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缺氧死的表现,雨后虾死是什么原因
雨后虾死是什么原因
1、软壳红体病 此病常常发生在雨后1天~2天,病虾体色微红,甲壳软,肠胃空,肝脏萎缩、糜烂、充血,病虾在水面缓慢而无方向地游动,打捞离水后即死亡。每天早、晚时病虾浮在水面较多,特别是停开增氧机时更多,此病大多是由于水环境突变,加上对虾脱壳感染病原体而引起。
2、弧菌病 由雨后养殖水体中的弧菌与其他病原菌大量繁殖而诱发此病。病虾症状表现为须红,有时游泳足变红,肠胃空,肝脏肿坏,体色微红,厌食,有少量死亡现象。
3、黄鳃病 雨后养殖水体进行上、下水层之间的交换,往往将池底的淤泥搅浑,水色变成接近黄色,水质堵塞对虾的鳃部而引起鳃部略呈黄色。这种情况易发生在土池中,如不及时处理还会引起黑鳃病。
4、褐斑病 下雨往往导致对虾蜕壳,养殖水体中细菌大量繁殖易引起对虾甲壳溃疡病,其甲壳和附肢上附着有黑色溃疡斑,溃疡边缘呈白色而中央凹陷。
5、浮头和泛池 雨水冲入养殖水域,加上天气闷热无风,养殖水体缺氧时间过长,对虾大量浮于池边或水体表层,甚至会引起对虾缺氧死亡。
6、耗底 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放养密度大,天气持续高温,水温突变,溶解氧不足,水质老化,池底肮脏,残饵和粪便较多,池水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而引起。发生耗底的病虾多数死亡在池底,少数死亡在观察笼中,饲料的投喂量明显减少。
青壳虾死亡是什么原因?
水质恶化和营养缺乏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蜕壳本来是健康对虾正常且复杂的生理过程,但对于劣质虾苗来说就是道道难关。
顺利的蜕皮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顺利的蜕皮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蜕壳前,是指上次蜕壳结束至下次蜕皮开始的时期,其时间依体长不同而不同。在此期间,南美白对虾主要进行营养积累,其中包括钙的积累。蜕壳中,仅几秒至十几分钟。蜕壳是要消耗许多能量的,如果对虾体质虚弱或体内营养积累不足,往往蜕皮不完全,形成双层壳;蜕壳后,指新皮由软变硬的时期。旧壳蜕去后,新壳又不能及时钙化,从而形成“软壳虾”。
水质恶化水质恶化多发生在水色过浓的池塘中,藻类大量死亡,多产生毒素,诱使对虾异常脱壳。对虾因新壳尚未完全形成,旧壳又没有顺利蜕下而形成双层皮。 气候性突变和外源性的毒素均可诱发对虾异常蜕壳,也是形成“双皮虾”和“软壳虾”的因素。
在毒素的诱导和低氧状态下,对虾即使勉强蜕壳,仓促而成的新壳也不能迅速硬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软壳虾。虽然时间长了,部分软壳也可以慢慢变硬,但甲壳表面往往粗糙不光滑,对虾的身体多呈肉瘤状,为下次蜕皮造成了更大困难。
营养缺乏对虾蜕皮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也需要矿物质和激素的储备,其中任何一项缺乏,都会影响到对虾的顺利蜕壳。所以,保证对虾的营养均衡是对虾蜕壳所必需的。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