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瓶草养殖,土瓶草繁殖
土瓶草品种
捕蝇草
捕蝇草是一种依靠将整片叶子合拢起来逮住虫子的食肉植物。它的捕虫夹能如贝壳一样感受外部的刺激,并以极快的速度闭合,但贝壳是为了防御,而它却是主动进攻,捕获昆虫等猎物。在捕获小虫子之后,捕蝇草的捕虫夹就会分泌一种液体将其消化掉。
猪笼草
猪笼草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食肉植物,它的叶子会长成一个瓶子的形状,被称之为捕虫袋。面还有半开的盖子,在瓶口附近及盖上生有蜜腺,用来引诱昆虫,使它们跌入“陷阱”。笼草有些品种的笼子最大可长到高达50厘米,或直径25厘米,不仅可以捕获昆虫,甚至连蛙类、小蜥蜴、小鸟等也在劫难逃。
捕虫堇
捕虫堇是一种分泌黏液型的食肉植物,这种会吃虫子的植物分布极为广泛,捕虫堇拥有温文秀雅的线条,它的叶片通透洁净却又暗藏杀机,它的花朵也非常鲜艳美丽。它能分泌粘液粘捕昆虫,另一种是无柄的腺体,它专门分泌消化液,将捕获的昆虫消化吸收。消化液除了帮助分解猎物以外,还具有杀菌的作用,防止在消化的过程中猎物发生腐败。
狸藻
狸藻是具有可活动囊状捕虫结构的小型食肉植物,其捕虫囊颜色通常是绿色至黄绿色,可捕食并消化水中微生物。狸藻品种众多,形态各异,一般都成片生长在湿地、池塘甚至是热带雨林长满苔藓的树干上,多数有漫长的花期,会开出成片可爱的小花。
丝叶彩虹草
彩虹草是较为少见的腺毛草属食肉植物,和茅膏菜类似,也是依靠腺毛粘液捕虫,其粘力较强,但腺毛不会摆动。彩虹草群栽时,在光线的折射下,会产生如同彩虹般绚丽的光芒。
茅膏菜
茅膏菜的叶上长着象露珠一样晶莹剔透的腺毛,这就是她们的捕虫器。腺毛能分泌粘液,外形象是挂满了露珠,晶莹剔透,能象粘纸一样把昆虫粘住,并消化吸收。
土瓶草
土瓶草,又称澳大利亚瓶子草,原产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多年生草本,有短的木质地下茎。花淡黄色,其下为叶瓶状,用以捕捉昆虫。捕虫器同某些品种的猪笼草十分相似,但梗与捕虫器的连接处在背部的上端,这一点区别于猪笼草,猪笼草的连接处位于瓶底。
瓶子草
瓶子草的叶子非常奇特而有趣,有的呈管状,有的呈喇叭状,还有的呈壶状,人们就以“瓶”为名,统称它们为瓶子草。捕虫的“瓶子”在草丛中或斜卧,或直立,这些瓶状叶便是捕捉昆虫的“诱捕器”。
食虫凤梨
布洛食虫凤梨能在其水槽中分泌香味吸引猎物,其亮黄色的外观也能帮助吸引猎物。水槽液体中包含布洛凤梨分泌的消化酶,呈强酸性,猎物最终被消化和吸收。
美杜莎捕虫树
捕虫树是原产南非地区的罕见食肉植物,属木本灌木,高可达2米,和茅膏菜类似叶片上长有能分泌粘液的腺毛,但粘力是茅膏菜的许多倍,即使叶片枯萎仍具有粘力,所以其能捕获更大型的昆虫。
土瓶草和瓶子草区别
瓶子草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食虫植物,也是最好种植的食虫植物,耐干耐湿、耐低温、耐高温、对水质要求较低、耐暴晒,几乎可以当成普通的花卉进行种植。
瓶子草哪个品种好看
瓶子草它观赏种类还有白叶瓶子草(S.leucophylla)、黄花瓶子草(S.flava)、大瓶子草(S.minor)等。
土瓶草有哪些品种
吃虫子的植物有瓶子草、毛毡苔、捕蝇草、捕虫蓳、茅膏菜、狸藻、挖耳草、绵地罗、猪笼草、土瓶草等,其中瓶子草是多年生食虫草本植物,其花朵颜色丰富,而毛毡苔的叶片会分泌出吸引蚊虫的粘性物,能够捕食昆虫。
土瓶草的花
土瓶草是吃荤植物的代表之一,这是一种类似于猪笼草的食虫植物,它们靠囊袋,也就是捕食器被动捕虫。在强日照下囊袋会呈现出紫色,吸引昆虫,当昆虫滑入袋内,袋内的腺体就会分泌特殊的汁液将昆虫包围窒息,最终被消化液分解,供给土瓶草生长所需的营养。
土瓶草既长了食肉叶子(其中含有可以消化动物的液体),又长了非食肉叶子。那么,像土瓶草这样的植物的食肉性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将土瓶草食肉叶子内的消化液与它的3个远亲——阿帝露茅膏菜、菲律宾猪笼草和紫瓶子草的消化液进行生物学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在其他植物中参与应激反应的基因在这四种食肉植物中均发生了功能转变,其作用就相当于消化液蛋白。
与土瓶草最相似的植物是
1.猪笼草
猪笼草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它有一个捕虫笼,可以分泌引诱昆虫的气味,当昆虫进入它的捕虫笼之后就会被粘液分解,最后尸骨无存。
2.捕蝇草
捕蝇草有着非常多的硬刺,这些刺十分敏感,如果有昆虫不小心碰到它们之后叶片可以在一秒钟之内进行咬合,昆虫很难逃脱。捕蝇草分泌的腐蚀性液体也让昆虫很快一命呜呼。
3.茅膏菜
茅膏菜有非常多种形态和颜色,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它们的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上面有非常多晶莹剔透的露珠,但是就是这些美丽的露珠吸引昆虫前来,然后茅膏菜再进行捕捉。
4.捕虫菫
捕虫堇是一种粘液型的食虫植物。分布于除澳洲以外的各大陆,全属共有约130种,其中30多种为亚种、变种或者变型。捕虫堇拥有温文秀雅的线条,它的叶片通透洁净却又暗藏杀机,它的花朵也非常鲜艳美丽,是一种人见人爱的食虫植物
5.瓶子草
瓶子草的叶子非常奇特而有趣,有的呈管状,有的呈喇叭状,还有的呈壶状,人们就以“瓶”为名,统称它们为瓶子草。捕虫的“瓶子”在草丛中或斜卧,或直立,这些瓶状叶便是捕捉昆虫的“诱捕器”。
6.花柱草
花柱草属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少数为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花柱草花的雄蕊与花柱合生成柱,并向下弯曲于花瓣下方,当昆虫来采蜜时,会以极快的速度弹出“暴打”昆虫,无辜受到惊吓的昆虫只能呆呆的飞向另一朵花,花柱草就是以这样奇特的方式帮助其授粉。
7.毛毡苔
毛毡苔喜欢生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长得也非常的艳丽,像一团毛似的,叶子上也有一根非常小的像麦芽糖一样的细毛,只有那些非常细小的昆虫才会被它困住。像蚂蚁、蜘蛛等等都很喜欢趴在它们身上,但是不受什么影响,所以这种植物也不需要进补虫子也能生长的很好。
8.狸藻
狸藻是双叶子植物,也是一种浮游,沉水性水草。它们没有根,茎也是非常的虚弱。它的叶子有很多细纹,像乱七八糟的头发,而它们会长出黄紫色的小花。狸藻的叶子上有很多小口袋,是专门用来补虫的工具。
9.土瓶草
土瓶草,又称澳大利亚瓶子草,原产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多年生草本,有短的木质地下茎。花淡黄色,其下位叶瓶状,用以捕捉昆虫。捕虫器同某些品种的猪笼草十分相似,但梗与捕虫器的连接处在背部的上端,这一点区别于猪笼草,猪笼草的连接处位于瓶底。
10.锦地罗
锦地罗生活在草地上或者是潮湿的土地上,大部分都是平铺在地面上,长满了细毛,它们就像守株待兔的猎手,等待昆虫的落入,然后把昆虫包围起来,用分泌的液汁分解昆虫中的蛋白质等,然后再吸收营养。
瓶子草用什么土
瓶子草吃蚂蚁,瓢虫,小蝗虫,蟋蟀(蛐蛐),蚜虫等。
瓶子草品种
能吃东西的花通常被称为食肉植物,品种很多,如茅膏菜、瓶子草等,但最常见的是猪笼草。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其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
现在猪笼草常备作为观赏花卉种植,在花卉市场经常见到。
瓶子草八大原种
母种制作技术
一般处于保存期的大球盖菇菌种的菌丝处在缓慢生长或停止生产状态,所以在制作生产用的母种前,必须对保存的菌种进行复壮,以便将处于旺盛生长状态的菌种接入母种或原种培养基上,促进菌丝快速生长,获得菌丝粗壮、浓白、生长势旺的菌种。
1.培养基配方:I号: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18g、琼脂18g、水1000m1).Ⅱ号:PDA+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3g+蛋白胨2g、水1000ml.Ⅲ号:马铃薯100g、干杂木屑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上述配方的培养基经高压20分钟灭菌消毒后制成试管斜面,3天内用完。
2.制作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技术,将选取的大球盖菇组织块接入I号培养基上(或接入需复壮的保存种)。在24--28℃条件下经10--15天培养,菌丝长至试管1/3--1/4时,挑取菌丝扩展前端浓密、粗壮的部分转入Ⅱ号或Ⅲ号培养基上,采用两点接种法,以使菌丝迅速长满培养基表面(一般15--20天)提高菌丝的质量.经Ⅱ号、Ⅲ号复壮培养基培养的菌丝表现为浓白、粗壮、生命力强,以利原种菌丝的生长,缩短原种培养时间,提高成品率。
原种及生产种制作
1.配方:I号:小麦或大麦88%、米糠或麦麸10%、石膏或碳酸钙1%、石灰0.5%、含水量65%(加入米糠或麸皮主要是使培养基疏松,增加透气性,菌丝走向好).Ⅱ号:小麦25%、稻草64%、麦麸10%、石膏粉1%、含水量65%--70%.Ⅲ号:杂木屑42%、杂刨木花42%、米糠或麦麸15%、硫酸镁0.2%、石膏或碳酸钙1%、含水量70%.
以上配方在1.3--1.5kg/平方米压力下,消毒2--2.5小时,3天内用完.
2.原料选择和配制:实践证明:制作大球盖菇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基主原料以麦粒最好,木屑、刨木花次之,稻草最差。
(1)麦粒的选择:应选深黄或暗红色皮韧性大、浸泡时不易破皮的麦粒为好,从吸水率来看大麦优于小麦。
(2)浸泡:浸泡分石灰水浸泡和清水浸泡预煮后加石灰两种方法。前者用1%石灰水浸泡,pH值9--10,在25℃小麦浸泡8--9小时,大麦浸泡9--10小时,夏季水温高应适当缩短时间。浸泡好的小麦粒,用手指甲掐麦粒凹陷,有较强的弹性,指甲印很快消失为宜。后者用清水先浸麦粒,时间与上相同。浸好的麦粒涝起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放入锅内煮至刚沸为止涝起凉开,加入铺料混合,用0.5%石灰调pH6.5左右,含水量65%。
(3)装瓶及消毒:选用容积700ml,瓶口内径为3cm左右的耐高温玻璃瓶(不宜用广口瓶,以免杂菌侵入),将配好混匀的培养料装入瓶中,每瓶装200--300g为宜,在1.3--1.5kg/平方米压力下消毒2--2.5小时,切忌消毒时间过长以免麦粒呈糊状,导致透气性和养分下降,影响菌丝生长。
(4)接种和培养:采取多点式接种,即在瓶内培养料四周按适当的距离接种3--4点,料面上再接小块菌种,在24--28℃条件下,暗培养7--10天,菌丝萌发生长至直径4cm左右的菌斑时,立刻对菌丝进行人工搅拌,搅拌时接种点的菌丝被搅断受刺激,同时由于开瓶口(在超净台上进行)实际上给菌丝起增氧作用,有利于菌丝迅速生长,一般整个培养过程需25--30天可长满瓶。
3.生产种制作:
(1)配方、培养基制作、瓶子选择和消毒与原种相同
(2)接种:将长满瓶的原种接种到生产培养基表面上,尽量铺满料面,以免杂菌污染,每瓶原种接不超过30瓶生产种,在24--28℃条件下培养7--10天菌丝萌发生长至洁白、浓密粗壮时,对菌丝进行人工搅拌,搅断菌丝,刺激其快速生长,一般20--25天长满全瓶。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