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养殖友情链接,石蛙养殖基地设计
石蛙养殖友情链接图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2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石蛙养殖交流群
1.黄鼠狼
这种活动灵活的动物在以前的农村,是很常见的动物。经常偷吃农民伯伯家的家禽,让农民伯伯很是讨厌。不过这个动物,捉老鼠的功夫可是一流,又它们在的地方,老鼠也是很少见。据说它怕鹅,尤其是鹅的粪便,所以农村几乎每家都会养只大鹅,看家防这个“小偷”。而在一些地区认为它身上有灵性,能听懂人话,有些老人称它们为大仙。不过如今的农村里,很少看见黄鼠狼了,山里的踪迹也比较少了。
2.石龙子
石龙子是一种比较大个的蜥蜴。身上右鳞片,尾巴细长细长的,它的下眼睑上还长着透明鳞片。它们一般生活在土地里或者是岩石缝里。石龙子无毒是可以吃的,以前农村的田埂上、小山坡上到处是它的身影,总是到处东张西望,感觉胆子非常小,稍微听到一点动静就吓得躲起来,尤其是看见人类,瞬间消失没影了。但是现在农村很少见到了,不知道是人们捕杀过多,还是不适应现在气候变化导致。
3.泥鳅黄鳝
泥鳅黄鳝是一种生活在稻田土壤里的美味。小时候等稻子收割完了,小伙伴们就扛着锄头,邀约去田里捉泥鳅挖黄鳝。有时候一个上午就可以挖到满满一盆。割稻子的时候,如果是水田,泥巴又松软,有时候泥鳅还在你脚底下钻来钻去,弄得你脚底痒痒的。现在的农田里也很难见到泥鳅黄鳝的身影了,想吃的话街上也不一定能买到。而黄鳝倒是有人工养殖的,不过味道远不及土里生长的鲜美香甜。
4.野鸡
也叫雉鸡有着比家养鸡更漂亮的羽毛,一般生活在南方的山林里。听父辈们说他们那个时候,上山砍柴,经常可以碰到野鸡在树林觅食。家里有鸟枪的人,还专门进山打野鸡。如今却是因捕杀过度,即便想看到也很难了,更别说吃了。
5.石蛙
跟青蛙体态相同,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蛙类。它的肉很多,吃起来味道也非常的鲜美,还可以用来做食补的药。也正是因为很多人说,吃石蛙大补,吃的人多就有市场了,捕杀石蛙的人也就多了起来。现在农村的自然生长石蛙差点被人吃到灭绝,在如今的乡村里,有些孩子估计都不知道,石蛙长什么样子。现在市场上也有在买卖石蛙,不过大多是人工养殖的。
6.蜻蜓
蜻蜓大家肯定不会陌生。记得小时家乡天气变化时,天上飞着很多蜻蜓,提醒人们要下雨该收衣服了。以前还会用小竹竿做圈,到处去角落里蒙上蜘蛛网,然后到很多蜻蜓的地方粘蜻蜓,一粘就是几个,抓到后又放生,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但是很多人抓蜻蜓是为吃为钱,蜻蜓的幼虫是没有翅膀的,在饭馆里一盘油炸的幼蜻蜓,价格能卖到30到40元一盘。美味加上高利润,让很多人在夏季的时候不分昼夜的捕捉。某些地方蜻蜓几乎很难见到了。
7.小河鱼
以前的农村,尤其是内陆的地区,海鲜这词是非常罕见的。那个时候的人们,除了自己开池塘养鱼,有些时候也会在小溪里,拿着小鱼网到小河小溪里捞小河鱼。一般都是晚上,拿手电筒光一照,小鱼儿就受惊吓聚集到一起,数量非常多。勤快的人,几个小时都能捞上一大桶。如今别说是鱼了,水草都难得见。
8.燕子
只要春天来了,温度回暖,放学的路边,田园的天空上,路边的电线杆上,屋顶房梁上,都能看到燕子的身影。那个时候它们可是一道非常好看的风景,它们的数量都不是用只来统计,都是论群的。在农村地区,燕子是很受保护的,老人们常说,只有有福气的家里,燕子才会筑巢。在很多的农村家庭,基本上家中的房梁上都有燕子的巢穴。如今每年的春天依旧如期到来,燕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养殖石蛙图片
养殖石蛙需要去当地的林业局办理《野生动物驯化繁殖许可证》,等许可证办好了,再去工商局办营业执照,我这里办理2个证件一共要300多元。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石蛙蝌蚪图片
小蝌蚪出生10天后可以喂蛋黄、豆浆等;20日龄后逐步改喂煮熟的植物性、藻类性饲料,如瓜类的果叶、薯类的茎叶、米饭以及鲜嫩的水草等;幼蛙主要投喂小蝇蛆、小黄粉虫等动物性饲料;成蛙主要喂食蚯蚓、黄粉虫以及蝇蛆等。
石蛙养殖池建设图片
一公一母。
配种和产卵到 4 月份而且水温已经达到 18 摄氏度的时候即可开始石蛙的配种。按 1:1 的比例选择体型大、健康有活力的雌雄种蛙放置到蛙池中。夜间石蛙会自行抱对交配并产卵。
孵化石蛙产卵后,蛙卵会粘附在水草边缘,此时要小心地将蛙卵转移到孵化池中,保证孵化池的水持续流动,但流速不能太快以免冲散蛙卵。蛙卵孵化对水温有要求,可通过日照等方式提升水温,使水温在 20 摄氏度以上,28 摄氏度以下,促进蛙卵孵化。通常 1 – 2 周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待池中蛙卵基本孵化完毕时,将蝌蚪转移到蝌蚪池中。
石蛙的图片
答:石蚌和石蛙没有区别及图片介绍如下:
石蚌(棘胸蛙)又名石鸡,属两栖类、无尾目、蛙科、蛙属。石蛙体形扁平,头偏小,嘴宽且秃,与普通青蛙有很大区别。眼大凸出,夜间对着光线,似夜明珠般闪闪发光。前肢短粗,后肢长而粗大,趾间有蹼。石蛙的体色有好几种,最常见的为黄褐色。成蛙一般体长10~20cm,体重250~350g,最大的可达500g。当饵料不足时会出现大蛙吃小蛙的现象。
新型石蛙养殖场图片
石蛙的生长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2-3年才能达到商品的规格。一般的越冬蝌蚪从蝌蚪期到商品规格需要3年时间,要经过当年的出生期,一年的成长期,在第三年才可以出售。当年下半年登陆的变态小蛙,达到商品蛙的规格需要2年,即在第二年就能达到商品规格,石蛙需要生活在20度以上的水温中。
space
石蛙的生长周期
石蛙养殖场的建设
1、选择养殖场。养蛙厂的周边要有充足而且没有受到污染的水源,河流、水库、湖泊、地下水等都可以。而且水质的PH值应是略偏酸性或者中型的,在6-7之间最为合适。石蛙喜欢安静,为了不影响它们的生长,养殖场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工厂区、公路这些声音比较吵闹嘈杂的地区。
space
石蛙的生长周期
2、生活的环境。人工养殖的石蛙主要是精养,精养的规模可以大一点,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建池时注意规范化,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水草、食物等条件,创造一片良好的生活环境。石蛙一般情况下在水温20度以上就可以正常生长了,但是也有因为地域性的差异导致生长周期不一样的。
space
石蛙的生长周期
3、规格的要求。养殖池主要是为了让青蛙孵化小蝌蚪,小蝌蚪比较脆弱,因此要建在室内,不能被阳光照射,而且要通风。
石蛙的养殖技术视频
养殖石蛙,应该怎么样正规的经营和销售呢?石蛙其实在我们国家当中属于一个保护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人太能吃了,所以这样看,这都快灭绝了。
所以保护动物那么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基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得有一定的能力才可以去养殖。
申请养殖的资格。
对于现在农村里面来说,搞养殖也有很多。但是你要他们拿出经营的资格,那么没有多少人能够拿得出来,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钻着空子去搞养殖的。
所以当我们所需要去申请的野生动物养殖资格证。以及野生动物养殖的许可证,销售许可证,这些证件一大堆。
当然涉及到每个地方,可能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那么我们建议大家直接到工商局里面去咨询一下,他们那里会给出你一个详细的列表,然后让你对应的去找相对应的证明。
比如说你要让别人给你开一个引种证明。村委里面开一个养殖场地的拥有者进行证明。
所以这些照明很复杂,有的地方可能不同,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还是先去咨询一下,这样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中间。
联系渠道商进行销售。
这里我们就要说一说了,有很多人说我们自己拿去卖,或者说做深加工。首先你自己拿去卖,你没有那么多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再一个,你养殖的时候如果说做加工的,那肯定就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和以及仪器和设备等等。
所以我们养殖最快最成功的一个变现方式就是联系渠道商进行销售。渠道商销售虽然说价格可能会低一点,但是它使你大规模养殖的时候不担心卖不掉。基本上他们都能够,你养殖出来多少,他们就要多少。
技术掌握了没有?
对于养殖石蛙而言,其中的技术你掌握到了没有?因为针对于我个人是从事养殖青蛙这一类工作的,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来说,如果大家不掌握这个相对应的技术,那么我们觉得会非常困难的去发展。
因为养殖这个特种产品,它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注意的,只要我们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出现状况甚至死亡的情况。
所以在养殖之前我们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学好技术再来养殖,否则我们投入将是一个非常不理想的行业,有可能会出现亏本的状态。
对于室外的养殖和销售,其实需要各种证件证明,证明你不是去做野生的,拿去卖就可以了,所以基于这个情况,看来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来说,还是希望大家直接去咨询一下相对应的政府部门,他们那里能够给出更加实际的回答和有用的回答。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