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苗宽体金线蛭,宽体金线蛭养殖池
宽体金线蛭生活环境
1、品种问题:水蛭养殖以宽体金线蛭、光润金线蛭和尖细金线蛭等金线蛭为主,尤以宽体金线蛭最为合适。2、引种问题:谨慎引种,以购买2年龄以上,体质健壮,活力强,体重约为30g,手触碰后迅速缩成一团的种蛭为宜。3、养殖技术及市场问题:养殖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水蛭养殖动态及供求信息,并认真学习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最大的风险
1、品种问题
水蛭品种较多,但是目前人工养殖水蛭主要为金线蛭(包括宽体金线蛭、光润金线蛭和尖细金线蛭),其中以宽体金线蛭尤为合适,而其余品种水蛭的养殖效益一般。
2、引种问题
(1)在引种的时候,需要十分谨慎,避免购入劣质种蛭。
(1)购买种蛭时,以2年龄以上,体质健壮,活力强,体重为30g左右,手触碰后迅速缩成一团的种蛭为宜。
(3)如果水蛭体重在15g以下则不引种,同时在6月份以后也不建议引种,避免购入排卵已经结束的种蛭。
3、养殖技术及市场问题
在决定养殖前,需要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清楚水蛭养殖的动态及供求信息,并认真学习掌握水蛭养殖技术,而不是盲目跟风。
水蛭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1、温度
(1)水蛭为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能力,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十分关键。
(2)水蛭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0-35℃,尤以25-30℃时的摄食欲望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
(3)当水温低于10℃时,水蛭钻入水底或底泥中进行休眠,等到第二年春天,水温上升至10℃以上时,重新出来活动。
(4)当水温高于32℃以上时,水蛭食欲下降,生长速度变慢,活动量减少。当水温升高至45℃以上时,水蛭蜷缩沉底。当水温高于48℃时,水蛭死亡。
2、水体条件
(1)水蛭对于水体ph适应范围较广,一般要求水体ph在6-8之间,以中性水体或弱碱性水体为宜。
(2)水体肥水透明度以20-30cm左右为宜。
(3)水体中的氧气溶解量要求在0.7mg/L以上,当水体溶氧量低于0.7mg/L时,水蛭爬至岸边呼吸空气的氧气。
3、饵料条件
饲养水蛭一般以水中浮游生物、螺类、贝类、虾类、鱼类及牲畜下脚料和鲜血为主。
宽体金线蛭生长速度
吸血虫学名蚂蟥
蚂蟥养殖有很多因素需要注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蚂蟥养殖的要点。
养殖场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
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蚂蟥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
水源是蚂蟥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环境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蚂蟥(蚂蝗)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因人工养殖的蚂蟥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井,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有一定的溶氧量。
种苗的选择
蚂蟥种源引进,应选择个体大健康有活力,规格要求体重20克/条以上,背部纵纹清晰,呈有淡黄颜色,严格掌握种龄一致,用手抓捕即成有力小球,引种时不能盲目,要仔细选择优良品种。
对于野生水蛭自捕或购买进来作种源,进行人工自繁是完全可以,但必须经过周期性驯养、培育。首先要从体外消毒,精选种龄,强化驯养,要求达到家养习性一致,种龄整齐一致,水体深浅适应环境一致,这样才能适应人工养殖。
孵化
蚂蟥一般在11℃以上可以繁殖产卵,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油蚂蟥,造成空卵茧。孵化期要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兔踩破卵茧。
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蚂蟥投放20公斤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他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日常管理
①定期投喂鲜螺,投喂前,要对螺蛳进行消毒;
②根据气温调节池水深度;
③严格控制水草,避免水草疯长;
④对水质要求虽不严格,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调节水质,防止PH值过高,还可以促进摄食与消化;
⑤宽体金线蛭只能吸食螺蛳的1/3(主要是消化道等软体部位),剩余的肉会腐烂,坏底,造成水蛭大量死亡,定期改底,尤其是在7月后期高温期间,在泥底,更要保证良好底质。
蚂蟥适应性强、发病率极低,目前还未发现暴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养殖前景整体还是很不错的。各位养殖户在决定养殖之前,最好能找到相关销路(以药市为主)
宽体金线蛭的生活环境
吸血虫学名蚂蟥
蚂蟥养殖有很多因素需要注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蚂蟥养殖的要点。
养殖场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
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蚂蟥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
水源是蚂蟥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环境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蚂蟥(蚂蝗)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因人工养殖的蚂蟥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井,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有一定的溶氧量。
种苗的选择
蚂蟥种源引进,应选择个体大健康有活力,规格要求体重20克/条以上,背部纵纹清晰,呈有淡黄颜色,严格掌握种龄一致,用手抓捕即成有力小球,引种时不能盲目,要仔细选择优良品种。
对于野生水蛭自捕或购买进来作种源,进行人工自繁是完全可以,但必须经过周期性驯养、培育。首先要从体外消毒,精选种龄,强化驯养,要求达到家养习性一致,种龄整齐一致,水体深浅适应环境一致,这样才能适应人工养殖。
孵化
蚂蟥一般在11℃以上可以繁殖产卵,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油蚂蟥,造成空卵茧。孵化期要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兔踩破卵茧。
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蚂蟥投放20公斤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他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日常管理
①定期投喂鲜螺,投喂前,要对螺蛳进行消毒;
②根据气温调节池水深度;
③严格控制水草,避免水草疯长;
④对水质要求虽不严格,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调节水质,防止PH值过高,还可以促进摄食与消化;
⑤宽体金线蛭只能吸食螺蛳的1/3(主要是消化道等软体部位),剩余的肉会腐烂,坏底,造成水蛭大量死亡,定期改底,尤其是在7月后期高温期间,在泥底,更要保证良好底质。
蚂蟥适应性强、发病率极低,目前还未发现暴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养殖前景整体还是很不错的。各位养殖户在决定养殖之前,最好能找到相关销路(以药市为主)
宽体金线蛭养殖
栖息。一般要设1年生幼蛭池,2年生幼蛭池,3年生种蛭池,4年生种蛭池。池边要留草,池中种植水草,作为螺蚌的食物。每隔2米用瓦片正反相叠从池底直摞至平台,一组两摞,供.
宽体金线蛭百科
常见的蚂蟥有5种,分别为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菲牛蛭、尖细金线蛭。
1、日本医蛭:又叫医用蛭,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3-5厘米,宽4-5毫米。
2、宽体金线蛭: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米,宽0.8-2厘米。
3、茶色蛭:又名牛鳖,体较宽体金线蛭略小,呈柳叶形,扁平背部棕绿色。
金线蛭生活在什么地方
分布范围不同
1、金边蚂蝗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多见于水田、水沟或池塘里。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吕宋岛。
2、水蚂蝗分布范围:蚂蝗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咸水之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分布于日本、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北起东北各省、内蒙古、西至四川、甘肃、南达广东等地。
科目不同
1、金边蚂蝗科目:金边蚂蝗属于医蛭形亚目医蛭科生物。
2、水蚂蝗科目:水蚂蝗属于颚蛭目水蛭科生物。
主要价值不同
1、金边蚂蝗主要价值:是广西特色的药用动物资源。菲牛蛭唾液腺分泌的天然水蛭素是世界上所发现的物质中较强的天然抗凝血酶物质。
2、水蚂蝗主要价值:医学上多以活体使用,不用来加工药品。。
宽体金线蛭什么地方多
这个是宽体金线蛭。
体长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cm,宽0.8~2cm。背面暗绿色,具5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中线较深。体环107环。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间,雌孔在38~39环沟间。前吸盘小,颚齿不发达。宽体金线蛭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50-70条,有条件者可进行流水养殖,密度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00-150条,但要分次多量投入田螺。宽体金线蛭主要吸食田螺、河蚌等水生动物的体液。宽体金线蛭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不要惊动正在产卵茧的成蛭,以免出现空卵茧。
宽体金线蛭生长周期
缅甸没有分布,这种水蛭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及印度。
宽体金线蛭不能割破宿主皮肤,不吸血,而取食螺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宽体金线蛭后吸盘直径不超过体宽的1/2。无嗉囊,或仅有最后一对侧育囊。常见的淡水蛭,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宽体金线蛭又叫宽身蚂蟥,体形大,长一般为 60~130毫米,宽13~22毫米。体略呈纺锤形。背面通常暗绿色,有5条由黑色和淡黄色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中间一条纵纹较粗长。
宽体金线蛭有什么用
宽体金钱蛭含有水蛭素的,而且宽体金线蛭也会吸血,只是要皮肤有破损或者是血块才会吸,金线蛭是水蛭中药用价值最高的品种,值得养殖。
养殖宽体金线蛭主要的问题
围网养殖技术
石首市百特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开始对宽体金线蛭进行围网养殖,2016年已实现亩产宽体金线蛭350千克以上,带动劳动就业人数50人以上,现将整套围网养殖宽体金线蛭的技术流程总结如下。
土池围网建造
选择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稻田挖沟起埂,沟宽3~5米,深1米,长度依地理条件而定,单个养殖池面积在120~200米
2 ,使整个
稻田形成连沟式的养殖场。在沟四周开槽,深30厘米,将高1.5米、网目为60目的聚乙烯网片底部埋入槽内,然后回填土壤,压实,用木桩和竹竿将网片撑起,两根木桩之间用铁丝连接起来,使网片不会下垂,同时在木桩和竹竿处用铁丝固定网片向池内伸出15厘米,形成“7”字形防逃檐,防止宽体金线蛭逃跑。放苗前需要晒池,苗种下水前10天,每平方米用0.5千克生石灰消毒。换水后在养殖池1/3水面种植水葫芦,以供宽体金线蛭栖息和遮阳。
苗种放养
一般选择自幼苗下水精养一个月的苗种,规格在1~2克/只,此阶段的宽体金线蛭幼苗已全部开口摄食,生长速度快,存活率也比较高,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只。
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 人工养殖时,一般投喂从野外捕捞的田螺,但捕捞回来的田螺需用水冲洗干净,有条件的还可以先用3%的食盐水对田螺进行消毒处理再进行投喂,防止带入病原菌。最好是少量多次进行投喂,每2~3天喂一次,每次一亩地只投喂25千克螺蛳,注意全池泼洒,没有被吃掉的螺蛳还可以继续生长,不会堆积在一起,对水体的污染少。
2.水质管理 适宜宽体金线蛭生长的水温范围在22~30℃,因此整个养殖周期内最好都保持水温在这个范围之间。夏季温度高,需要加深水位,保持水深在70~80厘米,另外还需要在养殖池栽种一些漂浮植物,在池上搭遮阳棚防暑,避免太阳直射池底。养殖水蛭时,一般每周换水1次,建设专门的蓄水池,保证加入水的温度与养殖池内池水的温差不超过3℃,且每次换水为池水总量 1/4~1/3,尽量减少水蛭的应激反应。另外,蓄水池需要定期肥水培藻,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
疾病防治
宽体金线蛭的疾病少,一般是生活环境恶劣变化引起发病,因此要注意在养殖过程中提前做好防范,以预防为主,常见的有干枯病、肠胃炎病和气泡病。干枯病防治方法:一是保持良好的底质和水质,定期改底和肥水培藻;二是温度高时要经常换水,采取遮阳的方式给养殖池降温。肠胃炎病的防治方法:一是控制螺蛳的投喂量,每次投喂前都对螺蛳进行清洗和消毒;二是对水体进行消毒,消灭掉有害病原微生物,再补充有益微生物,加强水体循环能力。气泡病的防治方法:一是防止水中气体过于饱和,控制水面植物过于茂盛,防止水质过肥;二是对患病水蛭用浓度为3%的食盐水进行浸泡,可有效治疗气泡病。
捕捞方法
围网养殖宽体金线蛭一般在9月底即可进行捕捞,此时规格一般在15克/只以上。捕捞时,先把围网里面自然生长起来的水草及水面漂浮的水葫芦打捞上岸,把里面夹带出来的宽体金线蛭也要挑出来,同时放掉2/3池水,以不露出池底为准。由于打捞水草的过程已经破坏围网里生活的宽体金线蛭的生活环境,对其造成应激,于当天晚上就会有大量的宽体金线蛭栖息在四周的网片上,此时即可用抄网对网片上的宽体金线蛭进行采收,如此操作2~3次,可收获围网内60%~80%的宽体金线蛭。捕捞第二天上午9:00以后,待水温逐步上升,将杀灭养殖池内浮游植物的硫酸铜等药品化水对养殖池全池泼洒,造成养殖池内缺氧,可逼迫潜入水底的宽体金线蛭上浮,此时即可进行二次采收,将围网内的宽体金线蛭捕捞干净。收获后一般以自然吊干的方法进行初加工,制成干品出售。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