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小公鸡,小公鸡养多久才合适阉
如何养小公鸡
防寒保暖。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适度通风。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减少潮湿。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定期消毒。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
补充光照。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也不能超过17个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个小时。
增加能量。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作用于御寒的热能的消耗就越多。据测定,冬季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增加l0%。因此,在冬季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除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增强体质。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圈养小公鸡应当注意什么?
你要注意温度各照明时间,一般的晚上是要有灯的。如果是在春天把小鸡放在一个大的纸盒里,里面放点棉花之类的保暖东西,然后还要放一个大点的台灯。注意要给小鸡喂用水泡过的小米或是熟蛋黄。
主要注意鸡舍卫生,照明时间倒不知道,反正根据温度是否合适(马上夏天了。)。上市前30天内鸡饲料里不得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
_人送过来一只公鸡怎么养
土种鸡通常适合散养,除了可以在山地,果园内散养外,还可以在旱作农田散养。由于作物生长期较短,农田养鸡应养公鸡,养140-150天出栏,母鸡生长期在350天以上,不宜在农田散养。一般选择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田地养鸡,要求地势较高,作物的生长期在90天以上。
进雏时间可以安排在玉米、高粱等作物播种前后1周左右。育雏方法与常规养鸡基本相同,只是应从雏鸡1周龄开始对鸡进行训练,在每次饲喂前吹口哨或敲击碗盆等建立条件反射,以便于以后放养管理。
雏鸡转群前,在农田地势高的一头建简易鸡棚,供鸡避雨和晚间栖息。棚高3米左右,棚内靠近两山墙和后墙处倾斜着放几个栖架,架高1.5-2米,一般3-4层,宽度依鸡舍大小而定。
始先小规模半圈式散养。在鸡舍周围用网围出一块场地,让鸡在场内自由活动,适当提供一些青绿饲料。同时要训练鸡上栖架,夜晚两人合作,一人打手电筒照着鸡群,另一人双手抓鸡,将鸡逐只放到栖架上。一周后,鸡便会自己上栖架了。此时鸡对外界环境已经逐步适应,可以将围网去掉,让鸡到农田中自由活动,采食,每天晚上补饲精料。放鸡入田时要求作物有一定的高度(50厘米以上),以免对作物造成大的损害。
农田养鸡密度不能高,每亩地不超过150只。遇暴风雨及时吹口哨或敲盆将鸡群唤回。鸡在受雨淋、水淹之后常发生扎堆现象,要及时赶开,防止一些鸡被压死。在炎热多雨季节注意防暑,可以在补饲的精料中加抗应激药物。到秋后鸡痘多发季节,注意预防鸡痘,防止鸡长痘影响售价。
小公鸡怎么养
小米用开水泡半小时,捞出控干水分,喂之。千万别喂水!!!切记切记!!!
(泡过的小米就含水分了)注意别让小鸡在凉地面呆的时间长了,要给它铺些硬
纸板等隔潮的东西,不然就死啦死啦的。小鸡稍大点的时候,可以剁些白菜帮掺
些玉米面喂。再大些就可以随他的便,愿意吃啥就吃啥啦!
喂食呀 比如 苞米 高粱 都行。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