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产养殖的因素,外界因素对水产养殖有什么影响
影响水产养殖的因素有哪些
水质PH对养殖品种和水体的稳定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由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决定。调节水体的pH值除直接加入化学药物中和外(如生石灰、PP粉),最简易的方法是增大溶氧量,为浮游植物、水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其次是经常检查pH值的高低,做到及时调节,保证鱼虾生长的良好环境。
PH值高的原因:
(1)藻相单一,由于藻类的生理习性,单一的藻相会导致光合作用非常强烈,从而使得养殖水体pH值持续偏高。例如硅藻、绿藻是我们喜欢的藻类,但在养殖前期,都容易引发单一藻相水质pH值的升高。
(2)土壤pH高,建造露天海水池塘区域内土壤的pH高,造成池水的pH高。
(3)池水肥沃,浮游植物大量生长,光合作用强烈,造成池水的pH高。尤其是现在近海污染越来越严重,海区的水越来越肥沃,这些水进入水体很小的池塘内,水温迅速上升,浮游植物迅速生长,水色越来越浓,pH随着越来越高。现在有很多养殖单位海水入池后,用药物彻底消毒,同样出现pH过高。因为清池后,药效消失甚至药效还没有消失时,浮游植物已经开始生长,最早大量生长起来的还是浮游植物。
(4)养殖中后期投饲量多、二氧化碳大量消耗、排泄物增多、藻类大量繁殖、池塘内大量氨氮的积累等因素。
(5)天气变化,降温,比如立秋以后、或秋冬交际,养殖水体中藻相会从绿藻、蓝藻慢慢转变为硅藻、金藻、甲藻。这种藻相变化,也会导致养殖水体pH值逐步偏高。
水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氯化物是水和废水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几乎所以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
在江湖泊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则很高。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和构筑物,且对配水系统有腐蚀作用。
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较高,如不加治理直接排人江河.会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使水质恶化,导致渔业生产、水产养殖和淡水资源的破坏,严重时还会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本源。
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1、正常水温在18-35度,但是25-32度才是最适宜水产生长的温度。
2、PH值应该在6.5-8.5,如果低于6.5,肥效将无法正常发挥优势,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头。
3、盐度一般在0-1%。如果盐分过高会影响到淡水生物的正常繁殖。
4、氨氮;0—0.02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硫化氢;0—0.1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中枢神经,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6、亚硝酸盐;0—0.02mg/L,过高会引发出血病,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7、有效磷;0.2—1mg/L,低于0.2水体中的优质藻类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水华,不利于鳙、鲢、蚌的生长。
8、透明度;20—30cm,过高肥度不够,过低影响光合作用。
9、溶解氧;≥3mg/L,小于3mg/L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小于2mg/L时会出现浮头,小于1mg/L会出现泛塘,直到大量死亡。
水产养殖水质达到以上条件便是符合养殖标准的,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水质管理,以免因为青苔、水藻、有害菌等的影响造成养殖失败。所以一般工厂化养殖都会选择涂刷专业养殖漆,避免水藻、青苔的生长,也方便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水产养殖与水环境的关系
盐度
不同水生动物适宜的盐度各有不同,请用盐度计进行测量。
不同种类的海鲜存活的适宜温度不同。例如,皮皮虾(学名虾蛄)适宜的盐度就是23-27,梭子蟹(学名三疣梭子蟹)适宜盐度就是16-35,八爪鱼(学名短蛸)适宜盐度是18-30。根据海鲜的种类而定盐度。
如果想要降低盐度,可酌量添加淡水,如果想要增加盐度,可酌量添加海水晶。
温度
大多数鱼虾蟹暂养适宜温度为9-15度,最适11-13度。
大多数水生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以此适应环境。不同水生动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在适温范围内,还有最适温度。
水生动物在海中生活的最适温度与适宜在暂养池/桶内暂养的温度并不一致。由于暂养过程中基本不喂食,增重不考虑,主要是保活,故暂养最适温度通常是水生动物基本不活跃、不吃食时的温度。
扩展资料
提高海鲜成活率三件事
提高海鲜成活率,说白了就是要做好三件事:改善水环境、杀灭病原菌、提高海鲜抗病力。
水环境因素包括:水源;盐度;ph值;水温;溶解氧;水体过滤;水体解毒;水深;藻类;光照;气压;声响震动。
杀菌消毒即杀灭或抑制危害海鲜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还有一些有益菌可改善水环境和吞噬有害菌,这部分有益菌要培养。杀菌消毒包括:水箱和工具消毒;机体消毒;水体消毒;饵料消毒。
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
海鲜存养技术是随海鲜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养殖技术,它包括海水配制技术、增氧技术、饲料配制技术、污水过滤技术、水循环技术、光电技术等。运用物理吸附、化学调控、生物净化。封闭式水循环等技术,建造海鲜存养池。
配制人工海水。活海鲜品运抵目的地后,先要进行清拣,剔除那些死亡、严重受伤及患病的海鲜品,然后进行冲洗。如果使用城市中自来水作为存养海鲜的水源,一定要除氯后方可使用。消除氯的方法,最简单的是晾晒法,把水预先搁置3-4天后再用。如无条件晾晒,可采用化学法去氯,常用去氯药品是硫代硫酸钠,其用量一般为10公斤自来水加入1克硫代硫酸钠。经去氯后的水用浓缩海水或固体海水素调配至所需要的盐度,即制成人工海水,便可用以存养海鲜品了。
适宜的水温。水温是海鲜存养的重要因素。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21℃,但鲍鱼、象拔蚌属低温高盐品种,其适应温度为12℃-15℃。温度过高时,对存养生物不利,易引起病害,造成损失。
充足的溶氧。鱼类、虾、贝等均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存养海鲜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不适合鱼类生存。改良水质,配置增氧装置,增加换水次数,减少存养的数量,增加光照时间,采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暂养池的水,均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调节水的酸碱度。水的酸碱度与各类海鲜的生存息息相关。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在使用前要把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磷酸二氧钠可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氢钠可增大水的碱性。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把配制好的溶液逐滴加到水里,充分搅拌,并不断用PH纸测试,直到水的酸碱度达到要求为止,水的酸碱度的变化应控制在±0.1范围内。
存养省理。管理好封闭式循环系统,需要做到“三勤”:勤检查。检查系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充气是否足够,水流是否畅顺。勤清理。及时清理存养池内死亡的海鲜品,避免由于死海鲜品腐烂而引起水质恶化。勤观察。要经常观察存养海鲜品是否有不正常的反应,水质状况是否保持良好,遇到情况,应及时查出原因,立即进行处理
影响水产养殖的因素有哪些呢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之一,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选择面也越来越广,包括北极虾、三文鱼、银鳕鱼、帝王蟹、阿根廷红虾、格陵兰比目鱼等中高端进口海产品需求的增长日趋显著。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一)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二)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三)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四)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日,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五)创新性养殖品种。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日,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水产养殖的保护者
二氧化氯水产养殖药剂可用于治疗鱼、虾、蟹、甲鱼、蛙类等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对鲤、草、鳗、罗非鱼等的赤皮、烂腮、出血性败血病、肠炎、烂尾、水霉病等;虾类病毒病、黑鳃、白毛病、打印病等;蟹类烂腮、 水肿、肠炎、上岸症、颤抖等;甲鱼腐皮病、红、白底板病、出血病、穿孔病等;蛙类的皮肤病、眼病等病害具有独特功效,并能去除水中异味,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
养殖项目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