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养殖蛤蜊,致富经养殖花蛤视频
蛤蜊养殖技术
养殖花蛤要注意养殖的温度,一般来说,海水温度在15-30℃都很适合花蛤生长。水温低至10℃以下时,花蛤即停止生长。如果养殖户是在虾塘里养蛤,应该控制水面高度在30-50厘米。
6、可根据苗种规格不同播苗,小苗一般在4~5月,中苗在12月至翌年2~3月,大苗在产卵之前;播苗有两种方法,干播和湿播,干播在退潮露出埕地后,将蛤苗均匀的撒播,防止成堆;而湿播则是在潮水未退埕地时,在潮流缓慢的地区均匀撒播,湿播的播种时间长,且成活率较高,但只适用于大中苗。
如何养活蛤蜊
沙哈养殖的时候选择苗身长点的好,要干净点的,大的快,一般都不用怎么管理,一个月下一次药,冬天的时候要把青苔清干净。
一种生活于浅海泥沙中的蛤蜊。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忌桃雀蛤》:“海傍有蛤,背有花纹者土人谓之花蛤,无文者谓之沙蛤。”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下:“西施舌一名沙蛤,大小似车螯,而壳自肉中突出,长可二寸如舌。”
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属的一种。是太平洋西部广为分布的种。贝壳大,略呈三角形,较薄。壳顶位于贝壳中部稍靠前方。腹缘圆,壳表具有黄褐色发亮的外皮。顶部淡紫色。生长纹细密而明显。贝壳内面淡紫色,壳顶部颜色较深。铰合部宽大。前闭壳肌痕近方形,后闭壳肌痕卵圆形。生活在潮间带下区和浅海的细沙滩。珍贵的海产食品。中国福建省长乐生产较多。
人工养殖蛤蜊
蛤蜊属于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
世界各大洋都有分布。我国沿海已发现30多种,多栖息在潮间带的中、下区和潮下带百米以内的浅海海底,少数能生活在百米以上的深海,营穴居生活。蛤蜊科的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也是我国的滩涂养殖的主要品种。
我国沿海常见的有:西施舌四角蛤蜊;中国蛤蜊;等种。
形状特征:
贝壳等大,三角卵圆形或卵圆形,多数种类两侧不等。贝壳通常薄,有的种类两壳闭合,大多数种类一端开口或两端开口,常具壳皮;壳面光滑或有同心生长纹,壳内缘平而尖锐。壳顶大都突出、前倾。小月面和楯面通常有明显的界线。壳顶边缘有一个外韧带,另有一个韧带槽,内韧带居其中。铰合部左壳有一枚裂开的主齿,顶端通常愈合,主齿的后分支紧挨着1个副片;右壳主齿通常分开。左右壳都有侧齿,左壳单枚,右壳双枚
花蛤人工养殖一亩能挣多少
答:是自然生长的。海边的花蛤分两种情况,一种自然生长的,另一种是人工养殖的。
花蛤壳长2.5~5.7厘米,壳坚固,壳瓣左右相等两侧不等,外形略呈椭圆形;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外观一般有奶油色、棕色、深褐色,有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带状或斑点和花纹;壳内面白色、粉红色、淡灰色或肉红色。
花蛤的养殖
养殖水需注意:1.水温:蛤仔属于广温性的贝类。在自然海区中,水温在0~36℃范围内,均能适应。当水温为5~35℃时,生长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长最快。蛤仔的适温上限为43℃,当水温升至44℃时,死亡率达50%;当水温升至45℃时,则全部死亡;而当水温下降到0℃时,鳃纤毛停止运动,摄食停止;当水温下降到零下2~3℃时,经3周,死亡率达10%。2.盐度:蛤仔对海水比重的变化,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没有防洪堤的内湾养殖区,常伴随着山洪暴发而发生蛤仔大量死亡的现象,这不仅是因为海水比重的急剧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长时间处于混浊状态,影响了蛤仔的呼吸和摄食的缘故。3.溶解氧:蛤仔在溶解氧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满足蛤仔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严重污染,**毫克/升以下达10天左右,就会导致蛤仔死亡。4.耐干旱能力:生活于潮间带的蛤仔,耐干旱能力较强,耐干出时间与蛤仔个体的大小、气温高低以及是否通风等有关
蛤蜊人工养殖一亩能挣多少
场地选择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比重1.012~1.022,流速40厘米/秒~100厘米/秒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水质条件适宜的围垦区内的池塘、滩地。养殖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
埕地清整
已连续养殖多年的滩涂(或池底)需翻滩改良。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多次冲洗和太阳曝晒后,整平滩面,捡除敌害生物及杂物。易受洪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埕地要用芒草筑堤防洪,堤宽30厘米~40厘米,堤高出埕面20厘米~30厘米,以稳定埕面,防止种苗流失。
垦区内池塘、滩地养蛤,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播苗前一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天~20天,然后用漂白粉(含氯量25%~28%)全池均匀泼洒消毒,用量15公斤/亩~20公斤/亩。消毒后,用网目0.258毫米(60目)的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天~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厘米~50厘米,施肥(晴天时,每隔2天~3天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单位水体用量分别为0.5克/立方米~1.0克/立方米和0.1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花蛤生长。
蛤苗选择
蛤苗按发生季节、外表颜色和个体大小分为白苗(壳长0.5厘米)、中苗(壳长1厘米)和大苗(壳长2厘米)。提倡放养大规格蛤苗。蛤苗产地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规定。蛤苗的质量安全应符合NY 5288的规定。要选择当日采收、含泥沙杂质少的蛤苗,而且每一批蛤苗,应大小均匀,无破损,健壮,活力强。
苗种运输
当天采收、当天运输、及时放养,遵守“通风、保湿、低温”三原则,防晒、防雨淋。车运时以竹篓装苗,每篓20公斤左右,以不满出篓面为宜。篓与篓之间紧密相靠,上下重叠时,中间隔以木板,防止重压死亡。船运时,舱内放置若干个用竹篾编制成的“通气筒” (高70厘米~80厘米,直径30厘米),苗种围着“通气筒”倒入舱中,以利于空气流通,防止舱底的苗种窒息死亡。
播放蛤苗
根据苗种规格不同,白苗一般在4月~5月,中苗在12月至翌年2月~3月,大苗在产卵之前(9月中、下旬)播苗。播苗方法建议采用湿播(又叫带水播),以提高播苗的质量与效果。
养成管理
(一)抓补苗:播苗后要及时检查种苗分布情况,过密的要散开, 过疏或局部发生死亡的应补苗。
(二)抓移殖:小苗一般撒播的潮区较高,经6个月~7个月养殖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抗敌害能力增强,应移养到较低潮区,加速生长。夏季烈日暴晒,埕地较高的蛤苗要移殖到潮区较低处。
(三)抓防灾:易受台风、洪水、酷热以及漂油和其他污染物影响的养殖区,要做好防范和抢救措施。台风来临前要提早收获或移到安全海区养殖。洪水后要及时清理覆盖埕面的泥沙,集拢散蛤减少损失。
(四)防敌害: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清除危害严重的敌害生物。鱼类敌害可用茶籽饼(用量5~8公斤/亩)捣碎泡水,均匀泼洒埕面。蟹、螺等敌害,可用网具或手工采捕清除。
垦区蓄水养蛤,要严防滤水网破损,可利用夜间灯光诱捕水中的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或定期排干池水驱赶抓捕敌害生物。杀除浒苔,先将水位降至20厘米~30厘米,再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经6小时~10小时,引入过滤海水冲稀,然后把水排干,经2个~3个潮水反复冲洗,即可。
(五)繁殖基础饵料:垦区蓄水养蛤,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晴天时每隔2天~3天施尿素0.5克/立方米~1.0克/立方米,使水色保持浅褐色。若水色变清、饵料不足时,可投喂豆浆作为代用饵料,单位水体用量为1克/立方米 (以干豆重计)。
(六)专人管理:整个养殖期间,应认真做好生产记录。蛤埕要有专人管理,防止人为践踏和鸭群侵入危害,还应注意及时填平埕面,修补堤坝水闸等,以保障养殖生产安全。
质量安全
应着重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质、强化检测和管理等方面加强花蛤产品的质量安全措施:
(一)选用的养殖场地、蛤苗和清池消毒除害用的药物以及肥料等,要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规范的要求;
(二)养殖埕地和设施使用前应彻底整修消毒,有效控制病源菌的危害;
(三)蛤苗应采自渔业环境达标的养殖海区,必要时应先检测后采用,以保证蛤苗质量;
(四)提倡生态养殖,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五)防治病害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用药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
(六)建立养殖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对育苗和养殖水源、养殖水体和投入品作全程监控检测,建立养殖过程的生产记录管理制度,以确保有关技术措施的准确、到位。
适时收获
花蛤经1年~2年的养成,长到壳长3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从3月~4月开始,直到9月花蛤繁殖期前结束。收获的花蛤质量应符合NY 5288 的规定。
关于蛤蜊的人工种植技术给大家介绍到这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海鲜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而蛤蜊既味道鲜美,价格又实惠,在市场上非常的畅销。
蛤蜊吃什么
蛤蜊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蛤蜊一般就吃浮游生物、藻类等,
蛤蜊 养殖
嘎啦可以养殖的。嘎啦属于青岛方言,学名为蛤蜊。蛤蜊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是软体动物。蛤蜊有很多品种,仅在我国发现的就有30种以上,其中四角蛤蜊、中国蛤蜊、西施舌等品种是比较常见的品种。它们大都生活在浅海,只有少数生活在深海。蛤蜊是可以食用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不是所有的蛤蜊都适合养殖,只有部分品种可以人工养殖。
蛤蜊养殖场
买回家的花蛤养殖方法:
准备一个脸盆放入花蛤,注入刚好没过花蛤的水量,然后往水中加入五克左右海盐,搅拌均匀,没有海盐也可以用食用盐代替。之后把脸盆放到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花蛤这样可以养2 ~3天。
1、养花蛤要选择交通便利、无污染、潮流畅通的池塘、滩地,而且养殖要符合规定的相关标准。养殖池若是有过多年养殖的就要将地下的泥沙翻出经阳光暴晒和潮水的冲洗。另外要将养殖场地里面的杂物和敌害生物清除干净,以保证花蛤的生长。
2、要养殖品质好、产量高的花蛤,花蛤苗一定要选好。花蛤苗有白苗、中苗和大苗三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花蛤苗。在选苗是要注意每一批的花蛤苗的大小要均匀,而且外壳上没有破损,看上去比较健壮有活力。另外花蛤育苗的时间在9-11月(地区不同可能是会略有差别),适宜的育苗温度是在18-30度。
3、放苗是要根据种苗的规格来选择时间,如果是6白苗就在四五月播苗,中苗就在当年的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三月,大苗在九月的中下旬放苗就可以了。
4、放苗之后要及时的检查养殖场地里的花蛤苗的分布情况,不要出现过密或者过疏的情况,另外有出现死亡的情况要及时的捞出并补上新苗。
5、一般花蛤苗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个体会增大,摄食的量也会加大,这时候要注意适当的增加食物的供给量。另外在此期间要对花蛤场地定期的进行检查和防治敌害,还要记得经常查看滤水网是否出现破损的情况。
6、在养殖时还要注意养殖池内水色的变化情况,天气晴好时可以每两三天施用0、5-1千克/m3的尿素,如果水清变清或者是饵料不足可以投喂一些豆浆来代替。
7、一般花蛤经过一两年的养殖后就能够成熟收获了,收获时间从三四月份开始,可以抑制持续收获到九月。花蛤在收获是可以采用锄洗、荡洗、挖捡和机械采收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养殖场地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
8、最后要提箱大家的是在养殖花蛤面养殖场地和养殖设备都是要经过消毒和整修的,在养殖期间的病害防治也要施用符合规定的低毒低残留的一些药物。而且养殖者要对养殖的水源、饵料等做全程的监控和管理,这样以保证花蛤的品质。
致富经养蛤蟆
蟾蜍养殖前景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类提供治病良药,又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比青蛙还细嫩鲜美,在我国上海及浙江地区每年上市食用量超过青蛙,因为它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兼食用动物。蟾蜍 (癞蛤蟆 )全国均有分布 ,以中华蟾蜍和黑眶蟾蜍为体大 ,价值高 ,品种优良。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蟾蜍的头部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蜍具有退热,祛湿,杀虫之功效,是治疗疳病、痈疽、诸疮之要药。据医学分析,蟾蜍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等物质,以及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攻坚,麻醉止痛等功效。
以蟾酥为原料制作的中成药在我国已达数十种之多,在国外医药市场也备受青睐。近几年,国内外对蟾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价格一路飚升,已由2005年的每千克800元升至2006年的每千克1800元。而现在国内蟾酥的收购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一半,蟾酥价格仍有上涨趋势。
蟾蜍身上的表皮称蟾皮、蟾蜕,据《中草药大辞典》记载,是一种能治恶瘤等疑难杂症的药物,主要用于疮疡肿素及小儿疳积,现在常用它治肿瘤。在野外的蟾蜍每年要脱数十次蟾衣,可惜往往被蟾蜍自己吃掉,人们很少有机会采集得到,除非蟾蜍生病时脱下后留在草丛中或乱石堆中,否则极难见到。虽然蟾蜍遍布全国各地,但目前掌握蟾衣采集技术的人还比较少,加上蟾衣独特的医疗效果,因此在各大药材市场十分抢手。
据有关资料介绍,蟾蜍用两种天然元素激发后每隔七天左右自然脱衣一次,产量很高,而且不用一滴药物去刺激蟾蜍,碎衣少、整衣率高,所取下蟾衣属天然产物。
目前,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致使环境受污染,生态受破坏,蟾蜍数量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已成趋势。蟾蜍对栖息环境要求不高,养殖技术十分简单,几乎不需求饲料成本,饲养场内挂上电灯引诱昆虫让其自食即可。蟾蜍繁殖率高,一对蟾蜍一年可产卵3000粒左右。如果能实现规模化养殖,再掌握蟾酥提取、蟾衣采集及加工等技术,其经济效益可谓不小。
蟾蜍皮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蟾宝”,具有扶正固体,攻坚破淤,抗癌消肿之神效,在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肿瘤、乙肝、腹水等疑难杂症的“秘方”,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使用方法吧!
蟾蜍皮的作用
【性味】苦,凉。
【毒性】小毒。
【归经】心,脾,肺,大肠。
【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胀。
【主治】痈疽,肿毒,瘰疬,肿瘤,疳积腹胀,慢性气管炎。
【禁忌】表热及虚胀者忌用
①《纲目拾遗》:贴大毒,能拔毒。
②《本草求原》:贴疮瘰,艾灸。
③《浙江中药手册》:为小儿五疳惊风药,又能和小便,消腹胀。
蟾蜍皮的适应症状
肝炎、肝癌、肝腹水、皮肤癌、胃癌、肺癌、食管癌、肠癌等,对肾病乳腺增生、水肿、浮肿、子宫肌瘤等顽恶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