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双王群继箱加新巢础可以吗,中蜂双王群度夏分开好还是上继箱好
中蜂双王群度夏分开好还是上继箱好?
作为我国本土的中蜂,由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半野生和野生生活方式,在活框养殖没有出现以前我国本土的中蜂大多都是单王越冬模式。很显然在过去我国的放养式养蜂的模式下蜂群发展还是比较困难,而且产蜜量不高,自从活框养殖出现以后,各种各样的新式养殖方式也随之出现,其中最让我们关注的就是中蜂的双王群饲养。
冬季马上就要来了,不管是中蜂还是意蜂对于冬季来说都是一个煎熬,管理不好,完全有可能让自己的蜂场全军覆没。在活框养殖开始应用到中蜂上开始,关于中蜂能够饲养双王群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论,但是事实证明,只要管理得当,中蜂饲养双王群仍然拥有较大的优势。关于其它几个季节中蜂饲养双王群的优势与劣势我们暂且不管,先来看看中蜂越冬采用双王群到底怎样。
很多朋友其实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中蜂在冬季的时候关王断子越冬几乎不可能,蜂王死亡率太高,组建强群储备蜂王又浪费蜜蜂资源,而且对于冬季较长的地区来说还是不太现实,如果按照过去的方式,中蜂越冬就只有单王群了,但是不得不说,单王群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旦蜂王在冬天死亡,冰天雪地,合群难,介王更难,所以说中蜂单王群越冬其实并不好,相比下来中蜂采用双王群越冬优势就来了。
中蜂采用双王群越冬,一旦发现有一只蜂王死亡或者出现意外,可以马上撤掉中间隔板,两边的蜜蜂拉来混在一起,立刻变成一个强群,相对来说危险性降低了很多。当然,能够两只蜂王都能够越冬也不错,大不了越冬后两只蜂王分开马上变为两个蜂群进行春繁,效果还是高于单王群。
对了,补充一个问题,在蜂部落写到中蜂养殖双王群的时候很多朋友担心分蜂热问题,这个问题在冬季咱就直接忽略,大冬天的分什么蜂?所以这又是一个保险,可以说又给咱们中蜂双王群越冬增加了一个宝藏,那么我们中蜂双王群越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在蜂部落看来,我们除了上面的问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个王子采用老幼王。交替王的模式大家都很清楚,老王与新王同巢,这是真实的存在,蜂部落还可以告诉朋友们,不光是母女王的交替可以实现双王同巢,就连老幼王也可以这样来进行饲养,老幼王同巢饲养也是不会争斗的,所以我们在组建越冬双王群的时候要优先选择母女王、如果不行再选择老幼王。
意蜂定地饲料单王群好,还是双王群好?
双王好。单王繁殖慢,双王繁殖快,成就感满满的。
定地蜜源不大 流蜜量不大单王好。
个有个的优点,
双王饲料消耗略大
看当地蜜源
隔王板可以养双王群吗?
双王群是指一个蜂群中同时有两只蜂王,最大的优势是蜂群尤其是前期繁殖速度特别快,例如春繁期可组建双王群来快速恢复群势,秋繁期也可组建双王群来快速培育越冬蜂,下面来看一看隔王板可不可以养双王群吧!
设计原理
隔王板是养蜂专用的工具,设计原理是蜂王胸部比工蜂胸部略厚,设计时将隔王板栅格间隙设计成介于蜂王胸部厚度和工蜂胸部厚度之间,这样工蜂可以自由通过,蜂王因胸部厚度超过了隔王板的间隙宽度无法通过隔王板,从而起到将蜂王限制在蜂箱某个区域的作用。
作用论述
隔王板可以养双王群。隔王板最主要的作用是限制蜂王通行,但不影响工蜂活动,在养蜂生产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隔王板,例如组建双王群时要用隔王板将两只蜂王分隔在蜂箱两侧,目的是确保两只蜂王不会在蜂箱中碰面,否则两只蜂王将大打出手直至一只蜂王死亡。
种类划分
1、用法:隔王板因使用方法不同主要有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两种,其中平面隔王板一般安装在巢箱和继箱之间,而框式隔王板(立式隔王板)则可以像巢框一样用于巢箱中。
2、蜂种:隔王板因适宜蜂种不同主要有中蜂隔王板和意蜂隔王板两种,其中中蜂隔王板隔栅宽度稍小可供中蜂使用,而意蜂隔王板隔栅宽度则稍大,两种隔王板不能替换使用。
组建方法
1、巢箱双王群:巢箱双王群是指在巢箱中组建双王群,具体组建方法是先用隔板将巢箱隔成两个区域并各开一个巢门,然后将两个同龄蜂王的蜂群分别放入巢箱两侧,等群味完全混淆后再将隔板替换成竖式隔王板。
2、继箱双王群:继箱双王群是指用继箱来组建双王群,具体组建方法是先在巢箱中组建成双王群,然后在巢箱上加继箱并新开一个巢门,巢箱和继箱之间用平面隔王板隔开,最后将其中一群蜂全部提到继箱中即可。
隔王板是养蜂专用的工具,设计原理是蜂王胸部比工蜂胸部略厚,设计时将隔王板栅格间隙设计成介于蜂王胸部厚度和工蜂胸部厚度之间,这样工蜂可以自由通过,蜂王因胸部厚度超过了隔王板的间隙宽度无法通过隔王板,从而起到将蜂王限制在蜂箱某个区域的作用。
可以。 蜂王板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蜂王的通过,但不影响工蜂的活动。 在养蜂生产中,经常使用国王板。 目的是确保两个蜂后不会在蜂巢中相遇,否则两个蜂后会战斗到一个蜂后死亡。
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通行的问题。
秋季怎样繁殖好越冬适龄蜂?
秋季蜂群繁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产。繁好越冬蜂,要根据当地的蜜粉源及气候条件,确定培育越冬蜂的最适时期。华北地区在8月20日至9月20日为最佳越冬蜂繁殖期。在繁殖期到来之前,可扣王10天左右,以提高蜂王的产卵力,也便于断子治螨。越冬蜂培育群要有较强的群势,群势不够的要合并,或组织双王同箱繁殖越冬。越冬繁殖群要利用新王。对开始进入越冬蜂繁殖阶段的蜂群,进行奖励饲喂,花粉不足时要补喂花粉。适时扣王断子,防止出房的越冬蜂参加哺育工作,以延长越冬蜂的寿命。
随着一年中最后一个流蜜期的结束,蜂群从以生产为主转向以繁殖越冬蜂为主,新繁的工蜂逐渐替代夏季的老蜂成为越冬蜂。本阶段大都在秋季,繁殖越冬蜂的时间需要21~30天。为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越冬蜂,在蜂群进入繁殖期前要及时停止生产蜂王浆,更换老劣王,紧脾奖饲,抓紧治螨。蜂群繁殖后期还要及时断子。
进入秋繁期,为保证培育出的工蜂健康,必须停止生产王浆,使哺育蜂集中营养,饲喂工蜂幼虫。秋繁真正适龄的越冬蜂是最后出房的5~6张子脾,先出房的工蜂因参加哺育和搬运饲料工作,就不再是生理上年轻的越冬蜂。因此,进入秋繁后,必须繁好这批越冬蜂。繁蜂前,可进行群势调整,以强补弱,并抽出群内多余巢脾,只保留7张巢脾,使蜂脾相称。换掉老劣王,使繁殖群的蜂王保持为一个月至一年内产卵旺盛的青壮年蜂王。繁蜂前限制蜂王产卵10天左右,放开后蜂王产卵积极。秋季是蜂群螨害较重的时期,如不抓紧根治,初期繁出的工蜂所带的蜂螨必然转寄到越冬蜂身上,不但对秋繁不利,而且使蜂群越冬不安全,必须控制蜂螨的寄生率在较低水平。治螨的方法多种多样,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秋繁初期,给蜂群挂上螨扑片,以每10框蜂1~2片,对角挂于巢门口和箱后侧巢脾间。秋繁期间,同时注意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如当地无蜜粉源,可将蜂群转到有蜜粉源的地方。否则就需要及时给蜂群补喂蜂蜜、花粉。蜂群饲料贮存尚充足的,则要注意以稀糖水对其进行奖励饲喂。
在蜂群子脾达到5~6张,并发现蜂王产卵速度开始下降,蜂脾关系趋于蜂少于脾,头一批封盖子陆续出房时,就应把蜂王关入王笼,使大批新出房的工蜂不参与幼虫哺育工作,确保新出房的工蜂生理上保持年轻,成为适龄的越冬蜂。
所谓越冬适龄蜂就是蜜蜂出房后既经过充分飞翔排泄,又没有承担哺育任务和采集工作,
生理上较年轻的蜜蜂。越冬蜂适龄,越冬效果就良好,反之则差,越冬蜂素质良好,翌春繁殖速度较快。越冬蜂要达到健康适龄,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控制蜂螨对越冬蜂的危害;选用优良蜂王繁殖越冬蜂;利用双王群繁殖越冬蜂;在繁殖越冬蜂期要维持较多的子脾数量;为繁殖越冬蜂的蜂群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