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草鱼可行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草鱼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鱼苗
1.粗养方式
在粗养方式中其放养密度不超过每平方米 5 尾,而且虾塘的面积比较大为 10-30 公顷,水池较浅、设施比较简陋,完全不需要另外再投饵,对虾的成长一般都依靠水域的自然营养物质,目前此种养殖方式已较少采用。
2.半精养方式
半精养方式(又称为人工生态养虾法),该方式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建立适合对虾生长的生态环境。
放养的密度多数为 10 尾/平方米左右,虾塘面积一般在 2-10 公顷,产量一般为 750-1500kg/公顷。放苗前需要清理虾塘并消毒,前期主要采用基础饵料,随着对虾的成长就要辅以投饵。此方式多数出现在辽宁、山东等省份。
3.精养方式
精养方式对虾塘、饵料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该方式下的池塘面积一般在 1.5 公顷以内,虾塘必须满足能够完全排干的要求,水深需要至少在2 米以上,配有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设备等相应配套设施。
放养密度一般在30 尾/平方米以上,产量达 5000-15000kg/公顷以上。2000 年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 10 个(计 14×667m2)池塘中进行循环水养殖,放苗量为 7.5-13.5 尾/m2,共收获凡纳滨对虾 14563kg,平均 667 m2产量 1040kg。
2001 年海南文昌的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有的 667 m2就可以产虾 1590kg。该方式在我国南方沿海及台湾省等地采用较多。
4.超精养
超精养方式(又叫工厂化养虾 )。此方式下的虾池多数采用在陆地上修建水泥池,可以是跑道式或圆形的水泥池,要求的面积一般在 500 平米以上 2000 平米以下,必须配有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设备,日常换水量大,可达 100-300%。
放养密度大,一般 200 尾/ m2以上,产量高可达 3kg/ m2以上。世界各地都有成功的养殖案例如德国 Mega Fisch 公司运用超精养的方式可使对虾产量高达 13kg/ m2。
我国的广西和广东等地也有不少养殖业者采取超精养方式进行养虾,据统计就山东省东营市就有超精养的养殖场 15000 m2,产量可达 5kg/m2左右,不过,此种模式至今推广较少,因为投资成本较高、养殖技术要求高、养殖风险较大。
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是国家支持的,也视为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它改变了水产养殖中粗放,低产,高污染,低回报的养殖模式,使水产养殖进入高密度,精细化,工业化的养殖模式,不仅解决了国内养殖水资源利用低的问题,还为养殖生物提供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虽然有点很多,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前期成本太高,工艺复杂,能耗高,养殖技术要求高,养殖品种要求高。
工厂化水花鱼苗怎么养
丁桂鱼工厂化养殖技术和方法
1、丁桂鱼培育池一般在2-3亩比较合适,水深在1.5米左右,蓄水保持在1.2米左右,在池塘的四周浅水区要有一定的水草。养殖的池塘要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没有污染、交通方便等。
2、养殖前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生石灰按照每亩75千克进行清塘消毒。在放养前要在池塘施用有机肥,这样可以确保有足量的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饵料。
3、在清塘消毒一周后就可以放苗了,一般在水温10℃左右的时候进行,丁桂鱼苗在下塘前用3%-4%食盐水浸洗5-8分钟。放养密度一般为体长2-3厘米,每亩2500-5000尾。
4、可以给丁桂鱼投喂含粗蛋白28%-32%的配合饲料,在饲养期间可以根据水质、水色,定期施追肥,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使用,这样可以培养足够的浮游生物。
5、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调节水质,适时加注新水。主养丁桂鱼的时候不宜混养鲤、草、鳙等食物竞争激烈的鱼类,可以适量混养鲢鱼。
工厂化室内循环水产养殖公司
目前,很多从事于水产养殖行业的人对于什么是循环水养殖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毕竟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在水产养殖行业中采用循环水养殖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便利方式,被客户运用到诸多领域。 对于这样一套比较好用的设备,不少人会好奇其价格。所以说一套循环水养殖设备的价格大概是什么样的?其实全套的循环水养殖设备成本并不低,其市场价格大概是在30万左右。当然,在沙漠中用循环水养殖海水鱼也是可以的,但无非是成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廉价的热源或水源,仅加热及换水的成本就不支持养殖场盈利。因地制宜地利用现场的水源或热源,是降低循环水养殖长期运营成本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特点就是环保安全、效益高,而且不受水质环境、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可以集约化经营。国外早已完成水产行业的工业化进程。而在国内,因为各种原因而发展滞后。不过说真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任重道远。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 首先就是这一设备的前期投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企业来讲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如果在沿海想就近建设大棚的,需要特殊的钢结构大棚来预防台风危害,成本相应较高。北方的大棚也要考虑到保温的问题。循环水养殖前期的投资包括土地租赁、土建与大棚、设备采购、输电线路、甚至道路铺设等。因为水产养殖场大都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区域,各种物资的运转都比较麻烦。且如土地等资源等,可能要一次性的大额支出。因此,没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的前期一定要充分论证、合理预算,慎重选择购买。 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水生物养殖设备制造的专业生产型企业,专为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度身设计、制造水生物实验养殖系统,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生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北京大学等。近年来,海圣在斑马鱼养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水处理流程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中循环水处理措施: 物理方法处理(譬如蛋白质分离器、砂滤等); 生物处理(譬如含有硝化细菌的生物床处理等); 化学方法处理(紫外线消毒、氯制剂消毒、增氧等)。
淡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一般没经过处理的温泉水是不能养鱼的,这是因为温泉形成过程中水会含有大量的硫酸盐以及其它对鱼类生长不利的物质,还有大部分温泉水的PH值是不适合养鱼的,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养鱼。温泉形成的原因:1、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火山活动过的死火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份会沸腾为蒸气,多为硫酸盐泉,这样的水是很难直接用来养鱼的。2、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这样的水一般温度都比较高,并且伴随着许多物质产生,也是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如果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温泉水,符合养鱼的标准是可以养鱼的,需要注意水温。鱼对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1、水温:一般淡水鱼最适水温为20~30℃。鱼对环境适应性虽强,但却有不能抵抗水骤变的的弱点。水温升降在2~3℃时尚可忍受,不然的话鱼易生病,温度升降7~8℃时,鱼在水底不吃食,不动。若变化再加大,鱼甚至会立即死亡。2、氧气:鱼在水中生活需要氧气来吸收营养成分来产生能量以维持生命,所以是否有充足的氧气是养鱼的关键。由实践证明水温越高,鱼耗氧越多。3、水质:鱼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工厂化鱼苗培育
养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同时也要将池塘清理干净。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病症表现为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预防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
养一斤叉尾鱼要多少饲料
1、养殖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首先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然后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可以保持在10°C以上。可以给鱼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饲料主要成分以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为主。
2、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该病毒的感染症状是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内脏血管充血,此病主要在夏季温度高时危害鱼苗或鱼种。
3、预防病毒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鱼种下池前可以每升用10-30克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20分钟,每100公斤鱼可以每天用败血宁25克,拌入饲料投喂,连用3-4天即可。
叉尾鱼养殖技术
1、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为3-5亩,每亩放养60-80尾亲鱼即可,同时可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2、在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池水溶氧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鱼苗放养密度不要超过667平方米/万尾,水温尽量保持29°C以上。
3、叉尾鱼苗养殖4个月即可上市,它的养殖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上市,所以养殖成本不会很高。叉尾鱼喜欢集群摄食,昼伏夜出,在野外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比如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种子和小杂鱼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介绍
村民孔小冬等5人从广东佛山引进技术,成立了新余科侬创富有限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系统鳜鱼养殖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50亩,由6个温室养殖大棚和6套循环水养殖系统组成。
大棚里摆放着两排大大的金属鱼缸,每个鱼缸都连通着水管。养殖基地技术员汤诗超告诉笔者,每个大棚内有10个鱼缸,每个鱼缸的容积是30立方米。鱼缸里的水通过恒温系统,全年保持在37℃。每个鱼缸可养2500至3000尾鳜鱼,相当于室外1亩鱼塘的容量。工厂化养鱼,就是用最小的养殖空间,达到最大的产量。而且,工厂化养殖风险也低。室外养殖一旦遭遇洪水、天旱等自然灾害,很可能血本无归,工厂化养殖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就要强许多。
汤诗超介绍,鳜鱼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水质。工厂化养殖使用的是循环水技术,通过漩涡分离机和微滤机24小时不间断对水体进行过滤、检测,使水质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可以防止鳜鱼发生病害。今年春节期间,第一批工厂化养殖的鳜鱼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每公斤价格在70元左右。“6套养殖系统,预计可年产鳜鱼12万公斤,产值760万元,纯利润达280万元。”汤诗超说。
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
工业化养鱼系统的投资因养殖方式的不同而差异很大。所谓工业化养鱼是指温流水养鱼、冷流水养鱼、电厂余热养鱼、机械化高密度养鱼、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鱼、鱼菜共生系统、流动式养鱼厂等。现代工业化养鱼机械设备主要有排水系统、水处理及鱼菜共生系统、增氧系统、水质监控系统、水体消毒系统、反馈对眷式投饲系统、电脑管理与国际联网系统、控温系统、排荇与污水处理系统及配电系统等
工厂化育鱼苗
甲鱼如何工厂化饲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养殖经验介绍

甲鱼是一种很传统的美食,食用甲鱼的历史很悠久了,而且这种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现在的养殖面积也非常的大了,普遍的养殖模式都是池塘养殖,但是也有进行工厂化养殖的,这样的规模就比较的大了,而且也有着更高的饲养收益。那么甲鱼如何进行工厂模式养殖呢,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我们都知道,甲鱼在野外环境中生存的时候,会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存在冬眠的习惯,所以这对于养殖效果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现在非常流行的就是使用人工的方式来控制温度,然后让它不会进入到冬眠模式,就可以减少养殖存在的损失了。而且进行了温度控制之后,甲鱼的养殖也更加方便管理,效益的提升很显著。

进行工厂化养殖,首先就需要使用保温措施来控制温度,因为这对于甲鱼的生长影响是最大的,温度的变化它非常的敏感。目前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进行温度控制,比如使用地热、工厂热等等方式来加热室内温度,达到适合甲鱼养殖生存的水平,就可以让甲鱼的生长速度更快了。同时室内的设计也要合理,需要保证温度的波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温度波动较大,特别是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很大,就会让甲鱼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

甲鱼池的设置也很关键,需要保证可以更好的采光,同时还需要方便调节水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在饲养的过程中,顶棚最好是使用透光的材料来制造,这样就可以适当的节省加温的成本,而且还可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同时甲鱼自身就具有晒太阳的习惯,有了日光之后,它的生长速度更快,并且质量也更好一些。所以设计顶棚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全封闭的模式。

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如果是使用工厂化养殖,最好是能够自己配制饲料,这是很关键的,只有自己配置饲料,才能大大的减少饲料成本。而且甲鱼的饲料也比较的简单,保证充分的蛋白比例就可以了,使用玉米、蔬菜和鱼粉就可以制造。大规模养殖的话,可以购买造粒机来进行生产,虽然前提的投入会很多,但是回收成本的速度也会很快的。并且适当的补充一些矿物饲料,可以提升甲鱼的抵抗力。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