇要是有毒蛇,那肯定还是有毒的。
捕蛇网对养蛇户的帮助有多大,它是养蛇户为了防止蛇逃跑的工具。养殖户也可以把捕蛇网架设在养殖场周围,这样有逃跑的散养蛇,就会钻进捕蛇网而被网到,不会对养蛇场周围的居民造成没有必要的伤害,因为很多的蛇都是有du的,如果被咬到,结果可想而知。另外还有一种用途就是就是防蛇了,一些户外探险者,晚上在野外露营的时候,很多都会受到蛇类的攻击,轻者受伤,重者丧,命。但是如果有了捕蛇网的话,就能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在露营的帐篷外架设捕蛇网,就可以放心的去睡觉了当蛇类过来后就会受到蛇网的阻挡,过不去,被捕蛇网卡住而伤害不了人类,下网者只需第二天把蛇取下来放跑就行了。
我想全面了解养蛇业,有专业网站吗?
你好!新年快乐!
今天不知为什么,我好几次的回答都上不来!只能再写一次了。
这有个中国养蛇网
另外许多的农业网站里面也有介绍的:
当前人工养蛇技术要点
蛇饲养管理技术
还有很多,你可以慢慢搜索去看。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