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和防治蜜蜂囊状幼虫病,蜜蜂囊状幼虫病
怎样诊断和防治蜜蜂囊状幼虫病?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主要感染2~3日龄小幼虫,潜伏期5~6天。患病幼虫一般死亡在封盖之后,病死幼虫头部上翘、白色、无臭味,用镊子很容易从巢房中拉出,病虫末端有一小囊,里面充满颗粒状水液。病虫死亡后,巢房盖呈暗黑色,下凹,有穿孔。提子脾观察,子脾上有“插花子”。每天上午蜜蜂开始采集时,可看到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地上。就此基本上可诊断该病。如有条件可再通过电镜观察和血清学诊断进一步确诊。
对该病要加强预防,可通过采取抗病育种,蜂具、饲料预防消毒,加强蜂群饲养管理来减少蜂群患病。对已患病蜂群,可采用断子清巢,结合用药治疗。蜂群患病时,可采取换王或幽王措施,人为造成10天左右的断子期,并使蜂群群势密集,让工蜂清洁巢脾,撤出的巢脾可用4%的过氧化氢或5%的次氯酸钙进行消毒。在断子期和恢复产卵后,给蜂群喂药物糖浆。药物治疗以中草药为主,中西药结合。①华千金藤,取干药10克,适量水浸后文火煎煮约半小时,取滤液,按1∶1加白糖,制成糖浆,再加多种维生素3片,喂蜂10框,连续或隔日喂,4~5次为一疗程。②半枝莲又叫狭叶韩信草,50克干药治疗蜂10框。饲喂方法同华千金藤。③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10克为一方剂,喂蜂10框。喂法同上。④盐酸金刚烷胺片,每群每次0.05克,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5~7次为一个疗程。生产季节前一个月停止用药。
如何进行蜜蜂幼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蜜蜂幼虫病主要为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蜜蜂囊状幼虫病和蜜蜂白垩病。
蜜蜂幼虫病导致花子现象囊状幼虫病蜜蜂幼虫病诊断由于这四种病一旦受侵染不易彻底治愈,多会出现反复发病的情况,所以总的防治原则是防重于治,日常管理效果好于药物防治,尽量降低发病的几率和危害性。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蜂群抗病能力。
(2)及时换王,选育抗病品种。
(3)每年定期进行预防。
(4)隔离病群,严格消毒,杜绝传染源。
(5)药物防治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坚持对症下药,使用中草药比较安全。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保护之旅》
蜜蜂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蜜蜂常见病虫有8个,分别是蜂螨、白垩病、爬蜂病、美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蜜蜂孢子虫病。蜜蜂常见病虫如下:
1、蜂螨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
2、白垩病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空气潮湿。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患病巢房封盖不蜜蜂常见病虫有8个,分别是蜂螨、白垩病、爬蜂病、美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蜜蜂孢子虫病。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黏性,易被清除。
3、爬蜂病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有的死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
4、美洲幼虫腐臭病夏季弱群易发病,在大流蜜期,病情减轻,甚至自愈。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4~5日龄幼虫易发病,封盖后死亡。发病的封盖房油亮发光,下陷,有穿孔。腐尸紧贴房壁,挑起有拉丝,褐色有鱼腥味。
5、中蜂囊状幼虫病南方2~4月与11~12月,北方5~6月,是发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见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子脾有插花子,房盖有穿孔,房内有尖头死幼虫,褐色无臭,易从巢房拖出。
6、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春季脾多于蜂的弱群易发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3日龄小幼虫易感染,4~5日龄死亡,虫体变淡黄色、黄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难闻酸臭味。
7、囊状幼虫病这个是病属毁灭性病害之一,传播快,流行迅,染病率极强。西吉县该病多发于春夏之交的5、6月份或秋冬之交的8、9月份。该病发生的季节性明显,与气候、蜜源以及群势关系密切。一般气温较高、蜜源好或贮蜜足、群势强大时不易发病。该病具有反复性,每3―5年就有一次发病高峰期。危害对象以中华蜜蜂为主,西方蜜蜂很少见有蜂群染病。该病发生时,群内秩序混乱,蜂群无采集、护卫能力,群内见子不见蜂,工蜂很少护脾,清巢能力差。如果防治不及时,常常全群覆没,损失极大。
8、蜜蜂孢子虫病发病季节及危害:该病多流行于春、夏季节,在越冬期较漫长的地区(如东北、西北)最为普遍,病情较严重。虽属慢性传染病,但可使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群势削弱。入秋后,该病逐渐减少
蜜蜂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归纳起来有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传染性病虫害和非传染性病虫害。传染性病虫害又根据侵染方式的不同,分为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虫害和由寄生虫引起的侵袭性病虫害。
蜜蜂传染性病虫害主要有:
(1)病毒病。
主要有囊状幼虫病、麻痹病、蜂蛹病、云翅病毒病、埃及蜜蜂病毒病等。
(2)细菌病。
主要有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败血病以及副伤寒病等。
(3)螺原体病。
主要有蜜蜂螺原体病。
(4)真菌病。
主要有白垩病、黄曲霉病以及蜂王卵巢黑变病等。
(5)原生动物病。
主要有蜜蜂孢子虫病、蜜蜂阿米巴病等。
(6)寄生螨。
主要有雅氏瓦螨(大蜂螨)、亮热厉螨(小蜂螨)以及武氏蜂盾螨(气管螨)等。
(7)寄生性昆虫和线虫。
主要有蜂麻蝇、驼背蝇、芫菁、圆头蝇、蜂虱以及线虫等。
蜜蜂非传染性病虫害主要有卷翅病、冻伤幼虫、卵干枯病、枣花病、茶花中毒、甘露蜜中毒以及花粉、花蜜及农药中毒等。
此外,根据患病蜜蜂的虫态,蜜蜂病虫害主要有蜂卵病、幼虫病、蜂蛹病以及成年蜂病。
(1)病毒病。
主要有囊状幼虫病、麻痹病、蜂蛹病、云翅病毒病、埃及蜜蜂病毒病等。
(2)细菌病。
主要有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败血病以及副伤寒病等。
(3)螺原体病。
主要有蜜蜂螺原体病。
(4)真菌病。
主要有白垩病、黄曲霉病以及蜂王卵巢黑变病等。
(5)原生动物病。
主要有蜜蜂孢子虫病、蜜蜂阿米巴病等。
(6)寄生螨。
主要有雅氏瓦螨(大蜂螨)、亮热厉螨(小蜂螨)以及武氏蜂盾螨(气管螨)等。
(7)寄生性昆虫和线虫。
主要有蜂麻蝇、驼背蝇、芫菁、圆头蝇、蜂虱以及线虫等。
蜜蜂非传染性病虫害主要有卷翅病、冻伤幼虫、卵干枯病、枣花病、茶花中毒、甘露蜜中毒以及花粉、花蜜及农药中毒等。
此外,根据患病蜜蜂的虫态,蜜蜂病虫害主要有蜂卵病、幼虫病、蜂蛹病以及成年蜂病。
蜜蜂常见病虫害有: 1、囊状幼虫病听名字就知道是幼虫感染病,病原体在感染幼虫后,幼虫在室外后,虫头上翘,外形看像一艘船,囊状。这种病害发生在幼虫,所以无特效药治疗,只有将蜂王移出蜂巢,等蜜蜂将病虫清理,在对蜂巢消毒后即可解决。 2、幼虫腐烂病有两种:美洲幼虫腐烂病和欧洲幼虫腐烂病。美洲幼虫腐烂病由幼虫芽孢杆菌感染造成,发病时幼虫死亡色呈棕色,有腥味,发现时及时清理死尸,消毒,在配合药物治疗。欧洲幼虫腐烂病由蜂房蜜蜂球菌感染造成,幼虫死亡时呈螺旋形皱缩,有臭味,同样的清理死尸、消毒,配合药物治疗。3、感染蜂球囊菌,使幼虫死亡,幼虫死亡或表面会生成白色的莓丝,最后会变成灰白色的硬块。处理方法是及时更换消毒后巢脾,将旧巢脾烧毁,与糖浆搭配喂食专业的杀菌剂,同时加强保暖、通风,约半月左右即可消除。 4、孢子虫寄生在蜜蜂的肠胃中,使蜜蜂消化功能下降或消失,时间一久,吃下的糖浆将肠胃撑大膨胀,无力飞行,最好力竭而死,削弱蜂群。可用灭滴灵加入糖浆中喂食即可消除。 5、主要寄生于蜜蜂上,待生长成熟时,在蜂巢中产卵,吸食幼虫的体液,造成幼蜂出房后生长发育不良,失去飞行能力,削弱蜂群。可用专用杀螨剂定期喷洒。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