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养殖,泥鳅的寸苗养殖管理
泥鳅养殖一平方投多少寸苗
一苗养10万尾泥鳅,经过6个月左右的养殖,即可长到平均每尾重15克以上,可以出产泥鳅3000斤左右。
拓展资料: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投喂技巧:
1、四定投喂技巧 池塘饲养泥鳅,鳅苗下塘后2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后再投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2、四看投喂技巧 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给泥鳅投饵时,通过观察池塘的表面现象就能判断实际的投饵量是否合适。一看吃食时间长短、二看泥鳅个体的生长大小、三看水面动静、四看水质变化。
3、孵化将附有卵粒的鱼巢放在池中,密度要适宜。如果是静水池塘,需要充气,以保证孵化时所需的充足的溶氧。充气量大小与卵质密度有关,如鱼巢放置密度较稀,卵质好,则充气量小;反之,充气量要大。在水温25℃左右时,约30小时可以孵化出膜。在精心管理下,孵化率一般可达80%左右。
泥鳅苗多大
一平方能养3斤左右的泥鳅,具体会受到泥鳅苗规格、养殖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数量有一定的差异。放苗之前要用3%的氯化钠浸泡消毒十分钟的时间,选择晴天放苗,存活率更高
三十平方面积能养九十斤
泥鳅养殖一平方投多少寸苗合适
一亩田能出多少斤黄鳝主要还是和你的养殖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一亩地667平方,以下几种方式和产量供您参考!
一:一亩田直接在四面围网养殖,可以模仿生态养殖,平均方苗1公斤每平方米,如果生长好的话,一亩田放苗667公斤,翻1-2倍的话就可以出1334公斤--2001公斤。
二:如果网箱面积有一亩田的话,每平方米2公斤,可以投放苗种1334公斤 三:如果改用水泥池无土养殖的话,可以按照每平方米2.5公斤来投放苗种,即可投放1667公斤。 具体能出多少,还跟你喂得苗种以及生长情况,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
泥鳅寸苗养殖技术
1、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中性。
2、池塘进行排水要方便,每亩池塘要配合一台增氧机。
3、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
4、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水葫芦等,有利于改善水质,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植物会繁殖更快。
5、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没有病害,3cm至4cm长的泥鳅苗,放养苗种的最佳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养殖泥鳅一亩放多少苗
网箱养殖的话,以一亩网箱养殖泥鳅为例:
1、一个6平方米网箱60元,一亩可设置50个,网箱成本3000元(可用三年左右);
2、一亩网箱可投放种苗1000斤,规格在10克左右,每平方投放3斤,种苗收购价8~10元/斤左右,按10元/斤×1000斤(种苗)=10000元(春夏时节鳅鱼好抓价格稍低)
一亩需要多少泥鳅苗
泥鳅养殖一亩地需投放500斤规格为5—8厘米的鳅苗,泥鳅苗的大小约每斤150尾,每亩总投放苗数7.5-8.5万尾。养殖泥鳅的方式比较多,常见的有水泥池单一养殖、池塘混养、稻田养殖等。如果建立水泥池饲养,这属于精养池,投放的量就比较大了,一亩放5cm~8cm的苗30000条左右比较适中。
一斤泥鳅寸苗大概有多少只
答:按规格是4-6厘米一般每条平均1.5克一百斤就是33333条按照成活率是百分之100算的话那就是也就是1333斤成品泥鳅,那么一斤泥鳅苗就是13.3斤成品泥鳅。
泥鳅产业中的苗子主要分为两种规格,一种是水苗,一般在一亩地中培育40-50万尾,苗源成本在1500元左右,下苗后4个月就可以长成20-30只每斤的商品泥鳅。其次为方寸苗,一般一亩地有6-8万个方寸苗,苗源成本在4000元左右。
泥鳅养殖一平方投多少寸苗子
想要1厘米雷龙苗子长得又快又好,可以给它喂一点活饵料,比如鲜虾、泥鳅、红虫、面包虫等,还可以备一些虾干投喂,比较好保存一些。
在给1厘米雷龙苗子挑选饲料的时候,不一定非要购买专用的龙鱼饲料,因为价格比较高。
在喂食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因为雷龙还是比较容易长胖的,尤其是肚子那一块,胖了会鼓起来,会影响一定的观赏价值。发色的雷龙一般要比不发色的好看很多,多给它吃一些可以发色的食物,能让它长得更好看。
泥鳅养殖密度1平方多少为宜
东北泥鳅黄鳝的高效养殖技术。
1、建造黄鳝和泥鳅的养殖场地
泥鳅的池塘,要求在水源附近、避风面向太阳、安静的环境、土质要硬土,池底紧凑,池深0.7~1米,水深保持在0.2-0.35米,池底需填充厚度为0.3米的肥泥层,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这有利于黄鳝和泥鳅的挖穴一起居住。在建造池子的时候,请注意安装进水口、溢水口。进入口、溢水口用捆绑扎实以防止黄鳝或者是泥鳅的逃跑。
2、选择好黄鳝和泥鳅的种苗
种苗是黄鳝和泥鳅养殖的一个关键。人工栽培并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是黄鳝投放zui最佳种苗,不能使用杂色黄鳝苗。没有通过驯养的鳝苗。黄鳝苗的大小优选为每千克50~80条,太小黄鳝的进食能力差,成活率低,黄鳝苗先期投放后20天,再将泥鳅苗投进养殖池中。泥鳅要选择抗逆性.、生长快速并且优质的黄鳅苗。
3、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套养成功的关键。养殖户要以黄鳝的养殖为主,泥鳅套养为辅助。鳝苗不应超过每平方米1.5千克。泥鳅的密度设定为黄鳝的比例为1:(8-10)来进行套养。
4、科学喂养
在黄鳝与泥鳅套养时,主要是喂食黄鳝为主。池塘里的泥鳅主要是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黄鳝们吃不完的饲料,可以完全满足泥鳅生长的营养需求,没有必要另外在投放泥鳅饲料。人工池塘在饲养黄鳝的同时还要结合饲料一起洒入。可以给黄鳝喂养一些蚯蚓、黄粉虫、河蚬等。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并更好地观察黄鳝、泥鳅的增长,它也可以通过安装的食台进行喂食。食物台可以由木板或塑料板制成。该区域取决于水池的大小,于水面以下5厘米处是最合适的。
5、日常管理
每年4月至11月生长季节。从五月到九月。在这段时间内为生长的旺季,所以这段时间的管理一定要勤奋和仔细,经常查看养殖池的一些情况、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仔细观察池塘内黄鳝和泥鳅的生长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首先,保持水位的适中、稳定。,因为深水位不利于黄鳝的增长。再就是进行水质监测工作,保持水池水质无杂质、清新,酸碱度pH值为6.5-7.5。
6、疾病预防
无论是黄鳝还是泥鳅,一旦发生疾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必须坚持提前做好黄鳝、泥鳅的防治工作。
定期使用硫酸铜、鳝病灵等药物消毒池塘,预防疾病;二是经常使用1-2毫克/升的漂白粉喷洒到整个水池。
在春季、秋季用水晶敌百虫进行驱虫作业,四,养殖户必须做好泥鳅的管理。由于黄鳝养殖池里套养泥鳅,泥鳅在养殖池中可以吃掉水中的碎屑以及杂物,能净化水质、增加溶氧的效果,对预防黄鳝的疾病也是非常有益的。
以上就是泥鳅黄鳝的养殖技术,目前黄鳝泥鳅混养已经成为了很多养殖户们所选择的养殖模式。养殖户在套养时,一定要选好黄鳝、泥鳅种苗,合理放养,注意预防疾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泥鳅每平方投放多少鱼苗
具体繁殖方法如下。
泥鳅白天喜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扁螺、蚯蚓、水草和藻类为天然食物,更喜欢腐殖质。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1、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的深度80 厘米,池壁泥土应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或用厚质塑料薄膜围造。进出水口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逃跑。池沿要设泻水口,防暴雨时池水高涨漫过平面而逃鳅。由于泥鳅有逆水上游的习性,鳅池的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千万不要让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底应有面积为4 平方米、深为50厘米的土坑作为鱼溜(在排水口下设1个,池内均匀排布3-4个),以利泥鳅在水温过高时避暑。池内铺放厚约15厘米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池水深度春秋为30厘米,夏季为40厘米。
池内应种些水生植物,以利泥鳅生活(如套种慈菇,还可增加收入)。当夏季池中杂草太多时,应予清除。池内还可放养一些藻类或浮萍,以补充泥鳅的植物性饲料。
2、培育肥泥肥水。放鳅前20-30天,每100平方米用石灰3公斤消毒后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干质鸡粪30 公斤,均匀撒在池内,或用大量猪、牛、羊粪肥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发酵腐化。以后视水质肥瘦适当施肥。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水层不见池底泥土为宜。
3、放养规格。选用3厘米以上的泥鳅作种苗,每100平方米放养15-30公斤。如以市场上收购来的小泥鳅作种苗,以每100平方米放养25-35公斤为宜。如有流水条件或有较高饲养管理水平,可适当多放一些种苗
4、投喂饲料。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还应投喂一定的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平时应定时定量定位投喂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精饲料。泥鳅的食欲与水温有关,20℃以下,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约占70%-80%);20-25℃时,动、植物性饲料各半;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动物性食料可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及屠宰场下脚料等。每天投喂一般为鳅总体重的8%,水温高时,可增至12%-15%。投喂时间可在下午一次投入,也可分早晚两次投喂,以次日晨不见剩食或略见剩食为度。夏末初秋,应注意高蛋白饲料的配比,促使泥鳅快长速肥。
5、日常管理。 勤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勤检查堤坝,堵漏洞,保水位,防逃鳅;经常使用有机肥,保持活爽的肥水;防止鸭、黄鳝、蛇等进入池内伤害泥鳅;夏季在鱼溜上搭棚遮阳,冬季浅水或排水过冬。
6、适时捕捉。 捕捉时可用竹笼诱捕,也可排干池水掘泥捕捉。捕捉时应注意捕大留小,保存繁殖鳅种,以利来年再生产。泥鳅一般放养150-180天,通过强化饲养,体重可增至鳅种的8--10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方法2:
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具体方法是:
木箱制作:木箱规格1×1×1.5米,容量为1.5立方米。一侧或两侧设直径3—4厘米的注、排水口,并安装网目为2毫米的金属网。箱底填人粪肥,汲土(一层稻草一层泥土),最上层为泥土,箱内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左右。木箱放在向阳流水处,水可以从一只孔流进,另一只孔排出。还可几只箱联在一起,搞联箱生产。
放养密度:每箱可放长3厘米以上的鳅种1—1.5公斤。
饲养管理: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木箱流水养殖泥鳅,食料以人工投饵为主。饵料有鱼粉、动物内脏、猪血粉、蚕蛹粉等动物性饵料,以及米糠、豆饼、麦麸、酱糟、菜籽饼等植物性饵料。配合饵料由50%小麦粉、20%豆饼粉、10%米糠粉、10%鱼粉或蚕蛹粉、7%血粉、3%酵母粉组成,加水捏成软团状。投饵量为箱内泥鳅体重的1%—2%。要根据季节和温度来进行调整动、植物性饵料比例和投喂量,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应占总量的60%—70%,水温在28℃—23℃时,植物性饵料应占30%—40%。每天投喂2次,上午7—8时投喂全天饵料量的70%,下午1—2时投喂30%。水温在15℃时泥鳅开食,随着温度升高投饵量要逐渐增加。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应当少投或停投。
鳅病防治:为预防鳅病发生,须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定期消毒箱体。一旦发现肠炎病,可在10公斤饵料中投入20克痢特灵,每日投喂2次,连喂3—5天。如发现赤鳍病,应立即用0.2/10000浓度的痢特灵药浴24小时。或用0.04%(药物占鱼体重的比例)的呋喃奈斯拌入饵料连喂3天。如发现寄生虫病,可用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联箱遍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
注意事项:在下雨时要防止箱水外溢,导致泥鳅逃出,还要防止农药、化肥污染水进入箱内。
繁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简便。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然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比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污泥沉积物,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产卵多在清晨开始,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产卵过程需20~30分钟。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完成产卵受精过程。产卵后,要及时取出粘有卵粒的鱼巢另池孵化。以防亲鱼吞吃卵粒。同时补放新鱼巢,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产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
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与家鱼相同,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5~1个,或青蛙垂体2~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者类似物(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1.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线,胸鳍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湿纱布包着(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水温20℃~25℃,经10~15小时就会发情产卵。
若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家鱼相同。卵粒人工授精后随即上巢。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人徐徐将卵粒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再转入到孵化池中孵化。
泥鳅的受精卵在水温 20℃~30 ℃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鱼苗。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两次)孵化效果最好,每升水放孵400~600粒为宜。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ppm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刚孵出的鳅苗不能自由活动,因头部附着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卵黄为营养。在池中孵化的鱼苗一般留原池培育,水深保持在20~30厘米,每平方米密度以500~1500尾为宜,密度过大时应取出部分鱼苗另池培育。
鳅苗孵出3天开始摄食。 此时应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一日数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限。过2~3天改投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经1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长到1厘米时即可转入到鱼种池中饲养;密度小的可留池培育,过一月左右鱼苗长到3厘米上下时再转入到鱼种池,也可直接放入稻田、池塘或坑函中进行成鱼饲养。
鱼种池面积以30~50平方米为宜,放种前要清池消毒,并施基肥培育饵料生物。放种量为每平方米30克(800~1000尾)左右。 鱼种下池后半月内投喂粉末状的配合饲料,每天投饲两次,投量为鱼种重量的3%~5%。夏季鱼池水浅水温高,要随时注意水质变化,勤换新水。当鱼种长到10厘米左右,进入成鱼饲养阶段。
问问团队大连开发区车友会共1人编辑答案 2010-10-10 19:06 你好!
需要建造产卵池和孵化设施,繁殖之前,产卵池与孵化设备都要消毒备用。亲鳅的雌雄配比,如雄鳅个体较大按1∶2或1∶3,若雄鳅体长仅10厘米左右,则雌雄比可调整为1∶4,增加雄鳅的数量。每平方米可放7—10组,保证正常繁殖。水温稳定在18℃以上才能进行。将鱼巢绑扎在竹竿上,悬吊在产卵池的中间或四角,使鱼巢浸没在水面下。因泥鳅卵粘性差,要注意检查和清洗沉积在鱼巢上的污物,以免影响受精卵的粘附效果。
泥鳅一般在睛天的早晨产卵,上午10点钟左右产卵结束。当产卵基本结束后,就立即将粘有卵粒的鱼巢移到孵化池或其它孵化设施中进行孵化,并更换和补充新鱼巢放到产卵池中,以收集尚未产完卵的亲鳅的卵。最后一批泥鳅产卵后,可以就在产卵池内进行孵化,但一定要将产卵池内的亲鳅全部捕出,以防亲鳅吞食鱼巢上的卵粒,影响出苗率。
(2)人工繁殖 分半人工繁殖和完全人工繁殖两种方法
半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催产自然繁殖的方法。选择成熟亲鳅,雌、雄比例按1∶2或1∶3组成。注射催产药物:鲤或鲫脑垂体(简称pg),每尾用1—2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每尾注射800—1000国际单位,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每尾注射5—8微克,以上药物无论用哪一种,均要溶解在生理盐水中,雄鳅的剂量减半。
由于泥鳅的个体小,每尾泥鳅注射液的量应不超过0.5毫升,以0.2—0.3毫升为宜,以免发生身体肿胀或药液溢出。注射用4号不锈钢针头,1毫升的玻璃注射器,(用前煮沸消毒)。为了有效地控制针的深度,可把针头用锉刀锉短到0.2—0.3厘米长,或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使针头仅露出0.2—0.3厘米的针尖,防止进针过深,刺伤内脏。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为好,其次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
泥鳅身体粘液多、很滑,为不损鳅体,要用湿纱布包住进行注射。进针角度:注射器与鳅体呈30°为佳。可用可卡因0.1克溶于50公斤水中配制成麻醉液。催产的亲鳅在麻醉液中,仅需2—3分钟即被麻醉,这时注射较为方便,放入产卵池中,很快即可苏醒。
人工催产后,将亲鳅放回产卵池中。亲鳅在水温20℃时,约经18小时左右开始产卵、受精;水温在25℃时,约需12小时左右,若水温27℃时,只需9小时左右即能产卵、受精,其后的操作与半自然繁殖方法相同。
完全人工繁殖:是在半人工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采卵授精的一种方法。
3.泥鳅的孵化 受精卵的孵化在室内或室外都可进行,有静水孵化和流水孵化。孵化前将巢与附在上面的卵一起放在10ppm的孔雀石绿液中浸泡20—30分钟。不可用浓食盐液浸泡。捡出未受精卵。
(1)静水孵化 把粘有受精卵的鱼巢,放入孵化池、孵化箱或产卵池内孵化,水质要求清新。每升水可放400—600个受精卵,要注意防止受精卵挤压在一块,若发现受精卵相互挤压,要用搅水的方法或用吸管使之分离开来,以避免因缺氧而影响孵化率。
(2)流水孵化 用流水或微流水孵化,是把受精卵放在孵化缸、孵化箱或孵化环道中进行孵化。
①附巢流水孵化 受精卵附在鱼巢上,放入孵化设施中进行微流水孵化,水流速度以不冲落附在巢上的卵为宜,每升水可放800—1200粒卵。
②去巢流水孵化 受精卵脱粘或不脱粘掌握好流速放入孵化设施中孵化。一般孵化环道、孵化缸等流水孵放卵密度为每升水放800—1200粒卵。
孵化期间为防备寒潮与暴风雨的袭击,可以在寒潮来临之前用塑料薄膜将孵化设施盖上,但要留下气孔。也可以采用其它保暖方法进行处理。孵化用水的水温变化要控制在±3℃以内。泥鳅受精卵孵化水温范围为18—31℃,适宜水温为20—28℃,最适水温为24-2℃。所用孵化时间随水温高低而不同,呈负相关关系。孵化率的高低,以同一批卵进行对比,水温15℃时为80%;20℃时为94%;25℃时为98%。
(三)苗种培育
1.鳅苗培育 刚孵出的泥鳅,身体透明,不能自由活动只能用头部的吸附器附在鱼巢或其它物体上,以腹部的卵黄为营养。经过三天左右,卵黄被吸收完,苗体才能游动并开始摄食,此时应将其转移到鳅苗池饲养。培育泥鳅苗种土池比水泥池更好,因土池能更好地培育浮游生物,可为泥鳅苗种提供更适口的开口饵料,土池水质比水泥池更加稳定。
(1)清塘放苗 鳅苗培育池面积20—50平方米,水深30—40厘米。鳅苗下塘前15天左右,排干池水,曝晒4—5天,再用生石灰消毒(每平方米用50—75克),然后注入约20—30厘米深的新水。在施生石灰后约7天药性消失,放入牛粪、猪粪等畜粪肥,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过3—5天,即可放鳅苗入池。静水池每平方米1000尾左右,微流水或网箱饲养每平方米2000尾左右,放养规格要齐整。
(2)投饵施肥 鳅苗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或豆饼粉糊,一日3—4次。饲养3—5天后改喂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待鳅苗稍长大些,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开始时每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5%,以后日投喂量可增加到放养总体重的10%。
泥鳅苗放入池塘后要勤施肥。水温低时,每立方米水每次施速效硝酸铵2克;水温较高时,每立方米水施尿素2.5克。一般隔天施一次,连续施2—3次,以后则根据水质肥度调节施肥浓度与间隔时间。在施化肥的同时,结合施有机肥,效果更好。
2.鳅种培育 鳅苗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培育,长到3厘米以上时,就要分池进行鳅种饲养。
(1)池塘培育 面积20—60平方米,池水深30—40厘米,有良好的防逃设施,放养前除野消毒,施好基肥。投放鳅苗后,每天投喂米糠(煮熟)、饼类、蚕蛹粉等。日投喂量及投喂次数同鳅苗培育后期管理。每平方米放养500尾,饲养当年可达1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000尾密养当年也可长到5—6厘米,部分可达8厘米。
(2)稻田培育 先用较小面积的稻田(100平方米以下),放养前施基肥,每100平方米施50公斤,放养后在傍晚注新水时投饲料每100平方米7.5—10公斤,施肥、投饵交替每周进行一次。5周后可每隔2周施一次。到7月份水田除草时,稻苗隔行敷入干或烂稻草,以培养鳅的天然饵料。
3.苗种培育管理 鳅苗种培育管理,均要注意以下方面:
(1)要配备专人管理,每天检查防逃、吃食情况。
(2)经常保持良好的水质。注意防止缺氧,因为鳅苗在孵化后半个月左右才开始进行肠呼吸。
(3)要勤观察水质变化,确定施肥数量。
养殖项目
养殖项目