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乡野坤哥青蛙养殖,野生青蛙养殖技术

乡野坤哥青蛙养殖,野生青蛙养殖技术乡野坤哥青蛙养殖,野生青蛙养殖技术

野生青蛙养殖技术与管理

1、大麦虫。大麦虫比一般的黄粉虫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价格低廉。营养价值却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大麦虫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当是喂食青蛙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喂食青蛙是要将头去掉,因为大麦虫发达的口器可能会咬穿青蛙肠道。

2、樱桃蟑螂。樱桃红蟑螂是非常受欢迎的饲料。与蟋蟀相比,它们不会叫,不容易大批量的死亡而发出恶臭。饲养简单,一般只要维持一个种群,便可以源源不断得获得非常新鲜的饲料。

3、蟋蟀。因为蟋蟀含有大量的钙质,所以适合生长阶段的青蛙食用。最好是搭配大麦虫,使得营养全面。

4、各种青蛙饲料。青蛙饲料不但保存方便。

野生青蛙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

弹幕设置不能发了吧,打开就可以发了吧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生长周期:青蛙一般在4-7月开始繁殖,从卵孵化到蛙要经过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成蛙期,生长周期是5个月左右。

2、受精卵:雌雄蛙繁殖时会抱对,雌蛙排卵同时雄蛙排精,精、卵会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

3、蝌蚪: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像鱼。

青蛙养殖技术培训

棘胸蛙,又名石蛙、石冻,其肉质细腻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闽西人餐桌上的美食。由于过度捕食,其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水源地种群资源缺失,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2008年戴红卫投资兴建了红树林棘胸蛙养殖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林下经济生态圈。石冻野性十足,对生长环境要求特别苛刻,许多人尝试过人工繁育养殖石冻都没有成功。刚开始,戴红卫也因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养殖技术,石冻成活率很低,没有经济效益,许多亲友都劝说他早日放弃。

戴红卫不气馁,沉下心来摸索石冻的繁育、喂养规律。他从早到晚趴在养蛙棚的水沟里仔细观察、研究石冻的生活、觅食习性,模拟、改进原生态的石冻的生长环境,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终于探索出一整套高效低廉的石冻仿生态养殖技术。2013年,他的石冻养殖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同年,还获得全国农技(渔业)推广示范县“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称号。2014年,红树林棘胸蛙养殖场获得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颁发认可的“福建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

目前,农场培育的“金线蛙”,在龙岩和闽南地区尤为畅销,年供种苗3万只,年产蝌蚪20万只以上,年产值达到160万元。同时带动了新罗、上杭、武平等地100多户农户养殖石冻,龙岩、江西、广西等省的石冻养殖户也时常会来这里学习技术、采购石冻种苗。

为了帮助周边群众致富,戴红卫免费为周边贫困户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并向贫困户赠送蛙苗3000多只,蝌蚪1.5万只,让贫困户学成技术之后,发展养殖。这几年,他还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向新罗、上杭、漳平、连城、武平等山区、山涧投放蛙苗2万多只,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下一步他打算扩大石蛙养殖规模,筹建第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利用刚成立的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石蛙养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野生青蛙养殖技术与管理学什么

蛙场建设必须利于青蛙觅食。野生青蛙围养后,主要靠诱虫灯诱虫为食源,不足部分靠人工饲养的蚯蚓、蝇蛆、蚕等。养蛙的稻田必须控制在8㎡宽度这内,食台建在围网内侧的陆地上,靠近水边,这样利于野生青蛙寻找食台觅食,也有利于饲养人员网外观察;人工采卵孵化可大大提高卵孵化率。 蛙在蛙田产下后,会受到野外气候、温度污染等干扰,出卵率不到50%,人工采集后,可控制水温和卵向,出卵率都在95%以上;人工采卵还可防止寄生虫病发生; 蝌蚪变态时段的水温控制。 野生青蛙有一个从用锶呼吸到用肺呼吸的变态过程,时间在半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蛙的抵抗力最弱,必须将水温控制在18-24℃之间,才能加快变态速度,缩短变态时间,让其安全变态成功; 牛粪或猪粪养殖蝇蛆成本低。 野生青蛙吃活饵,食物主要靠诱虫灯诱虫,随着青蛙的长大,摄食量也增大,必须补给适量的人工饲养的活饵。活饵主要有蚯蚓、蝇蛆、蚕等。为解决好青蛙的食料,能节省成本,经过实践,我们建议用牛粪或猪粪养殖蝇蛆成本较低。

野生青蛙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

1、养殖场地。若是养殖从野外抓回来的青蛙,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它们提供合适的场地,或者说容器。可以用水族箱,但青蛙长期待在水中是不行的,还需要给它们布置一定的陆地才可以,所以水族箱最好是水陆结合的。

2、喂食。青蛙所吃的食物是活饵,能吃的昆虫很多,可以给它们专门捕食一些,或者给它们购买也是可以的,蚯蚓、苍蝇、蚊子、蛆、蚕等都是可以的。

3、水温。水温也需要特别注意,青蛙是两栖动物,对周围温度是非常敏感的。虽然不同青蛙对水温的要求不同,但总体来看保持在18-24度之间就是比较适宜的。

4、卫生。在将野外抓的青蛙放入水族箱之前,最好经过消毒处理,避免们身上带有细菌。之后,也得做好卫生的保持工作,不然青蛙也会生病,甚至可能死亡。

青蛙生态养殖

1、温度:青蛙成长适温为20-30度。

2、湿度:青蛙皮肤没有维护体内水分蒸腾的安排结构,只靠皮肤腺体排泄的黏液来坚持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行的,因而休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湿润的环境。

3、光照: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光照对蛙体成长、生殖均有促进效果。

4、水质:养殖青蛙的水质一定要干净,这样可以避免寄生虫感染和污染。特别是幼蛙时期,应尽量让水质保持流动,以便提供充足的氧气,这样可以提高青蛙成活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

答:人工养殖青蛙五个月成蛙。

根据查看相关资料阅悉:一般从孵化开始到成年蛙,只要五个月时间。基本养殖方法是;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 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 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 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 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 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

,不少养殖者是第一年开展青蛙养殖,需要从别的养殖场引进种苗来开展养殖。这些养殖户就非常有必要在引进卵块前做好蝌蚪培育池的准备和处理 。 放养前的准备 A清野除杂:放苗前20天左右一般用甲氰菊酯或者漂白粉清塘,如果有田螺的蛙池用氯硝柳胺效果更好。 B原池消毒:通威速消带水清塘每亩用1袋,使用时在上风口抓取本品均匀抛洒入水中即可。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消毒人员应戴口罩和穿工作服操作。本品消毒后残留会很快消失,一般3-5天后即可进行蝌蚪养殖。也可使用生石灰,作用和漂白粉相似,但现在生石灰市场上难买到,而且石灰药效残留久,残留体多,所以不建议使用。建议使用量为每亩70-100公斤,应在下卵块或者下苗前10天使用。 C放养前消毒:养殖池或孵化池換入干净的水后,在放养前3天使用通威菌毒宁 50-l00毫升每池消毒,用水稀释300-500倍后全池泼洒或喷雾消毒。 蝌蚪放养 . 采用一体化青蛙养殖池的,一般每口标准池(约200平方米)投放约8-10万尾蛙卵,或者6万蝌蚪。 使用孵化池高密度培育蝌蚪的,孵化时每平方米可放入3-5团蛙卵,培育可以按每平方米水面放养刚孵出的小蝌蚪300-500尾。 同一蝌蚪培养池最好投放孵化时问相近的蝌蚪,以免后期变态-时出现大量先变态的幼蛙将后变态的幼蛙及蝌蚪当做虫子误食或咬伤。 蝌蚪的饲养 蝌蚪孵化破膜后3-4天后开始投食,此时饵料以通威开口乐为最佳,每亩初始投喂量为100g,每日投喂量增加20%左右,喂养5-7天后可直接转粉料。也可使用豆浆或蛋黄开口,喂养4-5天后直接转粉料,当蝌蚪个体大于胡豆大小后,可以使用粉料加1.0颗粒饲料喂养,一般来说粉料投喂15天后可直接转1.0颗粒料喂养,直至变态。蝌蚪孵化l5天左右,可以把水位提升至食台区。 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温度控制投食量,晴天正常投量,阴雨天适当减少投量,每天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开口期应该做到少量多次,每天投喂2-4次,可以分早、上午、下午、傍晚四次投喂;后期分早、晚两次投喂,早晨8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2/5,下午5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3/5。 蝌蚪期每7-l0天需消毒一次,一般200平方的蛙池,通威菌毒宁30毫升,通威菌清20毫升,2种药交替使用。 蝌蚪前期约按每亩每天添加多维10-20克,通威鱼安康10-20克饲养,连续10天后,一般7-l0天左右需投喂通威多维20克加三黄散20克,每次连续投喂2-3天。 控制水温、水位 蝌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 当水温超过32℃时蝌蚪活动能力下降, 吃食减少; 当水温高于35℃时,蝌蚪开始死亡。因此,整个养殖周期都应该注意水温的变化,水位做到早春浅(升温快)、中期满(活动范围日大)、后期适中(提供变态上岸区),一般来说,当蝌蚪开始投料之后应适当每天逐渐加深水位。若果遇到阳光猛烈,应在水沟上搭建遮阳网。 变态期管理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收缩,呼吸系统的发生改变,由原先的用鳃呼吸变成用肺和皮肤呼吸,此时蝌蚪不能长期淹在水中,因此需要提供青蛙上岸的区域,将水位适当放浅,漏出食台区。此阶段青蛙不再摄食,而是依靠吸收尾部囤积的营养作为能量,此时还有部分变态不同步的青蛙需要摄食,因此需要投喂少量颗粒料。 变态期青蛙皮肤娇嫩,容易被细菌感染引起死亡,因此要注意前期的内服保健后消毒工作,避免关键时期失败。 水质管理 蝌蚪期宜肥水饲养,水质保持在浅绿为佳,当水质深绿色时,可以进行换水。集中孵化的蝌蚪转池前应将养殖池的水质培育好再转入蝌蚪,每亩使用黄/黑金肽1斤加培藻素1斤培水。蝌蚪期由于有饲料的投入,无需再使用肥水产品进行肥水。 突发情况处理 1.如果遇到水源有问题,造成蝌蚪中毒,应立即使用解毒卫士进行解救,每亩使用170毫升,或者每个标准养殖池使用50毫升,并对蓄水池进行解毒。 2.如果由于天气剧烈变化,引起蝌蚪应激反应或死亡,应使用通威应激灵进行泼洒解救。 3.若果遇到蝌蚪缺氧,可使用通威水动力进行解救,每使用一次,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可保持至少3天不缺氧。 4.如果遇到氧气过于饱和,发生厌氧或者气泡病,可进行换水处理。 疾病爆发处理 气泡病:注入1/2-1/3的清水,使用食盐+应激灵(葡萄糖)进行处理。 肠炎病:定期换水,防止饲料投喂过剩,避免使用过期饲料或霉变、酸变饲料,使用恩诺沙星粉或大蒜素拌饲料投喂,恩诺沙星:每kg粉料使用2-4g,大蒜素:每kg粉料使用3-6g。 出血病:使用菌清全池消毒,每立方水体使用0.2-0.4ml,使用通威止血散拌料投喂,每kg粉料投喂2-4g。

青蛙养殖技术过程

稻田改造

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将稻田分割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界处筑一条高、宽各O.3m的小田埂。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m、面宽0.3--0.5m。为了防止青蛙逃走,还得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栏,高0.8-1m,埋入土中10cm。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蝌蚪放养

蝌蚪放养前应做好蝌蚪池的消毒和蝌蚪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培育工作。(1)蝌料池的消毒水泥池应在放养前3 ~5天,用清水洗刷干净,并暴晒1~2天,或每亩用含氯量30%的漂白粉5 ~ 10kg,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消毒。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710天,干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20 ~50kg或漂白粉5 ~ 10kg;带水消毒,水深lm时,每亩用生石灰100 ~ 150kg 或漂白粉 10 ~20kg。在放养蝌蚪前,可用盆取水少许,放人蝌蚪试养,检验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失,若1天后蝌蚪活动正常,表明水中药物毒性已经消失,可按计划放养蝌蚪。(2)浮游生物的培养自然条件下,蝌蚪主要吃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如甲藻、硅藻、轮虫等。在蝌蚪池消毒后注人新水的同时,可施放发酵的有机肥(如牛粪、猪粪等),每平方米用量0.51. 0kg。施肥3 ~5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繁殖顺序和蝌料的食性转变规律基本相同。5天后蝌蚪入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蝌蚪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爽。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时,保证水质不恶化。

2、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3、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勤于巡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水质肥爽,饵料合理配制,蛙体大小均匀。病因也要因情况也定。

气泡病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常游于水面,精神不振,胃内充满气体。防治的方法是将病蝌蚪移于清水中,暂时不投食,l一2天后再恢复授喂,但数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车轮虫病因寄生车轮虫所引起。发病的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尾鳍膜发白,常浮于水面。防治的方法是减少蝌蚪池的饲养密度,并且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硫酸亚铁为5:2)撤入池中,使池水含其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点四。

体外寄生虫青蛙体外寄生虫较为严重的是寄生在蛙体上的蛭类,常见于春夏两季,发病的青蛙体表面出现3毫米大小的灰绿色小虫,一头口了吸在蛙体上、中头游离状于水中。此种蛭类为水陆两生的,所以也有人叫陆蛭,其大小形状如白瓜籽,长2-2.5厘米,两头尖呈绿色,边发黄,腹面扁平,背面稍鼓起,全身多横环节,头部腹面有一吸盘吸于蛙体上,口在吸盘中央,尾部呈游离状。秋季陆蛭随青蛙入洞,冬季在青蛙群集时产卵。产完卵后成蛭即死亡,从蛙体上脱落,卵很快孵化成幼虫,咬破青蛙表皮,钻入皮内,夏季钻出表皮,用吸盘吸于青蛙体表,危害青蛙。此虫可用药剂防治。当发现蛙体上长有毛状的附着物或外表皮腐烂的情况时可将该患蛙用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稀释液(即50公斤水加药物5克)浸几天即可。

幼蛙摄食驯养

幼蛙变态收尾后开始摄食。在小池塘中央设置底为铁丝网,框为光滑半圆木的饵料台,每天投喂活饵(如小鱼、蚯蚓)及浮性颗料饲料。投喂时从饵料台上空水管中进水,引动浮性颗粒饲料。刚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饵料必须新鲜,每隔一定时间投喂药饵料。此时幼蛙体重已经有0.1kg斤以上,并产生了定点摄食习惯,可以把小池塘周边的围网打开,让蛙进入稻田。

饲养管理

幼蛙入田后,由于生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生命力很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如环境干燥,烈日曝晒,大雨拍打等都会使它死亡。要求水温在20-28°C为适,水质要清洁。池水要求5寸左右,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其次是防止鸟虫害,防蚌类逃跑。再次是预防疾病。蛙类发病主要源于外伤感染,要以预防为主,在小池塘中定时挂袋消毒,遇有病时应及时分离,并加大药量进行消毒,同时投喂药饵。其四,投饵时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其五,按蛙体大小及时分开。每个月筛选1次,把大的青蛙选出,放于备用池中,加大饲养强度,择价出售。在选择当中不能用手抓、网兜,只能用软质布兜,以防病菌感染和机械损伤。经试验证明,用手抓的青蛙成活率低于50%。

以上就是有关青蛙养殖的知识介绍。青蛙的养殖方式有很多,稻田养殖只是其中的一种。青蛙是稻田害虫的天敌,稻田里的害虫无是青蛙最美味是饵料,充分利用稻田的有利空间,在稻田里养殖青蛙既可以对生态做出贡献又可以有很大的收益!

青蛙的养殖技术

青蛙的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种蛙管理:种蛙时期,要加强蛋白饲料的喂养,经常喂足,不能缺料。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青蛙产卵:青蛙产卵分为人造产卵场和蛙池自由产卵两种,人造产卵场需要在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蛙池产卵法要及时采收蛙卵,经常巡池,一有蛙卵就要收到孵化池,集中管理,集中孵化,以免损伤的蛙卵。

蛙卵孵化:蛙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5-7天饲养后即可放入饲养池喂养。

产卵池、孵化池如何建设?

产卵池主要用于亲蛙产卵,亦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如果要进行人工催产繁殖,为避免人员活动造成水质浑浊,影响孵化率,最好采用水泥产卵池。若是采用自然产卵繁殖,土池同样能够满足繁殖的需要。产卵池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为10~15m2。产卵池水深0.15~0.2m。池内种上水生植物,如马来眼子菜、聚合菜和水葫芦等,以促进产卵和黏附卵块。棘胸蛙产卵时,要求周围环境安静,不能有响声和震动等干扰。因此,产卵池宜在养殖场较偏僻的一隅。

孵化池用于孵化受精卵,培育早期蝌蚪,通常采用水泥孵化池。为便于排水,池底要缓缓倾斜于排水口。面积以8~10m2为宜,池深1m,其中地下部分0.5m。池中放入经消毒清洁的水草,供附卵和孵出的小蝌蚪依附。水泥池设注排水口,水位恒定,水呈缓流状态。水质要清新,DO高,水深0.25~0.35m。孵化池近排水口处略凹下,以便收集蝌蚪。

棘胸蛙的卵粒大,且多呈串珠状和葡萄状,动物极转位后,如再人为捞取搬动,极易造成动物极无法复原,严重影响孵化率。现在养殖场均采用一池多用、原池产卵孵化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建池时,要考虑一池多用,结构上尽量互相顾及。实际上,一池多用即亲蛙培育、产卵和孵化,对水池结构的要求大同小异,只是孵化池的要求略高,而且最好是水泥池。水泥池可减少水质浑浊和底部泥沙对解化的影响,可提高孵化率。如果都采用水泥池,池中种上水生植物,池边砌筑洞穴等,基本上就能满足多用的要求。

人工孵化方法?

青蛙繁殖时间一般集中在3—4月。每天清晨收集卵块,应在产卵后2~3小时采卵。这时受精卵外的卵膜已充分吸水膨胀,受精卵可以在卵膜中转位,从而使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受精卵动物极呈黑褐色朝向上方,植物极乳白色或淡黄色,朝向下方。)注意不要随意翻转卵块,避免受精卵的植物极和动物极发生颠倒。

青蛙如何养殖?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孵化池中可放置网箱进行孵化,网箱材料采用100目以上的尼龙网。架设网箱时,网箱上下全部固定,避免风吹导致网箱晃动,吃水深约50厘米。网箱中间放置塑料框,用于盛放卵块。通常一个塑料框中放5~10个卵块,每个卵块约2000粒卵。若没有准备充足的孵化池,也可将卵块直接移至成蛙养殖池,此时的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投放0.2~0.5个卵块。养殖池水位要保持最高水位。将卵块投放于塑料框中,同时塑料筐固定在环沟中。

养鸡


乡野坤哥青蛙养殖,野生青蛙养殖技术
  • 怎样诊断和防治禽霍乱,禽霍乱的最佳防治方法
  • 怎样诊断和防治禽霍乱,禽霍乱的最佳防治方法 >> 怎样诊断和防治禽霍乱,禽霍乱的最佳防治方法...

    乡野坤哥青蛙养殖,野生青蛙养殖技术
  • 整鸡分割后如何定价,整鸡分割
  • 整鸡分割后如何定价,整鸡分割 >> 整鸡分割后如何定价,整鸡分割...

    乡野坤哥青蛙养殖,野生青蛙养殖技术
  • 养殖绒山羊前景,绒山羊和肉食羊哪个有前景
  • 养殖绒山羊前景,绒山羊和肉食羊哪个有前景 >> 养殖绒山羊前景,绒山羊和肉食羊哪个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