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野鸡知识介绍,野鸡百科知识科普

野鸡知识介绍,野鸡百科知识科普野鸡知识介绍,野鸡百科知识科普

野鸡知识介绍?

野鸡的种类有很多,每个地方的需求都不一样,那么在我们养殖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当地的市场,

看看哪个品种受欢迎,选择适合本地养殖的品种,还要了解价格和利润等适不适合养殖,不能盲目选择,选好鸡种以后还要知道野鸡的养殖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养殖。雏鸡需要去正规地方去购买,小商贩的鸡苗没有保证。最后就是选择雏鸡的问题,一定要把雏鸡给选好了,选不好就会降低成活率,那样就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损失。

关于温度的介绍:

养殖野鸡过程中每个阶段需要的温度都是不一样,跟着季节变化也要适当调节温度,这样才能更好的生长。首先是刚买回来的雏鸡,再买之前就要把养殖室的温度调节在28-30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生长一周以后再慢慢降低温度,不能一下降很多,需要每周降1-2度左右,一直降到正常温度。然后是炎热的夏季,在这时需要降温散热,一定要做好通风工作。最后就是冬季的时候,这时温度太冷需要做些保温措施。

野鸡,又名山鸡、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山丘和岗地中,与野兔一样,是国人所食野味中最多的两种肉食品之一。每年秋冬季节的野鸡肉最肥嫩,作为补物食疗也最佳。

野鸡的营养成分与家养鸡相仿,但蛋白质含量很高,达到23.3%,而且都是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远远低于家养鸡。此外,野鸡钙、磷、铁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也均比家养动物高。

供食用的野鸡包括沙鸡、竹鸡、鹧鸪、斑鸠等诸多种类。每天秋冬季节的野鸡肉最为肥嫩,作为补品食疗也最佳。珍珠鸡和火鸡是从非洲、美洲等地引入的品种,营养价值及烹制方法都与一般禽类食物无异。

野鸡知识介绍野鸡,又名山鸡、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山丘和岗地中,与野兔一样,是国人所食野味中最多的两种肉食品之一

野鸡,是动物学上雉鸡类动物的俗称(通名),据说汉代吕太后名雉,为了避讳,汉高祖下令将雉鸡改为野鸡称呼。雉,也称“雉鸡”“山鸡”“野鸡”。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雄雉重1~1.5千克,羽毛色彩鲜艳,尾羽40~50厘米,有黑褐相间的横纹,两颊绯红,颈部紫绿色。雌雉重1千克左右,夹杂着黑栗及沙褐色,尾羽较短,一般不超过30厘米,无绿颈和白环。

野鸡又叫山鸡、雉鸡、环颈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身上的彩色羽毛可作装饰,出口价值很高,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兴养殖项目。

野鸡的饲养管理:野鸡可笼养或网舍散养。

笼养所用的鸡笼和家鸡笼结构相同。网养的舍网可用铁丝网或尼龙网搭成,以防止野鸡飞走。网舍和鸡笼内必须配置栖架、水槽和产蛋箱。每平方米网室养1只,以100只一群为宜。

成年野鸡分配种期(1~3月份),产蛋期(4~7月份),换毛期(8~12月份)。各期按配方冬日喂2次,春秋夏3次。配种期前按鸡强弱组群,母鸡断啄,地面垫5厘米厚细砂;产蛋期随时捡蛋,保持鸡舍安静;换毛期分出留种、商品、淘汰群,公母断啄6~7月份网室加盖遮荫设备,每100平方米加20~30平方米,炎热天气地面洒水降温,秋季注射疫苗并做好越冬保温工作。配合饲料的组成是:玉米40%,麸皮10%,豆饼20%,鱼粉15%,青绿饲料10%,骨粉3%以及少量的食盐和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野鸡在61~120日龄时生长较快,如果作为商品鸡,在120日龄前后出售最为适宜。

野鸡的疾病防治:1.软脚病和维生素缺乏症野鸡患软脚病主要是食料中缺乏微量元素。此病多发生在育雏期。发病时雏鸡骨骼纤细,关节肿大,脱腱,羽毛蓬乱。防治的方法是:每公斤饲料中补加200~250毫克硫酸锰和100毫克硫酸锌;10日龄以后在饲槽内放足骨灰渣和贝壳碎渣,任其自由采食。

野鸡对维生素需要量比较高。当缺乏维生素B2

时,病雏羽毛发焦,足趾向内弯,腿部瘫痪,口角发炎,下痢。治疗的方法为:在每公斤饮水中加入50毫克的维生素B2 ,每天早晚各饮水一次,连饮三天。当缺乏维生素K时,病雏蜷缩在一起,粪便呈条形,要在饲料中补加维生素K4 2~4毫克,同时每公斤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3注射剂8毫克,每小时饮水一次,连饮三次。

2.鸡新城疫野鸡易患鸡新城疫,必须定期接种疫苗。雏鸡在14~20日龄时,用比例1:10稀释的鸡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孔和眼睛,用1毫升的注射器往鼻、眼处各滴1滴。成年野鸡接种Ⅰ系疫苗,按1:1000~2000比例稀释,每只0.5毫升。

3.白痢和球虫病白痢和球虫病,是危害雏鸡最严重的病患,排白色下痢,死亡率高。防治的方法:将种蛋孵6~8小时后由孵化器中取出,于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后再送回孵化器孵化。消毒液的配法是,将0.5克的盐酸土霉素溶解于4℃的1公斤水中。在雏鸡的饮水中放入呋喃唑酮药液,预防量为0.02%,治疗量为0.04~0.08%,3~5天为3个疗程,用20~30天。

成年野公鸡和小野鸡能一起笼养吗?

成年野公鸡和小野鸡能一起笼养吗

可以的,

同类能的

养殖七彩山鸡技术?

养殖七彩山鸡技术,养殖场舍的建造

七彩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七彩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七彩山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用权运动场整齐美观。 运动场和鸡舍的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拦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钦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地(河沙,石沙均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

2、雏鸡养殖技术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 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 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种: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粪便发酵剂发酵七彩山鸡粪做肥料发酵方法如下:

1)发酵原料:健康新鲜的七彩山鸡粪便

2) 工具:搅拌机;塑料容器或水泥池(或者土坑垫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粉碎机(普通农用型);铁锹。

3) 发酵菌种:农盛乐粪便发酵剂。

4) 配比:配方一:干粪便1000公斤, 农盛乐em菌液发酵剂3-5公斤;配方二:湿粪便700公斤,麦麸或稻糠或秸秆粉300公斤, 农盛乐em菌液发酵剂3-5公斤。

5) 操作规程:

① 将发酵原料按配比准备1000公斤,此为发酵原料待用;

② 将3-5公斤农盛乐em菌液发酵剂倒入350公斤水中稀释搅拌均匀,稀释用水最好为井水或河水,若为自来水请放置24小时后再用;

③ 如有搅拌机:可以先将粪便混合2分钟后,再倒入发酵液稀释液搅拌6分钟;没有搅拌机:用铁锹搅拌按由少到多的原则,即先将发酵液稀释液倒入少量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直到没有团块,然后再将搅拌好的少量发酵原料倒入剩余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直到没有团块;(注意:视发酵原料干湿程度增减稀释用水水量,稀释的发酵液用水应是发酵原料的35%左右,拌成以手握成团,指缝见水但不滴水珠,松手即散为好。 注意:水多了易酸,少了发酵不透。如发酵原料较湿,应减少稀释的用水量。)

④ 将混合后的发酵原料放入塑料容器或水泥池(或者土坑垫塑料薄膜)中,最后装满压实,排去空气后用塑料薄膜密封,一定要完全密闭,适宜温度为25-35℃,发酵5-10天(一般夏5天,春秋7天,冬10天),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掌握,直到没有臭味含有酒味即为发酵成功。

3、成鸡养殖技术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雉生长发育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雉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 育成雉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七彩山鸡养殖技术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七彩山鸡虽然经过驯养,但也存有一定的野性,所以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做好防逃的措施,抓好养殖管理,可为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养鸡


野鸡知识介绍,野鸡百科知识科普
  • 蜈蚣养殖要注意什么,养殖蜈蚣几年才出售
  • 蜈蚣养殖要注意什么,养殖蜈蚣几年才出售 >> 蜈蚣养殖要注意什么,养殖蜈蚣几年才出售...

    野鸡知识介绍,野鸡百科知识科普
  • 黄金现在多少钱一克今日黄金价,现在黄金的价格是多少现在黄金的价格是多少钱一克
  • 黄金现在多少钱一克今日黄金价,现在黄金的价格是多少现在黄金的价格是多少钱一克 >> 黄金现在多少钱一克今日黄金价,现在黄金的价格是多少现在黄金的价格是多少钱一克...

    野鸡知识介绍,野鸡百科知识科普
  • 野鸡想圈养要怎么弄啊,野鸡好喂活吗
  • 野鸡想圈养要怎么弄啊,野鸡好喂活吗 >> 野鸡想圈养要怎么弄啊,野鸡好喂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